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倚重

京師入秋後,氣候仍是炎炎。

西山楓葉漸紅,什剎海里秋水澄清。

位於紫禁城旁的什剎海,在明人筆記之中有‘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的說法。

秋日裡不少官宦的座船遊弋湖上,他們於船上欣賞什剎海景色,但見湖上波光瀲灩,岸線蜿蜒,垂柳依依,熏熏的午後微風吹拂下,令人片刻覺得此地有幾分江南風光。

此刻湖邊的一個茶棚。

司禮監掌印太監陳矩正坐茶棚裡,一邊吃着點心喝着茶,一邊手裡還捧着一本《易經十翼》讀着。

司禮監幾個秉筆太監之中,陳矩與其他太監不同,菲衣食,淡滋味,唯獨嗜好讀書,但凡經史子集無書不讀。

嘉靖年間,陳矩剛剛進宮,當時正遇見了錦衣衛指揮使陸炳。陸炳見了陳矩,曾驚歎說,此子功名異日不在我下,而令名過之。

陳矩有空就來什剎海邊讀書,今日他身旁站着兩名小太監伺候。他們雖然微服出宮,茶棚裡的人看他們面白無鬚的樣子,也知道是自己惹不得的主,所以不敢打攪,說話也放輕許多。

陳矩對此也不在意,全神貫注於書本之上。不久一名宮人匆匆趕來,給陳矩遞了一張條子。

陳矩將書放下,看了條子後低聲問道:“東廠這次抓的是什麼人?”

“幾個議論朝局,誹謗大臣的山人野士,爲首之人是一個叫樂新爐的,聽聞當年司禮監馮公被貶時,他就有在背後策動。而這一次羅大紘上疏彈劾申吳縣也與他有關係。”

“仔細說來……”

“這樂新爐與羅大紘都是江西臨川人,一直過從甚密,聽東廠那邊消息說,他們盯着此人有好一陣了。還有一個消息但不知真假,這樂新爐其實許次輔的心腹,他在京中散佈消息,就是意圖使申吳縣早日退位,如此許次輔即可補上。”

“只是我想,當年樂新爐的飛語裡所言的三羊,八犬中的楊四知是許次輔的門人啊……此言會不會不實。”

陳矩道:“楊四知恐怕許次輔也不會放在眼底,多半是障眼法。”

楊四知就是當年張居正去位時,彈劾他之人,那時他看天子要清算張居正,主動站了出來羅列編造了很多罪名(十四罪),張居正貪污了多少多少錢,最後憑此升遷。然後楊四知又憑着許國門生的門生的地位,拜在許國門下極盡跪舔之事。

如此劣跡,不將他列在三羊之列,也是說不過去啊。

陳矩道:“這一次申吳縣罷相,雖說是因國本之故,但京中京外流言遍佈,到處都是飛語,此事甚至驚動了陛下。故而我猜東廠必是奉了聖命爲之。”

對方道:“是啊,之前申吳縣沒有罷相前,無人爲難樂新爐他們,倒是申吳縣一罷相,這些人即是被抓,看來是有人要卸磨殺驢了。”

陳矩聞言知道對方言下之意,張誠與許國早有勾結。之前他不令東廠不抓這些人,是因爲申時行還沒倒臺,但現在授意抓人,一來給天子交差,二來也是殺人滅口。

“樂新爐這些人不知死活,全然被人操控在鼓掌之中,肯定是活不了了。”對方開口道。

“都有哪些人被抓?”陳矩問了一句。

對方當即說了幾個名字,而當對方說到一個湯顯祖的名字時,陳矩目光一凝問道:“怎麼會有他?”

對方答道:“此人與羅大紘,樂新爐都是江西臨川人,這一次爲了倒申時行,他可謂不惜餘力……”

陳矩道:“你不知道,此人是當今大宗伯林侯官的好友,你說此事會不會與他有牽扯。”

對方道:“此事不會吧,申吳縣可是林侯官的恩師啊。沒有申吳縣哪裡有林侯官今日,若是他在背後下手,那麼……”

陳矩用手一叩桌子道:“咱家以爲此事有蹊蹺,你先去東廠探聽清楚再說,咱家覺得裡面有文章!”

“是,公公。”

而此刻文淵閣裡。

林延潮正前往拜會王家屏。

一般而言,首輔新任翰林院,詹事府,兩殿中書,兩房中書,內閣屬吏當日都要穿吉袍到閣拜賀。

拜賀何事?

