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

“已是備好!“林延潮道。

勞堪笑着道:“既是如此,我就在堂內宣旨,賀老弟你晉帝王師。“

聽到帝王師三個字,林延潮心底一顫心道,果真如自己所料,自己晉日講官了。

這張居正怎麼肯?

今年河北山西山東風調雨順,絲毫沒有旱情之兆,自己這打賭分明已是輸了,那張居正爲何還肯放我一馬?

莫非是張居正用加官晉爵來羞辱我?若真是如此,那我還真是求之不得呢。

念頭在腦中一轉,林延潮見勞堪的殷勤也是瞭然了。

對方身爲封疆大吏,一省上憲,就算自己是狀元,也無需如此買自己的賬。何況自己還得罪了他的大靠山張居正。

但身爲日講官就不一樣了。

日講官乃是天子近臣,隨時可以面聖,目睹天顏,似勞堪這樣遠在地方的封疆大吏最怕就是林延潮這等人。

就如同三人成虎的故事,大臣遠在地方,最怕有人在天子面前給自己上眼藥。正所謂朝中無人莫做官,外官爲何每年都用大把銀子,以炭敬冰敬別敬的名義巴結京官,道理也在其中。

外官遠離中樞,最怕猜疑,如勞堪這樣的巡撫,手下肯定不乾淨,林延潮若真的有意,在天子面前不經意的幾句話,就能令勞堪前途盡毀。

這就是日講官有職無品,但卻令勞堪如此忌憚的緣故。

想清楚了原因,林延潮想起入城時冷淡的對待,而勞堪此刻前倨後恭,林延潮給勞堪臉色都是輕的。

不過林延潮輕描淡寫地道:“下官不過僥倖而已,哪裡如制臺治理一方,德政名聞京師,我身在閣中,也多次聽相爺誇讚你呢。“

林延潮話裡的意思,勞巡撫,你放心,我回京師不說你的壞話就是了。

勞堪當然聽得出林延潮話中的弦外之音,不由喜出望外地道:“狀元公真是謬讚了,還是裡面請,宣旨後,咱們再好好親近親近。“

林延潮點點頭。

正要入門,當下外周遠遠聽的車馬聲。片刻後,一頂藍呢轎子到了。

巡撫衙門的親兵稟告道:“啓稟制臺,福州知府李應蘭到了。“

不久一名穿着緋袍官員下了轎子來至府前,向勞堪參見道:“下官見過制臺。“

勞堪滿臉不悅地道:“何時不來,非這時而來?“

李應蘭心底委屈心道,我還不是順着你意思的辦嗎?

