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出兵

車輦館中,館內下人給兩方都端上了茶食,不過誰也沒有看一眼。

但見玄蘇寫道:“這一次興兵討伐朝鮮,全因朝鮮居中阻隔大明與我日本之貢道,令兩國不得來往而居中獲利,所以關白不得已興兵討伐。”

林延潮寫至:“眼下三國交兵生靈塗炭,吾聖明天子不願提兵多造殺戮,若是汝等能夠滌非改過,盡還朝鮮故土,並還朝鮮兩王嗣及數百名陪臣,關白上章謝罪於我大明天子!本部當提奏朝廷封爾關白爲日本國王!”

玄蘇,內藤如安看信後,面色都是凝重。

這時候玄蘇突然出聲道:“經略大人,不知可否用漢語交談呢?”

玄蘇突然說得一口漢話,居然格外流利。

劉黃裳,於仕廉都是吃了一驚。

林延潮見玄蘇突然開口說話笑道:“也罷,就不多此一舉!於贊畫一會對話由你筆錄,將方纔之筆談一併上呈兵部!”

玄蘇明白林延潮此舉實在是太謹慎了。

當即玄蘇道:“那麼貧僧也提出幾個條件,一我們歸還兩位王子及陪臣,但需大明付出兩萬兩白銀贖人,二明朝必須班師,不許留一兵一卒於朝鮮,三朝鮮必須割讓大同江以南之地!四朝鮮必須以王子質於日本,五朝鮮必須稱臣朝貢於日本。只要一條不能滿足,則我方不會停止交兵!”

林延潮道:“貴使這五個條件,本部一個也不會答允!”

“經略大人……”玄蘇出言道,“你這樣子讓我沒辦法向關白交代。”

林延潮道:“吾也無法交代於大明天子,先說割地一條,朝鮮既爲屬國,那麼八道盡爲我大明所屬矣,如此貴國置朝鮮國王於何地?又置大明皇帝於何地?”

玄蘇道:“經略大人,朝鮮之地並非一國一地所有,吾日本第十五代天皇神功皇后曾征服過三韓,之後又建立了任那之國,可知朝鮮當年曾爲我日本藩屬之國。”

林延潮道:“這麼說你們日本是以求貢之名,意圖瓜分朝鮮嗎?”

玄蘇道:“其實……”

林延潮對於仕廉示意停筆,然後道:“玄蘇大師請說。”

玄蘇點點頭道:“釜山熊川一帶系吾故地,自正德時已爲我所有,朝鮮人稱之爲三島倭寇,明國人稱之爲三浦倭寇,你大可奏請朝廷,就說大同江以南乃三島倭寇殘餘,如此豈非兩便?”

林延潮知道玄蘇說得三浦倭寇指得就是三浦倭亂。

當時明朝對日本實行海禁,朝鮮則通過海禁機會,與倭寇作生意。朝鮮允許倭國商人於薺浦、釜山浦,鹽浦三地與朝鮮經商。到了正德五年時,居住在這三地的倭寇與朝鮮因故開戰,結果被朝鮮打敗,朝鮮稱此爲三浦倭亂。

因此此事朝鮮日本貿易斷絕了兩年,但後來又於薺浦重新開港。

玄蘇打算誘使林延潮以三浦倭寇爲掩飾,默認日本侵吞朝鮮南四道的事實,同時在明面上對明朝可以口稱倭寇已全部退出朝鮮半島,至於殘留少許倭寇不過是三浦舊倭,最後以此達成協議。

玄蘇道:“若是貴使不介意,我們可以在文書上承認,八道已盡數歸還朝鮮。”

林延潮心底冷笑,這是給自己挖坑啊,歷史上宋應昌就是在此失算,然後被朝廷派來的御史揭穿,最後被罷了經略之位。他又怎麼會犯與宋應昌同樣的錯誤。

但林延潮也清楚知道,不能片面指責宋應昌,當時明朝內部也在各種天災人禍,王錫爵,石星顯然都有乘着平壤大捷後早日議和的打算,所以宋應昌也是承意爲之。

至於倭寇早已在西生浦等十六處地方開始修建倭城兵屯,顯然是要永遠佔領的打算,你要達成合議,又如何讓別人將吞進肚子裡的骨頭再吐出來呢?

玄蘇見林延潮沒有回答以爲他意動,當即道:“關白有云,若是與大明貢道一通,他可以爲大明討伐韃子,解除心腹之患,粉身碎骨以報大明皇帝。”

“至於大明皇帝之賢女,可爲日本國王之後妃,此非和親之辱,而是我日本願爲大明唯一之子婿國,如此說來貴使以爲如何?”

林延潮聞言不由失笑,劉黃裳,於仕廉二人也有幾分意動,顯然是被玄蘇這三寸不爛之舌給說動了。

林延潮笑了笑對於仕廉道:“這一段話可以記下!”

於仕廉當即玄蘇後面的話全部記錄在紙上,然後交給林延潮。

林延潮看了一遍後,將此遞給一旁的劉黃裳然後道:“貴使這一番話,吾會如實備案然後上呈給兵部,但貴使所談得幾點條件,我是一句也不會稟告給天子的!”

