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

林延潮眯了眯眼,穿戴好後,陳濟川已端着一盆子來,陳濟川則是提着一銅壺,將銅壺對着盆子,倒下半盆熱水來。…≦,

林延潮用熱毛巾放在盆裡,再擰乾將毛巾擱在臉上,待每個毛孔都舒展開了,將毛巾放下,拍了拍臉,昨夜的疲倦頓時消去了不少。

林延潮戴好四方平定巾,內穿藍衫,外遮罩衣,既是整齊,也是防寒防風。

一旁陳濟川和展明看了都是道:“老爺好精神啊!”

林延潮笑了笑。

這時候福州會館裡已是熙熙攘攘起來,各院門開門,以及搬動行李的聲音。

隨即院門一開,幾個夥計,就挑着燈籠進來,殷勤地向林延潮道:“林解元,茶飯都給您老人家備好了,是在屋裡吃,還是在堂裡吃。”

林延潮道:“在堂上吃吧!”

說完陳濟川即打了賞,幾個夥計都是高興地道:“好咧!”

天邊夜色還未散去。

寒風襲來,颳得臉上如同刀割一般,這天氣考試,也真是夠嗆。

展明提着燈籠在前,陳濟川提着行李在後,林延潮邁步走到大堂上。但見大堂上葉向高,翁正春等數名舉人,已是正坐着吃食,顯然是早早就來了。

衆人打了招呼。

當下夥計給林延潮這桌端上一大筐饅頭,饃饃,還有松花蛋,醃蛋,以及一碗剛剛燒好的熱湯。

考前最後一頓,自是要吃得好好的,不久會館裡二十餘名舉人都是來了。

林延潮磕了個醃蛋,蘸着豉油吃了一口,味道不錯。胃口也很好。於是林延潮又從框裡再拿了一個饅頭掰開,拿煎好的雞蛋,以及鹹菜夾起吃。

衆人見林延潮這麼吃食,也覺得甚有意思,各個也效仿起來。

林延潮再看一旁一名舉人兩手一手抓一個饅頭在那啃着。此人一口氣連吃了十幾個饅頭,衆人不由都是道:“你吃這麼多。萬一撐了怎麼辦?”

那名舉人滿臉慚愧地道:“愚弟自幼胃口甚好,一頓飯能吃十幾個饅頭。”

一人打趣道:“那你這次去考場帶了幾個饅頭啊?”

那名舉人笑了笑,打開了考籃,但見裡面的饅頭堆得和小山一般,衆人看了都是服了。

堂上衆人是說說笑笑。

待衆人都是吃得差不多了,外面聽得馬車車軲轆碾着青石板的聲音,堂上的笑聲頓時都止了,臉上露出嚴肅的神色。

一名舉人當先起身拱手道:“諸位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今朝此去,我願與諸君,共雁塔題名!”

縱是知道進士不那麼容易,但大家都是喜歡聽吉言的。

當下衆舉人都是起身拱手道:“願同往!”

這時候外面掌櫃的打着燈籠進來道:“各位老爺,馬車已是到了,考引都備好,就可以動身了。”

當下幾名沒吃完的舉人將吃食。囫圇塞入口中。林延潮拿了兩個鹹鴨蛋塞入行李後,來到客棧門前。但見會館門口的小街上停着一溜馬車。馬車前的懸掛的‘福州會館’四字的燈籠,照亮了前方一寸地。

幾名舉人質問掌櫃道:“不是叫你每兩人備一輛馬車嗎?眼下三個人一輛馬車,都不夠,你要我們這麼多行李,往哪裡擱?”

掌櫃苦着臉道:“這也沒辦法,本昨天去車馬行那叫齊了。結果被湖廣會館那強拉走了,我有什麼辦法。”

“這也太欺負人了!”

“不是一日兩日了。”

“還不是仗着首輔的勢嗎?”

衆舉人都是抱怨道。

空中這時飄起猶如牛毛的細雨,一旁的僕人隨從都是連忙自己老爺打起了傘。

林延潮道:“諸位,春雨溼寒,我們眼下在這裡。抱怨這些也無濟於事了,大家三個人一輛馬車吧,擠一擠吧,各自的隨從就不帶了,到時辛苦一把,自己扛行李入貢院。”

當下沒辦法,也只能如此了,沒有隨從挑行李,就要自己扛着這麼多東西進考場了,對於這些肩不挑手不提的舉人來說,簡直是一場折磨,本來大家都是想着進考場前養好體力的。

衆舉人們知木已成舟,也沒有再抱怨,而是陸續上了馬車。

會館裡掌櫃和衆夥計們,當下一併跟着後頭連聲道:“諸各位老爺高中,金榜提名啊!”

五更前,衆人坐着馬車,抵達了順天貢院。

三千餘舉人,近兩千監生都聚集在此。

會試,俗稱春闈,又稱禮部試,又稱南宮。

據後世記載,有明開國以來,至崇禎年算起一共進行八十八次會試,取了兩萬四千八百餘人。

這麼多領鄉薦,試南宮的舉人裡,除了部分,大多都是第二次,甚至第十幾來赴春闈的。

拿浙江省的的進士統計,平均一名舉人一生要參加三四次會試,這三四次,不是參加三四次,一定能考上的,其中還有不少半途去世了,或履試不中去任官的。

一般而言,錄取進士裡面,第一次赴會試的舉人最多,大約在三成五這樣,而第二次降至二成,第三次降至一成五,其餘第四次至第十幾次了佔了兩成五。

乍看第一次赴會試成爲舉人的人最多,但事實上,失敗的人更多,在一次赴會試舉人裡,真正能金榜提名的差不多有一成五這樣。當然也有部分的舉人,因顧及路途遙遠,終生沒有參加會試。

從表面上看,考進士的成功率,要比鄉試要高,但是考試的競爭對手,從秀才換成了舉人。

三千舉人,哪一個不是飽讀詩書之輩,經歷了前面數道考試,大浪淘沙來到這裡的,都是有真才實學的。

在貢院門口遠遠地,馬車就走不動了,車伕幫着林延潮等人將行李搬下馬車。天南地北各地方言匯聚在一起,傳入耳中。

幾千舉人云集在這裡,在貢院的龍門前,排起了浩浩蕩蕩的長隊。

這一幕有幾分似曾相識。

“幾位舉人老爺,你們要腳伕嗎?我們幫你們把行李挑至貢院門口?”

十幾名腳伕聚了上來,林延潮等舉人聽了都是大喜。

“要的!”

“要的!”

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第四十一章 師之道第兩百三十九章 席間運籌(二更)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局面九百零八章 皇帝的密旨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六百六十七章 衆人來助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同窗之間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大員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九百九十三章 再度佈局(謝oceanhiker盟主)七百二十七章 走馬薦良才(第一更,求月票)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五百零二章 返家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治人治法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第一百六十四章 應制詩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第九十八章 喝茶聽戲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五百六十八章 國書七百零五章 託付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敲竹槓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事相求(一更)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集義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盡力七百一十二章 請罪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六百一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八百二十九章 你敢陷害我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敲竹槓九百七十章 羊報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第七十七章 你敢再說一句試試?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第九十八章 喝茶聽戲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一千三百章 大興縣試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交易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出兵第兩百九十三章 錦繡文章六百九十二章 考官人選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六百一十三章 告御狀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第八十九章 囂張一點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六百一十八章 我就是林延潮六百三十一章 道統論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第二章 家有悍婦第兩百二十八章 算盤打不響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