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

張豪遠,張歸賀這麼一搞,侯忠書着實氣得不輕。

侯忠書氣惱地道:“還知不知道什麼叫同窗之誼了,延潮,這你也能忍,這幾日定要教他知道我們的厲害。”

林延潮拍了拍侯忠書的肩膀道:“這是好事,不遭人嫉是庸才嘛,再說這張歸賀城府淺薄,不過逞逞口舌之能,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侯忠書哼第一聲道:“不行,我一定要出這口氣,你等着督學老爺來的那日,看我如何一鳴驚人,技驚四座。”

林延潮見侯忠書如此,怕他生出什麼事端來,好意提醒道:“先生可沒有要你在學政老爺面前應答啊,恐怕你連出場的機會都沒有。”

侯忠書哈哈一笑道:“總之你不用操心,到時候你配合我就是了,我侯忠書出頭的日子不遠了。”

“我言盡於此了,你好自爲之。”林延潮雙手一攤。

“你別對我沒信心啊。我不信你會在社學裡被張歸賀壓着,一輩子不出頭,你有什麼妙計說來給我參考下。”侯忠書一拍林延潮肩膀。

“到頭來還是要我出主意。”

“你的主意,就是我的主意,快快說來。”

林延潮笑笑道:“不錯,我確實有辦法幫你,如果你有志進學,我可以幫你在學政前露臉,只是你學業未到火候,沒有真才實學在,久了自會被人識破,到時候反而是害了你。”

侯忠書聽了嘿嘿一笑道:“誰說我功課不行的,我們倆以前還不是半斤八兩,就算現在稍稍差了一些,以後也總趕得上。再說了你不幫我,難道還幫那張歸賀,張豪遠他們二人不成嗎?”

林延潮朝屋裡望了一眼,點點頭道:“那倒是。”

看着侯忠書心思活絡的樣子,林延潮道:“明日見機行事,你還是好生讀書要緊,若真有才華,如椎處囊中,其末早晚自見。”

當下二人去吃了飯回到講堂。

天已是黑了,張厝的百姓早就吃過晚食,就準備要睡覺了。

但讀書人都是要三更燈火五更雞的,晚上讀書都是常事。

同窗都已是回家,而林延潮將自家拿來的油燈點上,與爲了省燈油的錢的侯忠書擠在一張桌子上,這點微光遠遠看去如一點螢火。

侯忠書讀了一會書,就趴在桌上呼嚕呼嚕地睡了。

林延潮也是無語了,事友數,斯遠矣的道理,他是懂的,自己已是提醒侯忠書多次,已是夠了,再說下去就要斯遠矣了。

他現在琢磨的是,準備交給督學的卷子。

自己現在四書五經還沒讀,八股文無從談起,準備交給督學的卷子,也只有對子和韻詩了。雖說眼下八股文是主流,元,明兩朝的會試,鄉試都不考試帖詩,但是寬鬆自由度較大的院試,府試,縣試還是偶爾有考的,這純粹看考官心情了。

但問題是林延潮不擅長對子,作詩,本想學其他穿越者,搞一些文壇大盜的行爲。

可是林延潮在腦子搜刮了一陣,明朝以後的詩詞,他本就沒有記得幾首啊。如人生若只如初見?算了十二三歲小毛孩,懂得什麼男女之愛。北國風光千里冰封?拉倒把,寫完沒幾天,錦衣衛就要請自己喝茶了。

所以林延潮準備放棄這等一鳴驚人的打算,老老實實下功夫,幸虧從現在學起,也不是沒有速成的法子,林延潮先不忙着研墨寫字,而出門走到左齋向林誠義先借了《對類》,《韻詩訓》,《訓蒙駢句》這幾本書再說。

而林誠義卻告訴他《對類》早都被借走了,而《韻詩訓》早已是破舊不堪,只有《訓蒙駢句》可以讀。

林延潮心想有《訓蒙駢句》也就夠了,拿着書回到書桌上,天轉北,日升東。東風淡淡,曉日濛濛。野橋霜正滑,江路雪初融。報國忠臣心秉赤,傷春美女臉消紅。讀了起來。憑着過人的記憶力,費了兩三個時辰,將整本近萬字《訓蒙駢句》硬生生地背了下來。

換了旁人,誰也不會閒着蛋疼下這功夫,但林延潮卻是可以。

背完後林延潮研墨提筆,《訓蒙駢句》裡的駢句韻對已在腦中,再結合以往林誠義講得習對,作詩的記憶,開始作對寫詩,冥思苦想一晚上,勉強作了兩行七言對、一首五言詩,。

寫完一看所幸還看得過去,林延潮又拿出一張棉紙,對着寫好的字,工工整整的譽寫了一遍,這纔回到休息。

次日,林延潮又作了一首七言詩補上,而侯忠書也是借鑑林延潮辦法,用《訓蒙駢句》作了兩個詩歌。林延潮看了簡直慘不忍睹,幾乎也就與‘大海你全是水,駿馬你四條腿’的水平彷彿。。

洪塘社學內,大家努力準備,終於到了大宗師來了一天。

天方大亮,洪塘社學大門齊開。

鄉人們忙着清掃街道,而社學裡也張羅起來,林延潮,侯忠書端水來擦拭門面。

這時候一名戴着東坡帽,穿着緞子衫的男子大步走來朗聲問道:“先生在嗎?”

