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

王世貞對林延潮有提攜之恩,按理而言,若是有骨氣的讀書人,應與師同怒對張居正怒目以視纔對,拒不接受官位,以表示與老師同進退。這名士子質疑林延潮受知於張居正,有負於王世貞,若放大的說,可以算是林延潮政治上的一個黑點。

但林延潮這一次晉日講官有多種原因,歸根結底申時行的推舉纔是主因。

可張居正好歹是最後點了頭的,林延潮縱是與張居正不睦,但不能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

所以無論是支持王世貞,還是支持張居正,都是不對的。此人明明是故意難爲林延潮。

此刻整個茶樓的讀書人,都是豎着耳朵,聽林延潮如何答的。

林延潮笑着問道:“汝是何人?”

對方一愣,但隨即站起身來,向林延潮躬身行禮道:“晚生乃汝南生員孟川,一時口快,還請狀元公不要介懷。”

林延潮點點頭,藉着這一打岔,他已想出了應答的對策。

“原來是孟朋友,聽我一言,張中堂與恩師眼下雖不能同事天子,卻並非相惡,居廟堂可憂民,處江湖則憂君,只要心懷社稷,在何處不能展抱負呢。至於坊間傳說,皆是道聽途說,爲別有用心之人在那數黑論黃。孟朋友身爲茂才,需知謠言止於智者,豈可信謠傳謠,還在推波助瀾呢?”

好,林延潮這一番話,將事情按下。孟川一系列犀利的攻擊,都是消於無形。

在座衆人聽了雖有些失望,但還是點點頭。失望是沒有從林延潮口中聽得他真正意見,但點頭的是,林延潮這話說得很得體,符合官宦之度,說白了是外交部官方發言的範本。

孟川見林延潮輕描淡寫地化解,當下滿滿不信地問道:“難道狀元公的意思,王弇州真與張江陵間真的沒有交惡嗎?”

林延潮笑着道:“孟朋友此言差矣,中堂與恩師分屬同年,有幾十年的交情,若說相交幾十年的朋友,彼此都沒有絲毫不睦,那要麼他們是在騙人,要麼他們一定非真知己。君子和而不同,有些小分歧也是常理。中堂與恩師縱有不快,但也是出於一片爲國爲君之意,絕非出於半點私怨。孟朋友,你難道覺得不是嗎?”

林延潮這話說完,滿堂皆靜。

半響之後,衆讀書人一併起身道:“狀元公之言振聾發聵,我等受教了。”

孟川也是羞愧不能言語,向林延潮一揖後表示認錯。

至於董其昌,袁宏道,陳繼儒等人見識過林延潮的文采後,再見識其口才,心底都是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面對孟川在大庭廣衆下的刁難,林延潮這番應對從容得體,既維護了朝廷的顏面,還輕輕捧了張居正,王世貞,這番話傳出去無論是誰,都只有贊林延潮會說話。

當下在場的三吳士子對林延潮的敬佩之意,只有更盛。

當日之後,林延潮又邀湯顯祖至船上夜談。

這夜明月照江,月光透過板隙照來,船隨波浪搖晃,遠處寺廟的鐘聲恰好響起,此時此景正適合朋友間把酒話桑麻。

湯顯祖來至林延潮船上,自是不會空手前來。

見面湯顯祖就給林延潮送上自己三本詩集《紅泉逸草》,《雍藻》,《問棘郵草》。

這紅泉逸草是湯顯祖年少時而作,紅泉是湯顯祖的書齋名,當初林延潮還是儒童時,就拜讀過此詩集。

至於雍藻,則是湯顯祖在南京國子監遊學而作。最後的問棘郵草,就是被徐文長稱讚的一本,也是湯顯祖的新作。

林延潮取過問棘郵草,笑着問道:“此詩集名取自何意?”

湯顯祖道:“乃取自湯問。“

林延潮恍然道:“殷湯問於夏革,夏革字子棘,難怪,難怪。”

湯顯祖笑着道:“果真難不倒狀元公,正是如此。”

林延潮點點頭於是動手翻閱。林延潮向來看書極快,有一目十行之能。

不過湯顯祖卻不知道,他見林延潮一頁一頁的翻過,對自己心血隨意翻看,心底有些不快。湯顯祖心道,若是去年我與他一併進士及第,可能他今日就不會如此看輕於我吧。

湯顯祖忍耐下來,這樣的事對他而言不是一次兩次了。

當初湯顯祖同鄉前輩譚綸被朝廷舉爲兵部尚書。湯顯祖將古刀,詩歌送去爲賀。譚綸十分高興回信給湯顯祖,說足下兼資文武,惜僕猶未追蹤絳灌耳。

能得譚綸親自回信,對年少湯顯祖當然是一個激勵。兩年後湯顯祖進京趕考,求見譚綸,但第四次登門時才進入府邸。進了府邸後,只聽譚綸大笑之聲,卻不能見一面。湯顯祖並非拂袖而去,而是耐心作詩留別,從此再也不登門相見。

還有一次,就是他的同門學友沈懋學。湯顯祖與沈懋學都師從羅汝芳,可謂是師兄弟。二人一併一起赴會試,考試前一起住在表背衚衕每日同起讀書,可謂親密無間。

結果萬曆五年的會試,沈懋學高中狀元,湯顯祖卻名落孫山。沈懋學還曾安慰湯顯祖,獨憐千里駿,拳曲在幽燕。

湯顯祖留別沈懋學的詩裡道,天地逸人自草澤,男兒有命非人憐。意思是自己不用人家可憐,二人後來漸漸生了嫌隙,沈懋學還暗諷湯顯祖言高而行卑。

譚綸的輕視,好友的斷交,種種而言對湯顯祖都是打擊。

而這一次湯顯祖將三本詩集獻給林延潮,心底也有期望對方是自己伯樂的意思。以林延潮今時今日,隨時上達天聽的政壇地位,以及文章譽天下的文壇地位。若是林延潮肯引薦湯顯祖,那下一科的會試,湯顯祖的把握就大了。

但此刻湯顯祖見林延潮如此草率地翻越他的文集,心底失望之情一點一點溢於言表。

湯顯祖不由苦笑,什麼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人家不過是隨口說說的而已,你竟還拿之當真了。

這時候林延潮已是將問棘郵草讀完,湯顯祖正準備從林延潮手裡將詩集取回,以免丟人的時候。

林延潮忽然道:“義仍,此詩集有六朝風度啊!”

聽林延潮這話,湯顯祖頓時大喜道:“狀元公真慧眼如炬!”

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第一百七十八章 地瓜啊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六百四十九章 縣試放榜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一千二十六章 秋夜讀書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回府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浮橋談判六百八十一章 有一根刺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第一百零九章 反擊流言(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府試前的特訓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海漕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浮橋談判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一千八十四章 密議第兩百八十八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第八十八章 有事找他第一步六百八十一章 有一根刺五百七十二章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九百一十四章 未得意先忘形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第十一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七百九十章 對策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第七十六章 撕破臉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第兩百六十三章 仗勢欺人九百二十八章 重逢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兩百一十五章 誰是解元?(二更)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零一章 林世璧發飆七百一十四章 販售私學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第三十八章 老童生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五百七十章 賞賜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第六十章 道統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偉器第七十四章 心靈雞湯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轍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六百零五章 無招勝有招四百五十一章 殿上真相第兩百一十三章 場場第一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一千二十一章 暗訪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四百七十一章 ********九百一十八章 懟河督第五十七章 講卷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一千零六章 國本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第兩百六十八章 進京趕考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第三百九十五章 家人,同窗和老師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