李應蘭低下頭道:“是,下官疏忽了。“

勞堪哼了一聲,林延潮向李應蘭行禮道:“林延潮見過父母官。“

李應蘭連忙道:“不敢當,狀元郎三元及第,揚我鄉名,興我一府文教,是本府該先向狀元公行禮纔是。之前本府因公務纏身,未及迎接狀元公,還請不要見怪。“

林延潮笑着道:“父母官親自出迎,這如何使得?知府能來敝府,已是蓬蓽生輝了。“

李應蘭見林延潮絲毫沒有見怪之意,頓時大喜道:“狀元公,衣錦還鄉,本府這當然是要到府上叨嘮了。“

勞堪滿臉不快地道:“好了,好了,你就不必弄這些虛禮了,本院要宣旨,你也一併進來吧。“

李應蘭稱是一聲。

李應蘭退至一邊,就聽的又是車馬來至坊內。

林延潮心道,好嘛,這要不來一起不來,要來一起,咱們省城的官員可真夠一致的。

“制臺,是福建左布政使舒大人的車馬。“

勞堪哦地一聲,布政使畢竟是一省名義上最高長官,他不好再言語上諷刺他什麼。

但見車駕到了坊前停下。

勞堪來得匆忙,沒有大張旗鼓,但左布政使舒應龍則不同,親兵手持棍棒開道,隨從鳴鑼,鄉坊裡的百姓都是爭相出來看熱鬧。

隨着舒應龍而來的,還有提學道督學王希元,左右參政,以及一色蕃司官吏,這排場不輸給當年林延潮三元及第時,勞堪上門宣旨時。

舒應龍走了幾步,見勞堪與林延潮一併下臺階相迎,於是笑着道:“這不是撫臺大人嗎?今日你不是說身體不適,不能來府上見狀元公嗎?怎麼突然又來了?“

見舒應龍拆臺,勞堪始終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樣子。一個巡撫,一個布政使,權力相互肘制,很少能處得來的。

勞堪道:“本官昨日不過偶感風寒而已,何況接了聖旨,人也是精神抖擻,什麼病自也是好了。“

舒應龍點點頭道:“原來如此。“

林延潮上前道:“下官見過舒方伯。“

舒應龍上前拉着林延潮手,十分親厚道:“聽聞狀元公還鄉,本司不請自來,冒昧作了惡客,還請狀元公不要見怪啊!“

說着衆人都是笑起,林延潮心底有些感動,這舒應龍是真正來看自己的,並非如勞堪那般見了聖旨後纔來的。

這舒應龍也不是外人,他也是嘉靖四十一年的進士,平日與自己老師林烴最善。這一次他是明知可能得罪張居正,還是上門來看自己的。

林延潮連忙道:“方伯哪裡的話,你這樣的貴客,我是想請也請不到。“

舒應龍笑了笑道:“好,若不見外,我就稱你一聲賢侄,我與你引薦,這位是本省大宗師。“

林延潮當下向王希元行禮。

王希元老成持重,一派博學鴻儒的樣子道:“狀元公,年紀輕輕三元及第並非僥倖,你的文作,本官都讀過了,於書經一道上狀元公可謂通經二字,本官佩服之至,他日還要向你請教纔是。“

林延潮行禮道:“大宗師言重了,請教二字不敢當之,還是相互切磋。“

王希元捏須點點頭。

林延潮這邊剛剛見禮完畢,這邊車馬又至。

“是按察使,巡按御史到了。“

“還有兵備道,屯鹽道。“

“都轉運使徐大人也到了。“

省城裡說得上名字的衙門幾乎都是來了。

舒應龍笑着道:“狀元公,你家的鍋夠不夠大啊?若是不夠大,怕是管不了這麼多人的飯啊!“

舒應龍說着臺階下幾十名官員都是陪着笑起。

舒應龍這麼說,顯然是要與勞堪打擂臺了。

勞堪亦是在旁邊笑着反擊道,方伯此言差矣,狀元公乃鳴鐘鼎食之家,既是用大鼎,怎麼還用鍋呢。

說完,勞堪這一邊的官員也是附和地笑起。

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五百七十九章 論點第五十一章 外舍弟子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八百八十六章 局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一千一百二十章 水至清則無魚一千九十二章 順天鄉試考官(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府試前的特訓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第九章 被恐嚇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七百八十章 進言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一千七十七章 聽老婆的話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七百七十七章 入宮覲見(二合一)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第十八章 傳道授業(第二更)八百三十九章 請動漕督的面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五百四十八章 說一不說二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第四百三十二章 吾有所得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七百一十三章 調教皇帝九百二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丟得不夠(一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第兩百零二章 龔子楠的心思(一更)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第一百四十二章 讀書等身算什麼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第一步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五百三十五章 再至相府五百五十六章 中道而行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夥伴的進步七百八十六章 到任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九百六十六章 遇風雲而縱四海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八百六十六章 家丁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第四十一章 師之道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一千七十六章 玉米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條陳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一千零五章 歲初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六百五十一章 我幹嘛答應你四百六十七章 世兄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啓的辦法八百五十章 知府下鄉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對題了(二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四百九十八章 一目十行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張位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