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

這紫禁城裡,能稱爲內相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司禮監太監馮保。此外馮保還兼提督東廠,稱一聲廠督也是可以的。不過按照官場就高不就低的稱呼叫法,還是稱一聲內相。

就眼下萬曆九年裡,大明朝的權力排名。張居正妥妥的排第一毫無爭議,至於馮保可以算排在第二,李太后算第三,而九五至尊的皇帝只能勉強排在第四,至於張四維,申時行等就表示很遺憾了,他們連前五都進不了。

王世貞在筆記裡就曾道,國朝的文武大臣對馮保這樣權監的態度。說大明官員見王振而跪者十之五,見汪直而跪者十之三,見劉瑾而跪者十之八。

不過王振,汪直,劉瑾,都沒有如馮保那般,同掌司禮監和提督東廠。不少外頭以清高自詡的重臣們,甚至一些部堂,在私下見了馮保也是要跪的。

所以林延潮見馮保所持禮數十分恭敬,不亞於見幾位閣老。

這時馮保轉過身,看向林延潮道:“哦,林中允僅憑背影,怎知是咱家?”

林延潮道:“下官胡亂猜之。”

這時馮保臉上露出一抹笑意道:“林中允胡亂猜之,就能猜中,若認真度之,有何廟算不成?難怪陛下贊你有陳平,張良之謀。”林延潮聽馮保這句話,暗暗心驚,陳平,張良之謀這句話,是林延潮與小皇帝私下說的,但馮保怎麼能知道。

二人分坐,馮保就背對着‘岳母刺字’的畫面南而坐,而林延潮則是坐在右側。

林延潮微微打量馮保,但見他麪皮白淨,舉止溫雅,望去像是一名士大夫。宮中太監凡司禮監出身的,都經過內書堂教習,才學文化都不低。當今天子蒙養之時,就是馮保教天子讀書的。

據林延潮所知,馮保還是一個非常善琴能書之人。他以一手好書法而受知於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稱他爲‘大寫字’而不叫他的名字。除了書法,馮保的愛好就是彈琴,不僅彈琴還喜歡造琴,而且手藝很高,流傳到宮外旁人都拿之當作珍寶。

馮保坐下後與林延潮道:“這高淮嘛,進宮後就列於我的名下,咱家拿他來當作兒子來看。聽聞他與林中允交情甚好,我聽了後也是替他高興。”

太監入宮,必投一大太監爲其主子,稱爲名下,或認乾爹這樣。不過如馮保,幾百個乾兒子肯定是有的。但馮保也解釋了爲何差高淮來找林延潮的緣故。這解釋不是掩飾,而是有幾分尊重的意思。

林延潮捧道:“沒料到高小兄弟是內相的人,難怪如此精明幹練。”

馮保笑了笑道:“既是如此,大家也不是外人,咱家也就不繞彎子了,林中允這一次找你相見,你可知何故?”

林延潮道:“可是因皇嗣之事?”

馮保撫掌笑着道:“林中允,快人快語,不同於其他翰林,咱家喜歡與你打交道,不錯,正是爲了此事。”

說完馮保道了情由,原來自那天林延潮勸諫後,小皇帝賞了何洛文玉帶,紅袍。李太后與後宮上下知道此事後十分高興,小皇帝這麼做就是定了調子,要認這筆帳了。

下面的事,天子只要下一道聖旨就好了,至於其他李太后就爲王姓宮女以及他肚裡的孩兒安排得穩穩當當的。

於是大家都翹首以盼,等着小皇帝下旨進封王宮女,然後就可以正式公告天下了。但沒料到過了幾天,天子那邊卻毫無音信。

小皇帝彷彿得了失憶症般,什麼都不知道。於是李太后沉不住了,他讓馮保去問問小皇帝這是怎麼回事?當初說過的話,還要不要算數了?

