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七章 此子莫非奇才

見林延潮說得斬釘截鐵,以及他放在一邊的烏紗帽,在場之人都是肅然。

連張居正也沒想到林延潮居然如此與他講話,爲了證明黃河大旱之事,他居然以辭官相抵。

張居正露出凝重的神色,他的臉上怒色一抹而過,但他並非全然動怒,若是林延潮說得是真的,朝廷提前防旱,那麼可以將損失減少到最小,還能讓幾十萬百姓活命,那林延潮就對社稷立下大功了。

張居正也不由露出幾分認真之色來。

張居正對一旁潘季馴問道:“時良,你看林中允所言是否有道理?”

若是平常張居正這麼問潘季馴,潘季馴斷然是想也不想就否定了。總有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喜歡在老前輩面前賣弄自己的知識,豈不知這就是班門弄斧。大家都是過來人,對方那點小心思自己怎麼不知道。

所以林延潮在他面前大發闕詞,那就是關公面前耍大刀。

但此刻張居正親口過問自己,有那麼幾分鄭重的意思,這不僅涉及到黃河沿岸千萬百姓的身家性命,而且還涉及一名正六品官的烏紗帽。

林延潮敢以自己的官位作保,那麼他的信心是從何而來呢?

饒是潘季馴這一刻也必須慎重,向張居正道:“元輔,我不敢輕易下斷言,請允我查歷年黃河水情,再就此事答覆!今年若有旱情也需七八月方能得知”

張居正點點頭,掃了林延潮一眼道:“你既是用官位作保,若今年有旱情也就罷了,不僅無過,而且有功,但若是年景風調雨順,你就回家種田吧!”

說完張居正重重一拂袖,踱步林延潮面前經過。

歸中書,董中書二人都是緊隨着張居正,皆看了林延潮一眼,然後搖了搖頭離去。

林延潮向潘季馴拜謝道:“下官謝制臺!”

潘季馴則是避開不敢受林延潮這一拜,而是道:“我這可不是幫你,只是秉公爲之,你好自爲之纔是。”

說完潘季馴也是走出堂房。

其餘人都走了,申時行上前攙林延潮道:“起來吧,別人都走了。”

林延潮起身後,向申時行行禮,一臉慚愧道:“弟子愧對恩師的一番栽培了。”

林延潮對申時行的慚愧纔是真的,他爲了自己謀日講官必是費了不少心力,但這一番被自己搞砸了。

申時行笑了笑,拍着林延潮肩膀道:“你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事已至此了,多說無益。”

林延潮見申時行沒有怪罪他,心底對他更是愧疚當下道:“恩師,弟子慚愧,是一時太沖動了。”

申時行道:“延潮,你若真覺得黃河河清,乃是大旱之預,何不與我說,再讓爲師與元輔進言,如此比你直言進諫不是好上十倍。”

林延潮道:“恩師,此乃是犯顏直諫,很可能因此得罪元輔,弟子一人爲之就好,怎能連累恩師呢?”

申時行點點頭道:“你既是明白犯顏直諫,但又爲何一定要說呢?你難道不知,開罪了元輔,以後官途都沒了嗎?”

沒錯,自己的業師林烴就是得罪了張居正被罷的官。

但不止林烴,王錫爵,沈一貫那麼多因開罪張居正,而被罷免的官員,後來在張居正倒臺後,都以加官進爵,反而是努力巴結他的人,兩年後都被皇帝拉了清單,怎麼會說官途都沒了。

自己的大腿又不是張居正。

不過林延潮心底雖這麼想,但面上卻道:“弟子的蒙師曾教誨,爲官需行謀保善家邦,言事苟利社稷。若是爲了做官而做官,那就不是好官。”

申時行點點頭道:“延潮,你有一位好先生啊。”

林延潮道:“是,弟子辜負先生,以及恩師你的教誨纔是。”

申時行見林延潮臉上有幾分失意之情,猜他已有離去之意問道:“你下一步有何打算?”

林延潮道:“恩師,既是置事其中,我想向朝廷請冠帶閒住。”

所謂冠帶閒住,就相當於停職留崗,辭去差遣,但官員的身份,以及品秩還在。

林延潮請冠帶閒住,就是免除翰林院的差事,但是翰林官,以及正六品的品秩仍是保留。

此隨時可以復職。

眼下林延潮以官位擔保,今年黃河必有旱情,若是真有旱情,那麼林延潮會官復原職,甚至升官,若是沒有旱情,那麼林延潮就要真罷官了。

這也是最合乎林延潮現在處境,靜待結果。

申時行點點頭道:“今年是否有旱情也要七八月才能答覆,我看如此與其冠帶閒住,倒不如向朝廷請回鄉省親。”

林延潮訝然道:“保留差遣?恐言官不會放過。”

申時行擺了擺手道:“無妨,御史臺那我替你安排。”

林延潮知申時行這是在保自己,如此不用冠帶閒住,等於朝廷給假讓你回家。得罪了張居正,能有這個結果已是非常好了。

在京爲官已是一年多了,想起家鄉的親人,也是到了回鄉省親的時候。

乘着自己處於是非爭議之際,回家一趟。

申時行道:“你就先安心回家,你中了狀元后,還未回過家吧,正好衣錦還鄉啊!”

這確實是對自己最佳的安排了,回鄉省親後,今年黃河的災情結果就可出來了。林延潮垂下頭道:“既是如此,弟子多謝恩師了。”

此刻就在林延潮打定主意,要返家省親時。

潘季馴正在工部卷宗房裡,將歷年關於黃河水情翻了個底朝天。

不僅僅是本朝的,就是漢唐宋元任何有關於黃河水情的卷宗,他都沒有放過。

潘季馴已是一夜沒有閤眼了,眼裡布着血絲,而燈罩裡的油燈更是忽明忽暗。潘季馴拿着書一卷一卷地翻着,而身後屬吏拿着也是拿着筆,將卷宗上關鍵地方抄錄下來。

就在快天明時,潘季馴陡然將筆一擲,按桌而起,滿臉的不可思議。

潘季馴負手踱步在屋中轉圈。

但見潘季馴腳步如飛,把屋子裡的幾名吏員轉得頭都暈了。

可是潘季馴他的頭絲毫沒暈,一邊走一邊還喃喃自語道:“這……這竟真如此子所言,古往今來黃河澄清之事,十次裡有七八次出現旱情!”

“他是怎麼……怎麼知道?此子莫非真乃奇才?”

五百四十五章 講官福利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第兩百八十八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八百八十二章 自己人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來一千一十章 乾貨過關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東事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對題了(二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讀書之法一千一百二十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第兩百二十三章 程員外上門一千六十一章 言利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七百八十七章 座次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第二十九章 送信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一千零七章 軒然大波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六百八十一章 有一根刺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七百八十七章 座次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第一百九十二章 尾生之行第一百六十七章 學風如此(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府試報名(第二更)九百四十章 爲官難易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九百八十一章 國策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潛邸講官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第九十五章 師徒問答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九百三十三章 是你要將臉湊上來的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八百三十七章 排衙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六百七十九章 張居正的託付第兩百八十六章 文動京華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七百一十二章 請罪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八百零九章 爲民做主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一千六十二章 出缺了第兩百八十六章 文動京華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