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

文華殿原是太子踐祚前,讀書之地,後改是天子經筵,日講之殿。

身爲大明的皇帝,除了三六九視朝之外,每日都要至文華殿,由翰林院講官爲他講書講經。

此外殿試時,十位讀卷官也是在這裡閱卷的,然後呈送天子的,所以文華殿可以算是林延潮的福地。

聽得天子宣他,林延潮拾階而上,到文華殿月臺上。兩位太監爲他推開硃紅色的殿門。林延潮看得殿內參加經筵的幾十位朝廷身着緋袍的大臣分左右垂手而立,殿內着青袍的統一都是翰林講官。小皇帝坐在御座上,御座後屏風兩旁,孫隆,馮保各拿着一拂塵,左右侍立。

林延潮提起官袍,跨過門檻,從容走到殿中吐着檀香的銅鶴前,向皇帝叩拜然後道:“臣翰林院修撰林延潮叩見陛下。”

“平身。”小皇帝言道。

林延潮起身,但見小皇帝一見面就道:“林修撰,朕欽點你爲經筵官,欲讓你參與經筵之事。可是頭一天,你就藉故不至,是否怠慢,不願爲朕效勞?”

林延潮聽得出來,小皇帝這麼說完全是責怪的意思,但他看御座上的天子口氣裡卻沒有多嚴厲。林延潮甚至從天子的臉上看出幾分笑意呢,這倒是令他心底一鬆。

他知道天子對自己十分賞識,可能大家都是同齡人吧,故而林延潮也不想讓他失望。

按照道理,林延潮如實答就是,將鍋推到錦衣衛的身上就好了。不過想起方纔孫隆提醒自己的話,林延潮決定謹慎回答,先探一下風聲。

林延潮於是十分‘惶恐’的道:“陛下,微臣萬不敢有此事,微臣自爲官以來戰戰兢兢,常思非陛下薦拔,微臣乃爲一田舍郎,陛下對臣有知遇之恩,臣竭誠以報,供以驅馳,不敢有絲毫怠慢!”

點林延潮爲三元及第的狀元,乃是小皇帝爲政以來的一件得意之事。

聽了林延潮‘拍的龍屁’,小皇帝不由呵呵大笑,頓時龍顏大悅,不由道:“有林卿家這句話,朕心甚慰。”

他本來就不想追究林延潮,對方可是他看重的臣子,此刻聽的他奉承渾身都是舒坦,少年人嘛,馬上就將眼前的事拋至九霄雲外了。

不過林延潮拍龍屁,只對天子一人奏效,滿朝大臣可不這麼想。

這時候一名五十餘歲的大臣站了出來,溫和地笑着道:“狀元郎,一片忠君之心,真是可嘉。陛下朕是有一位好臣子啊,只是我之前聽說你不能來參加經筵,是因受了一些委屈,到底是什麼委屈,眼下文武百官都在這裡,你不妨向天子說來。你放心,陛下和滿朝臣工都會爲你主持公道。”

林延潮雖不認得對方,但看他一身麒麟服必是勳臣無疑。

此刻張居正一黨的官員,都是在心底大罵武清伯李偉無恥。

武清伯李偉話說得看似和顏悅色,且大有替林延潮打抱不平,一副爲他打算,替他申冤的樣子。這分明是故作好人。

實際上他的用意,就是要將內閣泄密的案子捅到御前了啊!

