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

萬曆十七年的春天來得特別遲。

因爲順天鄉試的科場案,于慎行迫於申時行的壓力,主動辭去了禮部左侍郎的職務。

于慎行當年在張居正在位時,對他擅權進行勸諫,而張居正病逝後,又是他站出來反對對張居正的清算。

他的人品,以及方正公允的處事態度,得到了朝堂上下一致的讚賞。這一次順天鄉試,他不過盡責而已,卻遭到了宰相的嫉恨,現在他的離去無數人惋惜,被認爲是朝堂上的一大損失。

同時高桂也被申時行貶官,遠去廣西擔任知縣。

對於于慎行與高桂的離開,林延潮是很無奈,他與于慎行的交情很好,但是申時行不容於慎行,令他也是左右爲難。

于慎行離去時,林延潮親自去了通州碼頭上相送。

于慎行在京居官近二十年,官位禮部侍郎,但卻身無長物,林延潮到碼頭上相送時,但見他不過僱了一艘烏篷小船來,家人與行李都在船上,顯得十分促狹。

于慎行倒是沒什麼灰心喪氣的意思,在通州碼頭旁的酒家裡,與林延潮對飲。

外頭下着小雪,酒家卻裡生着暖爐,二人一人一杯喝得十分盡興。

于慎行興致很高,提及了他當方中進士的事笑着道:“當時庶吉士館選,位於金水橋南,我等考生坐於案後,每案朝北都書有名字。有一江左同年,他的案在於陽光下甚曬,他見一江右同年之案則位於陰涼處,於是曾對方不備,將對方之案改了自己名字後坐下,江右同年與他爭議,對方矢口否認。”

“當時爭吵甚大,江右同年見人多笑了笑道了一句,試看此如何解,於是就罷了。後來這江左同年官僅止於史官,而江右同年卻官作得甚大。宗海可知這位江右同年是何人?”

林延潮想了想道:“可遠兄這一科庶常名臣輩出,若說是江右同年可是張新建?”

于慎行撫掌笑着道:“宗海果真厲害。”

于慎行嘆道:“確實吾這一科同年不凡者甚多,除了已拜相得王山陰,大宗伯朱宗伯外,不少同年都可稱得上棟樑之才,這張新建也是一位人傑,宗海日後與他同朝爲官,可以多多留意。”

林延潮道:“可遠兄,這麼說將自己置於何處,我以爲爲人臣者有三望,德望,才望,清望,可遠兄一樣不缺,可遠兄又是天子老師,將來一定會有起復的機會。”

于慎行笑着道:“多謝宗海這一番話,這一次我觸怒執政,被迫辭官還鄉,那麼多門生故吏,沒有一人敢來相送,倒是宗海你送我至此,此情於某記在心底。”

林延潮知道今日來很可能會令申時行不悅,但是當年自己下詔獄,于慎行冒着殺頭的風險,四面聯絡官員上疏救他,若是他今日不來送一送,良心怎麼過得去?

林延潮道:“於兄哪裡的話,元輔實有度量之人,豈會因此小事責怪小弟,可遠兄這一次回鄉不妨小住一段時日,待過一陣,小弟再向元輔進言,到時可遠兄就可回京再與我把酒言歡了。”

于慎行朗聲大笑,突然道:“宗海,仕途之事於我有何介懷,對吾而言,爲官只在報國二字,於某遠走也罷了,只是今日朝堂之上鉅奸未除,故而心有不甘。”

林延潮問道:“可遠兄說得可是張鯨?”

于慎行點點頭道:“正是,某有一事不明,宗海素來嫉惡如仇,張鯨又屢次得罪過你,連元輔之前與張鯨有所瓜葛之人,都請皇上罷去張鯨,爲何你卻一點動靜也沒有?”

林延潮聞言不語,當初顧憲成勸自己彈劾張鯨,那時因申時行的關係,自己沒有出面。

現在申時行與張鯨也決裂了,自己卻仍是一聲不吭,這令人有些意外。要知道現在朝堂上三品大員以上哪個不彈劾張鯨,自己之前還有稱病作藉口,現在倒是難說。

于慎行見林延潮的臉色疑道:“難道宗海之前與張鯨也有瓜葛?”

