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

天子親自召見授官,意味着什麼?

舒應龍很清楚,當今天子一直不滿意廷推之制,對於吏部推上來的官員,經常不選正推,而選陪推。

而這一次天子,其他廷推的官員都不見,而見了林延潮就意味天子對林延潮的支持。

九卿會推禮部右侍郎,林延潮列爲正推,天子不僅圈用還在授官後,親自召對,可見天子到九卿,都是支持林延潮這一次升任侍郎,這背景相當的深厚。

就此而言,舒應龍臉色極不好看,但此刻唯有強作笑容:“少宗伯竟……竟有此恩遇,失……失敬。”

林延潮一臉謙虛的道:“司空之言,實不敢當!”

當下二人對揖錯身而過。

林延潮走出長安左門,宮門之外即是長安街。

長安街上十分繁華,長安左門以南就是翰林院,吏部,禮部等衙門,這裡是官員出入最多的地方。

林延潮突聽見報攤上有人大聲吆喝:“新出的皇明時報,山東道御史林執向上疏請改前首輔張文忠改諡爲文榮!”

林延潮聞言對陳濟川道:“買一份皇明日報來,我車上看。”

說完林延潮上了馬車,而陳濟川買了報紙後,從車簾裡遞了進去。

隨後展明驅車回府,而林延潮坐在顛簸的馬車上,攤開皇明時報,但見這位言官是如此攻訐張璁的。

他指責張璁爲在朝奸佞,爲官不稱,不宜冒上諡,要將其諡號改爲下諡。

要知道文官諡‘文’字是上諡,非大臣不可輕授。

至於榮,寵祿光大爲榮,言下之意就是靠巴結人上位的。

奏章裡還拿出佐證,當年世宗時候的吏部尚書汪鋐,依靠着巴結張璁才擔上的吏部天官,最後得到的諡號是榮和。

至於將張璁降諡爲文榮,已是很給他面子了。

奏章下還附着一篇社論。

社論代表了皇明時候的意見,那就是抨擊張璁,看到這裡林延潮將報紙捲起。

自己這才一提張璁,這麼快就有人攻訐,這雖沒有出乎他的意料,但着實來得有些快。

這算是給自己履新一個警告嗎?

想到這裡,林延潮一挑車簾,但見長安街上依舊車馬如織,繁華非常,而京城裡的雪已是越下越大,前路變得有些撲朔迷離

次日上衙到任,也是費了一番功夫。

朝服,公服自任命以下,林府也是趕着定製好了。

現在整個明朝的士大夫,官員階層,早沒有了剛開國時儉樸習氣,朝堂上遍佈奢侈享受之風。張居正當首輔時帶頭如此,每日必易一衣,其衣必鮮美耀目。

當然以時人的觀點,張居正本來就長得很帥。

不過在林延潮看來,張居正是張居正,在以天下爲己任這方面,學他就好了,至於臭美就不必了。萬一被哪位公主看上了,也是一件煩惱的事。

林延潮公服,朝服只是各定做了兩套而已,即是如此就已用去十幾兩銀子。

即便林延潮位列三品,這筆支出也是不小。

他剛爲修撰是,月俸是八石,但這月俸八石明面上,實際到手一石米,二兩多銀子,以及布絹,其餘就是柴薪皁銀四兩,直堂銀不等。

後來外放歸德,地方官有羨餘錢,正俸就看不上了。

現在他爲正三品後,月俸三十五石祿米。

實際到手,米十二石,銀十五兩,此外折絹折布,還有寶鈔兩千七百六十貫。

在此林延潮很想吐糟,一條鞭法都實行有段日子,民間都統一繳銀了,爲什麼官員仍是本色折色一起發放呢?

還有這寶鈔,是拿來擦屁股的嗎?

當然官員最大好處就是免役免賦。

正三品官,能差役優免二十丁,也就是二十個成年男子免役,另免去稅糧二十石。

這規矩到了萬曆十四年,也是去年,免去稅糧,更近一步改爲免田賦,甚至額度大幅提升。

正三品京官可以免去六百七十畝的田租。

如申時行這樣正一品,可以免去一千畝。

申時行當時這舉措,如同默認官員免田賦,一邊確保了張居正實行嚴格的清丈田畝的成果,自己也緩解了官紳階層的反對之聲。

朝廷想着,反正官紳也是通過各等手段避稅,與其這錢收不上來,倒不如給你。

沒錯,此舉之後,朝廷壓力消解了,卻導致民間官紳並田更加有恃無恐!

免賦免役外,就是皁隸銀,這錢兵部支給,若官員不願用皁隸,兵部也會照付,一名差役一個月是一兩役錢。

正三品官員可用十名皁隸,十人也就是十兩。

所以眼下林延潮到手是,米十二石,銀二十五兩,絹布數匹,還有可以忽略不計的寶鈔。

訂做兩套官服,甚至按照現在正三品大員的官俸而言,甚至隨隨便便的事。

所以大明官員依靠正俸過日子,養一個人還行,要想養一大家子只能如海瑞那樣,吃個二兩肉都要上皇明時報的頭條了。

次日風雪降臨東長安街上。

這時候天剛亮。

五城兵馬司的巡丁正巡邏在大街上。

這天氣冷得幾乎凍掉了人的手指,這一隊巡丁凍得直哆嗦,他們靠着牆邊呵氣暖手,喝了幾口酒,這才稍稍暖了身子,然後重新上街。

此刻他們遠遠看見一頂大轎行來,所謂大轎就是八人擡的大轎。

衆巡丁們避在道旁,幾人問道:“這是哪位大人的八座大轎?”

