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九十二章 順天鄉試考官(第一更)

“但若把內聖外王放開,以政績論之,如此功過如何,天下之人一目瞭然。”

聽了于慎行的話,申時行笑着道:“什麼時候可遠也事起事功之學來?”

于慎行聽申時行這話有深意,頓時收斂笑容道:“下官胡亂說話,讓元輔見笑了。”

然後申時行道:“還有一件事,就是順天府尹提請今科順天鄉試,還有應天府鄉試也要到了。內閣打算讓禮部要草擬一個主考官,副主考的人選,你們有什麼考量嗎?”

這科舉的事歸儀制司管,也就是左侍郎于慎行分管,決定考官人選,此事也是禮部左侍郎最重要的權力。

林延潮在這事上就不說話了,否則就是越界。

于慎行當即道:“回稟中堂,兩京十三省鄉試,以順天,應天兩京鄉試最重,兼之南北國子監皆在,考生最多,解額也是最多。”

林延潮聽了心底有數,兩京鄉試中舉機率比較大,因爲解額有一百三十五名,反觀其他各省,少的如雲南只有四十五名,貴州只有三十名。

而多的省份如江西鄉試解額九十五名,浙江,福建兩省解額九十名,這幾個省都是傳統的科舉強省,三戶必有一個讀書人,如果才華不到一定程度,一輩子也出不了頭。

當時有數據統計,福建浙江鄉試中式的機率是一百四十五比一。

而順天鄉試中式的機率是二十比一。

所以兩個省份誕生了無數‘高考移民’,不少福建浙江籍士子都跑到順天,應天考試。

這也不能笑話人家,譬如林延潮的業師林烴,才華到了這個地步,但當初也是通過應天鄉試中舉,次年才考中的進士。

所以中舉人難,更難於中進士,那句金舉人銀進士不是沒道理的,這一點特別是對於幾個科舉大省的讀書人而言。

“順天鄉試乃皇上之恩典,但因爲如此,有些人不知自愛,本朝開國以來,故多有冒籍考生,舞弊之案也是最多。所以必須嚴選主考官,副主考,從頭審覈以防止任何弊案。”

林延潮聽了于慎行這話,心底也是暗歎,你此言一出,有人就要不高興了。

申時行捏須道:“歐陽修曾有言,人間最是無情的就是造化,故而權衡優勝劣汰之道,唯有至正至公。”

“順天之秋闈務需秉持至公至正之道而行,本輔二月時已是下令,兩京國子監對於監生一律錄科,不合格者不允鄉試,此外爲捐監者不許參加本科之鄉試。”

于慎行躬身道:“元輔英明。”

申時行壓了壓手示意于慎行坐下然後問道:“不過主副考官非得其人不可,可遠對於應天鄉試的考官有什麼人選嗎?”

于慎行當即道:“順天,應天鄉試的主副考官,向來都是兩名詞臣往典厥事,而福建,浙江,江西,湖廣四省,是一名翰林,一名給事中,其餘各省考官也是由京官甲科進士出任。”

“眼下翰林院中左庶子盛訥,劉元震,右庶子黃洪憲,洗馬劉楚先,侍講陸可教,馮琦,中允蕭良有,修撰楊起元都是合適人選。”

林延潮也是感嘆,自己曾有主持應天鄉試的資格,後來因爲張居正的事給推掉了。但現在林延潮已經沒有‘資格’主持了鄉試了,想想看也真是遺憾啊。

“其中左庶子劉元震,爲隆慶五年進士,有庶吉士授編修,博學多文,爲人正直,官聲很好,還有洗馬劉楚先同爲隆慶五年,入館以來勤勤懇懇以編修國史爲事,不與外官交往,當初爲國本之事數度進言,忠貞可嘉,依下官看來,這二人都是正主考合適人選。”

林延潮與劉楚先,劉元震二人都在翰林院共事多年,雖是私交平平,甚至也生過一些小摩擦,但事情久了也就不以爲然了。

何況當初林延潮提拔爲禮部侍郎時,二人也有來相賀,眼下不如賣給人情給他們,也是回報于慎行的支持。

林延潮在旁幫腔道:“啓稟兩位中堂,庶子,洗馬二人,在翰院中不僅才學出類拔萃,而且爲人爲官也有許多值得稱道的地方,若是由二人出任應天考官,必爲國家舉得其人。”

申時行點點頭,看向王錫爵問道:“元馭兄以爲呢?我記得這劉楚先是你的門生啊。”

王錫爵笑了笑道:“元翁見笑了,僕以爲若是由劉庶子,劉洗馬出任考官,足以勝任。”

申時行點點頭道:“既是可遠,宗海都推舉二人,到時具本上奏就是。”

“好了,剩下順天府考官,上一科順天鄉試有浙人以二月入都,冒通州籍入學,最後中式者八人,京師學生憤然不平,投匿名文書,訴中式不應皆外郡,及各州縣進學之弊。最後天子下旨讓六名士子發回原籍爲民。”

說到這裡申時行神情嚴肅:“皇上對於這一科順天鄉試極爲關切,所以本輔需慎選這一科的鄉試考官,由正直可靠的官員充任,如此才能解陛下之疑慮。本輔這半個月考量再三,以爲黃洪憲,盛訥二人足以升任,你們意下如何?”

