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爲官之道

“林修撰,又見面了。”聽張居正這句話,林延潮揣摩起他的意思來。

第一次見面時,二人見於他的私宅,那次見面,是張居正一時興起。當時張居正穿着燕服,向天子請求致仕,而當時林延潮不過是官場新丁,小翰林一枚。故而二人對話,純屬私下聊天。

眼下是二人第二次見面,張居正已是復出,穿着一品官袍坐在上首,乃是當今天下最有權勢的人,而自己這位小翰林,是才渡過官場的菜鳥期,入文淵閣辦事,成爲內閣屬官。

那麼張居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從這句話來看,又見面了看似敘舊,似乎是想繼續他們上一次話題。

但是林延潮仔細一想,不對,身份地位場合都是不同了。他們上一次是在私宅,這次在文淵閣直房。

上一次是私下見面,這一次是公事應對。上一次二人沒什麼瓜葛,這一次自己是內閣屬官,是張居正的下級。

恰如上次他稱自己字宗海,這一次他稱自己的官名修撰,這分明是公事應對的口翁啊。

什麼場合要說什麼話很重要啊,說錯話是會掛的。

譬如劉禪答司馬昭那一句樂不思蜀,就以爲人家是真傻?同樣身爲亡國之君的李煜若是明白過來,一定含淚表示同意不能更多。

譬如劉虞夔說三品堂部見張居正皆戰戰兢兢,說不出幾句話,就以爲那些堂部官員,一個個很慫,見了張居正就怕?

同理可推,酒桌上。別人一定要你喝下這杯酒,就以爲人家真愛喝?

到了現在張居正百忙中,要一一召見每一個新入閣的屬官。就以爲他要聽自己的長篇大論?

想通了這一點,林延潮對張居正長長一揖。畢恭畢敬道:“那日蒙中堂賜見相府,下官感激涕零,今日入閣辦事,能****承蒙中堂教誨,真下官之福!”

張居正卻道:“林修撰,這是真話還是假話?”

“回中堂的話,下官能中狀元,皆系中堂向天子保奏。而下官能入閣辦事,也是蒙中堂題請,此恩此德下官銘記於心!”林延潮這番話簡直是恭敬得不能再恭敬了,還故意表露出幾分戰戰兢兢的樣子。

張居正捏須道:“林修撰你說之事,當初本閣部也不過出於公心罷了,前事不說,眼下你入閣務必克己奉公,多餘話,本閣部不多說了,若是出任何差池。定罰不饒,出去吧!”

張居正最後幾句話,可謂疾言厲色。

林延潮作揖之後從值房走出。儘管張居正還是訓斥了幾句,但他卻是鬆了口氣,因爲他知道自己過關了。

張居正令林延潮想起了王安石。

有人說王安石變法失敗,是因爲用人不察。

王安石變法用得都是什麼人?如呂惠卿,鄧綰,章惇這等,都是憸巧諂諛之人。如鄧綰就很有名,鄧綰對王安石極盡獻媚之事。王安石第一次罷相,鄧綰便轉投呂惠卿一起打擊王安石。到王安石復相,鄧綰又彈劾呂惠卿等以取諛王安石。

鄧綰如此無恥。別人罵他,鄧綰還厚顏地說。笑罵從汝,好官我自爲之。

王安石不知道鄧綰是小人嗎?王安石從私德上堪稱完人,他能與鄧綰玩到一塊去?

反而是歐陽修,曾提攜過王安石,算是他半個老師,兩人私交也不錯,但因反對變法,王安石翻臉無情將他趕回老家,還罵道,這樣的人在一郡則壞一郡,在朝廷則壞朝廷,趕緊滾蛋。

從王安石看張居正,再從張居正度王安石。

所以林延潮可以完全支持張居正變法,但堅決不投張居正。

從張居正值房出來,林延潮與劉虞夔一併去拜見張四維。

來到張四維的值房前,次輔屬吏走了出來對二人道:“次輔眼下事務繁忙,他說日後同閣辦事,都有相見機會,但望入閣後悉心辦事就好。”

劉虞夔臉色悻悻之色,一副不出所料的樣子。

最後二人拜見三輔申時行。

到了申時行的值房前,依舊是劉虞夔先入,林延潮後入。

林延潮入內之時,一見申時行就道:“下官翰林修撰林延潮,見過中堂。”

申時行溫和一笑道:“此間沒有外人,咱們倆就不要以公事上稱呼了,坐吧!”

林延潮當下道:“是,恩師。”

林延潮案前的椅上,申時行笑着道:“你此番直文淵閣,可不比在史局修書容易啊。”

林延潮當下道:“恩師,當年李斯觀倉鼠而生凌雲之志,弟子志不在修史,故而入文淵閣,是希望能隨恩師左右,聽候差遣。”

申時行笑着道:“你有這份心就很好,入閣後也沒什麼你要做的事,重在多學多看,參預樞務,觀政之道,一定要記得凡事要緊開口、慢開言。能不說話就不要說話。”

林延潮道:“弟子謝恩師教誨。”

申時行笑着道:“你口中這麼說,但心底一定不以爲然,你的爲官之道是什麼?”

林延潮心道哪裡能這麼說,大明朝幾十個首輔,申時行能力不是排前幾的,但論做官人家可以是排前三的。

林延潮聽申時行這麼說,當下道:“恩師,弟子爲官在於事功二字。爲官者必有實績,否則就不配居於德位。”

申時行聽了欣賞地道:“然也。多少人爲官只是爲了汲汲於仕途,卻忘了爲國家,爲社稷作些實事。但若是你眼底的事功,卻妨礙了別人怎麼辦?”

“弟子愚鈍,請恩師賜教。”

申時行道:“譬如你身爲縣令,朝廷要你爲百姓修壩,你手中沒錢,去問富戶借錢,若富戶不借,你強取之,那麼你對百姓而言是事功,對富戶而言又是什麼呢?”

林延潮當下道:“恩師,孟子有云,爲政不難,不罪居室,我等爲官豈能捨難取易,既是爲官當爲百姓謀,爲社稷謀,開罪巨室亦在所不惜。”

申時行搖了搖頭道:“如此你就危險了,三代以來爲何王道不行?乃陰陽失位,如公理爲陽,私慾爲陰,爲民請命是陽,保全自身爲私,爲官之道在於燮理陰陽四字。”

一千三百零二章 元輔,請留步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大忽悠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張位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三章 給我吊起來(一更)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盛世與危機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第一百四十二章 讀書等身算什麼四百八十七章 這就非常尷尬了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辭官歸裡九百四十章 爲官難易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一千二十一章 暗訪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第兩百八十一章 連中三元的期望四百八十三章 裝逼打臉哪家強第七十四章 心靈雞湯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第六章 離家求學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亂子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夫看好你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七百六十三章 天下歸心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第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丟得不夠(一更)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朝鮮之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一千二十九章 土豪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一千六十五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五百九十二章 被彈劾了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家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一千九十五章 林學南傳五百八十章 脣槍舌劍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書第一百一十七章 府試報名(第二更)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單章兼請假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九百一十八章 懟河督一千兩百四十章 正氣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同窗之間一千六十五章 借刀殺人之計六百三十一章 道統論九百六十章 官吏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薪火相傳一千一百一十章 運籌帷幄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八百五十章 知府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