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

野史上傳說種種,說李太后與張居正二人有一腿。

林延潮在翰林院做官時,也聽說了不少橋段,就差沒有二人話本和春宮圖了。

當然張居正已是位極人臣,在老百姓的心裡,天下女子對於張居正而言,已是予取予求了。而面對這新寡之婦,還是貴爲太后,張居正心底就沒有一絲半點意淫的想法?

咱老百姓可不信。

林延潮想到這裡,忍住胡思亂想,若是叫張居正和李太后看出點什麼端倪來,知道他此刻腦中所思所想,定然是拖出午門彈到死的下場。

張居正道:“回稟太后,此事臣下也有不周的地方,戶部之所以缺銀,是微臣挪用太倉銀充遼東軍費所至,故而京營這才鬧餉。此事其罪在臣,懇請太后,天子降罪。”

垂簾後李太后道:“張先生一片爲國之心怎會有罪,只是本宮近來聽外面風言風語說一條鞭法推行三年,照理說該國庫充盈纔是,怎麼還用度不足。其法是否得力呢?”

張居正道:“回太后,眼下一條鞭法以及清丈田畝,不過在福建等地試行,還未推及天下,不得力之言實子虛烏有。其實這一次京營鬧餉,就是以折色抵本色。試問折色從何而來,是地方府庫收百姓折色而來,若是百姓都是以本色繳納稅銀,何來有這麻煩?”

“至於清丈田畝,太后請聽臣下說幾個數字,洪武年,天下初平,百廢待興,田畝數不過三億七千七百一十二萬畝,到了弘治年,國家昌盛,百姓富足,田畝數抵至八億兩千九百九十三萬畝,但到了嘉靖末年,田畝僅剩四億三千一百一十四萬畝,比弘治年足足少了一半,這是爲什麼?此乃宦室富戶飛灑良田、百姓詭寄田畝,以避官服徭役,令我大明稅畝足足少了一半。不說長此以往,若不行清丈田畝之策,推行一條鞭之法,明年朝廷就拿不出遼東邊軍的軍費了。”

張居正振振有聲,連太后的面子也不給,林延潮卻是心想,這幾個數字張居正記的是一點不錯,顯得其幹臣的厲害。

而且張居正也不是危言聳聽,恐嚇太后,在明朝軍費支出一直佔國家太倉銀的大頭,到了萬曆五年時,歲入三百五十萬太倉銀,用在軍費上抵達兩百六十萬,達至百分之七十五的比例。到了薩爾滸之戰後,軍費花費太倉銀達百分九十五之數。

垂簾後李太后道:“張先生朝堂大事,咱們婦道人家不懂,不由有你打理,我們母子倆一切放心。不說爲國操勞,這一次平鬧餉之事,可是你金不缺銀不缺,又位極人臣,本宮不知如何賞你纔是。”

張居正道:“太后如此說,臣下更是愧疚。”

“有功豈可不賞,馮保,你就將本宮昨日抄的華嚴經給張先生吧。”

張居正當下稱謝。

這時一旁馮保笑着道:“太后,你也別顧着張先生一人啊,此次申先生平定鬧餉也有大功啊?”

經馮保這麼說,簾後李太后笑着道:“本宮怎會不記得,申愛卿,你如何平定鬧餉之事,說給本宮聽聽。”

“是,太后。”申時行當下一五一十地將解決鬧餉之事說了,其中沒有浮誇之處,至於林延潮所爲也是一五一十道來。

小皇帝聽了龍顏大悅,除了小皇帝外,林延潮感覺到屏風後有一道目光看向自己,林延潮知是李太后的目光。

馬上垂簾後李太后笑着道:“林修撰,今年幾歲啊?”

林延潮道:“回稟太后,微臣已是虛度十九載。”

李太后笑着道:“十九啊,本宮也是十九歲封的側妃,此番你敢於任事,爲國效力且不惜身處險地,你說要你要本宮什麼賞賜啊?”

林延潮當下道:“太后,此事能定鬧餉之事,乃是託太后的洪福,天子的恩典,臣下不過盡綿薄之力,哪裡有絲毫之功勞呢。”

小皇帝聽了不由一笑道:“林愛卿,既是母后說要賞你,你就不要謙讓了,說吧你要什麼賞賜?”

林延潮道:“回稟陛下,若是真的要微臣說,微臣只求大明國泰民安。”

林延潮此言一出,小皇帝頓時大笑,一旁的馮保也是莞爾,垂簾後李太后笑着道:“陛下這林修撰真乃忠君愛國之臣,好好賞賜他就是。”

“是,母后。”

小皇帝向身後答允了一聲,再轉頭看向林延潮道:“林愛卿,爲賞你這番平定鬧餉之事,朕就是賜你麒麟服一套,料用紵絲紗羅,另白銀十兩。”

天子賜服是文武大臣難得的殊榮。

賜服有幾個檔次,最尊貴的爲蟒服,蟒服唯有一二品大員和極爲得寵的太監,才能穿。

其中蟒服又分坐蟒和行蟒,一般內閣大臣也只穿到行蟒而已,而張居正身上大紅坐蟒服,這是人臣最高等級的賜服。

蟒服下一等就是鬥牛服,稍遜於蟒服,如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身上就是鬥牛服。

雖說馮保與張居正,一個是外相一個是內相,在明朝官場上稱此爲宮府兩相,但馮保爲了對張居正表示尊敬,一直都是穿鬥牛服。

鬥牛服下一等就是飛魚服了,衆所周知天子親軍錦衣衛就是穿飛魚服,此外飛魚服多賜武官,至於尚書,侍郎有時候也會賜予。

飛魚服下就是麒麟服了。

穿麒麟服的一般是公、侯等勳臣,皇帝駙馬,以及三四品的大員。

一般而言以林延潮現在從六品官穿麒麟服簡直就是僭越,六品官怎麼能穿公侯駙馬之服。

不過林延潮是翰林,翰林出身清華,賜服不可以品秩定論,前朝天子賜服隨意的時候,翰林五品官甚至可借三品服色,甚至還有講官賜鬥牛服的。

故而小皇帝賜林延潮麒麟服,不僅沒有違反制度,也是恰到好處。

聽天子賜自己麒麟服,林延潮當下道:“微臣謝陛下隆恩。”

下面小皇帝又向張居正道:“張先生,朕以爲讓林愛卿至文華殿,爲經筵官如何?”

張居正道:“陛下,爲天子經筵官本就是翰林之職,臣以爲可行。”

小皇帝聽了龍顏大悅道:“好,就這麼定了。”

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四百四十六章 宮廷盛宴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第兩百七十八章 拜見申時行第兩百八十一章 連中三元的期望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倚重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兄長立功了八百一十四章 視察河工七百二十三章 疑雲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四百八十章 潘季馴相求七百八十七章 座次封推感言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喜怒難測第三百四十一章 三元及第匾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救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書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深宮之夜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一千三十一章 林神醫第兩百零二章 龔子楠的心思(一更)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得意樓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四百七十八章 足以心安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第八十八章 有事找他五百三十四章 分量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一千一十章 乾貨過關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首席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一千兩百二十章 事故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八百零五章 君子小人九百二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七百八十七章 座次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八百六十章 鹽政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火紅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第一百四十九章 趕上好時候六百四十八章 燕京時報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第兩百六十一章 故人重逢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八百八十二章 善後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訓一二一千一百一十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三十三章 折服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