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

此刻乾清宮內劍拔弩張,站在乾清宮內外幾十名隨侍的太監宮女們身子都是發顫,幾個人嚇得臉都青了過去,他們惶恐地看着殿內,不知如何是好。

而這時張誠待着陳矩,田義等司禮監秉筆,隨堂太監皆身着大紅貼裡服腳步匆匆趕到。

他一見宮外如此情景,不由問道:“張忠,你已經讓皇貴妃進去了?”

張忠乃乾清宮管事牌子,已是滿臉六神無主,素手無策的表情,一聽張誠如此說,上前連連叩頭道:“宗祖爺,是啊,皇貴妃闖入宮裡去了,還不許我沒通報皇上。我們實在是攔不住啊!”

張誠怒道:“攔不住,就知道通報!你這管事牌子如何當的?”

“宗祖爺饒命。宗祖爺饒命,皇貴妃那等脾氣,別說是奴才就是皇上也是讓她三分啊,奴才怎麼敢攔。”

衆太監們都是知道鄭貴妃那脾氣,絕對是不敢得罪的。

陳矩道:“宗祖爺眼下生氣也是無用了,張忠,禮部尚書林宗海離開乾清宮了嗎?”

張忠垂淚道:“還沒有,皇貴妃進去時還在宮裡和萬歲爺奏事。”

什麼,聞此張誠等太監都是同時倒吸一口涼氣,這下可是出大事了啊!

“明日你就去浣衣局養老吧!”

張忠臉色鉅變,撲倒在地。張誠揮了揮手,左右兩名火者立即攙着已是癱軟的張忠離去。

處置完此人,張誠轉過身向陳矩等司禮監太監問道:“如今當怎麼辦?殿上現在是什麼狀況?”

幾位太監們面面相窺。

田義問道:“你們可知殿內可聽得什麼響動?”

侍奉乾清宮的衆火者宮女們頭低低的都不敢答,生怕與張忠一個下場。

“老祖宗問你們話呢?”

這時候王安站出來道:“啓稟宗祖爺,皇上在裡面與林先生聊了好一陣,但是皇貴妃就闖了進去,然後就傳來爭吵的聲音。”

聞此張誠,陳矩,田義等人幾乎同時覺得呼吸要停止了。

“怎麼就吵起來了?”

“這?皇上與皇貴妃失和,宮裡的人誰都沒好日子過。”

“回稟公公,不是皇上的聲音。”

“那是誰的聲音?”

“奴才聽不真切,似乎之前是女子的聲音,但然後就被壓下去了。”

“還有這事?”

一名司禮監隨堂忍不住道:“皇貴妃這一次是糊塗了……林三元他是什麼人?當年他上疏時把宮裡攪得什麼樣子……”

衆人都不自覺往慈寧宮方向看了一眼,自那一次上疏後李太后徹底還政於天子,甚至連六宮的事也不問了。

誰能相信這都是一疏所至。

相較之下皇貴妃哪裡能和李太后比的。

田義道:“那還怎麼辦?事情都到這個份上,平日皇上,皇貴妃是如何待咱們,現在還不進去護着……護着皇貴妃!”

陳矩喝道:“進去?還記得馬玉嗎?何況殿內還有陛下在。”

聽到馬玉的名字,田義立即將邁出去的腿又收了回來,又覺得尷尬於是露出沉思的樣子。

其餘太監們更是誰也不敢進去。

張誠感嘆道:“本朝文臣素來以剛直冒犯天顏爲沽名釣譽的手段,林三元又是其中的翹楚。當時他不過是小小翰林都敢上疏,當今身爲禮部尚書,國之重臣,在此事上怕是皇貴妃也討不了好去。”

而此刻乾清宮裡,鄭貴妃竊聽之事,令林延潮十分惱怒。

對於國本之事,他其實並不太在意是皇長子和皇三子哪位出任,但是鄭貴妃突然從帷帳後衝出大聲指責自己,這不是迫着他從內跳反嗎?

既是彈劾,就是指着你的臉彈劾!

但見林延潮額頭上青筋一動,當即天子道道:“陛下,方纔臣以爲這是陛下家事,故而爲避嫌而去,但如今皇貴妃咄咄逼人,強令臣不得不留在這裡,還竟指責臣放肆,實令臣不得不說一句,究竟是誰在乾清宮裡放肆!”

林延潮之言頓時令鄭貴妃的臉從紅到紫,從紫到黑。

但見她重重一拍御案喝道:“大膽,本宮是皇貴妃!你一介小臣竟敢頂撞本宮嗎?皇上臣妾……”

鄭貴妃向天子求助,天子卻是肚子裡大喜,林延潮這一打岔竟讓鄭貴妃忘了之前比作武三思的事。

天子正要出聲,但見林延潮直面道:“皇貴妃,臣乃禮部尚書,並非你所言的小臣。臣既是禮部尚書,當正天下之禮,維護綱常天道!皇貴妃,臣以禮部尚書的身份問你一句,皇貴妃可知錯嗎?”

鄭貴妃冷笑道:“禮,禮,禮,你們大臣整日言必稱禮,表面道貌岸然,肚子裡卻不知又什麼壞水。依本宮所見,禮有礙於人情的當廢即廢!”

林延潮肅然道:“臣與皇貴妃談過錯,皇貴妃與臣談禮。”

“臣敢問皇貴妃一句這是乾清宮,天子與大臣商談大事,貴妃在簾後偷聽,竊聞機密有錯無錯?乾清宮這樣的重地皇貴妃在此吵鬧,是不是放肆?”

