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

吃過飯,喝完涼湯,林延潮回到房內,但聽門外知了聲陣陣,日頭暴曬。

林延潮索性關了門將熱浪擋在門外,然後自己開始打盹,準備睡個滋補的午覺。

反正入值第一天不會有什麼事,睡完午覺差不多就要退衙了,晚上翰林院那邊的酒宴纔是重點呢。正當林延潮以爲自己入閣第一日,就要如此平靜的渡過時,就聽得門外一陣吵吵嚷嚷的聲音。

有人喊道:“閣老,閣老,大事不好了,不好了,宮外鬧兵變了。“

林延潮本是淺睡,但聽到兵變二字,醒了過來。

歷朝歷代的王朝最忌諱兵變二字,有宋太祖陳橋兵變珠玉在前,故而歷朝歷代對軍隊控制都很嚴厲。

而眼下自己入值第一日,就鬧出一個兵變,這未免得也太奇葩了吧。

林延潮打開了房門,至於其他房裡值守內閣中書舍人,翰林們都是出門。

林延潮見左右官員都是十分驚慌,然後衆人不約而同的向文淵閣聚去。

此刻文淵閣正堂上,張居正和申時行兩位閣老站在那,然後一名官員跪在地上。

張居正鎮定自如,絲毫沒有迫在眉睫的驚慌,平和地道:“你慢慢說來。“

“是,啓稟元輔,京營的武官與兵卒,將戶部衙門圍起來了,說是要討俸,不僅是要這個月的俸米,還有往年積欠的俸米,他們說如果不給就衝進戶部衙門去!“

聽了緣由,衆人都是鬆了一口氣,初時還以爲京營的兵馬要搞兵變,脅迫天子呢。現在聽來是欠餉鬧事,那事態就沒那麼嚴重。

不過京營官兵居然包圍了戶部,事情也是不小就是。

聽這人說完,張居正眉頭一皺問:“你稟告完了?“

“下官說完了,大司農令下官入宮稟告元輔,解戶部之危。“

聽對方這麼說,林延潮心道,此人真蠢,沒看見張居正申時行臉色都變了嗎?

“將此人拖下去打一百杖。“

那官員一聽一百杖還不將人活生生打死了,連忙大呼道:“元輔,下官冤枉啊!下官冤枉啊!“

但見張居正道:“不過官兵包圍戶部之事,被你說成了兵變,大言欺人還不知罪。“

“元輔,下官也是一時心急,懇請元輔見諒。“

張居正道:“你平日在衙門大言欺人也就罷了,也不看看這是何地?此乃樞密重地,也是你隨意喊得?樞密重地也罷了,這還是皇宮大內,若是因你一時之言,驚擾了聖駕,又該當何罪?“

