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大忽悠

“林卿,石卿,你們兩位卿家可否不要再吵了?”

乾清宮大殿之內。

垂簾後的天子終於忍不住出聲打斷了殿內林延潮與石星的爭吵。

殿內九卿盡數屏息靜氣。

殿上的林延潮,石星同時爲自己殿上失儀向天子請罪,然後各自袖袍一揮回到班次裡。

垂簾後的天子揉起了額頭,林延潮與石星都是他最信任的大臣,但不爲何二人每到廷議之時見面就掐。

這一次廷議還是很突然的,就在昨日朝廷接到遼東巡撫郝傑上疏平壤丟失,至此朝鮮三都平壤,王京,開城都在兩個月之內淪陷於倭軍的手中。

而朝鮮國主逃到了與大明僅有一江之隔的義州,並上表請求內附,遼東巡撫認爲此事茲事體大,不敢擅自作主於是稟告朝廷。

因此天子立即召開九卿廷議,而這一天陸光祖照規矩辭去朝廷對他東閣大學士的任命,以及林延潮請求的宣麻拜相之禮,等候天子再度任命。而陸光祖入閣之時,就是王家屏下野之日。

不過陸光祖雖沒有來,但在路上走了快一年的張位卻終於趕到了。

卻說張位在路上走走停停屢次辭去朝廷的任命,但是在接到寧夏兵變,倭寇入侵的消息後卻星夜兼程的趕赴京師。

同時因爲天子再三詔請,王錫爵也已經啓程從太倉老家前往京師。

故而這一次九卿廷議,趙志皋,張位二人以內閣大學士身份與會。

九卿之中也到了八位。

但是這十人到後,其餘八個人一句話也沒說,倒是林延潮與石星在東事吵了起來。

若是陸光祖,王錫爵在這裡,肯定是有資格可以在殿上彈壓住二人。

再不濟王家屏也可以當和事佬。

但這幾個人都不在場,而在場的趙志皋向來沒人把他放在眼底,張位剛入閣威信不足,剩下的大臣哪裡敢插話,最後天子不得不出面將林延潮與石星的爭吵打斷。

天子心想這可不是事,內閣還是需要有個人可以替朕拿主意。

於是天子道:“林卿與石卿之言各自都有道理,朕記得當年林卿當年上疏有云,朝廷制御四夷自有正體,封貢之典職在禮官,征討之法,職在樞府,誓如青鳥司春,玄鳥司閉,各有職掌!”

“而這東事,當初林卿你提議以封貢試探虛實,正如石卿所言,現在朝廷派出兩位使者被倭寇脅爲人質,在此事處置之上可謂有所失當。若非朕素知林卿公忠體國,早就追究此事了。”

“現在倭賊已是淪陷了朝鮮三京,馬上就要過江,朝鮮國主請求率衆入遼內附,你們一個主張讓國主先行過江,一個主張讓國主留在義州,朕以爲此事還是石卿的意見較爲穩妥。”

天子說到這裡,石星橫了林延潮一眼。

林延潮對石星的目光卻視而不見。

石星見這一幕微感失望。

“這朝鮮國主至義州後上表於朕言,‘與其死於賊手,毋寧死於父母之邦’。朕聽聞後實在於心不忍。朝鮮素效恭順,爲我屬國,朕豈可坐視?朕已決定先從內庫播銀兩萬兩送至朝鮮勞軍,至於出兵戰守的定奪,朕還是打算以石卿爲正,林卿爲副,你們商量一下立即拿出個章程給朕!”

之後,衆臣離開乾清宮。

林延潮故意最後一個離殿,待走到乾清門前時卻見石星已是侯在那邊。

石星見了林延潮遙遙行禮道:“林宗伯。”

林延潮則笑道:“好巧,在此遇到大司馬。”

石星道:“是在下特意在此恭候宗伯的。”

林延潮明知故問道:“哦,大司馬不知何事?”

石星面上微微不悅,但仍是拱手道:“皇上讓我們二人商量徵倭的徵守之策,所以餘等候在此想請教宗伯的意思。”

林延潮露出恍然的樣子道:“原來是此事,皇上既令大司馬爲主,在下爲副,那麼在下一切聽大司馬的就是了。”

石星聞言正色道:“林宗伯,朝鮮世爲我大明之藩屬,其之存亡更關係到遼東,遼東安,大明安,林宗伯難道因爲與石某意見有了衝突,就置國事於不顧嗎?”

好一頂大帽子扣下。

林延潮冷笑一聲道:“大司馬自詡忠直無雙,但可知你方纔在殿上的提議幾乎誤了國事嗎?”

石星道:“林宗伯還是因爲我不讓朝鮮國主過江之事耿耿於懷。這裡只有你我二人,那我就說幾句心底話,之前朝中有流言,說朝鮮與倭國同叛,佯爲假王嚮導而來。朝鮮國主請求內附,其實正是爲了打消這一疑慮。我已經屢次三番派人探查過了,朝鮮並無二心。”

“同時若是其國主過江,江南朝鮮上下軍民必失其鬥志,這時候倒不如顯我上邦之國的氣度,讓他留在義州,難道林宗伯還以爲本朝可以挾其國主囊括朝鮮嗎?”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誤矣,誤矣。大司馬真是誤會我的意思。兩國交往首在於利,而次在於義。若是本朝真有心出兵援朝,那麼其國主在我,朝鮮不會更加恭順嗎?”