“不清楚,沒打官銜牌出來。”

“誰知道呢?聽聞現在宮裡張鯨手下那些內監,都敢乘八座大轎,橫行京師,說不定轎子裡又是哪個內豎?”

這名巡丁目光中露出一抹不屑,正好這時候轎簾子一挑,轎子里人看了出來。

這名巡丁心道,不好自己說話被人聽見了。

轎子裡的人不到三十歲,頭戴烏紗,蓄着兩撇八字須,淡然地朝這名官兵看了一眼,隨即又放下簾子。

頓時一旁巡丁都是嚇尿了,慌忙跪在道旁。

不過所幸轎子裡的人,並沒有與他計較,而是直接往長安街前面的巷子一拐。

轎子一走,方纔失言的巡丁纔出了一口氣,卻突然頭一暈,整個摔倒地上,原來是頭頂捱了領頭的一拳頭。

“你這不長眼的,你有見過哪個內監敢坐着大轎往衙門去?害你自己也就算了,還要將咱們一隊弟兄都害死嗎?你這不成器的東西,我把你領回去讓你爹打死你。”

“別!莫叔,我知道錯了,知道錯了。”

這名巡丁被狠狠罵了一頓,方纔了事。

卻說方纔那頂八座大轎,經巷子一直往南走到底,快到崇文門裡大街時,轎子方纔停下。

一名三十餘歲管家模樣的人在轎邊言道:“老爺,到禮部衙門了。”

轎子裡自是新官上任的林延潮,他走下轎子朝西面看去,禮部衙門正坐落在此。

禮部衙門北面挨着是戶部衙門,東面是欽天監,太醫院。

林延潮下轎之際,一名隨從將褐蓋遮過,正好擋住了風雪。

在朝四品以上官員用褐蓋,也就是黑色茶褐羅爲表,紅絹襯裡的大傘蓋,然後依次是黃繖,青繖。

在褐蓋下,林延潮負手看着雪中靜謐的禮部衙門。

禮部衙門口的幾名門子看見八座大轎已是立即迎了上來,問道:“可是新到任的部堂大人嗎?”

林延潮看着雪景,沒有說話,陳濟川淡淡道:“是,爾等還不去通報。”

幾名門子心道,果真是新任堂官到了,都是不由看了林延潮一眼,對方穿着緋色公服,公服上繡着孔雀補子心想,果真新到任的部堂大人如傳聞的一樣年輕。

幾名門子不敢怠慢,當下一人飛奔着入內稟告。

隨後穿着青袍的郎署官員出門迎接……

到任之際,自有一番禮儀,行香拜祭之後,衆官員即至正堂入座。

禮部尚書沈鯉面南而坐,左侍郎于慎行坐於東首,右侍郎林延潮而坐於西首。

正是官員公座,平日大家並不在一處辦公,禮部有三堂,四司,司務廳。

尚書坐正堂,官署正堂一定是坐北朝南的,至於侍郎則坐東西二堂,在各部衙門官員的官話中,一般以東衙門或西衙門代稱侍郎的坐堂的衙署。

因爲三位堂官分開坐堂,因此這也是部堂大人的稱呼由來。

至於禮部四司,分別是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務。

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

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

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

四司之中,當然是以儀制清吏司居首,又最尊貴,這就如同吏部文選司一般。

吏部禮部管理都還算簡單,只是有四個司,如戶部,刑部下面十幾個清吏司,那官員可就繁雜多了,關係也十分複雜。

林延潮到任後,各司郎官,副郎,屬官都是來參拜。

其中不少都是老熟人了,如萬曆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林延潮的同年董嗣成,現任主客司郎中。

還有萬曆五年進士高桂,此人與林延潮也有往來,現任祠祭司郎中。

于孔兼,也是萬曆八年的進士,他的侄兒于玉立是林黨黨徒,他弟弟於仕廉現爲庶吉士是林延潮的門生,此人現任儀制司員外郎。

還有一件事,就是于孔兼的長女嫁給了他的同年,現任戶部員外郎姜士昌。

儘管有這麼多關係,但林延潮與于孔兼關係平平,他平日倒是與顧憲成走的很近。

最後就是儀制司郎中汪可受,此人也是萬曆八年的進士,接替郭正域的差事,現在還兼管着天理報。

而現在林延潮面對着他們,有等老同學都成了自己部下的感覺,心情也是滿複雜的。

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兄長立功了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八百二十九章 你敢陷害我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海禁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七百九十六章 下城來談一千零七章 軒然大波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辭一千六十五章 借刀殺人之計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一千四十一章 上下第兩百一十二章 可列經魁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爲官之道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九百一十二章 馬屁的方式一千零八章 考官人選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懇請出山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七百八十三章 寫信(謝摸摸頭書友盟主)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爭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第兩百八十六章 文動京華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一千一百二十章 水至清則無魚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第三百零九章 盼登第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五百零五章 就是怕錦衣夜行啊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繩怎麼看?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第一百八十八章 做事很有分寸第一百三十五章 傑出弟子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第四百一十八章 救兵來了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六百九十三章 爲難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八百二十五章 風雨欲來(二合一)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七百五十四章 首輔(謝豪豬tyz書友盟主)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轍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六百九十二章 考官人選九百九十二章 詞林大僚五百九十五章 愛卿真乃高才九百九十章 儲相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第二十章 蜆子湯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八百九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一千兩百四十章 正氣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第兩百二十五章 鎮場詩(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