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七十四章 平步青雲

林延潮說完之後,堂內衆官員都是憂慮是否接這個話茬,因爲這是一個當大幹系的問題,爲官最忌諱就是說話不夠謹慎,而授人把柄。

反觀庶吉士們卻不一樣。

爲官之初最是意氣飛揚,在翰林院裡也沒有沾染各個衙門那保身慎言的風氣,又加上林延潮爲他們教習時,這些人早就經過一番變法事功理念的薰陶。

所以林延潮敢在這時說出效仿張璁張永嘉這樣的話,他們絕對在心底支持。

這時候堂內官員仍是無人說話,連葉向高,孫承宗他們也謹慎地想說什麼,他不是不敢說,而是怕說了以後捲入一個‘變法黨’的名頭,如此反而對林延潮不利。

倒是這時堂外一人朗聲道:“部堂大人所言真振聾發聵。”

衆官員看向堂,朱賡心想哪個人這個時候竟敢作聲,於是道:“堂外何人說話?”

“回稟少宰,學生乃庶常袁宗道。”衆人看去但見是當年會試二甲頭名的袁宗道。

朱賡知道公安袁家的名聲,也知道此人乃官宦之後,又是林延潮的學生,本來要重責的,當即放緩了臉色,朱賡溫和地道:“諸公面前,年輕人既有如此膽量,不如入堂一言,讓本部堂一聞高見。”

“學生謝過部堂大人。”

袁宗道大步邁入堂中,一點也不爲自己年輕,尚未授官而有所膽怯,反觀他朗聲道:“學生承蒙林部堂教誨,每日在翰林院讀書,學的就是如何學成,以報國家天下之用。”

聽了袁宗道的話,衆人都是點頭。

連朱賡也是露出讚許之色。

“林部堂教誨我們,平日我等爲官不在於爲官,而在於敢爲天下先。張永嘉爲官搢紳之士,嫉之如仇,謀身之處雖有不足,然而卻功大於社稷,莫大於是,理應值得我們庶常效仿。”

朱賡捏須呵呵一笑,走到袁宗道面前,上下審視了一番然後笑了笑道:“後生還真敢說話。既是爲官,德在第一位,爲宰相,器在第一位,此乃德業的根本。當然張永嘉的功業也是可觀,世廟對於張永嘉也是察其誠而信之用之,呼其元輔羅山而不稱其名,這也是恩典了。”

“先人的對對錯錯,本來就評價不完,至於效仿當然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可一概效之,也不可一概棄之,當然今日我等還是賀林學士升遷之喜,至於張永嘉的功過,不妨日後再提。”

朱賡這一番話將事情揭過,撇清了責任,又不得罪林延潮,並強行結束了話題。

林延潮點點頭道:“少宰所言正是,伯修,少宰的提點你可記住了嗎?”

袁宗道拱手道:“學生謝過少宰。”

然後袁宗道退至一旁,衆官員本是懸着的心都是放下且一併追捧道:“果真是少宰大人,詞乃金玉之言。”

“字字擲地有聲,見我等不能見也。”

“撥雲見霧,大音希聲啊!”

朱賡聞言朗聲地笑着。

事情揭過,下面衆官員一一上前向林延潮道賀,輪到劉虞夔時。

這位隆慶五年的老翰林治學比林延潮久,爲官資歷比他深,讓對方向自己道賀,林延潮一時不知說什麼。

但見劉虞夔對林延潮,拱手道:“老朽一生自負讀書爲學不遜於人,但比起林部堂而言,今日方知讀書爲學上還是欠缺了知行合一,今日多謝林部堂這番肺腑之言,好一個敢爲天下先。”

林延潮一愕,隨即笑着道:“翰長過譽了,林某不敢言什麼天下先,只是爲學爲官上都有一份固執而已。”

劉虞夔欣然道:“固執好!固執的好!林部堂在禮部任上,老夫會拭目以待。”

說完劉虞夔轉身離去。

輪到孫繼皋時,他向林延潮一揖,林延潮忙道:“以德兄,你我相交多年,如此真折煞我了。”

孫繼皋爽朗地笑着道:“我與劉直卿一樣,都以爲自己治學爲官上不見得有弱於你地方,但宗海不隨大流而默,就以這份敢爲天下先而言,孫某不如。”

“孫某在朝閱官無數,但論大丈夫不介於富貴貧寒,立於功名,有其才而申其用者,唯有宗海也。”

林延潮念着‘有其才而申其用’幾個字,這不正是自己一生所求嗎?林延潮當下笑着道:”以德兄這一番讚譽,說我心底去了。林某不敢推辭,以後當以此砥礪而行。”

林延潮深感欣慰,這一番推心置腹的話,儘管冒了風險,但也取得了不少人的支持。

這時蕭良有上前道:“林部堂……”

“以佔兄,你我還是以舊日相稱吧。”

蕭良有笑了笑道:“蕭某不敢,在此賀林部堂在禮部一帆風順,一展抱負!”

林延潮也是一笑,二人相對一揖。

葉向高看着林延潮,以莫名的口氣道:“宗海兄,你又先吾着鞭了,我現在都不知落在何處呢?”

