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

到了三月,各縣的縣試落下帷幕。

閩中各縣縣試取中的士子,乘興進城。

除了這些士子,還有歷屆過了縣試,卻卡在府試一關的士子們。這些考生有大三千這麼多,合上今科縣試取中的考生,就算拿貢院作府試的考場,也是容不下這麼多人。所以三月末的時候,福州府將這些往屆考生進行一次提考,淘汰了一部分人,從大三千人裡篩選出小兩千人考生,與今年縣試過關的考生一併參加這一次的府試。

林延潮,黃碧友一併來到府衙前報名,衙門還未開衙,眼前正是見到這一番熱鬧的報名景象,當然這場面比起侯官縣試而言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府前街的茶寮,食肆都坐滿了從各縣而來的考生,他們都在談笑聊天,議論着縣試裡的趣聞。不少茶寮,食肆爲了作生意,還將棚子搭在了街上,使得本就不寬的府前街更是擁擠起來。

黃碧友不由吃驚道:“這麼多人,這一次府試也是要快三千人了吧。”

林延潮道:“是啊,這也出乎我的意料啊。若不是之前府考之時,篩落了一千多人,恐怕這裡的還更多啊。”

見了這一幕,林延潮也是終於明白爲何府試是小三關裡最難的了。縣試考生人數雖然多,但沒有門檻限制,能寫個名字就能參加考試。拿侯官縣而說,幾千個考生裡,真正有言辭通順,文墨值得一觀的考生,也就幾百號考生。

侯官這還是大縣城,科舉強縣,若放到小縣城,能有幾百人參加縣試就不錯了。

而院試呢?雖說考生限制在童生之列,但是考生人數較少,提學道一般都是合一府兩府的考生,就地提考。這樣錄取率就比較高了。

可府試就不一樣了,考生基數大,又是剛纔縣試裡一番搏殺出來的,你好容易在同屆縣試里名列前茅不夠。還要與以往府試裡篩落的考生,再進行一次競爭。

黃碧友對林延潮道:“你我眼下過了縣試,府試自是要再進一步,別人稱府試爲府關,說的是這一關攔下多少人。不過我看也沒他們說得那麼難。”

黃碧友興高采烈的,絲毫不覺得自己縣試考了個吊車尾,已是十分勉強。他覺得自己還能府試連捷的。林延潮知黃碧友剛剛過了縣試,現在有幾分盈滿,以往一直默默無名,在書院裡被人壓着一頭,陡然得志後,不免將自己自視過高,

林延潮勸道:“黃兄,還是謹慎些。”

黃碧友聽了道:“你以爲我有幾分膨脹。實話與你說我清醒的很,這幾日我每天讀書到三更。”

林延潮知他聽不進去,只能嘆到,喝醉酒的人,總是說自己沒醉一般,果真很清醒,就當爲你這番勇氣點贊吧。

於是二人在一間茶棚外點了壺茶,兩人邊喝邊談些事。這時但一名黑瘦麪皮,花白鬍子的考生,走了過來。端着禮向衙役問道:“敢問差大哥,永福縣考生,可以報名了嗎?”

衙役嫌棄地看了這年老考生一眼道:“沒看見府衙大門還沒開嗎?先到遠處候着去。”

“是。”這年老考生匆忙行了禮,顫顫巍巍地走到一旁。

他本想歇腳。卻發覺沒一塊空地,而身上袍子也破了多處,捨不得花錢到茶棚裡喝茶,顯然也是家境貧寒之人。

林延潮心底不忍道:“這位前輩,不如來一聚!”

那考生看了林延潮一眼,討好地笑着拱手道:“多謝這位公子。不必了。”

說完此人用袖子在臺基上掃了掃,袖着手挨着坐下。

黃碧友喝了杯茶道:“延潮兄,你也太好心了,此人蹉跎光陰,都一把年紀了,一看就知並非是讀書的材料。與他同桌喝茶,少不了要序齒一番,他年歲大居長,我們二人年紀小居幼,傳出去豈非丟人。”

林延潮嘆道:“我只是不明白罷了,我在想這些考生皓首窮經圖得是什麼,若是四五十歲的老童生,也就罷了,畢竟進學成了生員,可食稟免役,於個人而言,也能見官不拜,在鄉里也算有個身份。但若是四五十歲府試未取,就算僥倖中了也不過是個童生。童生說來不過好聽,但切實沒有一點用啊。”

在明朝大興科舉以來,童生這詞,也是慢慢在變,開始時,凡習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未考取生員,都可以稱爲童生。但後來只有過了縣試,府試的考生,纔有資格成爲童生。

黃碧友搖了搖頭道:“林兄,你這就有所不知了。別看這些人這麼老,但考上童生,就算將來一捧黃土時,也可在碑上寫上‘待贈登仕郎’五字,若是連童生都不是的,只能寫上‘處士’兩字。有了童生,也算給自己一世讀書有了交代,子孫也是有些顏面,在鄉里也算風光,好歹稱得上讀書人家。”

