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躺着也中槍

林延潮領完官服牙牌後,回會館休息了一日,次日與兩人前往衙門去報道了。

翰林院與吏部同在東長安街上,走兩個街口就是,緊挨着玉河和皇城,隔壁是四夷館。

林延潮穿上常服,也就是那件四爪龍蟒金繡的青色官袍,鷺鷥補子,頭戴烏紗帽,以後在衙門坐堂視事都要穿着這一身了,至於牙牌非上朝時用不着,但也要一直佩在身上,若是丟失,損壞會被重責,林延潮就用藍綢的袋囊裹覆,系在左腰的革帶上。

穿上這一身官袍,林延潮再也不是那個整日窮經,埋首文章的窮書生了。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咱是一名正式的大明公務員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今自己總算是踏入了治國這一步了。

官員到任之日,自有一番繁文縟節。

三人到院前已派人知會一聲,到院時修撰官黃鳳翔與孫繼皋二人迎接,並作爲前導官。

見面時黃鳳翔先友好地林延潮點了點頭。

三人入了院門,先入右廊圍門至聖人祠行香,向至聖先師行四拜禮,再去昌黎祠行香,行兩拜禮。這昌黎祠供奉不是別人,正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昌黎乃是韓愈的字。

吏部,禮部,翰林院內都供有昌黎祠。韓愈雖一生未入過翰林院,但他的文章卻被有明一代的翰林,尊爲典範。

拜完兩祠,出右廊,再從登瀛門而入。

登瀛門後是內堂,內堂坐北朝南有五楹之廣,堂西爲講讀廳,堂東爲檢討廳。

講讀廳乃是正六品侍讀、侍講坐堂的公廨,翰林侍讀、侍講被稱爲講官,有入直大內,爲天子經筵進講之職。

至於檢討廳,又名修檢廳。乃是從六品修撰,正七品編修,從七品檢討坐堂的公廨,修撰編修檢討又稱爲史官。

黃鳳翔引林延潮三人來至檢討廳。下面檢討廳內屬吏上堂拜見。

屬吏也分三六九等,先來參見的是當該吏,也就是值班官吏,吏員裡身份最高。今日是三位翰林老爺新官上任的日子,廳內屬吏當值不當值的都要來參拜。

林延潮坐在公座上。六人一併行禮道:“拜見大夫。”

接着對三人行四拜之禮。

次於當該吏的是貼寫吏,就是衙門的書手,也是行四拜之禮。

再次則是堂班,就是堂上使喚差役,行四拜之禮。

最後則是門皁,門皁身份最低,連吏員都不如,行叩頭之禮。

檢討廳入門左側,乃是史官公座,右側則是存放經史典籍的地方。以及當該吏班房。堂上放着小二十張的公案,即是翰林們辦公的地方,靠西則是貼寫吏的公案。

林延潮的公案在第二排第七張。他走到位置上坐下,先將印信交給當該吏保管,要用印時再調出。

公案上文房四寶都有,不過卻是四面開放的辦公環境。

林延潮以爲自己身爲堂堂翰林官,能有小包間辦公,到了才發覺是個不切實際的夢想。與後世一個個捆在方格子裡的白領,好像沒差嘛。

接着黃鳳翔領着一名堂班來與林延潮道:“本院辦事官員,都有一名吏員使喚。這人手腳還算勤快,依掌院吩咐就給你使喚了。”

說完黃鳳翔對着這吏員板起臉道:“這位是新科狀元,爾需小心伺候,聽差辦事。不可輕慢,若是有差池之處,院規伺候!”

這名堂班慌忙拜下道:“大老爺在上,小人不敢。小人黃燦拜見狀元大老爺。”

此人以後也算跟自己辦事,端茶送水了,不過官員從來都看不起這些吏員。林延潮也不擺出親民的樣子。如此自降了身份,於是板着臉說了一番爾要實心用事的話。

黃燦一副俯首聽命的樣子,然後黃鳳翔給林延潮使了個眼色,林延潮會意從袖子裡拿了一錢銀子賞了黃燦。

黃燦接過後一副千恩萬謝的樣子。

黃鳳翔點點頭,示意黃燦退去,然後低聲對林延潮道:“一會拜見掌院時,需得小心說話。”

林延潮心底奇怪,在殿試卷子上陳思育給自己勾一等,但恩榮宴見面時,陳思育露出不喜自己的表情。

御史林延潮問道:“這是爲何,莫非掌院不喜在下?”

黃鳳翔嘆了口氣,低聲道:“愚兄也是這才知道,賢弟乃王鳳州的門生,還爲其賞識點爲解元,王鳳州被貶離京時贊你可成一代文宗,此事人人皆知,可需知翰林院諸公,都不喜王鳳州。”

林延潮問道:“這是爲何?”

黃鳳翔道:“此事說來話長,自唐宋設翰林院以來,翰林院人才淵藪,詞臣位望清華,翰林院持天下文壇之牛耳,當朝如三楊的館閣詩,文,字,爲天下讀書人效仿。”

黃鳳翔說到這裡,林延潮就知爲什麼翰林院的人討厭王世貞了。

黃鳳翔接着道:“可是王鳳州等七子倡導古學,崇秦漢而薄當代,天下讀書人文章不尚館閣,而尚郎署。從此文章之權不在館閣,真古今未有之恥!故而掌院聽你是王世貞的門生,對你難免……難免有些看法。”

林延潮聽了也真是醉了,這都是文人相輕臭毛病,讀書人喜歡誰的文章,那是人家的自由,翰林院不想着法子扳回一城,倒是嫌棄起王世貞來。而自己簡直是躺着也中槍嘛,不就是鄉試時被王世貞取了一次,然後被他老人家誇了兩句,結果就給領導留下壞印象,自己這纔剛上班呢。

沒錯,身爲堂堂翰林,是不需要理睬吏部的,但自己考評卻掌握在掌院,以及內閣大臣手中。看來自己以後要有小鞋穿了。

“黃大夫,光學士已罷經筵回官署。”

黃鳳翔給林延潮遞了一個好之爲之的眼神,當下領林延潮三人一併來到內堂。

進入翰林院內堂,一擡頭上書‘玉堂’二字。這玉堂是來自道家的說法,唐時稱居翰苑者,如凌玉清溯紫霄。

普通人進士及第,可以叫登瀛洲,翰林是進士中的進士,登瀛洲已不足以形容咱翰林的高貴,要稱登玉堂。

玉堂是神仙居所。

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喜怒難測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第兩百八十八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一千三百零二章 元輔,請留步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六百零九章 報復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八百六十九章 坐省長隨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感謝書友們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偉器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一千三十一章 林神醫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第三百三十七章 君前奏對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四百八十章 潘季馴相求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第兩百一十八章 諸生的心情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第兩百二十八章 算盤打不響七百一十六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第五十四章 我不是作弊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五百零四章 當年同窗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八百五十二章 桃李天下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教化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一千五十九章 對話一千五十九章 對話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是碰瓷啊!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第三百三十四章金殿傳臚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第一百七十八章 地瓜啊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妖書案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五百六十三章 親自上陣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菜根譚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第一百三十六章 同窗之間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六百五十四章 重返朝堂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六百零九章 報復七百三十三章 保人第四十六章 書院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俞有請(第二更)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六百五十三章 兩家之好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爲商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