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

龔子楠笑着說林延潮睚眥必報,他則不置可否,咱就是這樣的人啊,咱不解釋。

衆人也知林泉這純粹是咎由自取,他平日的性子,大家也明白,此事絲毫怪不得林延潮。

相反林泉走後,堂上的氣氛愈加好了,衆人向林延潮誠心請教。林延潮也好爲人師了一番,師道相傳,沒有半點狹隘之心,若是能因自己的幾句話,讓在座的子弟少走一些彎路,其樂趣絲毫不遜於自己一朝聞道。

林延潮不由想起當初在幾位老師門下求學時,這等感受他們也曾有過吧。

林延潮有些恍惚,這時他目光看向門外,但見榕樹樹蔭下一名頭髮用木簪挽起,外罩麻衣內襯藍襯的書生,正負手站着。

他的目光裡似帶着淡淡的喜色,看着廳堂之上的自己,然後微微頷首。

林延潮站起身來,快步走到廳堂的臺階之下,向對方持以弟子之禮道:“弟子見過恩師。”

林烴點點頭,他身爲儒者,平日在家以居士精修,主靜,敬二字,平日爲人處事令人覺得淡泊,感情不輕易外露。

但見到林延潮時,林烴還是流露出欣喜道:“延潮你來了。“

“是,弟子一返家就來看望恩師。”

“從京師至家鄉路上費了多久?”

“三月有餘。”

“在家幾日?”

“二十七日。”

“我以往教你的讀書謹身之法,可有****行之。”林烴說到這裡,露出關切之色。

林延潮油然道:“弟子每日行之,只是靜字上做不到。”

林烴聽了十分欣然,但仍是道:“此你好鬥之心,未能去之之故。不能戒鬥,靜之一道,不能行,那麼慎獨也無從說起了。”

身居廟堂上,怎能戒一個鬥字,但林延潮還是順着林烴的話道:“弟子慚愧。”

林烴笑了笑道:“你也不必慚愧,你的性子就是這樣,若一味強求之,就成空談心性了。”

林延潮心道,還是老師瞭解我。

林烴又道:“學問當自成,固然不必一日而就,但需每日都比昨日就進益。我有一法輔之,就是將每日之事,具細書之,睡前省之作爲日課。”

林延潮心道這是叫自己記日記啊。

這也是讀書謹身之法,古人也有記日記的習慣,但不過是流水賬而已。可後來儒家改將記日記作爲省身之法,除了每日三省外,用日記來再加一省。

比如曾國藩就是每日記日記。他在日記裡最喜歡乾的事,就痛罵自己,罵得體無完膚。

曾國藩有一句話,不爲聖賢,則爲禽獸,莫問收穫,只問耕耘。曾國藩在日記裡就是用聖人的標準來反省一日所爲。

當然衆所周知的日記狂人,還有常凱申。

“是。”林延潮毫不猶豫地一口答允。

林烴十分滿意,最後緩緩地總結道:“我知你志在事功,但事功本於學問,每日勤勉不可斷。”

林延潮繼續稱是。

這師徒一問一答,在廳堂上的衆人都是看呆了,這一對師徒也是奇葩。

久別重逢,二人沒有互道別來之情,也沒有贊林延潮考中狀元如何了得。林烴是一見面就追問林延潮讀書用功的情況了。林延潮已是當今狀元了,學問大家了,可林烴卻仍是一副很不滿意的樣子,繼續嚴加要求下去。

林烴這是一心打算,讓林延潮當聖賢的節奏嗎?

師徒二人對答了一番後,林烴方與林延潮回到廳堂入座。衆人都知二人有話要說,於是都是知機告退。

林延潮拜見老師自不是不會空手上門。他道:“這是弟子在京師爲先生求來蘇東坡真跡。”

說完林延潮遞上書卷,明朝時存世的蘇東坡真跡很多,當然最有名的還是被稱爲天下第三行書的寒食詩帖。不過寒食詩帖好像在董其昌手裡,董其昌說他看了蘇東坡真跡不下三十餘卷,以此爲甲觀。

林烴是蘇東坡的粉絲,聽說弟子給自己送來蘇東坡的真跡,涵養的功夫也是減了幾分,眼中閃動着喜色。

林延潮腹誹一句,將真跡奉上。

對於蘇東坡的真跡,林烴是愛不釋手的,半響與林延潮道:“延潮,你可知蘇東坡最敬仰誰嗎?”

這如何考得倒林延潮,林延潮不假思索地道:“是韓昌黎。”

林烴將真跡放在一邊後道:“韓退之曾有詩云,我生之辰,月宿南鬥,蘇東坡聞之詩後嘆道,退之以磨蠍爲身宮,而僕亦以磨蠍爲命。磨蠍平生多得謗譽,二人同命相憐。”

林延潮聽後不由失笑,磨蠍爲身宮,不就是摩羯座。蘇軾以自己身爲摩羯座而自黑,這。。。。

然後林烴又補了一句道:“我也是磨蠍身宮。”

林延潮聽了心覺得老師對蘇軾崇拜太過,有些將自己命運寄託到他身上了。蘇軾並非是聖人,不過是一位凡人而已。蘇軾的一生仕途是很不得意的,但自己老師完全不必走他老路。

若是林烴願意出仕,陸樹聲就肯替他保薦,當官是輕而易舉的。

林延潮這一次來見林烴,也有勸他出山之意。

其實蘇軾也是逗比,林延潮隨意想到一則,當下黑之:“弟子近來讀蘇東坡筆記,有所心得。”

林烴聽了笑道:“有何心得?”

林延潮道:“蘇軾有一首詞,一篇文,不知老師聽過嗎?”

林烴看了林延潮一眼,那眼神有點你在關公面前耍大刀嗎?

林延潮道:“一首是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林烴溫和地笑着道:“此篇婦孺能誦,我怎不知?”

林延潮笑着道:“詞前有一段話言,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

林烴點點頭道:“不錯,此乃文人風骨,衆人避雨而狼狽,然蘇東坡不懼風雨,竹杖芒鞋在雨中徐行,故有一蓑煙雨任平生之嘆。”

林延潮嘿嘿一笑:“恩師說的不錯,此詩記得是,元豐五年三月七日,蘇東坡去沙湖道中。蘇東坡還有一篇文章,遊蘭溪,第一句是黃州東南三十里爲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此文也是寫於元豐五年三月。老師,兩文相印證,你看出什麼了嗎?”

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觸動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第三百四十一章 三元及第匾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大員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感謝書友們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致仕九佰七十六章 先公後私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第三百三十四章金殿傳臚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一千四十三章 爲國爲民八百四十六章 修河(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單章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靠山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一千三十五章 國有諍臣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第四十六章 書院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第二十八章 民意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六百五十二章 愛屋及烏第四百二十八章 會揖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九百七十八章 京中輿論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地瓜啊九百九十三章 再度佈局(謝oceanhiker盟主)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九百二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一千三十三章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九百三十三章 是你要將臉湊上來的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一千七十一章 活在狗身上了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一千九十二章 順天鄉試考官(第一更)六百零五章 無招勝有招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第兩百七十章 船託七百九十七章 談判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第二場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七百零九章 皇帝對青睞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一千零五章 歲初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九百九十三章 再度佈局(謝oceanhiker盟主)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四百七十章 牛人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出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朝鮮之策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九百六十章 官吏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