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

儒家形容一個人品高尚的人,則用‘君子如玉’這幾個字。

每次林延潮看到林烴都不由心想,這就是聖人筆下的君子吧。

所謂君子,外帶恭順,內具堅韌,好比如美玉觸手生溫,沒有石頭的冰冷,但也能感到內在的堅實。

玉也沒有珠寶黃金那樣光彩奪目,一下子就讓人看見,但卻光華內斂不彰不顯,等待別人慢慢的發現。

所以這說得就是老師的爲人吧。

林延潮走到閣門外定下,但見林燎已露出驚喜的神色,老師林烴卻笑着點點頭,臉上倒是沒有半點意外。

林延潮躬身行禮道:“學生林延潮拜見老師,拜見講郎。”

聽到林延潮三個字,下面的案几動了幾下,還有筆硯翻倒的聲音。

林烴上前幾步,扶住林延潮笑道:“我與講郎總估摸着你還有幾日要來,沒料到你今日就到了。”

林延潮笑道:“老師在這裡,學生恨不得立即相見。”

一旁林燎笑道:“是啊,宗海回鄉路上奔波勞碌,實在不需如此趕,家裡都看望了嗎?”

林延潮笑了笑道:“自己三天前到家,昨日返鄉祭祖,今日就坐船到濂浦來看望兩位老師。”

林烴,林燎二人聞言都是欣慰的點了點頭。

“別站在外面,這裡也是你當年讀過書的地方。”林烴舉袖一指。

林延潮領命走進文昌閣裡,就感受到一等書卷濃墨的味道。

書院裡制的墨錠一貫有添香的習慣,這香味再混着松煙香,令林延潮覺得格外熟悉又格外沁人。

林延潮走到林烴身旁望下看去,四周景物都是當年在書院讀書時擺放的佈置。

而這時衆學子們一併離案行禮。

“晚生拜見狀元公!”

林延潮笑了笑道:“不要稱狀元公三字,還是叫我一聲師兄更好一些。”

林烴,林燎及衆學子們都是笑了。

林燎在旁道:“一別經年,回鄉看望老師,看看當年讀書過的地方,宗海有何感慨?”

林延潮笑了笑道:“彷彿當年讀書,後來考舉人,中進士,金鑾殿上唱名都是大夢一場,睡醒之後,但見自己伏在案几上,左右看看都是當初的同窗。”

聽了林延潮之言,衆人不由大笑,林燎笑着調侃道:“此乃莊生夢蝶,覺醒則蘧蘧然周也。”

聽了林燎的話,閣內笑聲一片。

林延潮道:“講郎,此喻實是貼切。”

林烴聞言則是嘆道:“蘇東坡曾道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若是夢不醒來,那麼夢於我言,真邪?假邪?”

林燎笑道:“你看山長又在道蘇東坡長思懷古了。”

林烴聞言微微地笑了笑,然後又看了林燎一眼無奈搖了搖頭,然後對林延潮道:“你既回書院來,許久不見,你我就在書院裡隨意逛一逛。”

聞言學子們都因與林延潮無暇說上幾句話而露出惋惜的神色。

林延潮見了這一幕停下腳步。

林烴見此笑道:“看來還是宗海先與他們說幾句吧!”

衆學子們臉上都是大喜,露出懇求的神情來。

於是林延潮點了點頭,站到了講案前,看着書院學生都是十幾歲的少年,其中最大的也不過十五六歲如此,一個個看起來都是那麼朝氣蓬勃,他不由感嘆歲月催人。

林延潮當即道:“當年我也是與你們差不多的年紀來至書院,在此蒙山長與講郎教導,書院教會了我很多讀書做人的道理,這是一輩子也受用不盡的,同時我還收穫最珍貴的同窗之誼,以及師生之情。”

“我想起當年在書院時讀書……”

衆學子聽到這裡,都是十分認真,其實若非因爲林三元的名氣,他們早就覺得這些話都是套路之談。

但這些話對於林延潮而言,卻是句句發自肺腑,記起當年在書院讀書時的日子,自己埋首窮經,專研於學問,每天都要讀到半夜三更,直到燈油耗盡時方纔停手。一片黑暗中驀然回首,才發覺空蕩蕩的書屋裡已只剩下自己一人。

然後自己回到寢室,一路唯有天上星光陪伴。

此時此情說起來,除了林延潮自己,下面的學子們又如何能理解這個中滋味呢?