玄蘇大吃了一驚,林延潮這麼說無疑代表着談判破裂。

林延潮道:“本部這一次來朝鮮,天子所授唯有一事,那就是許封不許貢!而今本部自作主張,念爾國小民弱,破例給爾等開一貢道,令爾小國可以與吾上邦通商貿易往來,以解國內之困,民生之苦!”

“但是汝關白封王求貢不說,還要和親,割地,將朝鮮納爲宗藩!此爲以蛇吞象之心!爾關白何人?不過販夫走卒之徒,襲奪六十六島,方虛驕詞氣,不但目無朝鮮,且不復知有中國,觀爾小國襲奪平壤,分兵掠於八道,實爲窺犯中原之本。平壤之捷後爾不知好歹,冥頑不靈抗拒天兵,雖天有好生之德,但不由秋殺,何有春生!吾上朝寧失於仁,卻不可失於義!”

林延潮一邊說,一旁於仕廉是奮筆疾書,心底之暢快自是不復多言。

而反觀玄蘇的臉色很不好看。

等林延潮說完後,對方當即言道:“禮部尚書大人,你可知如此之後果是什麼?”

林延潮淡淡地道:“爾等回去稟告關白整兵再戰,不必多言了!”

玄蘇深深看了林延潮一眼然後道:“經略大人,明國會爲了他的草率和傲慢付出代價!”

說完玄蘇,內藤如安一併起身離去,他們也不顧天黑,沒有半刻停留離開了車輦館。

而林延潮等玄蘇,內藤如安離去後,當即對劉黃裳,於仕廉道:“趁着這二人還未趕回倭營,立即快馬知會李提督,讓他如約定行事!”

劉黃裳當即稱是。

就在衆人走後,林延潮仍是坐鎮於車輦館之中。

而次日光海君,已是率着李山海,柳成龍等一干大臣趕到林延潮的館外。

這些幾十名朝鮮官員到了館後,二話不說當即全部到了館下一言不發地靜坐在那。

“朝鮮王世子率衆陪臣求見經略大人!”

而於此同時,明朝大軍已是倭軍大軍面前展開,卻說之前吃了沈惟敬一次虧後,倭寇也不是沒有防備到明朝乘着議和的時機突然來襲擊。

所以上上下下也是戒備森嚴,各部都在整軍備戰中。

而此刻明軍也已是秘密進駐開城,與王京的倭寇對峙。

現在明軍已得到糧草藥物的補給,人馬皆已經得食,還得到了援兵,相反倭寇軍中卻正在流行疫病。

開城內外明軍皆是厲兵秣馬準備一戰。

而李如鬆,李如柏,楊元,張世爵,吳惟忠,劉綎等大將一併在開城外明軍大營內商議軍事,

但見李如鬆對左右道:“諸位請看,這王京城北,龍山倉城爲朝鮮兩百年稅賦所入盡積於此。而留屯之倭寇僅不滿千人。”

“若是我軍派精練之軍自金浦舍船由旱路,經富平水原之境,到龍仁,即可突然抵至龍山。若是能可以燒去這留屯的幾十萬石軍糧,倭軍必然軍心大亂。”

衆將聽後皆是點頭,有人質疑道:“此消息是何人提供?”

但見劉綎起身道:“是由俺接洽使向吾陳言,故而俺才面稟提督?”

有人道:“朝鮮一向於倭寇的情況說三分隱瞞七分,這龍山倉如此緊要,爲何只有區區千名倭寇把守,此中會不會有詐?”

李如梅道:“我看不會有詐!就算有詐,冒一些險也是值得的。我與提督打算親率銳兵襲擊龍山倉!”

衆將一併勸道:“此萬萬不可,提督乃三軍統帥,不可以再輕身犯險!”

衆將勸了一番,當即推舉他人前往。

這時候又有人道:“萬一重蹈碧蹄館之事,我軍精銳陷入倭寇重圍,到時候如何是好?我們是不是要請示經略大人再說!”

看着衆將如此,李如鬆道:“諸位,昨日夜間經略已賜我手令,從今日起軍前之事由本將臨機專斷,不必再另行稟告。”

衆將聞此這纔沒話說了,在他們眼底林延潮是一個很能抓權的人,這一點甚至還在宋應昌之上。這一次沒有料到居然同意李如鬆不經請示,自行決定出兵,實在是令人意外。

有了林延潮支持,原先反對李如鬆的如王必迪等南軍將領也不再多說,再說之前兵餉都已經到手,他們沒有理由再與李如鬆對着幹。

“眼下龍山倉就在我們眼皮底下,若是一戰拔之,倭寇糧草斷絕,必然進退失據,此功將不亞於平壤之捷!兵貴神速,我決意今夜立即進兵!”李如鬆正色言道!

衆將聞此一併轟然起身道:“領命!”

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一百零二章 輿論(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浮橋談判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四章 手中之筆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敲竹槓一百零二章 輿論(第一更)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潛邸講官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一千兩百零九章 支持與反對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第二十九章 送信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第七十章 德主刑輔四百七十一章 ********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七百四十二章 君臣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第九十八章 喝茶聽戲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五百二十章 碑文之事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驛站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九百零七章 聖旨一千五十九章 對話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第八十九章 囂張一點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大隱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吾來擔之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五百六十六章 無恥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八百六十章 鹽政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