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

冬至之後,馬上就是朔望課。

上半月朔望課依舊是由山長林垠出題,課的是論語二十篇,中庸三十三章,大學經一傳十。

下半月再專門講論語,大學,中庸八股文的破法,以及大題的思路,月課上圍繞,論語,大學,中庸考三篇八股,大體上一個月的課程就是如此。聯繫上上一個月將孟子讀完。

林燎必須要將兩個月內就將四書過了一遍,這當然外舍弟子都有基礎的緣故,對於他們而言,四書課不過是一趟溫習而已。若是真的認認真真要學一遍四書,最少非兩年之功不可。

蒙學三年如何識字,提筆寫字,詞字讀音,背誦三百千千,增廣賢文。然後習四書兩年,再選五經之一爲本經,研究上一年,最後研習各種八股文破法,寫法,苦下功夫數年,方有底氣赴童拭與人一較長短。

這是一個普通讀書人的經歷,真正的寒窗十年無人問。

當然也有各種神童,將這十年縮短了不少。

求學的日子,冬至過後,書院的日子依舊如此平靜。但二梅書屋裡留下讀書的人,倒是越來越多了。

越是抵近三月一次的季課,書院弟子求學的壓力,就越大。林延潮感覺到這幾日,同窗們說話的話語,明顯變少了,

林延潮也不免受此影響,心道果真如於輕舟所說,真是片刻都放鬆不得,稍以懈怠,身後就會有人把你追上。

朔望課終於到來。

考試時,林延潮感覺有五六雙眼睛,不時從自己身上瞟過。

林延潮一下子就猜到他們是在懷疑,窺視着什麼,不由覺得有些好笑,以一個成人的口吻嘆道,少年人啊,少年人啊。

考題是帖經題二十道,墨義題五道,制藝題一道。

帖經題比上一次多了十道,由此也可以看出書院,對弟子帖經這基本功的重視。

當然帖經題無論是十道,還是二十道,對於林延潮而言都是沒差,只是多費了一些筆墨而已。

林延潮閱卷後,即認真答題。

帖經題,墨義題不費吹灰之力答完,當然這對於外舍同窗們來說,多也不是難度,所以真正拉開分數的,還是在制藝題上。

最後一道制藝題題目,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這一題出自論語衛靈公。課業匆忙,林延潮這半月來,只是背了論語,論語章句,關於論語大題小題文府只看了五六冊。這衛靈公一篇,他自還沒有背到。

沒有背,就自己答,林延潮背了那多範文,平日課堂上也聽了林燎那麼多破題思路,感覺最近自己八股文的功夫也有點突破。

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換成現代文就是,當公務員的童鞋,先做好工作,再給我談工資。

林延潮想到朱子集註上對於這一段的註釋,君子之仕也,有官守者修其職,有言責者盡其忠。皆以敬吾之事而已,不可先有求祿之心也。

那麼破題就從朱子集註上闡發。

想了許久,林延潮有了思路,在草稿紙上寫到,君子之仕,在於修其職而不求其祿也。

林延潮點了三個點,君子之仕點事君,修其職點敬其事,不求其祿點後其食,這破題一句都點到題目的意思,沒有漏題,可以算是成功破題。林延潮寫完後不由小小的激動了一下,自己終於憑着自己的實力破出了一題,只是這破題是照辦朱子集註上的,少了自己見解,分是很難給高就是。

然後林延潮一步步寫下來,最後大步上前交卷給林燎。

林燎拿過林延潮的卷子,不看他帖經,墨義,直接看他的時文。他先掃了一眼,神色好了一些,大概是見林延潮不是採用《大題小題文府》的範文來答題,心情好了一些。

林燎粗略了看了下,在林延潮破題的一句,用硃筆在旁邊畫了一個三角。

林延潮知道古人改卷的套路大同小異,寫得好的地方,畫圈,其次畫三角,再次一豎,最末就打叉。打叉說明一竅不通,一豎說明勉強及格,三角猶可一觀,畫圈就是最佳了。

接着林燎又在林延潮承題,起講,中股的地方,畫了幾個豎,當然這一篇的卷子是比不上,上一次月課時,縣學教諭給自己改的,好幾個小圈圈的卷子了。

但終歸是自己做的。

眼見林燎要對林延潮說話,當場的外舍弟子都是豎着耳朵聽好了。

當下林燎溫和地對林延潮道:“破題尚可,可承題,分股還是不夠,總而言之很有長進。”

林延潮當下喜道:“多謝先生。”