那就是遷座之喜。

從此可以坐內閣大學士的第一把交椅了。

本來申時行,許國去位時,王家屏當行此遷座之儀。結果王家屏卻說,王錫爵纔是首輔,他怎麼敢越次。

所以王家屏仍坐了次輔的椅子,一直等到王錫爵以終養老母的名義拒絕出仕時。

王家屏這才成爲了首輔,舉行遷座儀。

之前半年,林延潮因與許國不和的緣故,很少去文淵閣。

現在王家屏升任首輔,二人是從翰林院時就結下的交情,林延潮當然要多走動。

這日林延潮到文淵閣走動,走到廊中時停頓了一下。

原先申時行,許國,王錫爵三人的值房都是房門加鎖。

沒錯,申時行,許國已經回鄉,但聖旨上說的是他們身子不好,所以天子恩准你們先回鄉個一段日子,等身子調理好了再回朝當值。

當然這純屬客套話,申時行,許國應該是不會回來了,但規矩還在那邊。

首輔,次輔前腳剛走,你就把人家的值房給整理了,這有點不太好吧。所以申時行,許國的值房是大門緊鎖的,裡面仍保持原樣。至於王錫爵的值房也不會有人動。

不過內閣裡還有些空餘的值房,這宰相值房一共六間,可謂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也正合四殿二閣大學士之數。

雖說佔去了四間,但還有兩間不是。

林延潮看西首的一間值房門前已是有門官值守,那間必是趙志皋的值房,這個值房林延潮記得很清楚是當年是張四維用過的。

至於無主那間,則是林延潮另一個老師餘有丁當年用過的值房,不出意外,這間將騰出來給尚在赴京途中的張位使用。

想到這裡,林延潮有些感慨,人走茶涼是官場不變的規律。

人事流轉就是如此的無情,只是對於林延潮而言,不知將來自己是否在這文淵閣裡能有一值房容身,到時又用得是何人的值房?

林延潮想到這裡,不由覺得自己實在想得太遠,定了定神當即走向王家屏的值房。

值房中書通報後,當即王家屏即滿臉春風地迎了出來。

“宗海賢弟!”

“下官林延潮見過元輔!”

“誒,無需鬧這些虛禮。”

說完王家屏將林延潮扶起,不過林延潮卻依舊遵守着下官的規矩。

林延潮與王家屏雖說都是正二品官,但因爲王家屏是內閣大學士,所以林延潮拜見對方時,還是要依着低一級的禮數。

二人入座後,王家屏感嘆道:“宗海來得正好,我是有一肚子苦水要與你道之。”

林延潮道:“元輔何出此言?”

王家屏道:“實不相瞞,這幾年因國本事,吾與陛下屢有衝突。而今吾任這首臣,並非是陛下信之,將國事託付,全因內閣無人,這才讓吾暫代。”

林延潮明白,王家屏與自己說的這番話已不是秘密,這是滿朝文武都知道的事。

“故而吾任首輔,令不下六部,下面的官員是多陽奉陰違啊!”

林延潮當即道:“元輔,其他部寺其他官員如何我不知道,但在禮部元輔儘管放心。”

王家屏聞言欣然道:“當年在翰林院你是我的知己,又一併侍奉於天子,而今你就是我在朝堂上的幫手。”

說到這裡,王家屏嘆息道:“不過就算有宗海你幫我,但我也是戰戰兢兢啊!現在天子不用內閣的票擬,兵部的石東明也是……這些事百官哪個看不出來。”

之前戶部尚書楊俊民要在淮北推行綱運法,王家屏對這位老鄉表示了支持,但到了天子那邊卻沒了下文。

還有兵部,眼下最重要的就是防備倭寇入侵以及與西北火落赤的戰事,但在這兩件事上石星卻與內閣屢有衝突。

這當然是石星一貫的作風,可是在王家屏眼中,你石星如此做法就有些不把我這新宰相放在眼底了。

因此王家屏擔任首輔以來這段日子自我感覺可謂十分憋屈。

王家屏繼續道:“眼下吾也不爭不搶什麼,在內不求於宦官宮妾,在外不得罪於賢士大夫。在朝吾沒有任何隱情,在家吾無任何私客,立朝立身,唯求不愧於心,不愧於知己而已。”

說到這裡,王家屏不由認真地道:“不過於議事之上,吾當秉正持法,不亢不隨,吾欲團結上下臣工,但也不是隨波逐流之輩。”

林延潮聽了王家屏的話,總結出了幾個意思。

我當首輔以後這麼幹,不結交內廷,也不會幹得罪大多數人的事,我也不結黨不營私,但是我在朝有什麼當說什麼,實現我的政治主張就是。

林延潮聽到這裡沉默不語。

“宗海有何高見?”王家屏問道。

“我有一言不知當說不當說。”

王家屏道:“當年你我一起爲日講官,一起侍天子起居,那是多年的交情了,我以後當國肯定是要倚重你的。所以還請宗海直言,讓我借重賢弟的長謀?”

林延潮點點頭道:“既然如此,我就直言了,若元輔真是如此辦,恐怕這首臣之位有些不穩。”

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廷推六百三十章 講學一千兩百六十章 雜學五百三十一章 湯顯祖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五章 鎮場詩(第一更)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八百九十章 投書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奏對一千兩百六十章 雜學七百七十六章 屈就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第九十一章 民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第兩百六十一章 故人重逢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四百九十一章 欺世盜名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禮部尚書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第兩百六十一章 故人重逢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六百三十八章 荔枝肉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爲商利民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奏對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第兩百八十五章 醉酒驚名士第兩百五十二章 相求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對題了(二更)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東事第兩百一十五章 誰是解元?(二更)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龍山大捷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六百八十章 人走位冷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第九章 被恐嚇了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回府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一千一百二十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丟得不夠(一更)第兩百二十章 上屋抽梯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一千零六章 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