林延潮聞言笑了笑,他之前上疏救張居正前,未免受詔獄大刑之苦,行賄過張鯨。此外禮部試中,自己還幫張鯨作弊取了一人。

雖說自己之前手中也有張鯨把柄,但兩個人相互制約,互相噁心一下對方可以,不會你死我活,但現在張鯨這條船要沉了,難保他不魚死網破。

林延潮矢口否認道:“哪裡的事,我怎麼可能與張鯨有瓜葛,只是這張鯨能有今日之橫行無忌,也是有聖上放縱之過,彈劾掉一個張鯨,難保又會來一個張鯨,此事我實在懶得出力。”

于慎行釋然道:“原來如此,宗海看事果真透徹,不過某以爲,譬如殺人之人,人死不能復生,再殺之償命也是無濟於事,但是若不處以嚴刑峻法,難保後人不引以爲鑑。”

“除了一個張鯨,或許再有一個張鯨,但只要他行事能較前任稍稍收斂,那麼我等之努力即是有益於天下百姓了。”

林延潮肅然道:“可遠兄所言極是,是某見識短淺了。”

于慎行擺了擺手道:“一個張鯨何嘗在宗海的眼底,你的志向在於天下,我就算不在廟堂之上,但於江湖上也可觀宗海將來之作爲,國事就拜託宗海兄了!”

說完于慎行向林延潮長長一揖,林延潮也是舉杯,這時候外頭風雪漸漸大了。

一陣風從窗邊颳了進來,似有雪落在了熱酒之中。

林延潮當即將酒一飲而盡,而於慎行則是提筆寫一首詩道:“向來多遠夢,從此閉重關。不似終南路,依棲慕世間。”

林延潮與于慎行共事以來,深知對方纔幹,後世他所著的谷山筆塵的書裡也多有鍼砭時弊之言,其中提到朝廷稅賦‘農重而商寬’而忿忿不平,這倒是與自己‘養肥再殺’的政見不謀而合,而且在禮部共事這段日子二人相處很是融洽。

想到這裡林延潮道:“可遠兄不必如此說,只要林某還能在朝堂上說得上話,就一定爲你奔走。”

于慎行一愕,然後道:“宗海不用如此放在心上,到時反而讓你在元輔面前難做,但若是你有入閣拜相之時,又不嫌於某爲人迂腐固執,於某願意效勞。”

林延潮聞言欣然,當下滿酒敬了于慎行一杯然後道:“一言爲定。”

之後林延潮將於慎行送到船上,在碼頭上送別之時,于慎行站在船尾再度向自己長揖,林延潮目送對方遠去。

于慎行得罪申時行,被他趕出了朝堂,而自己因這一事,二人的關係反而更近了一分。

想想之前自己還生出投靠,或者藉助浙黨的念頭,但現在看來朱賡此人太油滑,沈一貫與自己沒有什麼交情,加入浙黨未必是一條好的選擇。

倒是于慎行對自己有恩,更重要是政見相合,他日可以成爲自己可靠的政治盟友。

臨別之際,于慎行將修撰馮琦介紹給林延潮,馮琦是萬曆五年進士,比林延潮還長一科,他是于慎行的山東老鄉,還是年家子,現任河南按察司副使馮子履是馮琦的父親,也是于慎行同年。

林黨的外圍黨羽也在擴大。

“老爺,於侍郎的船已是遠去,我們上轎回府吧!”

陳濟川給林延潮披上罩衣,林延潮點了點頭。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朝廷正值多事之秋,朕以千金而求馬骨……”

萬曆十七年開春後的禮部衙門大堂內。

履新不久的吏部右侍郎沈一貫,正在衙內宣讀聖旨。

自朱賡,林延潮以下大小官員都在聽旨。

但聽沈一貫繼續道:“……特茲加林延潮爲禮部左侍郎,升授通議大夫……”