林延潮認得,此人就是本鄉里長,張豪遠的爹。侯忠書不待見張豪遠,沒有說話。但是林延潮迎上前道:“先生在屋內,張總甲裡面請。”

張總甲正要舉步,林誠義正好邁步而出道:“張總甲,找我嗎?”

張總甲見了林誠義,爽朗哈哈大笑道:“先生,正是巧了,我只是來瞧一眼,聽聞提學大人按臨,水鏡社學那邊都忙得開了,先生社學裡有什麼要幫手的儘管說一聲。”

林誠義笑了笑拱手道:“多謝張總甲,不必勞煩鄉里,我們自己學生就夠了。”

張總甲聽了道:“哪裡,社學的學生,哪個不是我們洪塘鄉的子弟,也不是外人。豪遠在嗎?”

張豪遠拿着掃帚走了出來,見了張總甲低下頭道:“爹,你叫我啥事?”

張總甲拍了下張豪遠的頭道:“你這小子,怎麼弄得一身灰塵,趕緊洗了乾淨,學政老爺,可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你不穿得體面一些如何能行?一會兒見了,需好好應對,若是能得學政老爺賞識一二,就是你十世修來的福分。”

說完張總甲就給兒子拍身上的塵土,張豪遠唯唯諾諾地稱是。

張總甲一臉訕笑地對林誠義道:“先生,一會兒大宗師來了,勞煩關照下犬子,感激不盡。”

聽張總甲這麼說,侯忠書暗暗朝林延潮擠眉弄眼,林延潮笑了笑,繼續拿着布擦門。

林誠義似覺得有幾分難爲情,但仍是道:“平日多勞張總甲關照,豪遠是我學生,自是一視同仁。”

“林先生,準備得如何了?”

但見一名三十多歲男子,身着錦衣大步而來。見到對方,林誠義與張總甲都不敢怠慢,一併行禮道:“張少爺。”

林延潮本不識這張少爺,但見連里正也是一副卑躬屈膝的討好模樣,不由奇怪。

侯忠書在旁咬耳朵才知,此人名爲張享是張經的嫡曾孫,其父也官至太常寺主薄,屬於名副其實的官四代。

林誠義道:“已是準備妥當了。”

張享聽了道:“大宗師,這一次來此,非同小可,決不可出了半分差池,一會若是有學童在大宗師面前失禮,你館師的日子也就當到頭了,明白嗎?”

堂堂一名塾師在學生面前,被人當面訓斥,林誠義倍覺屈辱當下道:“若有此事,張少爺不說,我也自行辭館。”

張享道:“明白就好。”說完拂袖就走。

張享走後,林誠義的臉色很差,張總甲連忙寬慰道:“張少爺,與你開玩笑的,先生不必如此。”

林誠義搖了搖頭道:“無妨,還是迎接大宗師之事要緊。”

接着就是一段漫長的等候過程。

先到的是探聽差事,這也就是衙門裡打前站的。這幾個人先到社學裡,先指指點點了一番,不和規矩,礙眼的地方一律整改,又佈置了鄉人接官迎接的順序,然後又去看中午席面,定下上席、平席、水席的座次。

之後再派鄉人去前面路上伺候,預備上半路吃喝的茶水,糕點。張總甲也是點頭哈腰的一一照辦。

最後探聽差事似乎是撈到了張總甲給的門包,滿臉春風地走了,但對於林延潮而言又是一段等待的過程。林誠義沒有講課,只是坐着,學生們也不能看書,就是這樣啥也不能做的乾等着。

枯燥的等待令下面同窗們也是不由腹誹起來,實在是令他們等得太長。

遲遲到了快晌午的時候,滿頭大汗的張總甲快步奔進講堂對林誠義道:“快,快,大宗師的一行快到村口了,你們趕緊準備!”

林誠義聽了當下,不敢怠慢,整了整頭上的巾冠,捋了捋身上的文士衫,而學童們則也是相互整理好衣裳。臨了這一刻,林延潮見的張豪遠,張歸賀以下,同學們也是有些緊張。

林誠義領着學童們走到社學大門前,按照事先定好的位序迎候。

林延潮遙遙望向村口那大大的進士牌坊,衆學童們都是望眼欲穿,然後遠遠的就聽得鳴鑼的聲音。

然後鄉里就雞飛狗跳起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a><a></a>

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一千七十章 正推第兩百九十八章 考完一遊九百二十一章 鳳凰不與寒鴉爲伍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第兩百九十三章 錦繡文章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議第十一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龍山大捷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一章 故人重逢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五百六十九章 文成鎮番邦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七百七十七章 入宮覲見(二合一)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第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丟得不夠(一更)第三百四十五章 牛逼的翰林官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一千零七章 軒然大波第十一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第一百九十七章 繼絕學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第一百三十五章 傑出弟子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第兩百四十九章 錦衣衛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八百零三章 河工的貓膩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林延潮之策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七百八十三章 寫信(謝摸摸頭書友盟主)第三百一十四章 傳言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第兩百八十六章 文動京華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第三百九十五章 家人,同窗和老師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九百六十六章 遇風雲而縱四海一千一百零七章 黨羽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第三百四十六章 顏面掃地的何翰林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八百零四章 青苗法第十八章 傳道授業(第二更)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五百四十五章 講官福利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答書友問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題目第三百六十九章 請教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傑出弟子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六百零九章 報復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五百四十六章 御膳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七百九十八章 欽差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