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

巳時之後,天氣愈發的炎熱。

驕陽炙烤着文淵閣,雖說閣吏早晨之時,在四面潑了水,但現在早已是無濟於事。

隨着日頭一起,坐在廊下參聽朝政的科道言官們的腦門鼻尖下巴上都已是掛着汗珠,有幾個偏富態的言官官袍後背早已是溼了一大片。

但坐在閣內的林延潮卻非但沒有感覺到熱氣,相反身後卻傳來絲絲涼意。不用猜,林延潮即已知道閣內早已是擺放好了冰塊。

所以閣內的大學士九卿們都是好整以暇地坐着,而反觀下面的言官則是各個口乾舌燥的樣子,因爲是公議,所以是沒有看茶的道理,他們只能忍着。

見了這一幕,林延潮不由心想,這是誰想出來的損招,如此折騰言官們。

林延潮當即就想到了張位,心底不由暗暗好笑,這些言官們應該早巴不得這公議早早結束纔是,如此就不會再刁難在座大員們了。

此計真是高明!

言官們之發言,雖說大多都是異想天開,不切合實際,但一名言官談及,收復東北六鎮以換取明朝出兵的條件時,林延潮卻覺得此倒是一個不錯的提議。

但是若之前石星答允自己讓朝鮮國王過江的建議,此議倒還有些可能。現在提出來怕難以實現了。

而身爲兵部尚書的石星已是有些不耐煩,因爲今日言官的攻訐大半是對着他來的,被人如此追問質疑,就算是有冰塊降溫也壓不住他心底的火氣。

石星道:“此議真當家國大事是兒戲了。”

林延潮聽了石星之言,斜看了一眼張位的神色,果見張位果真臉色一沉。

林延潮暗笑,石星不知覺間就把張位得罪了。

石星道:“鹹州以北之地,當年成祖早有聖訓,豈有出爾反爾的道理,再說救其國,護藩屬此乃大義所在,乘着他國有難,我上國要挾於其,他日傳遍諸國,即負趁火打劫之惡名。”

石星說完,林延潮窺見張位的臉色是更難看了。

林延潮暗自笑了笑,爲張位惋惜一二,碰到石星如此頭鐵的尚書,內閣也是難辦。

不過他有何不高興的,石星與張位不和,纔是林延潮樂意見到的。

此人被斥退後,又一名言官出聲道:“據琉球王秘稟,倭寇八月興兵襲明,一入南京,一入浙江,一入福建,眼下若是大軍東進,懸於朝鮮,沿海空虛如何是好?這南京,浙江,福建都是極要害之地,不可有失啊!”

“再說了朝鮮國是不是詐降,仍未有定論,永樂七年時丘福輕信韃子之言,十萬精銳大軍孤軍深入,最後全軍盡墨。此爲前車之鑑啊!”

另一名言官道:“不錯,遼東鎮守總兵官祖承訓兵敗後,呈報有朝鮮兵卒投靠倭軍,所以令我軍喪師,此不能不疑。”

林延潮明白,祖承訓戰敗後,爲了掩飾敗績,故意在奏報上言朝鮮與倭寇勾結之事。然後朝中本來就對出兵朝鮮持反對之議的官員,因此而再度請求暫緩進兵。

石星倒是不慌不忙,當即道:“對此本部堂早知諸位仍有懷疑,故而今日廷議從會同館請了朝鮮使臣鄭昆壽到了!”

林延潮聽了面色一凜,這會同館處於禮部兵部共同管轄之下,石星從會同館裡召了鄭昆壽與會卻事先沒有知會自己。好吧,雖說天子已命石星全權經營朝鮮之事,但如此仍是令林延潮有所不滿。

但見鄭昆壽來至文淵閣前,衆科道官員帶着懷疑之目光審視對方。

但見鄭昆壽道:“朝鮮雖然國小,但上仰天朝,知大明爲我父母之邦,絕不敢有任何欺瞞之舉,更不敢有任何不軌之心。今日我奉國主之命將本國與日交通書信悉數給予諸位大人一覽,一消諸位心底之疑。”

當即鄭昆壽將朝鮮國主與倭國國書盡數交出,供給衆官員們傳遞觀看。

朝日文書都用漢文書寫,所以大家看了都明白。

林延潮手裡接過一封公文,但見上面寫着‘日本與明大小懸殊,然我朝國富民饒,其興兵者非貪地報怨耳。而其入明,必經貴國,故不得已賈道。而貴國繕修,遮我前行。吾不得不用幹戈。自釜山到平壤,旌旗所指,無不摧陷。今聞大王欲屯鴨綠江,我鼓行而相會在近也。

林延潮再一看落款‘徵朝第一軍小西行長書留’。時間應該是平壤淪陷後,對方大放闕詞。

林延潮將此信遞給一旁的戶部尚書楊俊民過目,楊俊民看後勃然大怒道:“爾等小邦竟敢如此猖狂。”

林延潮道:“不可輕視,之前遼東總兵祖承訓之敗,足以警戒一二。”

“小邦猖狂,當滅此朝食!”林延潮話音剛落,這邊大理寺卿孫丕揚出聲怒喝。

鄭昆壽拿出書信來後,場面立即扭轉,石星徐徐言道:“祖承訓兵敗之後,本部堂已派錦衣衛都指揮使黃應暘入朝鮮查探,此信是黃應暘的回稟,朝鮮君臣奔越草莽,寧以國斃,不負天子之恩,不可不發兵救之!”