看着對方又是爲自己高興,又是自慚的神情,林延潮握住葉向高的手道:“風物長宜放眼量,吾在前等你。”

葉向高斟酌這一句風物長宜放眼量道:“非有此心胸,不足以道如此之言。爲官爲國,吾當效兄之所爲。”

林延潮正色道:“願與兄一併常懷扣楫中流之志,爲國爲民做一番事。”

葉向高也是動容道:“大丈夫當如此。”

二人對揖。

孫承宗,方從哲,袁宗道,陳應龍,於仕廉等人看着林延潮與葉向高以意氣期許,這番友情,實如當年劉琨祖逖之交。

至於他們都是林延潮心腹,在這時候衆目睽睽下,不敢太親近,以免有結黨之嫌疑了。

所以他們簡單的道賀就算揭過,這不急在一時,日後私下再向林延潮鄭重道賀纔是正經事。

他們都是簡短了說了幾句,倒是翰林院裡一幫同僚們,知道林延潮升遷禮部侍郎後,卻都是有些不捨。

翰林之間彼此利害衝突本就不多,以往與林延潮有些過節的,該整走的也都被林延潮整走的,剩下的也只是文人相輕而已。

現在林延潮高升後,大家念起林延潮的爲人,以及今日這一番推心置腹的話,都是感受到林延潮的真誠。

儘管心底與他的政見未必相同,但能開誠佈公,就足見林延潮乃是一名君子。

君子可以和而不同,但絕不掖着藏着。

堂堂正正者,方可以得人心。

“林部堂,今日一別你我尚是朋友,但若是你要效仿張文忠,那麼在朝堂之上我就要反對你了。

曾朝節是這麼說的。

他是萬曆五年的探花,與林延潮私交還不錯,但他在翰林院是最反對張居正的變法。

也因爲這一點,他雖是楚人,卻沒有因爲同鄉的緣故,當初在清算張居正一事上有所牽連。

林延潮向曾朝節一揖道:“謝曾兄肯與我明言,全我們二人之交情,但私誼是私誼,公義歸公義,這點上我絕不相讓。”

曾朝節點點頭道:“說得好,在翰院時,曾某不如你,他日到了朝堂上曾某另行領教林部堂的雄詞了。”

二人對揖之後,各自一笑。

林延潮的笑中又有幾分傷感。

衆官員都在一旁看着,林延潮一一受賀,這些人都是明眼人,分得清哪些人是虛詞,哪些人是心底話。

看着林延潮在翰林院深得如此得人心,都露出意味深長的神色,也就是林延潮的人格魅力所在吧。

三名吏部的官員在那議論。

“林部堂竟欲比之張文忠,這……這官場上現在越來越少人敢說真話了。”

“只是林部堂要做哪一個張文忠?”

“無論是哪一個,但這份犯疾風而表勁,契寒鬆而立節,真乃名臣風範。”

“正是,有林部堂這樣敢於任事的官員在朝,朝堂上的大事就不怕沒有人主張了。”

“不說了,我等也該上前賀上一賀。”

“對了,翰林院一會可安排了宴席?”

“聽聞是安排了,但盼翰林院的飯菜不會太差,以往連打包的興致都俸欠。”

“哈哈,就算飯菜再差,今日能見識林部堂此宰相氣度,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來,來,我等道賀後,一會宴上大家多喝幾杯,今日興致實在是好。”

“你是有酒都行,咱們今日不醉不歸,下官陳萬春恭賀部堂大人。”

“陛下欲有大用於部堂大人,八載七遷,此爲官場佳話。”一名官員聲情並茂地言道。

“當今聖上乃聖明天子,用人之道是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這一次升任,可見部堂大人在陛下與文武百官眼底,是才德兼備之選啊!”

“正是,正是,三元及第,八載七聖心,此皆乃聖心之獨運,造化之非凡。”

這幾名官員私下聊天時,倒是對林延潮很佩服,但面上恭賀時,卻又換成官場套詞了。

林延潮道:“三位大人所言極是,林某能有今日,一切皆乃天恩所賜。”

林延潮也隨着他們話講,升官以後第一個感謝皇帝,這是爲官必須的。

三名吏部官員道賀後,其餘人也是跟上來向林延潮道賀。

此刻無論是同僚舊友,還是衙門屬吏此刻都是向林延潮一一相賀。

平步青雲之時,就是如此風光。

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第三十章 奇才九百七十八章 京中輿論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一千一百零七章 黨羽五百四十八章 說一不說二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六百五十二章 愛屋及烏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一千八十六章 琉球攻略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一千兩百零一章 下馬威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時機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四百七十一章 ********第七十章 德主刑輔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潛邸講官第一百六十章 大辦酒席(一更)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第一百八十八章 做事很有分寸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六百二十四章 大大的忠臣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一百一十六章 衡文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五百四十九章 單獨召見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馬之功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第四百一十一章 你就是太小心謹慎了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四百七十七章 此子莫非奇才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一千七十章 正推一千兩百零一章 下馬威第一百七十六章 明察秋毫(二更)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六百四十五章 發來賀電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九百一十四章 未得意先忘形第三十七章 與先生作對的頑童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四百六十章 幕客一千章 經史並重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啓的辦法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局面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五百四十六章 御膳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第八十六章 俞龍戚虎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稅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第一百一十七章 府試報名(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七章 爲政不難,不罪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