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

見沈師爺猶豫,林延潮卻有主意。

“沈師爺,我是洪塘人,這一次來省城,路過洪塘市,那邊真是繁華極了。”

“洪塘市,中亭市,潭尾市,乃郡城外市,省城稅賦所在。”沈師爺與林延潮分說道。

“是啊,學生記得洪塘市那正好有巡檢司,稅課司,不知那裡缺不缺主事?要麼驛站驛丞也不錯?”林延潮商量着問道。

聽林延潮這麼說,沈師爺頓時翻了個白眼。這簡直獅子大開口啊,巡檢司,稅課司,驛站的首領官雖然是小官,但也不是隨便進的。

這樣部門要麼是官員貶職外放的去處,要麼是背後有大靠山。比如王陽明從京城被貶,就在龍場幹過一任驛丞。若換了普通官吏,沒有費大的代價,怎麼可能輕易進得去的。

何況洪塘市的巡檢司,稅課司,周知縣也無法安插人啊。

這些都可是油水部門,洪塘市巡檢司,課稅司每年過手銀錢有幾千,上萬兩之多,而驛站裡官吏迎來送往,吃喝馬嚼,一年報銷個兩三千兩,也屬於正常。

“誰說巡檢司巡檢,稅課司大使,驛站驛丞沒有流品了,這都是從九品的雜職官,不說輪到輪不到,就是輪到也輪不到你一個本地人。”沈師爺數落道。

林延潮聽了大失顏面,果真還是外行了,乾笑兩聲道:“我就是這麼一說,沈師爺聽聽就好了,做官還不是爲了離家近嘛。”

離家近?做官就是爲了離家近?

沈師爺立即收回對此少年,神童的看法,什麼莫欺少年窮,簡直就是個貪圖安逸的懶散之輩。

“沒有就沒有吧。”林延潮也是在心底盤算利害得失。吏員就算了,雖錢多權大但身份低,何況自己是要走科舉之路,自己爺爺當了吏員,對自己名聲也不好。一句胥吏家裡出來的,就能成爲士大夫口裡的笑柄。

吏員不行,就雜職官吧,所謂雜職官就是傳說中的下九流,不入流品官員。但即便不入流品,也是官,身份高於吏衙民。

正所謂漫天要價,落地還錢。林延潮主動這麼一提,沈師爺也大概摸清林延潮的要價。

這少年還真敢開這口,難道真的不把衙門放在眼底嗎?沈師爺想起之前周知縣說的話,不由腹誹起來,什麼叫你敢要多少?你縣尊大人自己來試試。

眼下週知縣不在,沈師爺也是給自己擦汗,看來小魚小蝦就混弄不過去了,下面差不多到自己可以做主的底線了。

沈師爺道:“你想離家近,好吧,下渡的閘壩官那有個缺?”

“這是作什麼的?”林延潮雖穿越到明朝有段日子了,但有些部門還是不清楚。

“掌閘壩,啓閉蓄泄之責!”

林延潮,我。。。。。。

“你這也太難辦了,好吧,我想想,對了,漏澤園……,你不知道?這可是個好差事啊!”沈師爺擊掌說道。

亂葬崗崗主?好差事?不是這麼坑人的吧。

林延潮對此呵呵兩聲。

說到最後沈師爺沒好氣地道:“好吧,河泊所大使空缺了許久,其餘的我也是沒有辦法了,少年人好自爲之吧。”

林延潮問道:“沈師爺,這,這河泊所是什麼地方?”

沈師爺也沒興趣再繞彎下去了道:“洪武初年,倭寇在海上活動猖獗,朝廷對漁民嚴加管制,故而編戶立長,屬河泊所。河泊所平日主要就是催魚課,此外工部催辦的魚油,翎毛,魚鰾也要收一收,所大使三個月前就退了,沒有人管事。”

“最好的一點,因爲閩地地處偏僻,國朝允許,所大使可以由土官充任,平日只要完成了催科,沒有人會來管你。什麼完不成催科,那也沒太大關係,區區兩百兩銀子,縣裡真心沒人看得上,你說是不是給個王爺都不換的好差事。”

打住!連漏澤園的活,都是說是好差事的沈師爺,林延潮打算還是問清楚再說。

“具體待遇呢?”