什麼叫很有長進,衆弟子們不淡定了,林延潮上一次可是考了外舍第二,這一次居然很有長進,不是要考到第一去了。

衆弟子們長吁短嘆。

而林燎對林延潮說得這一番話,不久就傳到陳行貴,餘子遊耳裡。並且他們從其他人的嘴裡,也聽出林延潮考試時,從始至終都在認認真真地做卷子,沒有打小抄。

這可真的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這一次放榜前,可沒有一個人去問林延潮考得如何了。

下午放榜,成績出來,林延潮考了外舍第二十二名。

衆弟子們在風中凌亂了了,從外舍第二長進到第二十二,原來是林燎說林延潮很有長進,就是這麼長進的啊。

這個世界真是令人看不懂啊。衆弟子們都是有心無力,連放榜去看林延潮卷子都懶了。

而林延潮依舊站在榜前,將前三名的卷子都是看了一遍。

葉向高的卷子是,聖人論人臣之義,惟務自盡而不求利也。夫爲祿而仕,非所以事君也……

林延潮看了葉向高的卷子心道,以前看只知葉向高卷子寫得好,但好在哪裡,自己不甚明白,那是因爲差距太大,現在能明白個八九不離十,說明我和他的差距縮小。

看來背範文,也並非全無作用,這一個半月來,我確實如先生所言,進步很大啊。

“林兄!”林延潮正在榜前駐足,突然一人在背後開口道。

林延潮轉過頭來,竟是陳行貴。

“陳兄,有何見教?”

陳行貴笑着道:“見教不敢當,林兄你的卷子,我看了,進步不小啊。”

林延潮赧然道:“哪裡,從第二名到第二十二名,怎麼會進步不小。”

陳行貴微微一笑道:“我指的是,林兄的卷子比上一次朔望課時,進步不少,而不是上一次月課。”

林延潮訝然,此人莫非看穿我的本事。

陳行貴忙道:“林兄,不要誤會,我並非來打探什麼,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讀書的方法,林兄別出蹊徑罷了。只是下一個月,就教五經了,林兄可想好以何經爲本經嗎?”

五經乃是易,詩,尚書,春秋,禮記,科舉時,士子只要精通一經就可以了。鄉試時五經魁,就是各選一經答得最佳者爲前五名。

林延潮道:“在下來書院不過兩個月初來乍到,還請陳兄指教。”

陳行貴當下道:“不敢。看來延潮兄,還沒決定,以何經爲本經吧。”

林延潮點了點頭道:“是啊,不知書院弟子,大多以何經爲本經?”

陳行貴笑着道:“山長擅治春秋,次輔書與詩;講郎擅治詩經,至於其他四經,也通曉一些。因此書院裡,以春秋,詩經爲本經的弟子比較多。”

“春秋,詩經啊!”林延潮點了點頭,好比魏晉子弟,論閥閱,講譜學,講究士族子弟血脈傳承一般。

兩漢治經,講究是代代相授,非常注重師承傳授關係。如詩經,分四家流派,魯詩,齊詩,韓詩,毛詩,每家師長對弟子傳授如何註釋詩經,都有不同的見解。

而春秋,而春秋也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傳,也是各一派別,師徒相承,各有體系。

所以兩漢時,要學習詩經,春秋還要擇一流派才行。

到了明朝,科舉規定如何註釋五經的框框。可是一般也是先生治什麼經,弟子也是學什麼經,是一脈相承。

照道理,林延潮該學春秋或者詩經纔是,但是他偏偏另有主意。

ps:傳說中的雙更來了,求一下大家的推薦票啊!晚上還有一更,恐怕會稍晚,但是一定會更。

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第兩百一十四章 放榜了(一更)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第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丟得不夠(一更)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七百五十三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林延潮之策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第兩百七十三章 名聲在外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強大九百九十二章 詞林大僚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精一之功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交換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九百二十一章 鳳凰不與寒鴉爲伍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第六十八章 冬衣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六百三十一章 道統論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九十二章 貢院走水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第兩百八十五章 醉酒驚名士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九百四十章 爲官難易第兩百五十一章 家事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第三百七十七章 對答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五百零三章 鼎邊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第兩百二十五章 鎮場詩(第一更)一千六十章 辦報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集義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序幕(恭喜孤鴻夜飛版主成爲盟主)八百七十九章 怒懟(二合一)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第兩百七十八章 拜見申時行一千二十九章 土豪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九百五十八章 拜賀七百九十四章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一千六十一章 言利第兩百三十一章 心底只有你(一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七百七十三章 親民官(第二更)五百七十四章 工於謀身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四百八十一章 喜還是不喜八百七十一章 哪裡來的錢(二合一)五百七十二章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八百三十九章 請動漕督的面子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海禁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九百七十二章 申時行的帖子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九百八十四章 彈劾終於到了第九十八章 喝茶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