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

三月初,在江南,這時早已是春光明媚,柳樹垂絲絛的季節了。

但京城裡仍是春寒透骨,寒風冷冽。

京城裡的皇宮,高高大大的牆垣,聳立在那。

皇城裡的刻漏房這纔剛剛掛上未牌,十幾個掛着烏木牌的火者正擦拭着皇極門的朱漆大門。

待乘輿經過,火者連忙退至一旁恭立。

乘輿上首輔張居正此刻閉目假寐,整個帝國的運轉也在他的思緒之中。皇宮裡的火者宮女內使見了張居正都是避開,莊重行禮不亞於天子親臨。

現在張居正的乘輿,正向乾清宮而去。

此刻在乾清宮裡,正是十分熱鬧。一名少年坐在龍椅上,嘻嘻的笑着。

這位少年就是朱翊鈞,百姓口中的萬曆天子,御宇至今已是第八個年頭。

此刻他穿着玄色上綴綠色滾邊的龍袍,看着一羣小火者在那擲銀爲戲。旁人一直以爲,大明的天子,要穿明黃色龍袍。但其實不舉行儀式的時候,天子的常服,通常是青色或黑色的龍袍。

若褪去皇袍,朱翊鈞也只是剛滿十八歲的少年,脣邊蓄着青澀的短鬚,乍看起來有些幾分微胖,甚至是敦厚,很難與牧民億萬的九五至尊聯繫在一起。

擲銀是萬曆與火者常玩的小遊戲。在乾清宮的光可鑑人的地面上,畫一個圈。

然後朱翊鈞,讓十幾個小火者用銀葉向圈裡投,投得好的,就能得到天子一個銀錠賞錢。

面的十幾個小火者,使勁渾身解數,想要得天子開心。故而一個個都是投得極準。

朱翊鈞看得開心處不時拍手叫好,不免心底也有場試試手的念頭,但也知不可。若是自己丟的不如這幾個小火者,不是有損‘天子的聖明’。

儘管他沒場。心底十分遺憾,但仍是看得很開心。

鬧了一陣,朱翊鈞道了一個好字,然後一旁一名老太監端上一個大金盤,金盤裡滿是錢和銀豆。

“陛有賞!“

朱翊鈞抓了一大把,將錢豆往地上撒去。這十幾個小火者見了,立即上前爭搶。幾個火者爲爭銀豆和錢,爭打拉拽。跌坐在地上。

“去搶,去搶!哈哈,看這羣潑才。”

朱翊鈞看着這幾人如此,不由拍着龍椅哈哈大笑,這時候一旁其餘站着服侍的太監和宮女們,也是笑起,這時候是無人會怪罪的。這也是乾清宮裡,這位少年天子一天難得少有的快樂。

正待朱翊鈞哈哈大笑時,一旁小門一開,一名小太監快步入內在朱翊鈞耳邊輕聲說了幾句。

朱翊鈞神色一變。有些驚慌地道:“什麼,張先生?”

“是的,陛。張先生已是快到乾清宮了。”

朱翊鈞驚慌地道:“怎麼就來了,他不是去拜謁皇陵了嗎?快,快,你們這些蠢笨東西,快將地上的都收拾起來。”

年輕的萬曆天子,着急的催促着,此刻他絲毫沒有一國之君的樣子,反而像是犯錯事的學生,擔心被老先生抓到一般。

只怪朱翊鈞方纔銅錢。銀豆子撒得太高興,丟得滿地上都是。十幾個火者哪裡撿得過來。朱翊鈞連忙對身旁服侍的太監,宮女道:“沒用的東西。你們也去通通給朕撿起來。”

宮女,老太監們聽了應了一聲,當埋頭在地上拾撿,慌亂中,有數人頭臉撞在一起,仰天摔跤。

換了平時,這一幕必可惹得天子大笑,但眼萬曆卻是急得直跺腳。

這時候殿門外有人道:“左柱國太傅,中極殿大學士張居正陛見!”

“給朕退!”

朱翊鈞疾喝一聲,在忙碌的宮女火者,立即退各就其位。

在匆忙之間,朱翊鈞立即重新坐好,卻發覺案上有幾份字帖,畫集。朱翊鈞以前字寫得很好,得到教導他幾位翰林誇獎,但張居正知道後,卻說書法對於一國之君而言粗略的掌握就可以了,一國之君該真正學習的是經國治世之道。

亡國之君宋徽宗就因喜愛書法而丟了天,故而不許朱翊鈞再將精力放在書法上。

朱翊鈞將字帖,畫集立即丟在龍椅上,然後一屁股坐,擺出了一個正襟危坐,再從手邊端起一本《四書直解》,作出一個認真在讀的勤奮皇帝。

待殿門開啓了那一刻,朱翊鈞作出《四書直解》剛從手中放的樣子,看向進來的張居正,平靜的笑了笑。

演技滿分!

張居正入殿後,先是掃視四周,見沒有異狀,又看到朱翊鈞手中那本四書直解,這才跪磕頭道:“臣張居正叩見陛!”

“張先生平身!”

自十歲登基以來,張居正輔政八年,朱翊鈞對張居正行師臣之禮。

在給張居正御札時,從不直呼其名,只稱先生和元輔,平日見面,也只稱先生或張先生。

張居正起身後,朱翊鈞將手按在書上道:“朕方纔在讀四書直解時,想起張先生曾道,致知出大學,良知出孟子兩句話,略有所悟。”

張居正擡了擡腳,將靴子挪至一旁,但見腳多了一顆閃閃發光的銀豆子。

看到這一幕,萬曆以手支額,露出了一個\‘朕要掛了\‘的表情。

張居正垂着眼皮道:“陛,大學裡道,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故而微臣才道,致知出於大學。陛讀大學既知致知,那敢問何謂誠其意?”

萬曆臉色漲紅,然後囁嚅地道:“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張居正威然道:“陛記得,要欺臣可以,但切記得,毋自欺這三個字。“

萬曆聽了當道:“張先生,寡受教了。“

張居正目光掃過,衆宮女,太監都是垂頭,大氣都不敢出。

乾清宮裡沉默了一陣,衆人都是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連萬曆皇帝額頭上汗珠也是一顆顆地冒出來。

半餉後,張居正方道:“陛,微臣此來是向陛奏請殿試時讀卷官之事。“.

說完張居正遞了一奏章,由太監再轉遞至天子案前。

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書第兩百三十三章 白首一人好(三更)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第五十四章 我不是作弊七百七十七章 入宮覲見(二合一)一千二十九章 土豪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第五十七章 講卷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兩百八十章 人情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答書友問四百八十章 潘季馴相求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第四章 叔侄定計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出兵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發個單章九百四十二章 科場弊案(二合一)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一百九十二章 尾生之行六百四十八章 燕京時報第兩百五十八章 多虧了師兄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第四章 叔侄定計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六百一十章 拿人第三章 能否讀書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府試前的特訓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第八十三章 不後悔四百九十八章 一目十行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一千四十二章 出乎意料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一千四十三章 爲國爲民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六百章 自陳表一千兩百二十章 事故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八百九十章 投書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第四百零三章 圍門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九百五十章 價碼第四百一十二章 張四維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懇請出山四百七十七章 此子莫非奇才第兩百七十四章 漕弊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六百五十三章 兩家之好第兩百八十章 人情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八百三十二章 陰謀一千一百章 出山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