林延潮聽旨,這是將自己升爲禮部左侍郎,接替原先於慎行走後的空缺,也算是申時行對自己出山的獎賞。

至於通議大夫是散階,正三品官初授是嘉議大夫,三年考滿或政績卓著者可升授通議大夫。

這散官的名號,可以封贈三代。

到林延潮身上就是他的祖父林高著,現在也是三品通議大夫了。

對於林延潮的升任,消息前十幾日都傳到禮部了,下面的官員早就道賀了一波,所以也沒什麼新鮮的,事實上于慎行走後,林延潮就開始分管四司,小事獨決,大事才找朱賡商議。

沈一貫宣旨完畢,笑着向林延潮恭賀道:“恭喜林部堂,以後就是左宗伯了。”

林延潮笑了笑,從右侍郎到左侍郎,別看是平級調動,但手中的權力卻是大許多了。

當然如果從禮部左侍郎再升至吏部右侍郎,那又是上了一個臺階。

而沈一貫原先爲人有些崖岸自高,但今日見了自己甚是親近。林延潮看了朱賡一眼,但見他也是捏須微笑,心底當下雪亮,好啊,現在問題不是自己想不想入浙黨,而是浙黨需要我啊。

三人當下入座,其他官員知道三位大佬有話要說,於是都是知機退下。

“宗海爲官一年一遷,他日真是前程遠大。”沈一貫笑着道。

林延潮心想,遠大個屁,天子都放話,不讓自己入閣了。

林延潮道:“不敢當,以後還要多仰仗兩位部堂的提攜。”

聽了林延潮這句話,朱賡,沈一貫都是會意地笑了笑。

朱賡笑着道:“宗海這是哪裡的話,我們幾人都是元輔的心腹,大家一條船上,當然是要同舟共濟的,至於提攜都是理所應當的事。”

林延潮點點頭,朱賡的照拂還真不是假的,他上任尚書不到半年,現在禮部除了官員以外,其他他能做主的地方,基本連人帶狗都是他的紹興老鄉了。

沈***:“有宗海這一句話,我們就放心了,眼下順天鄉試之案,皇上和百官都在催着,宗海有什麼妙策?”

林延潮答道:“妙策不敢當,此事我已另行向元輔稟過,相信不用多久就會解決。”

沈一貫,朱賡對視一眼,心想真不愧是得意門生,這事上申時行沒找他們商量,而是找了林延潮。

同時朱賡,沈一貫也知道,這一次順天鄉試科場案上,朱賡爲首的浙黨,還未上陣就腳底抹油,沒有將事情扛下來,此舉令申時行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想到這裡朱賡後背出了一身冷汗,然後哈哈笑着道:“我就知道宗海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有你在禮部,愚兄我可省心多了。”

沈一貫沉默一陣然後道:“禮部祭祠司郎中高桂已是被貶作知縣了,祭祠司乃禮部四司之首,對於司官的人選,兩位有什麼考量的?”

朱賡看了沈一貫一眼,這一次順天鄉試弊案,他們本打算是讓林延潮出面替朱賡當下此事的,而將祭祠司郎中的位子作爲回報。

眼下林延潮好像並沒有拿出解決的辦法,但沈一貫卻主動拋出了此事,看來是有意向林延潮示好了。

朱賡也知要大力拉攏林延潮,於是道:“左宗伯心底有什麼人選,不妨與少宰推薦。”

林延潮知道祭祠司郎中是四司之一,是自己直接下屬,若換一個人與他對着幹,自己雖能收拾得了,但對自己名聲也不好。

林延潮當下道:“刑部員外郎于玉立辦事穩妥,德才兼備,我以爲他定可勝任。”

沈一貫聞言點了點頭,朱賡也表示贊成,如此這件事就八九不離十了。

然後朱賡問道:“對了,新任禮部右侍郎,吏部可有人選?”

