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皇長子講官

皇長子與皇三子一起出閣讀書。

這不是買一贈一的大促銷,而是要把趙志皋,林延潮一起埋了的大坑。

皇長子畢竟年長了,不能真的再一直‘失學’下去,但是出閣讀書必然被百官認爲儲位確立。所以皇三子就必須站出來,替爹分擔傷害了。

林延潮清楚的記得當年申時行是如何應對這個局面。

但換了是趙志皋又應當如何?

這是一個很考驗宰相執政的功底時刻。

對於林延潮而言,就等着趙志皋如何回答了。

不過因爲上一次心底出陰影了,林延潮還下意識地看了看帷幄之後,萬一再冒出來個鄭貴妃那就精彩了。

“先生,林卿以爲如何?”

天子見趙志皋,林延潮不答當即又催問了一句,林延潮當即半側了身子目視向坐着的趙志皋,一副以宰相意思馬首是瞻的樣子。

但見趙志皋點頭道:“陛下聖明!”

林延潮心底罵道,我擦,趙志皋這麼慫,我還指望你出面頂鍋呢。

而天子則是喜出望外,更有些不可置信地道:“先生也以爲可準?”

趙志皋道:“國家之事最重莫過於建儲,而皇上之美則莫過於攬權獨斷,當初陛下早有意讓皇長子出閣讀書,因爲小臣激奏故而推遲,此爲羣臣辜負了陛下,所以現在決定皇長子出閣讀書實在是極爲英明之舉。”

趙志皋這麼說完後,天子神色當即就暗淡了下去。

林延潮心底也是好笑。

天子曰,趙志皋你這麼說在耍朕嗎?而趙志皋對曰,是皇上你先耍臣的。

但見趙志皋異常認真地道:“陛下,出閣讀書之事不能再拖延了,這儲宮就是春(協和)宮,又稱爲春坊,可知舉行典禮必在春月。老臣以爲就定在明年春月舉行皇長子出閣讀書之禮,不知陛下以爲如何?”

天子無奈道:“先生,朕說得是皇長子與皇三子一併出閣讀書。”

趙志皋聞言當即道:“老臣耳目失聰,一時沒聽清楚天語,老臣有罪,老臣有罪!”

天子道:“無妨,先生說定在明年春月出閣讀書,朕以爲是個好日子,皇長子皇三子一起出閣讀書可稱美事。”

趙志皋連忙道:“陛下,此萬萬不妥啊。老臣方纔說選在春月出閣讀書,就是因爲儲宮即是春(協和)宮春坊之意,但兩位皇子同時出閣讀書,豈不是意味有兩位儲君。”

林延潮點點頭,這回答真是不錯,趙志皋怎麼大年紀,能夠有這樣的臨場反應,而不是捂着胸口歇菜已經算是很難得了。

天子頓了頓道:“那麼春月不行,就改在三月如何?”

但見趙志皋猶豫了一陣然後道:“啓稟陛下,老臣……老臣喉中有痰欲……”

“無妨,先生先去一旁咳去就是。”

“多謝陛下。”

然後趙志皋起身離座,然後天子的目光順着看向了林延潮。

站在一旁林延潮盯着趙志皋遠去的背影,恨不得叫他坐着不要動,我親手剝個橘子給你吃。

“林卿身爲禮臣,以爲三月如何?”天子問道。

這時候一旁傳來趙志皋清喉嚨的聲音,遠遠聽起來好像是在清理下水道。

林延潮心底大罵趙志皋一百次,面上則是道:“臣……臣……”

“林卿,你是不是也要打掃?”天子看着林延潮。

過去早朝時大臣向天子奏事的時候,一般都要先清清喉嚨,被稱之爲打掃,此舉當然不視爲失禮。

林延潮也是滿頭大汗。

大臣要不要奉天子之命呢?當年宋真宗遣使持手詔要以劉氏爲貴妃,當時宰相李沆對使者引燭焚詔,然後上奏曰,但道臣沆以爲不可。

這是一名官員的風骨。

林延潮想了想道:“若是定在三月,那麼就意味着兩位皇子都不是儲君人選,無論是正月還是三月,都不合乎於禮制,臣皆萬萬不敢奉旨。”

一般大臣說到這裡,就可以了。但林延潮不是那等只會拒絕不會提出替代方案的人。

這就是言官與宰相的區別。

林延潮道:“其實臣以爲還有一個折中的法子,皇長子出閣讀書定在春月,皇三子出閣讀書定在三月,陛下以爲如何?”

天子聽了林延潮之言,陷入了沉思,而趙志皋則是‘打掃’完畢,走了回來道:“陛下,方纔禮部尚書所言,老臣都在一旁聽見了,此議可行。”

林延潮心底呵呵兩聲,這回耳朵就很好使了,哈?

天子沉思半響道:“既然如此,朕也覺得可行。”

趙志皋,林延潮同時鬆了一口氣。

趙志皋道:“老臣請皇上明旨冊立皇長子正月出閣讀書,皇三子三月出閣讀書之事。”

天子道:“這朕還需想一想。”

趙志皋道:“若是明年正月,那麼已不足兩個月,陛下絲毫遲不得啊!”

天子道:“等王先生回朝,朕自會下明旨,是了,那麼講官的人選,兩位卿家不妨向朕薦舉?”

