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

在院試中取了第二,爲縣學廩膳生員,這一次歲試又得第一等,而這等成績足以令任何人,對林延潮的才華心服口服。

當下翁正春,龔子楠,陳應龍等與林延潮交好的生員,一併上前來向他恭賀。而孫秀才,徐子易二人看着林延潮春風得意,卻是宛如喝了一碗苦酒,從嘴到心底都是十分苦澀。

稍後陶提學在學宮裡賜宴,嘉獎考取第一等的生員。其餘生員自是散去,並都是滿懷羨慕地看着那些考取第一等生員。這可是與陶提學,這樣大員親近的好機會啊。

現在學宮裡,衆人歡宴。

宴席之上,林延潮身爲年紀最小的弟子,按道理要給衆生員把酒。但衆一等生員們誰也不敢託大,如此年輕的廩膳生,又是位列歲試一等,誰敢輕視。

林延潮行酒時,衆人都是雙手托杯,禮數不欠缺一分,口上謙讓。衆人客氣,林延潮也是一一給衆人滿酒。

行酒中,林延潮往座上看去。

考取一等的大部分還是府學縣學的廩生,至於增生,附生也有數位。濂江書院的同學陳應龍也是名列其中,他院試之後,才補爲最末的附生,這才半年,就被提爲增生。

而酒宴之後,林延潮被陶提學留下敘話。

屋子裡。

林延潮畢恭畢敬地坐在椅上,屁股只是捱了個邊。

陶提學笑了笑,從案上取了一封信交在他的手裡道:“你看看這封信!”

林延潮雙手接過信看完後,沒有當即表態,而是將信折起交還給陶提學,然後才道:“大宗師,信中對晚生實屬污衊,請您明鑑。”

陶提學和顏悅色地道:“你無需委屈,若是本官認同這匿名信裡對你的檢舉,就不會拿給你看了。”

林延潮心底鬆了口氣。這封匿名信十分陰毒,是向陶提學通風,說自己進學之後,半年裡未去過縣學一趟。並且連月考也未參加一次。信裡還莫須有地編造了林延潮,戀棧於花柳之地,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陶提學道:“我觀你歲試之文,有理有條,比院試時還更進一步。足見你半年來沒少下功夫。故而本官相信信上之事,純屬子虛烏有。”

林延潮道:“有大宗師這份信任在,晚生感激於心。”

陶提學道:“依本官看,這份信分明是有人中傷於你,你可知此人爲何要害你?是否要本官替你住持公道?”

陶提學竟是主動這麼說,林延潮有些意外。林延潮心道,若是陶提學出面,逼問徐子易倒是有幾分可能將幕後之人查出。

林延潮道:“回稟大宗師,晚生猜想,這一次府試晚生替考生作廩保。因此得罪了某些廩生吧。”

“哦,這是爲何?”陶提學問道。

林延潮道:“晚生爲人廩保,不收一錢,故而不少交不起謝禮的考生,都請晚生爲廩保。可能因此斷了某些人的財路吧。”

陶提學恍然道:“原來如此,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難怪你遭此之忌。可是你爲何不收禮錢呢?如此可是得罪了人。”

林延潮道:“晚生幼時家貧,險些不能讀書,今日雖成了生員,但想起當初自己出身寒微。不敢忘本,故而也想幫那些同樣出身貧寒的考生。”

聽林延潮之言,陶提學十分意外,無論林延潮是不是真是這麼想的。但身爲朝廷命官,他必須對這等想法給予肯定。

陶提學道:“善!助人乃爲善之本!本官原先還擔心,你因成名後,太過招搖,招來他人之忌,故而才陷害於你。看來本官是多慮了。你能不忘本,實爲可貴。”

林延潮垂下頭道:“其實晚生或許也有其他不對的地方,所以請大宗師不要繼續追究此事了,算是給晚生一個警告。”

陶提學當下捏須笑着道;“你取字爲宗海,果真有容人之量。抱怨以德,善之至善,也罷,本官就不追究此事。”

陶提學出身科舉名門,但對林延潮這等出身貧寒,卻自強不息的讀書人十分欣賞,當下又道:“朝廷欲在加旨,察舉各省地方生員中‘賢良方正’加以表彰,本官已經決定,將你報上。”

林延潮聽了不由大喜,漢朝朝廷實行察舉制時,設賢良方正科,向地方求才。

國朝實行科舉制,察舉制廢除,而賢良方正雖不具備做官資格,仍可視爲一項難得榮譽。禮部會專門派官員,至地方表彰‘賢良方正’的儒生。

陶提學任內只能推舉數名生員求朝廷表彰,而眼下他將此殊榮授予了林延潮。林延潮如何不喜出望外。

陶提學笑了笑最後對林延潮勉勵道:“鄉舉在即,你好好考,不要令本官失望,本官相信以你的才華,早晚有蟾宮折桂的一日。”

“多謝大宗師嘉言。”

當下陶提學還贈給林延潮五兩銀,作爲勵學之用。這五兩銀子雖對於林延潮眼下的身家來說並不多,但同樣代表了陶提學對林延潮的賞識。

這一次歲試,對於林延潮而言,可謂收穫很大。

但收穫很大,不意味着林延潮可以不追究那個暗中陷害自己的人。他在陶提學面前說不追究,是要留一個好印象,但凡正直的君子,都喜歡性子寬厚的人。

再說陶提學說報怨以德,是老子道德經上的說法,咱們身爲儒家弟子,祖師爺孔夫子教咱們的是,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絕不是叫咱們受到欺負了,就當包子的。

這陷害自己之人謀定而後動,前面派徐子易陷害自己還不夠,還匿名寫信至陶提學面前抹黑自己,已是觸碰到自己底線了。

林延潮回到家後,陳行貴即對他道:“事已是有眉目了,我的人查到徐子易上月其妻有疾,爲了救治其妻,他向南市的張員外借了五兩銀子,言明三個月內還清,着三分利。”

林延潮道:“這與當鋪的九出十三歸差不多了,可見徐子易爲生活所迫,也是被逼得沒辦法了。”

陳行貴笑着道:“延潮,你莫非心軟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君前奏對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書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第三十六章 被請家長了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龍山大捷六百七十二章 歸政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九百二十一章 鳳凰不與寒鴉爲伍八百六十一章 說話不算話五百七十九章 論點七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一百三十六章 同窗之間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九百二十八章 重逢六百二十五章 林學一千二十一章 暗訪四百八十七章 這就非常尷尬了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七百五十四章 首輔(謝豪豬tyz書友盟主)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八百三十五章 賢侄一定幫幫我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一千七十六章 玉米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六百一十三章 告御狀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辭九佰七十六章 先公後私第兩百四十九章 錦衣衛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對題了(二更)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一千兩百零九章 支持與反對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第一百四十二章 讀書等身算什麼九百七十章 羊報七百六十章 拍門哭諫(二合一)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海漕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一千章 經史並重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七百八十九章 頂撞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單章兼請假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第兩百八十六章 文動京華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九百三十三章 是你要將臉湊上來的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第兩百九十三章 錦繡文章第兩百八十五章 醉酒驚名士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指點文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四百七十一章 ********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救兵六百九十七章 再見胡提學(兩更合一更)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八百零四章 青苗法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三鼎甲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大忽悠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