鄭貴妃冷笑道:“本宮……本宮……你不配來問本宮,要治本宮也唯有皇上,輪不到你這小臣來來。”

“太祖祖訓,後宮竊聞朝廷機密,更不得干政!這乃是祖宗家法!只要違背祖宗家法,臣身爲禮部尚書當爲天下糾治,皇貴妃你要違背祖宗家法嗎?”林延潮聲音拔高三度,“皇貴妃是不是要臣去禮部請當年太祖的聖諭。”

鄭貴妃見此吃了一驚,退後的三步。

“陛下,臣懇請以太祖聖諭於皇貴妃治罪!”

鄭貴妃聞言臉色從黑轉白,坐倒在椅上。

“林卿,可以了,今日之事朕不想鬧大,罷了吧。”天子出面道。

林延潮向天子道:“陛下,非臣放肆,但臣身爲禮部尚書,此乃職責所在。當年唐高宗欲廢武后,命上官儀起草廢后詔書,但詔書墨跡未乾,武后則闖入質問,最後上官儀被殺!”

“今日臣與陛下商議國本之事,皇貴妃闖入殿中,臣雖不才但也有上官儀之忠,還請陛下明鑑!”

天子聽了林延潮的話,當即也是嘆了口氣。

天子看了一旁氣勢全消的鄭貴妃心有不忍,但他又看看林延潮,也覺得十分爲難。

天子出聲道:“你們都有委屈,你們都求助朕,但朕也有苦衷啊,你們要朕怎麼辦?皇貴妃雖平日脾氣不好,但對朕是真心實意的,而林卿你雖有些莽直,但對朕也是忠心的。天下之事,皆是朕的家國之事,朕只是想後宮外朝都能相安,你們就不能理解朕嗎?非要來逼朕嗎?”

聽了天子的話,林延潮與鄭貴妃都是一併道:“陛下,臣(臣妾)有罪!”

天子道:“好了,好了,你們不要再說了。朕累了,今日的事就到這裡,你們都退下,讓朕靜一靜。”

鄭貴妃聞言欲言又止,天子道:“皇貴妃你也先退下吧。”

當即林延潮與鄭貴妃對視一眼,二人目光中如針尖對麥芒般撞在一起。

林延潮道:“陛下,皇貴妃,臣先告退了。”

說完林延潮即走出宮裡,但見外頭黑壓壓地跪倒一大片人,其中張誠,陳矩,田義等司禮監太監領頭,跪在乾清宮的臺階上,他們幾位頭都是貼在青磚上,看見林延潮來了,才擡頭看了一眼,然後繼續以頭觸地的跪着。

他們身後都是宮女火者以及侍奉鄭貴妃的宮人,這些人密密麻麻地跪滿了乾清宮外,乍一看去十分壯觀。

今日之事恐怕宮裡要好一陣沒有太平日子了,身爲始作俑者的林延潮見此倒是沒有愧疚,向張誠,陳矩行禮後離去。

過了片刻後,鄭貴妃掩面淚泣也從乾清宮裡離去。

林延潮一走出乾清宮,但見許國,王家屏以及吏部尚書陸光祖等九卿此刻也都侯在宮外。

他們一見林延潮都紛紛圍上前問道:“大宗伯,見到陛下了嗎?”

“陛下是如何說的?”

“陛下有無提到國本之事?”

衆大臣們圍住林延潮,許國伸手按了按,他看林延潮的表情道:“大宗伯,你近來唯一陛見皇上的大臣,你可一定要說句話,有什麼事不要瞞着我等啊!”

林延潮橫了許國一眼,但見其他大臣也是道:“是啊,什麼拿出我等參詳一二。”

“讓我也知道一下皇上的心意。”

“還望大宗伯能夠讓我等周知。”

林延潮見此當即道:“諸位大人,天子親召諮以國事,這是對林某的信任,林某不好泄露半句。林某入部以來資歷最淺,年紀最輕,什麼事不好擅自做主,當然都要以諸位馬首是瞻,諸位大人都是國之重臣,林某當然是信得過的。”

衆大臣們都是點點頭,這話說得好。

林延潮看向衆大臣然後道了一句:“唐高宗時上官儀之事今日重演也!”

說完林延潮一圈拱手揚長而去,留下了一羣驚愕的吃瓜大臣們。

什麼是唐高宗時候上官儀之事?

衆大臣們各個素知經史,怎麼會不知這段史料。

當然唐高宗讓宰相上官儀擬詔廢武則天,結果半途時被武則天衝進來打斷。

而今日林延潮用這段話來比喻,那麼寓意就很多了。

“誰是武后?”

衆大臣們已是不言而喻了。

Ps:明日有更。

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第兩百七十章 船託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七百八十七章 座次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九百五十一章 打劫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龍山大捷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夥伴的進步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九百四十章 爲官難易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第四十九章 神童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一千章 經史並重第兩百七十三章 名聲在外四百八十七章 這就非常尷尬了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第六十章 道統四百四十六章 宮廷盛宴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傳言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菜根譚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七百一十章 奏對(第二更)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稅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六百七十二章 歸政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見閣臣六百六十四章 直起居七百七十三章 親民官(第二更)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真人第五十四章 我不是作弊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交換一千一百二十章 水至清則無魚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大員第四百一十八章 救兵來了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第三百三十三章 折服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夷詔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三百八十四章 遼東大捷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六百四十九章 縣試放榜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六百三十八章 荔枝肉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六百六十六章 執筆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一千三百零六章 碧蹄館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一千兩百九十章 請走五百八十章 脣槍舌劍第九十五章 師徒問答六百一十四章 算計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大筒六百五十四章 重返朝堂第兩百八十四章 手中之筆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談話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會是閹黨吧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