“……說來縱是艱苦,但於我而言卻甚是懷念,有良師益友,縱是日子過得艱苦,但只要能沉下心來讀書,時時刻刻皆是開卷有益。哪似現在案牘勞形,公事勞心,早已沒有了當初磨志讀書時的心境,日日慚愧於學問無法寸進。”

聽到這裡林烴是點起頭來。

“今日思來想去有一句肺腑之言,但盼各位珍惜光陰,爲了胸中之抱負,更爲了天下家國,不負少年時。而吾心目中更有一少年中國在!”

說到這裡,林延潮突然話鋒一轉。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

“……將來天下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林延潮將這《少年中國說》化爲自己的言語道了出來,當初梁啓超作此文時,中國先後經甲午之敗,庚子之變。日本上下蔑中國爲老大帝國,意思是老態龍鍾的老人,而梁啓超撰文反擊,故而有了此文。

如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之言,不僅膾炙人口,更催人奮進。後世對於梁啓超爲人有爭議,但他的文章確實可以當得上‘驚心動魄,一字千金,人人筆下所無,卻爲人人意中所有,雖鐵石人亦應感動’的評價。

“……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說到這裡,滿堂學子已是無不熱淚盈眶,可以想象這篇文章在後世轟動程度,無數有志於革時救亡的年輕人,讀了此文後以少年中國之少年或新中國之少年自稱。

此文也使得有識之士意識到當注重當今少年的教育,再從少年的教育中注重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培養。

說完之後,林延潮向衆學子們作揖,然後方與林烴一併離去。但學堂上的學子們卻是久久不能平靜,沉浸在林延潮方纔那番話種。

當下就有幾人就方纔的回憶,將林延潮所言抄錄了下來攥之成文,一段時間之後這篇文章就如此流傳開來。

而林烴與林延潮此刻正在走在書院之中,四面都是以往熟悉的景物。

林延潮先來到借廬齋前,這裡是山長林垠自縊的地方。

他死後書齋就被書院封存起來,面對於此林延潮唏噓很久了。

二人離開書齋後,林烴念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此言極好。你主張事功主張變法的文章,爲師都已讀過了。本來有所擔憂,但今日又聽你言少年中國這番話其中有句,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這少年與這家國一樣都是要向將來看的,不敢變法,不敢破格就要成了暮氣沉沉,死水一潭。”

林延潮聞言大喜道:“學生多謝老師。”

林烴咳了幾聲然後道:“談不上謝字,爲師已是老了,做事難免畏首畏尾,難有破舊革新,繼往開來之決心?所以朝堂上當是宗海你們這些年輕後輩大有主張之時。爲師看來這變法的事是可以爲一爲的。”

林延潮此刻不知說什麼纔好。

二人走了一段路,林烴領着林延潮到了書院的一處園圃前,指着道:“你看這都是我這些年栽種的。”

林延潮笑着道:“我記得老師當年喜歡栽種花草,今日怎麼改種起田來了?”

林烴搖頭道:“這是我種的番薯,我回鄉後俗事纏身,前一段才空出閒來要了一些就隨手在書院裡種,看看是否真的外面說得那麼好?”

林延潮聞言頓覺得胸口一堵,師恩如山啊。

林烴繼續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我必須親自下田,不可假手於人。何況我也想知道都是五穀所出,同樣是春種秋收,這番薯畝產爲何能如此多?而且還不用水,可以種在北方的旱田,南方的梯田裡。”

“說到底還是民以食爲天,國家以農事爲本。我總擔心你步子走不好,空談不能落爲實績,但你能在農事上邁出這一步,足見你是有一番深思熟慮的。”

林延潮道:“學生哪裡有老師說得這麼好,北方是比南方缺水,但是北方也比南方冷,這番薯如何藏種過冬纔是難題,幸好有徐御史,他在京畿屯田多年,方纔解決了這件事。”

林烴擡起頭看了林延潮一眼,滿懷欣慰地道:“甚好,甚好,今日一見你倒是處事內斂多了。”

八百九十四章 堵塞言路第六十三章 林府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鑾殿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第七十五章 府臺巡視第七十二章 恩公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少二甲前五第十二章 同窗排擠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六百五十九章 初衷(第二更)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九百三十三章 是你要將臉湊上來的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強大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八百九十四章 堵塞言路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訓一二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大忽悠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會是閹黨吧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第兩百三十三章 白首一人好(三更)一千七十一章 活在狗身上了第三百零九章 盼登第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第四章 叔侄定計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七百四十三章 攔道第四十九章 神童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第兩百八十章 人情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俞有請(第二更)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三百八十四章 遼東大捷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奏對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一千三十三章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菜根譚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第兩百八十七章 爲政不難,不罪巨室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四百四十六章 宮廷盛宴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九百一十六章 文華殿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