“原來這些人是爲了,生前身後名啊!”林延潮恍然。

黃碧友笑着道:“我等考上童生也有好處,若是你過了府考,取中童生,大的社學不要想了,但一些偏僻地方,會請你去社學教書。要不然去殷實人家裡,作個西席,一年十兩酬金,雖不說大魚大肉,但也是他們家最好的飯食。若不想辛辛苦苦教書,那就有一技之長,平日吟詩寫字什麼的,略通崑曲馬吊,去大戶人家當個清客,清閒過的日子,也是平常。”

林延潮笑着道:“聽你說來,若是我將來不第,當個清客也不錯,至少比狗奴才好一些。”

林延潮說完,二人不由哈哈大笑起來。

黃碧友笑過之後道:“最重要的還是,過了這府試,就有赴院考的資格了。但府試沒過,你也看到了下一次府試,你還不一定有資格考呢,還要再考一次。”

二人說話間,但衙門裡一陣梆子響,府衙大門開了。頓時在外面棚外,喝茶,吃小點的讀書人都一起起身,朝府衙擁了過來。

府衙裡的書吏喝道:“不要擠,不要擠,一個一個縣來,先是閩縣,再是侯官縣!”

林延潮懶得排隊,當下拿了張師爺的名帖,交給衙役。衙役不動聲色地將林延潮和黃碧友領進了府衙。繞過排衙的大堂,林延潮被引至吏房來,當下再寫了一遍履歷,而林誠義和黃碧友的保人,也替他作保之後。府衙當下給林延潮開具考引,貼上浮票。

林延潮看了一眼浮票,但見上面些着,身材適中,面白無鬚,容貌平平。林延潮心道這完全是標準書生像啊,咱長得不帥,可看起來也不俗氣就是。

取完考引後,對方得知林延潮是縣前十,又在考票上再蓋了一個堂字。

走完流程,林延潮即回家讀書,最後去林府上書了一趟。

自己寫完最後一篇文章,林烴指着林延潮以往寫得厚厚一疊文章道:“寫完這些,府考前半個月都不用來了,你可以去赴試了。”林延潮當時聽了高興滿滿,以爲林烴說自己的水平已可以過府試了。哪知林烴後面又補了一句:“就算府試沒考上,你用功也算到位了,就算沒過,也不會有遺憾。”

林延潮聽了頓時無語。

寒食節一過,距府試還有半個月,聚在省城裡的讀書人,自是免不了作詩交遊。

不得不說,每年府試,鄉試,給省城三大產業鏈注入了濃厚生機。這三大產業分別是客棧,青樓,寺廟。

這一天,陳行貴,黃碧友非拉得在家讀書的林延潮一起出來,三人一併到城東一家大廟去。

這大廟聽陳行貴說,是北宋狀元葉祖洽,赴鄉試前住的地方。

據說有一晚,葉祖洽在寺廟過夜,作了一個怪夢。他夢見有一頭狗,跳到案上,朝他直叫,又看到案下有竹一束。

他睡醒後,一直在揣摩這件事,找人給他析夢,說鄉試之前作了此夢,到底有何徵兆。

給葉祖洽析夢之人,笑着給葉祖洽作禮,葉祖洽問這是爲何?

那人道恭喜公子不僅是鄉試中第,還要中了狀元啊。

葉祖洽又驚又喜問,你這話什麼意思,我連鄉試還沒過,何談會試啊。

那人道,狀元公,你想啊。狗就是犬,又伏在几案上,案作兩腳,犬和案合起來就是狀元的狀字啊,此夢是吉兆啊,說公必中狀元啊。

葉祖洽聽了大喜,然後又問,那案下竹一束是什麼意思。那人告訴他,這就是取狀元的途徑,你要從中去猜。

葉祖洽冥思苦想了一陣,心道對啊,竹一束,就是一個策字。當時王安石要罷詩賦,有意以三經取士,廷對用策問。

這夢合起來的意思,就是要想中狀元,就要努力專研策問啊!葉祖洽受這夢啓迪,當下苦讀一番,後來果真中了狀元。林延潮聽陳行貴說完這故事,不由感嘆這故事真是說得真是有鼻子有眼的,難怪那麼多讀書人都對此深信不疑。

林延潮與陳行貴他們來後,僧房早已是爆滿,不少來赴府試的讀書人,都想在此住上一宿,看看有沒有神人託夢,指點自己中狀元的方法。

連陳行貴,黃碧友一臉深信不疑的樣子,林延潮也不好再說什麼了,當下只好答允與二人在這寺廟裡的禪房睡了一晚上。

第七十三章 講會第一百零九章 反擊流言(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第三十六章 被請家長了第四百零四章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四百五十一章 殿上真相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俘虜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第四十四章 林誠以的推薦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九百五十章 價碼五百八十八章 兩名書生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第四章 叔侄定計八百八十二章 善後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第五十八章 質疑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夷詔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浮橋談判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傳旨四百九十二章 養豬?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八百零五章 君子小人六百三十六章 呆貨一個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潛邸講官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七百二十七章 走馬薦良才(第一更,求月票)六百九十七章 再見胡提學(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一千二十四章 恩榮宴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魯密火銃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治人治法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九百零七章 聖旨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大事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八百五十章 知府下鄉九百二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一百四十九章 趕上好時候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九百一十二章 馬屁的方式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一千一百一十章 運籌帷幄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四百九十七章 欽差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四百七十一章 ********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問詢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稅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六百一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九百二十五章 主政一方五百九十二章 被彈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