趙志皋道:“這太子講官曆來都是出自詹事府,臣久不在宮坊供事,已不知當今後生俊傑,不如由禮部尚書舉之。”

林延潮心道,趙志皋,好人啊!不過還是要給你剝橘子的。

天子點點頭道:“林卿推舉必是妥當。眼下你心底可有什麼人選?”

皇長子講官,就是潛邸講官,入閣拜相的高速通道。而且若是能夠得到皇太子,也就是將來皇帝的信任,只要皇長子登基那麼你就是張居正,高拱那樣說一不二的宰相。

林延潮在心底搜刮了一番,這向皇帝推薦講官人選,也是很有技巧的事情。自己推舉的人,會不會讓陛下以爲是自己的私人呢?或許讓天子以爲自己有意在皇長子身邊安插自己人。

萬一將來天子與皇長子對立,自己必受牽連。

這個時候,林延潮想起了申時行要推薦趙志皋,張位入閣,而不是推舉自己的私人朱賡,沈一貫。

但是爲了避嫌而不推薦私人,卻也不是林延潮爲官一直以來的風格。

林延潮當即奏道:“臣以爲皇長子講官非信任可靠之臣,博才鴻學之士不可勝任,但何等之臣可稱二者,臣愚昧還請陛下明示!”

天子笑了笑道:“林卿但說無妨,揀好用的即可。”

林延潮當即道:“臣奉旨陛下即說揀好用的,那麼臣私以爲皇長子睿齡向長,視之小學蒙養之初,必須倍加功課,方有進益,執事官員必須輪番用足,否則必然誤事。”

“故而臣請配翰林官十名爲皇長子講官,這其中人選,臣以爲有侍講學士孫繼皋,盛訥,國子監祭酒蕭良友,洗馬李廷機,修撰唐文獻,焦竑,編修陶望齡,鄒德溥,全天敘,檢討簫雲舉。”

林延潮一口氣說了十名官員的名字,頓時令天子,趙志皋都吃了一驚。

一般而言皇長子出閣讀書配個六名翰林也就差不多了。但是林延潮一口氣推舉了十人那是什麼意思?

天子,趙志皋不由揣摩林延潮一下子推薦這麼多人的用意。

從這些人的名單裡,雖有林延潮的門生,但大多的人說起來其實都不是林延潮的黨羽。

天子緩緩道:“林卿所舉會不會太多了。”

趙志皋有些明白了,六名講官當然不如十名講官,以後天子若是要找皇長子的麻煩,那麼十名講官分擔的責任,肯定比六名講官來得多啊。

但是……但是林延潮所推舉也值得商榷,比如孫繼皋,盛訥年紀都是偏大了,至於剩下的人之中,唯獨只有一個李廷機算得上是林延潮的私人。

難道……難道林延潮要將其他的門生都放棄,將來重點栽培李廷機來作繼承自己衣鉢嗎?而不是傳聞中的方從哲,孫承宗?

這時候林延潮已經答道:“回稟皇上,豫教乃是國之大事,只怕薦得人少,不怕薦得人多。”

天子撫着自己的肚子,想了想道:“朕記得侍講孫承宗德才兼備,爲何林卿不舉他?”

面對天子這麼問,林延潮毫不猶豫地道:“臣舉孫承宗,怕天下官員言臣有私啊!”

林延潮說完,天子當場失笑,肥厚的肚子是一顫一顫的。

“林卿也懼衆議嗎?”

“臣非聖人,怎麼能不擔心。”

天子聽林延潮這話卻尋思出另一個意思,林延潮與孫承宗彼此果真心底有隔閡。

天子當即道:“朕以爲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此可謂公矣。林卿即是禮部尚書當以皇長子的學業爲重,怎麼可以怕別人議論,而不推舉適合的賢才呢?”

“朕以爲孫承宗這個人可以勝任。先生以爲如何?”

一旁趙志皋道:“老臣以爲禮部尚書舉人妥當,老臣附議。”

天子點點頭道:“那麼講官人選,朕已經知道。今日之事,你們先不要泄露半點口風,一切等王先生回朝後就會有明旨,朕不希望內閣中再出一個王家屏。”

當年王家屏爲首輔時,曾把天子要皇長子出閣讀書的口諭,公然告訴百官,這事令天子十分不高興。這也是天子對王家屏失去信任的開始。

對於林延潮和趙志皋而言,這點分寸當然是有的,當下二人一併稱是,然後告退離開了暖閣。

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一百零二章 輿論(第一更)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一千六十三章 幫你活動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六百一十章 拿人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八百九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封推感言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九百九十四章 翰林學士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爲商利民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第兩百九十一章 衆望七百七十七章 入宮覲見(二合一)四百七十七章 此子莫非奇才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九百二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五百四十六章 御膳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局面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七百一十章 奏對(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就是帝王師啊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六百零三章 書生議論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議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書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九百八十八章 上殿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爲商利民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第兩百八十章 人情第八十九章 囂張一點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四百九十四章 對錯七百一十四章 販售私學七百一十章 奏對(第二更)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九百一十一章 赫赫兇名(二合一)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回府五百六十六章 無恥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第一百零三章 赴考(第二更)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第十一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潛邸講官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第四百一十二章 張四維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一千五十九章 對話九百二十八章 重逢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八百四十章 鄭伯克段於鄢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第兩百二十三章 程員外上門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九百九十章 儲相一千六十四章 計策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五百零四章 當年同窗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一千六十一章 言利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八百五十二章 桃李天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了五百七十九章 論點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