沈***:“照例出缺後五日上稟,然後就可以進行公推,我有耳聞……”

朱賡,林延潮同時都豎起耳朵,沈一貫壓低聲音道:“……若不出意外,會是徐掌院。”

從沈一貫口裡道出,基本也就是板上釘釘。

徐顯卿熬了一年,終於還是升任禮部侍郎了,真是得償所願。

不久沈一貫告辭,朱賡與林延潮也知吏部的事無比繁忙,於是也就沒有相留。

林延潮回衙後,第一件事就是召來陳濟川與他吩咐道:“回府後立即備一份厚禮送到徐掌院府上。”

陳濟川也不問,而是立即道:“小人這就去辦。”

林延潮回府後,他升任左侍郎,官場上自有一番道賀之禮。

林延潮接待了幾名貴客,然後就讓學生們出面,自己回書房。

書房是郭正域,于玉立,林材,鍾羽正,袁宗道,孫承宗,方從哲等人,林黨骨幹都在於此。

衆人正在閒聊,這時候陳濟川入內低聲道:“提督東廠太監張鯨命人送來一份賀禮,老爺收不收?”

而衆人都是吃驚,張鯨怎麼可能會在這時候給林延潮送禮。二人關係本來就不好,而且張鯨現在還是在風頭浪尖上,給林延潮送禮,多半沒安好心。

林延潮目光一凜手撫桌案,心道該來的還是來了。

“陪我去看看!”

“恩師小心。”孫承宗提醒道。

林延潮點點頭,當下帶着衆人,來到外面時,但見來人是一名東廠校尉,恭恭敬敬地給林延潮遞了一張帖子。

林延潮去看了張鯨的賀禮,但見是一株大盆景,林延潮負手打量這大盆景,但見卻有一丈多高。

林延潮道:“張公公送得賀禮倒是別緻,不知我哪間屋子能擺得下。”

那麼東廠校尉道:“督公之前交待了,他說部堂大人將來遲早是要官居一品的,將來的屋子肯定比現在的大得大,他今日來算是提前相賀了。至於現在屋裡擺不下也無妨,大可以放在屋外。”

林延潮聞言笑了笑道:“那還真是多謝張公公了,你轉告他,就說多謝了!”

這名東廠校尉走後,衆人都是憤憤不平,有人道張鯨這是故意看不起林延潮,言下之意是林延潮屋子太小,比他現在的地位還差得遠呢。

但是林延潮卻知張鯨送這樹卻是另一個意思。

當日衆賀客都走後,陳濟川向林延潮問道:“老爺,這張鯨送此物給你是何用意?”

林延潮道:“很簡單,這盆景太大了,屋裡容不下,只能移栽到屋外去,他的意思,是廟堂上是容不下我了,要把我趕出去!”

陳濟川吃了一驚:“老爺……”

林延潮嘆道:“當年要早聽恩師的話,不與張鯨走得太近就好了,眼下他遭到百官彈劾,遲早是要完了,所以就心生毒計,要拖我下水。”

“真卑鄙,老爺,這張鯨居然有這一手,可有什麼對策?”

林延潮道:“我是早料到如此,也有了準備,但要破解卻是難了,這都是當年種下的因,避是避不過的!不過還好,這幾年事情做了不少,承宗他們也是逐漸可以挑起大梁來,就算我現在下野也沒什麼。”

林延潮心道,此事就算捅出去,天子也不過是一時震怒而已,現在屯田御史徐貞明告知在京畿試種番薯,玉米大獲成功,此事自己有運籌之功的,只要申時行仍在朝堂上,自己仍有東山再起之事。

陳濟川則是十分焦急獻策道:“老爺,我看你未必會輸,這張鯨輸了就是一條命,但老爺你輸了則是罷官。我們可以罷張鯨的官,但卻保下他的命,來換他封口,如此老爺不就可以安然無事嗎?”

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第九十三章 買房拉(第二更)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平衡左右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第一百零九章 反擊流言(第一更)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強大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林延潮之策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朝鮮之策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也行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第一百零九章 反擊流言(第一更)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衆望所歸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學(二更)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七百九十八章 欽差來了第五十一章 外舍弟子一千一百四十章 聽君一席話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局面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第四十九章 神童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第兩百六十八章 進京趕考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七百五十三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大隱第十九章 回家九百一十一章 赫赫兇名(二合一)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議一千七十一章 活在狗身上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九百七十七章 申時行的用意四百八十三章 裝逼打臉哪家強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爲相府站崗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八百七十一章 哪裡來的錢(二合一)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八百九十四章 堵塞言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事相求(一更)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非你莫屬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火紅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第兩百七十八章 拜見申時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六百六十三章 掌握全局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五百七十二章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