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五 西湖遊記

參加文會?

想到文會,林延潮自求學以來,可謂見識了不少,要麼不是不少文藝青年騙吃騙喝的場所,要麼就是一些文學青年無病呻吟,悲春傷秋。

所謂文會,大多是無聊的人組織的,相互吹捧,彼此捧臭腳的,用此來揚名的。

對於文會,林延潮是絲毫沒有興趣,於是推說不去。

袁宏道見林延潮如此笑着道:“宗海有所不知,此文會並非一般吟詩作對,而是比較文章。昔日王右軍赴蘭亭修禊,一文而就,名流千古。”

林延潮道:“原來如此,蘭亭序乃序跋,這文會是比試小品文嗎?”

袁宏道笑着道:“也可以這麼說,文試文章篇幅限一尺牘之內。”

漢朝詔書,書於一尺一寸之書版上,以尺一牘,所以也將書信,信札,短篇幅的文章,稱爲尺牘。篇幅很短的文章,可以稱尺牘,至於林延潮所說的小品文,小品來自佛學,指的是佛經的節本。

小品是對於大品而言,大品是佛經之全本。故而小品文就特指篇幅較短的文章。如書信、遊記、日記、序跋等文章都可謂是小品文的一種。

文會若是論及詩詞,林延潮不過是中人之姿,但論及文章嘛。

林延潮聽了也不想別人面前賣弄所長,何況眼前的袁宏道就是一位小品文大家。

林延潮當下道:“這小品文,既不宜說理,也不易傳道,不過是小技,小道而已,明道宗經纔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啊!”

林延潮這話說得可謂是冠冕堂皇,確實在正統文人裡,讀書人的學問是在八股文章上。

小品文什麼的,太重於文賦了,反而是華而不實。

袁宏道不由一曬道:“宗海兄,此言差矣,陸放翁的致仲躬侍郎尺牘,以及五柳先生的與子儼等疏,這等文章都是琅琅上口,一字一句讀來都是脣齒留芳的。這等文章都是小品文,如何說是小技,小道。”

林延潮也是點點頭道:“中郎兄說得也有道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袁宏道拍腿道:“此話說得極有道理,宗海你隨我一併前去就是。”

林延潮推道:“在下才疏學淺,不攻於尺牘文章,這等文會還是不去丟人現眼了。”

袁宏道只道林延潮心虛,誒地一聲道:“宗海兄,不要妄自菲薄嘛,出入的都是蘇杭有名的舉子,就算去了看一看,也算大開眼界。”

林延潮無奈地,心想去見識一下也好,如此路上游玩兩三日,不耽誤了自己的省親的歸期。

林延潮於是道:“既是同船而渡,自也是同船而遊,在下恭敬不如從命了。”

袁宏道聞言當下大喜道:“到了杭州,再與你介紹幾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面對袁宏道如此盛情邀約,林延潮也推脫不過。

於是林延潮與袁宏道說說聊聊,烏蓬船也是走走停停。袁宏道興致一到,就將船停在水邊,與林延潮把酒言歡。

林延潮自是希望船走得越快越好,但寄人籬下,又不好催促,只能努力將袁宏道灌醉,再催促開船就是。

如此經兩夜一日,船終於抵至杭州武林門。

武林門外乃運河重要碼頭,交通孔道,錢糧,魚貨,可謂是人煙輻輳,商賈雲集。

衆人看到武林門外盛景,再想想一會要入杭州城,衆人都是心動。

“宗海兄與家眷,可是初至杭州?”袁宏道察言觀色在一旁問道。

林延潮上京趕考時,曾匆匆路過杭州當下道:“當然曾在此稍歇,未曾入城中游玩。”

袁宏道對林延潮道:“這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既到杭州,怎可錯過,小弟少不得陪宗海兄一趟。”

“實在是太勞煩中郎兄了。”

袁宏道道:“你我何必客氣。”

於是林延潮命展進在杭州城外僱船,而自己與家眷一併從杭州武林門入城。

林延潮兩世也是頭一次初次來杭州,心情不免激動。

林延潮問袁宏道,我等先去何處?

袁宏道只是笑而不語,衆人在武林門僱了幾輛馬車,一路向西而行。

這馬車是敞簾的,坐在馬車上之人,轉頭之間就可見到滿城春(協和)色。

三月的杭州,正是最美的時節。

沿路杏桃相次爭妍,桃花盛開,宛如百里胭脂雲。

林延潮看這滿樹桃花入了神,陡然擡起頭望見一座七級石塔突兀立於層崖之上。他心知這必是吳越王錢弘俶所建的保俶塔。

保俶塔北鎮西湖,林延潮笑着與一旁同坐的袁宏道問道:“中郎兄可是與我同去西湖一遊?”

袁宏道還是不肯說,笑着道:“宗海兄不必問,你隨我去就是。”

林延潮點點頭,在馬車顛簸中,微微閉起眼,右手枕在車窗上,,耳邊似依稀聽到梵音鐘鼓之聲。

這初春午前,陽光明媚,馬車行走在城間,卻不聞市井喧雜,暖風輕撫,花瓣飄落,一時薰然如醉。

此刻悠閒自如,幾欲大夢五百年。

陡然馬車一停,袁宏道與林延潮道:“宗海兄到了。”

林延潮睜開眼睛,但見眼前是一處黃牆碧瓦的禪林古剎。

林延潮擡起頭,但見門額寫着‘大昭慶寺’四字。林延潮知這大昭慶寺乃是名寺,與京師戒臺寺南北齊名。

袁宏道道:“我與住持有舊,故而邀宗海兄一併來聽經說禪。”

林延潮大喜道:“這是再好不過了。”

二人一併下了馬車,可入寺後,知客僧卻告訴二人住持今日不在。

少許失望,但此不妨礙林延潮遊興。

袁宏道與林延潮一併入寺,但見兩廡櫛比,懸幢列鼎,真有禪林氣象,至於林淺淺則與丫鬟同去拜佛,兩邊於是不在一處。

遊寺乏了,二人至禪房歇息。

僧人當即林延潮與袁宏道上茶。

喝着清茶,就着茶點,再用巾帕洗了把臉,疲乏之意頓消,林延潮不由渾身舒坦。

用畢之後,袁宏道與林延潮道:“既是住持不在,吾與宗海同遊西湖。”

林延潮答允了。

二人即僱了一小舟,入西湖而遊。

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四百七十八章 足以心安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第四百一十六章 衝動四百五十五章 道賀九百一十八章 懟河督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第六章 離家求學第九十二章 當城裡人(第一更)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九百九十二章 詞林大僚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四百章 不收禮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六百零九章 報復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六百三十二章 轟動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八百零一章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第一百四十九章 趕上好時候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不是後記的後記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一千兩百四十章 正氣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八百六十一章 說話不算話七百零九章 皇帝對青睞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爭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感謝書友們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真人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五百零四章 當年同窗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八百九十一章 貪財好貨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一千六十八章 拿人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第兩百五十一章 家事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東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家人,同窗和老師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平衡左右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第四百二十章 立威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八百三十九章 請動漕督的面子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九百九十四章 翰林學士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五百一十四章 故人之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一千二十一章 暗訪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海禁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八百章 微服私訪的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