衆官員們聽石星這麼說,當下還有什麼懷疑。

林延潮經此一事,不由高看了石星幾分,從之前的質疑,再到請鄭昆壽出來辯白,最後拿出錦衣衛指揮使書信的憑據來,徹底打消了衆官員的疑慮,而且還給石星留下了辦事妥當的印象。

當下再也無人質疑,廷議上衆科道言官一致作出了應該出兵朝鮮的決定。

當即會議結束,衆言官們退去。

唯獨石星與林延潮留在閣內,石星留下有話對張位說,而林延潮則站在一旁不知有何事。

石星看了林延潮一眼,然後道:“本部堂有幾句公事要稟告閣老。”

石星的言下之意,就是你林延潮該幹嘛幹嘛去。

林延潮心底大怒,雖說天子讓你經營朝鮮,但我身爲禮部尚書也有參知的權力,你這麼幹什麼意思。

張位笑了笑道:“既是公事,那麼大宗伯也聽之無妨。”

石星只好與張位商議有關寧夏,朝鮮之事,石星知一而答十,甚有決斷。

林延潮也不由稱讚,石星如果不是這麼頭鐵的話,還真大有名臣風範。

石星稟完當即目視林延潮,林延潮輕咳一聲當即道:“我有幾句私話與閣老商量。”

石星聞言臉上立即作色,他當即起身哼了一聲,拂袖而去。

看着石星遠去,林延潮與張位不由相視大笑。

“宗海啊,宗海,你可是依舊那個脾氣啊!”

林延潮與張位在翰林院共事過一段日子,彼此知道對方脾氣。

林延潮道:“閣老不知道,吾拜宗伯以來,在廷議上石大司馬屢屢與我爲難,有時實在難堪,甚至一時下不了臺。”

林延潮這話也有試探張位對石星態度的意思。看看方纔之事會不會令張位心底對石星落下芥蒂。

哪知張位聞言撫須笑了笑,然後道:“誒,宗海,這不是僕要說你。石司馬嘛,他就是那個性子,凡爭執也是對事不對人。宗海身爲禮卿,怎可連這點度量也沒有。”

張位雖是內閣大學士,但不過是正三品銜,按道理而言與林延潮不過地位相當而已。但是他這麼說頗有領導的口吻。

但這不算無禮,畢竟以往在翰林院共事時,對方是掌院學士,林延潮也是在他之下的。

林延潮道:“閣老見教的事,宗海確實有作得不對的地方,對於石司馬以後也就儘量忍讓。”

張位點點頭稱許道:“這就好了,你們二人在吾眼底就是一將一相,將相和睦,此爲朝廷之幸。”

林延潮道:“石司馬過譽了,之前對閣老上奏於京城附近設衛城,駐兵屯糧之事,我細細想過了,深覺的此爲老成謀國之策,若能實行之,無疑將免去將來之隱患!”

張位聞言點了點頭道:“本朝爲天子守國門之格局,故而不振作京畿武備,實爲將來之患,只是眼下國帑匱乏,築城之事只能將來次第爲之了。宗海你方纔說有私話要於我說,不知有什麼事?”

林延潮道:“其實並非私話,也是公事。對於石司馬援朝之事,我早有反對,並非不援,而是空示好於人?當年韓國至秦請兵,時秦宣太后雖是女子,但也知無利於國,不可出兵的道理。”

“若我一家一室,鄰居有難,自當仗義助之,但家國大事,豈能用一個義字道盡。衆大臣們反對出兵也是有道理,畢竟現在國庫空虛,這朝鮮一戰打下去不知要用掉國家多少錢糧,以後國計怎麼辦,此實爲可憂啊!”

張位點點頭道:“這也是僕爲難之處啊!聽聞宗海之前提議以海漕與河漕並舉,再以海運濟朝是否早想到了這一點。”

林延潮道:“正有此慮,我當初提議,就是以海漕爲先,海運爲次,最後則是爲了海貿之事,若是我與朝鮮能夠在海上通商,如此就可以省去挽輸之費,若是與倭國封貢之策可行,那麼以倭國富饒之金銀,就可以源源不斷輸來,以濟國用啊!”

張位聞言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林延潮明白他的建議與歷史上張位和沈一貫所提如出一轍。

只是他沒有自己這般,早早佈局在先。

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七百七十七章 入宮覲見(二合一)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一千三百零八章 宰一刀第八十八章 有事找他七百二十三章 疑雲第九十五章 師徒問答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五百五十五章 臺階八百三十二章 陰謀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一千章 經史並重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九百二十三章 榮升知府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八百二十九章 你敢陷害我九百一十六章 文華殿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八百八十七章 殺棋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第一百六十八章 讀書之法五百一十四章 故人之事九百零四章 榜樣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火紅四百四十六章 宮廷盛宴一千兩百二十章 事故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第兩百五十八章 多虧了師兄第兩百九十二章 貢院走水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一千零八章 考官人選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五百八十一章 論破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第六十三章 林府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勝歌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九百七十八章 京中輿論七百六十一章 慈寧宮一千一百零七章 黨羽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夫看好你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轍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第四百零四章一千七十四章 平步青雲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三鼎甲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七百六十一章 慈寧宮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第四百一十八章 救兵來了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六百六十七章 衆人來助七百八十章 進言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城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五百一十章 恭敬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