這官員聽了頓時啞口無言,垂下了頭。

“來人,將此人拉至門外重責,再言此人失心錯亂,胡言亂語,以安人心。“

“是。“當下幾人將對方押出。

見張居正果斷處置了此人後,衆人稍稍心安,申時行道:“元翁,京營官兵包圍戶部之事也是不小,此事非重臣處理不可,僕去一趟平息此事。“

申時行說完後,一名內閣屬吏道:“閣老,此事萬萬使不得啊,戶部那邊鬧成什麼樣子,我們也不知道。而且那些丘八都是粗魯之人,豈可聽進去道理,閣老不可輕身犯險啊!“

這名內閣屬吏這麼說,中書舍人們也是紛紛勸道:“閣老乃是千金之軀,不可坐於垂堂之下啊!可調錦衣衛,東廠彈壓。“

沒錯,官兵鬧餉的事雖容易解決,大不了給錢就是,但申時行身份太尊貴了,太重要了,萬一出了什麼閃失就不好了。

申時行道:“戶部衙門就在宮門之外,若是不盡快處置,驚擾了天子,就是我等罪過了。此事爾等不必勸我。“

張居正點點頭道:“你走一趟也好,錦衣衛,五城兵馬司的人馬稍後就到,此事在於本閣部失察,稍後我會上表向天子請罪。“

衆人見此一併道:“閣老還請小心。“

申時行笑着道:“此事我有分寸。“

說完申時行點了幾名內閣屬吏,其餘隨行就是他的五六個家僕,至於守護宮禁的官兵,大漢將軍,不說申時行,連張居正也無權調動。

衆人見申時行就這幾人去不由擔心起來,正當這時一直處於衆文官中的林延潮向前一步道:“閣老,下官隨你同去。“

申時行聽了頓時有幾分動容,轉頭看向林延潮。

衆文官亦是吃驚,中書舍人和輪值翰林都是文官中的文官,平時只與筆墨打交道,至於安撫官兵之事與林延潮沒有一毛錢關係。官場上官員遇事推諉來不及,哪裡有這樣主動往身上攬的。

連張居正也是重新打量了林延潮一番。

當下申時行點點頭道:“也好。“

於是申時行出了文淵閣,叫上轎子,林延潮跟在轎旁出了宮門。

申時行掀開轎簾向林延潮道:“宗海,有勞你隨我這一趟了。“

林延潮立即道:“恩師言重了,學生怎麼能讓恩師一人身赴險地。“

申時行笑了笑問道:“這一次京營鬧餉之事,你可有聽得什麼眉目?“

林延潮當下道:“此事並非無由,這個月戶部發的月俸,多以折色充抵本色,京中文武百官早有怨言。文官尚好,有各地官員送的冰敬補貼。但武官卻沒有此項,只能靠正俸過活。弟子想來這一次戶部短了正俸,加上以往積欠,因此京營這才鬧事。“

申時行道:“這麼說來是戶部的不是了?“

林延潮看申時行神色,猜對方知道其中情由,這麼問自己,多是在考校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

於是林延潮道:“以學生看來,戶部雖有其責,但根卻在京營。自成祖設三大營至今幾經數變,京營雖仍號十二萬之衆,但到今天能挽強視距者不足三萬,其餘多是豪貴佔役,或者是老弱浪徒冒領糧餉。“

“這些人平日食朝廷膏脂不說,糧餉稍有不足,就行鬧餉,前朝大臣曾向天子提及裁撤京營兵卒,上街時竟被京營兵卒毆打,滿朝官員無人敢問,全因其後有權貴撐腰。故而依學生看來,此次鬧餉圍住戶部,表面看是士卒鬧事,其實是京中豪貴借膽。“

申時行聽了讚許地道:“宗海果真見事明白,不過這番話說給我聽也就罷了,不可與外人提及,否則徒惹麻煩。“

“學生明白。“

申時行捏須問道:“那依你之見,該如何平定鬧餉之事?“

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柳成龍五百五十章 私問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九百零八章 皇帝的密旨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皇長子講官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一千七十章 正推一千七十六章 玉米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六百三十章 講學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撫世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事相求(一更)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書院雜誌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六百零七章 怒起一千一百零七章 黨羽六百二十五章 林學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偷看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八百一十四章 視察河工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八百六十章 鹽政九百一十四章 未得意先忘形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四百七十章 牛人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興學(第一更)一千兩百零九章 支持與反對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書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四百四十六章 宮廷盛宴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菜根譚八百五十二章 苦心人天不負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深宮之夜一千三十一章 林神醫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第三十章 奇才一千零五章 歲初一千四十三章 爲國爲民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六百六十章 我有一點淺見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八百八十七章 殺棋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中了(二更)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第七十六章 撕破臉六百四十九章 縣試放榜六百一十八章 我就是林延潮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四百六十五章 上門送禮七百三十八章 破局六百六十三章 掌握全局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第三百四十一章 三元及第匾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第三百八十四章 遼東大捷六百三十章 講學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八百一十四章 視察河工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六百五十三章 兩家之好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