武清伯李偉拿此來作爲攻擊張居正的口實。李偉現在是要借林延潮作一篇大文章,在御前攻擊張居正,讓他顏面掃地,從而干擾他實行清丈田畝之事。

林延潮此刻若是如實道出了實情,那不參加經筵的罪名,自是沒事,但是卻開罪了張居正。

正所謂家醜不可外揚,衙門裡出了事情,官員們都是關上門來自己解決,若是將事情捅到了上面,衙門上下就會受到連累,給上面留下一個不好印象。爲何文官們都是欺上而不瞞下的原因,就是在這裡,林延潮若是敢說出去,以後就不要想仕途上混了。

而此刻李偉料想林延潮,初入仕途,不明白官場上明明暗暗的規矩。張居正剛派錦衣衛審問他,他此刻必然是對張居正懷了一肚子怨氣。眼下到了御前,他這麼一鼓動,還不得大聲向天子申冤。

何況李偉料想林延潮也不敢不說實話,若是隱瞞,他就要替張居正背鍋,怎麼解釋自己擅自不參加經筵的,多半會讓天子對他有一個惡劣的影響,同樣仕途玩完。

而此刻天子聽了李偉的話,看向林延潮問道:“哦,林卿家,有什麼委屈,你儘管與朕道來,朕替你做主!”

林延潮當下道:“回陛下,微臣確有幾分委屈。”

聽林延潮這一句話,朝堂上張居正一黨的大臣盡是變色,而李偉和勳臣一黨則是笑容滿面。

這個愣頭青,書讀再好又能如何?官場上走錯了一步,這輩子都別想翻身。李偉冷笑他對林延潮將來被張居正清算自是無所謂。他看向一旁的張居正,但見張居正倒是氣定神閒,十分能沉得住氣,竟沒有絲毫打算站出來與李偉分辨的意思。

李偉不由冷笑心道,故作什麼鎮靜,之前竟敢在天子面前撒謊,一會看你如何下臺。你還以爲林延潮,會替你遮掩此事,笑話。

李偉當下更是溫和,一副寬厚長者的樣子笑着對林延潮道:“林修撰,既是聖君面前,你就將委屈如實到來。”

林延潮當下道:“是這樣的,微臣蒙天子欽點爲經筵官後,深感惶恐,微臣履官不過半年,就算是翰苑中的前輩,也少有履官不過半年就爲天子欽點爲經筵官的。”

李偉聽林延潮話又些跑題了,立即打斷道:“正因難得,才顯得天子看重你之意,你非重要之事,不能前來經筵,你說是何事不能讓你來的?”

林延潮答道:“乃是下官自己的事,無旁人無關!”

聽林延潮這麼說,滿朝文武神色都是變了。

李偉當堂喝道:“林修撰,經筵乃是社稷之大事,身爲經筵官有啓沃帝心之責?既是知曉,爲何不來,你之前庶事纏身,什麼庶事比經筵還重要?”

李偉喝問,這時申時行出班上前道:“武清伯,你何不讓林修撰將話講完。”

武清伯李偉見申時行出列,知對方不好對付,當下笑了笑退入班列。

申時行替林延潮分擔了壓力,讓林延潮知道他在背後給自己撐腰,當下更是從容。

一千章 經史並重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談話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院試(二更)第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丟得不夠(一更)第三百六十章 躺着也中槍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一千三十五章 國有諍臣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第三章 能否讀書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第兩百九十一章 衆望第二十八章 民意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第六十三章 林府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致仕九百三十三章 是你要將臉湊上來的九百五十章 價碼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第三十一章 敢要多少?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七百八十六章 到任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五百一十章 恭敬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一千三十三章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單章兼請假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一千兩百六十章 雜學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九百零八章 皇帝的密旨一千七十七章 聽老婆的話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第一百九十七章 繼絕學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九百一十四章 未得意先忘形第兩百二十五章 鎮場詩(第一更)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六百零七章 怒起一千二十一章 暗訪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單章兼請假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一千一十章 乾貨過關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離去(恭喜書友三少爺的天堂成爲本書盟主)第六十章 道統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頂撞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一十四章 府試前的特訓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第兩百五十六章 虎狼對弱雞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第兩百七十六章 會館第十章 趕出社學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九百一十八章 懟河督第九十二章 當城裡人(第一更)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六百零七章 怒起一千七十一章 活在狗身上了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是碰瓷啊!七百八十章 進言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一千六十四章 計策第七十章 德主刑輔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