“再說了大司馬恐怕沒有想到,朝鮮國上下早作分朝之計,光海君已是被立爲王世子,一旦戰局不利,國主渡江,而王世子則留下守宗社!大司馬又何必擔心替他人擔心呢?”

石星聞言微微吃驚,這倒是沒聽說,他反問:“林宗伯此話從何聽來?”

“朝鮮使者鄭昆壽!對了,鄭昆壽想必也求見大司馬了,大司馬沒有聽說此事嗎?”

石星聞言頓時臉色一暗,鄭昆壽來時,他倒是沒關注在此。

石星當然不肯在面上落了下風,他言道:“吾一時沒問這麼多,但是……但是朝鮮立王世子當事先稟告本朝,何況光海君並非嫡子,也並非長子,林宗伯既掌禮部可以拿此事壓一壓!”

林延潮道:“此事之後再談吧,只是大司馬不讓其國主過江,讓我等一時失了許多籌碼,大司馬還不如當年的瓦刺想得明白。”

石星聞言面上一凜。

什麼叫當年的瓦刺?說得就是土木堡之變後,瓦刺拿明英宗要挾明朝,當時明朝在於謙等人建議下已立了明代宗爲皇帝。林延潮的言下之意,就是應該贊成國主過江,讓王世子留下抵抗,作爲換取大明出兵的籌碼。

石星知道林延潮說得有道理,仍斥道:“不以義扶之,而以利謀之,這不是當年聖賢興滅繼絕的道理,既失了我泱泱大國的氣度,更不是禮部尚書應當說得話,將來兩國史書上恐怕不會因此說林宗伯的好話。好了,此事無需爭議了,既是天子已經定下,我們還是商議別的,還請林宗伯隨我來鄙府一趟,好商議國事。”

林延潮見石星如此,也是懶得搭理,拂袖而去道:“抱歉,在下有事在身,大司馬一人定奪吧!”

“林宗伯,你!”石星道。

石星想了想,當即追上幾步道:“宗伯還請以國事爲重,石某拜託宗伯了。”

林延潮停下腳步道:“大司馬此舉實在令林某很難有與你相謀的地方。也罷,看在國事的份上。”

當即林延潮與石星各自坐轎到了他的府上。

到了府中後,石星給林延潮引薦了一個人。

但見此人年近七十,看上去倒是很仙風道骨的樣子。

林延潮坐椅上上下打量此人,不知石星何意?

石星對此人倒是十分敬重,起身引薦道:“沈兄,這位就是當今禮部尚書。”

對方見了林延潮笑了笑,上前行了稽首道:“無量觀,山人沈惟敬見過大宗伯!”

林延潮聽得此人名字不由心道,這年頭怎麼騙子都長得一副世外高人的樣子?

林延潮向石星問道:“這位是?”

石星輕咳了一聲,一時有些難以啓齒。

這位沈惟敬是浙江嘉興人,說起與石星相識的經歷,也是很傳奇。

沈惟敬與妓女陳淡如相好,而這陳淡如呢?與石星的小妾文表茂是閨中姐妹,因爲石星的這位小妾也是妓女出身。

如此文表茂與沈惟敬就認識上了,並見此人口才很好就推薦給她的父親,然後因熟悉倭事又被推薦給了石星。

林延潮不意在這個場合碰到了沈惟敬,聽他聊天頓覺得大開眼界。

沈惟敬先說起他的經歷,他自稱是當年直浙總督胡宗憲的幕僚。

衆所周知胡宗憲的幕僚雲集了當時最優秀的人才。沈惟敬在林延潮,石星面前大談當年胡宗憲對他如何如何器重,與徐文長喝過酒論過兄弟,又出了什麼什麼妙策打敗了倭寇,並救了胡宗憲的命。

沈惟敬口才甚好,說得不僅是口若懸河,而是都是恰到好處,有鼻子有眼兒的。

他的每個故事都是有根據的,不是信口開河,很多都是能考證到的,而且把胡宗憲與他的幕僚性格都說得極清楚。

若非林延潮飽讀史書,從他話裡察覺到幾個破綻,否則也要信他個幾分。但即便如此林延潮也必須承認這位大師也是真有幾分本事。

林延潮轉頭看了石星一眼,但見他已是被這位奇人給折服了,一副信之不疑的樣子。

所以到了這一刻林延潮也懶得揭破,就看着沈惟敬如何面對面地忽悠兩位當朝尚書。

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第三百四十五章 牛逼的翰林官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八百六十一章 說話不算話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第三十一章 敢要多少?六百一十三章 告御狀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文章和爭執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離去(恭喜書友三少爺的天堂成爲本書盟主)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五百七十二章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六百八十一章 有一根刺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明察秋毫(二更)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一千七十七章 聽老婆的話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第五十七章 講卷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八百五十二章 苦心人天不負九百三十五章 可使爲宰相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第三百九十八章 爲官之道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一千七十七章 聽老婆的話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九百一十一章 赫赫兇名(二合一)一千九十二章 順天鄉試考官(第一更)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八百八十六章 局第一百八十七章 歲試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一千兩百六十章 雜學第四十六章 書院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一百九十八章 指點文章九百四十八章 趙老爺子(謝愛啊書友的盟主)四百六十七章 世兄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五百八十章 脣槍舌劍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七百五十三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九百二十章 又見聖旨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七百一十二章 請罪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大筒五百五十六章 中道而行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六百一十八章 我就是林延潮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七百九十二章 如何選擇七百五十四章 首輔(謝豪豬tyz書友盟主)一千六十五章 借刀殺人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