聽了申時行的話,于慎行臉色一變。

林延潮也是揣測到申時行的手段,先是拋出應天鄉試兩位考官給於慎行定奪,然後再自己決定順天鄉試的考官。

如此于慎行就是對順天鄉試兩位考官人選有所意見,這時候也不好站出來反對。

但是申時行提名別人也就罷了,這黃洪憲有‘前科’啊。

黃洪憲在萬曆五年的會試裡取了張居正的次子張嗣修,最後張嗣修得中榜眼。

如此官員任考官,不是明白的等人通關節嗎?

倒是盛訥爲官清正,是一個可靠人選。

于慎行果真不好反對了,只能道:“敢問元輔,二人誰爲主考官?”

申時行道:“黃庶子上一科主持過福建鄉試,上下一致稱讚,倒是盛庶子似第一次主持鄉試,經驗未免不足。此次鄉試關係重大,就讓黃庶子出任主考官吧!”

于慎行聽了心底不滿,但面上掙扎了一陣,仍是道:“是,元輔,下官到時一併具本上奏。”

林延潮默默爲于慎行嘆了口氣。

稟完了事,林延潮與于慎行二人一併離開文淵閣。

于慎行當即向林延潮抱怨道:“宗海,這黃洪憲爲右庶子,盛訥爲左庶子,官序次之,再說二人同爲隆慶五年進士,但盛訥是二甲十名,黃洪憲爲二甲十三名,怎麼反而居於主考官的位子?”

林延潮拍了拍于慎行的肩膀道:“可遠兄,元輔於此事早有定見,這是我等不能爭的。”

于慎行搖了搖頭道:“宗海,朝廷取士乃至公至正之道,此乃於某職責所在,於某不是不喜元輔越過我指定考官人選,而是這黃洪憲並非堪任之選,由他來出任主考官,這一次順天鄉試必然出事。”

林延潮好言安慰了于慎行一番。

林延潮回衙門後,當即親自草擬準備要在天理報上發表的祭奠海瑞的文章。

林延潮推去了一切公事,連飯也不吃,在衙門裡坐着連寫,他已是許久沒有親自寫文了,初時動筆微微有些生疏,但越寫越是暢快。

寫文章纔是自己本行,現在筆下一動,彷彿見了老朋友,又如同飲了醇酒的感覺。

三篇寫就後,林延潮當即捲了文章趕往申時行府上。

轎子在夜色之中前行,京城退去了白日的繁華,歸於夜晚的平靜。

雖說街道左右的店鋪都已收攤,但路上還是有不少的行人匆匆的趕路。

大轎前方的轎伕,下人喝道前行,左右百姓以及卑微的官員,紛紛避道立在一旁。

林延潮偶爾掀開轎簾,朝街邊望去,但見路上的行人眼中滿是敬畏,羨慕之色。

林延潮放下轎簾,默然坐着,心底已是有了決定。

“好文章!”

一盞燈下,申時行戴着銅製的西洋眼鏡,對着林延潮的文章由衷讚道。

“宗海可知道京城裡哪位官員的手稿最貴?”申時行看向林延潮問道。

林延潮連忙道:“當然是恩師了。”

申時行笑了笑道:“你不要奉承我,前幾日用懋他們去了京城裡‘問宣齋’給老夫帶回來一份你的手跡,是你當年爲翰林時抄錄的手稿,據說是由前掌院陳思育的後人賣出的。”

“你可知賣作多少價錢?這樣一片紙,足足作價十五兩紋銀!”

林延潮聞言也是倒吸一口涼氣心想,我以後是不是也可以辭官不做了,賣字爲生?可是我的字寫的不過平平而已,是了,這就是所謂的名氣加成吧。

“這還只是一般的手稿,若是如漕弊論這樣的文章,那是可以值得百金的,”申時行調侃了幾句,然後他笑容一斂道:“你這麼遲了來找老夫,不是爲了拿這幾篇文章給老夫看的吧,說說有什麼事?”

“是,恩師,學生確有事稟告,”林延潮當即道,“是有關顧憲成找學生一併彈劾張鯨之事。”

第一百七十六章 明察秋毫(二更)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九百八十一章 國策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四百九十七章 欽差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九百零七章 聖旨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一千三十五章 國有諍臣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偉器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俘虜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一千一百二十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第三百三十三章 折服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七百七十六章 屈就一千二十六章 秋夜讀書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一千三百章 大興縣試九百六十三章 考語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第三十章 奇才第兩百二十章 上屋抽梯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八百零一章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第兩百六十三章 仗勢欺人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七百七十七章 入宮覲見(二合一)五百四十八章 說一不說二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對題了(二更)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一千兩百二十章 事故八百三十九章 請動漕督的面子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一千一百二十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兩百五十九章 求仁七百九十七章 談判一千二十六章 秋夜讀書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一千三百零二章 元輔,請留步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第七十八章 背書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八百四十七章 官吏奸滑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一千八十四章 密議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第兩百五十九章 求仁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五百九十一章 甩鍋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兄長立功了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夫看好你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四百四十九章 滿分的逼第四百零三章 圍門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出兵一千章 經史並重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