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

龍門前考生們依次搜檢而入。

林延潮提着考籃,從龍門下走過,搜子照例對林延潮進行檢查一番後,就放了過去。

林延潮走到公堂前,但見上首坐着一名四十餘歲的官員,想必是新任的陶提學,知府陳楠坐一側,作爲本場的提調官。

一旁書吏給林延潮唱名道:“侯官縣考生林延潮,廩生林誠義保。”

林延潮向陶提學行了一禮,接過之前在府衙報名時,就填好的試卷,正待走人,卻聽得上首陶提學道:“慢着。”

林延潮停下腳步道:“大宗師有何示下?”

陶提學問道:“你就是府試第一。”

林延潮道:“回稟大宗師,晚生雖取了府試第一,但不敢妄稱第一。”

聽林延潮這麼說,陳楠幾不可見的微微點頭,但想起他是林烴的弟子,不由又默默嘆了口氣。

陶提學輕輕點頭,稱許道:“倒是懂得不驕,你的府試文章,本官看過了。你需記得文章當以平實爲美,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見。”

林延潮知是陶提學給自己劃道道了,當下道:“多謝督學提點。”

陶提學頓了頓又道:“還有本次院試是糊名,本官只認文章不認人。”

這句話就是提點自己,既是糊名制,那麼府試第一,也不一定包過哦。這句話在林延潮腦子裡一轉,不以爲意拿了卷子,下了臺階去。

陶提學見林延潮這般,捏須笑了笑。

當下林延潮被書吏引入考房。考房正對公堂的第一排,這就是提坐堂號的待遇。林延潮從考籃裡將筆墨紙硯悉數拿出,放在几案上,坐下後在那細思。

陶提學剛纔的話是提點自己,府試時自己駢文的那套就收起來吧,院試時你要以平實周正的文章動人。當然這位陶提學文風,林延潮也是有打聽過了。他是一貫反對文章擬古那一套的。

林延潮看過他數篇文章,可以說是重義理,重考據,重辭章。與他的榜眼兄長陶大臨各有所長。

這倒是令林延潮鬆了口氣,看來自己與陶提學的文風就差不太多了,那麼就可以直抒胸臆地寫了,不必再想着以文章迎合他人的口味了。

不久考生入內完畢,考棚閉門鎖鑰。

衙役都是退下。改由兵卒巡場,這兵卒都是從外地調來的,這顯然是爲了防止都是本地人的衙役,受士子託請而舞弊。

當下書吏們舉着題目牌在考房中的甬道間走動。

院試考試仍是一道五經題,一道四書題,一道五言八韻詩,一道書判。

這沒什麼特殊的,題目的順序換了換,首題改成了五經題。

按照科場上重八股,重首場。重首題的傳統來說,原本都是四書題而爲首題,如此告訴士子們,咱們按照四書取士,五經定排名座次的規矩來。

但是這一次首題換成了五經題,那麼規矩就改成五經取士,四書定等次了。

考房裡不少考生們譁然了。

很多功底不紮實,只求附於榜末的考生都是苦練四書題,但對於自己本經就較疏忽了。可陶提學這麼不按常理出牌,這些考生纔是真正慘了。

考房裡一陣騷動。幾個士子捶案哭號。

兵丁們已是大喝道:“誰再敢喧譁,以擾亂考場治罪!”考房裡的聲音這纔沒了。

林延潮沒多想,他這一次爲了給尚書作注,苦讀專經。以五經題爲首題正合他的意。唯一擔心的是陶提學的本經也是尚書,自己在本經題出了什麼疏忽,定給他抓到,不像其他四經,犯了點小錯,說不準也好矇混過關了。

這算是有好有壞吧。

當然若是自己這一經得到陶提學認可。那麼一府之內,自己於尚書一經,有所小成,教授童生以下沒有問題。

若是更進一步在鄉試取中經魁,那麼一省之內,自己在尚書一經上,足可以勝任大多數人的老師。甚至以尚書爲本經的秀才,都可以拜入他的門下,學習尚書了。

只有到了這個地步,他寫的爲尚書作注的書,纔有人看啊!否則一介童生也敢爲尚書作注,傳出去會被人噴的。

至於院試糊名,陶提學提醒自己不能包過,自己毫不在意。既是下了這考場,他就有十足的信心,他可不止是爲了進學,取秀才來的。

林延潮將題目都抄在稿子上,然後纔看起這首道五經題的題目,上面寫着九個字‘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

林延潮見這題目,頓有幾分親切。

這句話出自尚書的《無逸》一篇。

周公制禮作樂後,將大權徹底交給了周成王。而無逸一篇,是周公告誡成王,爲君者,不要貪圖安逸。

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就是無逸裡,周公告誡成王的一句,註疏裡解這一句,大意是文王身穿卑薄的衣服,最後成就了他的安人之功與治田之功。

當時林烴給自己解經時說道,這是周公告誡成王,當年文王儉樸,不貪圖安逸,這纔有了周室的興盛。

林延潮尋思這一題破題並不難,難就難在如何寫出自己水平。

五經裡治尚書的,必須要通古博學,因爲尚書裡的文字用典,是五經裡最難的,都是上古先秦的典故。而且還有一大堆拗口的人名。後人手邊沒有註疏來看,要理解其意,只能靠蒙。

所以尚書一經要說得上貫通,首先要博學,飽覽典籍。書院藏書樓兩個月積累,林延潮要說讀書破萬卷還差一點,但是六七千卷還是有的。

何況自己的文章較之府試時,又進步了一等。

林延潮只是想了片刻,就寫好破題承題,然後在紙上揮筆寫下。

美服不敢崇,所以重民事也。夫文之所卑者服,而所不敢卑者功也。

這破題已是很不錯了,但還不足以讓陶提學欣賞,下面文章的論述,纔是見功底的地方。

林延潮拿起筆在硯臺上蘸了墨,沉思了一會,提筆又寫了一句,又頓了頓,想再寫點什麼,但又覺得文詞不妥。

林延潮見無法一氣呵成寫下去,就是就擱筆,閉起眼睛凝思起來,打起了腹稿。

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推舉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就是太小心謹慎了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六百五十三章 兩家之好六百一十章 拿人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第八章 背書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夥伴的進步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真香一千一百零七章 黨羽第六十八章 冬衣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四百五十五章 道賀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四百八十七章 這就非常尷尬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第九章 被恐嚇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八百六十九章 坐省長隨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五百九十二章 被彈劾了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六百零五章 無招勝有招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馬之功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俘虜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條陳六百三十章 講學一千三百六十章 石星的彈劾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紅顏知己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七百零三章 封妻廕子(第二更)九百四十章 爲官難易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書院雜誌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學(二更)一千九十八章 彈劾之事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時機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五百六十六章 無恥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七百六十一章 慈寧宮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八百九十章 投書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五百九十五章 愛卿真乃高才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