當日馮保受命而來,見了小皇帝。

小皇帝當日正在與幾位小太監鬥狗玩得正高興,見了馮保當下笑着道:“是大伴來了啊?”

馮保見小皇帝滿頭是汗,於是遞上汗巾給天子擦汗然後道:“是,內臣封太后之命而來,是想問一下陛下王都人之事,考慮得如何了?”

小皇帝一愣問道:“哪位王都人?”

馮保聽了連忙道:“當然是……是有了身孕的王都人。陛下不是忘了吧?”

“啊,原來是此事啊。朕是絲毫沒忘。”

馮保笑着道:“那敢問陛下,何時進封王都人,太后派我來問了,說進封之事需趕着操辦,但又不可輕慢,故而還是請陛下儘快下旨,宮裡纔好承辦。”

小皇帝笑着道:“是這樣,朕聽說王都人離臨盆還有段日子。朕打算下個月再辦。”

馮保一聽頓時懵了道:“陛下此事宜早不宜遲啊!”

小皇帝聽了臉色就變了,當下不快道:“近來朕朝務繁忙,遼東李成樑正在用兵,北境蒙古蠢蠢欲動,火落赤等部要遣使來朝,在此間朕實不應爲此宮闈之事分心,誤了家國大事。故而朕打算等過一段寬裕些了,再考慮此事。”

聽小皇帝說完,馮保看了一眼幾個給皇帝牽狗的小太監。

政務繁忙,還在忙着遛狗?

不過天子說得都是堂而皇之的大道理,馮保聽了也不好反駁,但他也不是那麼好糊弄的。馮保道:“陛下勤政理事,內臣實爲高興。內臣不敢打攪陛下,只乞一道聖旨。”

“什麼聖旨?”

“請陛下下旨令禮部議王都人封號,以供陛下挑選!”

一般妃子的封號都是皇帝挑選的,但也有鄭重其事的,令禮部先議幾個,皇帝再親自挑選的。

馮保這一招可謂釜底抽薪,如此小皇帝就不能拿國務繁忙來搪塞他了。而小皇帝若真下了這一道聖旨,那麼事情也就徹徹底底的是瞞不住了。大臣們都會知道宮裡有位宮女懷了皇嗣,那麼不用李太后,馮保開口,最注重禮**常的大明官員就會一窩蜂地上奏章,要天子趕緊將納妃之事辦了。

這時小皇帝無法再抵賴了,然後拉着馮保的袖子,以商量的口氣道:“大伴朕這幾日一直夜不能寐,眼下皇后尚有子嗣,以祖訓立嫡立長,若是這都人誕生男嬰,此後豈非起而居天下之上?”

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深宮之夜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六百六十七章 衆人來助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一千二十九章 土豪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七百二十七章 走馬薦良才(第一更,求月票)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頂撞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五百三十五章 再至相府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中了(二更)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第六章 離家求學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四百九十二章 養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離去(恭喜書友三少爺的天堂成爲本書盟主)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第兩百五十八章 多虧了師兄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一百一十六章 衡文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一千三百零一章 問罪第一百一十七章 府試報名(第二更)五百六十六章 無恥一千一百二十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三百六十章 躺着也中槍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五百零四章 當年同窗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七百七十七章 入宮覲見(二合一)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大結局上篇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第兩百一十四章 放榜了(一更)第九十一章 民心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七百八十章 進言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局面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兄長立功了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偉器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七百九十六章 下城來談九百七十八章 京中輿論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七百八十六章 到任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文章和爭執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六百零九章 報復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辭官歸裡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第兩百六十八章 進京趕考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六百三十一章 道統論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五百六十三章 親自上陣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四百五十章 名揚藩邦八百九十一章 貪財好貨六百一十六章 林三元在哪?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第九十五章 師徒問答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一千一百零三章 喜歡做官八百三十九章 請動漕督的面子第六章 離家求學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兩百二十五章 鎮場詩(第一更)六百六十四章 直起居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第三十一章 敢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