沈師爺雖是刑名師爺,但對本縣錢穀食貨也是精通,如數家珍般地道:“國朝有法度,本縣河泊所課米一千石以下,故而只設官一員,不入流,另攢典一人,巡攔八名,給納捐船五艘。河泊所大使,欽給馬一匹、馬伕一人,續增柴薪皁隸一名,河泊所大使,俸每月三石,其中本色一石、折色二石,閏年不加銀,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

林延潮記得自己爺爺當鋪司時,年俸也不過九兩五錢,比普通鋪兵七兩二錢只高那麼一點。

河泊所自是遠遠不如了巡檢司,驛站之列,但比起急遞鋪一,卻也是強了不少,再說河泊所怎麼說也是實權部門。看來這也是目前自己最大限度能爭取到了,再貪心就什麼都拿不到了,還是見好就收吧。

於是林延潮拱手對沈師爺道:“周知縣,沈師爺都這麼說了,那我也不能不識好歹,如此也就太不給面子了,我回去和我爺爺說一下,明日回話。”

“也好。”沈師爺在額上擦汗,鬆了口氣,心想總算把事情是定了下來,這少年實在可不好糊弄啊,我若是有個這樣精明的兒子,將來就什麼都不愁了。

沈師爺將林延潮送出縣衙後,鄭重叮囑道:“今日之事,我與你之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切記不可聲張,與第三人說到。”

林延潮聽得明白,當下向沈師爺道:“沈師爺,我記住了。”

沈師爺當下笑了笑,露出了放心的笑容。

林延潮出了縣衙,眼下兜裡有了五兩銀子,就不必辛苦走兩個時辰回家,索性奢侈一把,僱艘小舟回去。

想到這裡,林延潮直接往北,到安泰河邊,找了一個租船的船牙,花了一百文錢僱了艘小船。乘舟返家,而沿途上開倉救災的消息已是傳開,百姓們扶老攜幼的,拿着糧袋在城西的常豐倉那排隊去。

沿着河,拿着糧袋領完米的百姓,滿臉幸福地走着。

丈夫扛着糧袋扶着老母走在前面,妻子抱着孩子,一家人一人一下手上摸着,丈夫揹着鼓鼓的糧袋,大人小孩都是喜極而泣。

一位皓首白髮,身上打着補丁的老人,抱着一個孩童,走一步看一眼手裡的糧食。

“孩兒,咱們可以活命了,活命了!”老人老淚縱橫,對着懷中孩童言道。

“娘,有了糧食,你就不用把我賣給大戶作丫鬟了是不是!”一名少女向母親問道。

“孩兒,娘對不起你啊!娘不賣你了。”

女孩清甜的聲音在那喚着:“娘,那回家我給你和弟弟做野菜稀飯吧!”

如此場景,遍地皆是。

看着這一幕,林延潮眼眶裡幾顆淚水不知覺的落下。

在爲周縣令,沈師爺謀劃時,自己只關心的是自己能從其中,爲自己,爲家裡拿到幾分的好處。但眼下見眼前飢腸轆轆的百姓,那卑微的一點期望,以及最簡單活下去的需求。

林延潮覺得自己有些狹隘,記得上一世剛踏入仕途時的雄心壯志,到後來失望於前途,疲憊文案,壯志消磨,只求三餐溫飽,女友歡心。

讀書不爲稻樑謀,自己眼下是辦不到,但若是將來……將來自己有當官的一日,定然不能忘了今日所見的一切!

林延潮握緊手心,對自己默默言道。

ps:第二更,求下推薦票哈!

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一千三百零一章 問罪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第兩百七十章 船託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五百八十章 脣槍舌劍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七百九十四章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第三百三十七章 君前奏對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第十章 趕出社學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一千二十九章 土豪第七十八章 背書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八百七十三章 貪婪中官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一千四十三章 爲國爲民第兩百一十六章 京報連登黃甲第四百零三章 圍門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強大九百八十一章 國策第三百七十七章 對答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三王並封第八十九章 囂張一點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會是閹黨吧一千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八百七十八章 商議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林延潮之策八百四十六章 修河(第二更)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強大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第八十一章 公門之中好修行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八百三十七章 排衙七百一十三章 調教皇帝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八百六十章 鹽政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家事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鑾殿第三十八章 老童生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大筒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爲相府站崗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一千三百零八章 宰一刀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五百六十八章 國書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爲商利民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離去(恭喜書友三少爺的天堂成爲本書盟主)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七百九十章 對策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五百六十八章 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