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

當申時行下令讓大理寺卿孫丕揚,刑部尚書李世達帶人去東廠提人時,二人都是吃了一驚。

一來他們不願意因此得罪了張鯨,二來申時行一向穩重,卻不是如此貿然行事的,如此下去平白與東廠撕破臉了,沒有好處。

孫丕揚,李世達正猶豫,楊巍已是出面道:“元輔,你看是不是如此,蕭公公正好也在這裡,你讓他給張公公傳個話,讓他東廠自己將張紳押來,如此也省去了不少麻煩。”

申時行聽楊巍之言道:“楊公此言不無道理,但是此人頗有畏罪之意,否則不會哪裡也不去,非去了東廠裡躲避,不派兩位大人去請,恐怕請不動。”

楊巍捏須點點頭道:“是啊,東緝事廠何等地方,一般人的面子怕是不賣的。”

說完楊巍有意無意地看了一眼蕭玉。

蕭玉已是一身冷汗立即稟告道:“刑部與大理寺去東廠提人,此事前所未有,萬一有什麼誤會……”

“申先生,楊尚書,咱家將事情先稟告老祖宗不知可否。”

申時行道:“依本輔看還是李司寇,孫廷尉陪你走一趟,否則說不明白。”

蕭玉色變道:“實在不敢勞煩兩位大人。”

於是蕭玉對後面兩位東廠校尉道:“還愣着做什麼?還不快去稟告督公?”

兩位東廠校尉稱是一聲,當即走了。

他們得到蕭玉的吩咐,片刻停留不要一會即出宮來到了東華門外的東緝事廠。

東廠是由朱棣設置,當時鎮撫司在宮外,難以隨傳隨到,所以就着近在宮門處設立東緝事廠,與錦衣衛一併監視百官。

兩位校尉走到東緝事廠門口,門前整整齊齊站立的都是一律戴尖帽,着白皮靴,穿直身衣服的東廠番子。

兩人驗過腰牌方允入了大堂,但見大堂前豎立着一面‘流芳百世’的牌坊。

經過牌坊過了儀門,即是大廳,大廳懸岳飛畫像,此舉提醒緹騎辦案毋枉毋縱。

而東廠的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現在完全臨駕於錦衣衛之上,錦衣衛指揮使的任命都要通過東廠督主。

兩名校尉來時,張鯨正給東廠歷代督主的牌位上香。

張鯨神情肅穆,率領東廠掌刑,理刑,掌班,領班數十人叩頭。

這督主的牌位裡,如王振,劉瑾這樣的人物赫然在列。

張鯨上完香起身,後面東廠官尉也是起身,他們與門外普通番子打扮差不多,唯獨是身着褐衣。

張紳也列在其後,張鯨剛給這乾兒子要了一個錦衣衛百戶的官銜。

然後兩位校尉上前道:“督主大事不好了。”

張鯨擺了擺手,揮去香案上的煙氣,揹負雙手看着牌位道:“慢慢說!”

兩名校尉將會推之事稟告。

張鯨聽完後,不動聲色,至於東廠官員們則都是勃然大怒。

“咱們東廠只聽皇上一人差遣,什麼時候文官也可以到我們頭上拉屎拉尿了?”

“申時行好大膽子,居然敢在我們面前提人!不行,不給,大不了把官司打到皇上那邊去。”

“哼,若是申時行敢動手,我們就與他翻臉,看看是誰下不了臺。”

“夠了!”張鯨打斷衆人的話,看向下首張紳道:“叫你去你就去,有什麼好怕的。”

衆校尉都是色變,張紳立即道:“乾爹,我不能去啊,申時行這完全是偏袒林延潮,我這一去就全完了。”

張鯨道:“不去怎麼辦?”

一人道:“督主,這申時行,楊巍也就是放個狠話,到東廠來提人,給他們文官十個膽子也不敢,當年張居正在時,都不敢這麼辦,這申時行又算老幾?”

“督主,若是去了,以後咱們東廠在大理寺,刑部面前也就低了一頭了。”

張鯨心知這些人說的有道理,以往他真敢這麼與申時行放炮,但今天自己有大把柄握在申時行手中。

今日申時行就是藉着這事來削自己的面子。

申時行也算留着三分餘地,若是真派人大理寺,刑部的人來請,那麼自己丟人也就算丟到家了。

但是若真的去,那麼不是說明東廠也無人保護自己人,從此文官的勢力就要壓倒他們了,自己這督主的面子往哪裡放。

這時候張紳道:“乾爹救命,申時行這是要兒子去頂罪啊,千萬不能讓兒子去啊。”

張鯨看了張紳一眼道:“不會沒命,反正申時行手裡沒有證據,你只要將嘴巴咬死就好了,量他不敢對你如何!”

“話是這麼說,可是乾爹,那可是當朝宰相,吏部尚書,還有那麼多大員在,兒子我……我……”

“沒半點出息!有乾爹在,我看誰敢爲難你!”

張鯨牙齒一咬,露出森然之色。

闕左門。

闕左門左單檐歇山頂,此刻衆大員們到了闕左門側的北廡房裡先歇息,喝茶聊天。

不久聽聞外頭稟告張鯨來了。

申時行微微訝然。

楊巍冷笑道:“他是怕他手下奴才被人欺負了,自己是來撐腰的。”

申時行笑了笑道:“那咱們看看去!”

衆大員們先後來到廡房外,遠遠看去但見一頂四人擡的步攆從太廟方向而來,前後穿着錦衣的太監,錦衣衛簇擁而來。

衆大員看了這陣仗不由目光都是一縮。

確實不用看步攆裡的人,就知道是張鯨到了。

不是誰都有資格在紫禁城裡乘轎的。大明制度在朝三品以上大員,許可用大轎。

但是到了紫禁城裡,官員不許用轎。

申時行身爲宰相平日入宮用四人擡的步攆,張鯨平日用的二人擡凳杌,而近日聽聞張鯨爲天子賞賜,乘坐四人擡的步攆,沒料到是真的。

但是畢竟天子是賞賜,衆文臣們也不好當面說什麼,只是猜測張鯨又收颳了多少奇珍異寶獻給天子了。

衆大員們就這麼看着張鯨這赫赫的氣勢,王錫爵搖頭道:“宦官誇耀儀仗招搖過市,非國家之福。”

楊巍正色道:“何止如此,這樣的權宦從古至今都沒有好下場!”

說話間張鯨的步攆到了闕左門前。

張鯨下了步攆,負手掃視過左右,衆官員們都沒有起身見禮,私下工部尚書舒應龍是給張鯨叩頭的,但面上哪個官員敢這麼幹,御史必然會彈劾的罷官爲止。

馮保以後,張鯨手掌東廠至今五年有餘,積威之下,衆大員們中數人此刻有些不知所措。

申時行不過是傳召一個張紳,沒料到把張鯨也請動來了。

申時行在臺階上道:“勞張公公大駕,親自來闕左門一趟!”

張鯨看了一眼申時行,他當初投申時行時,知道對方不是如張居正那樣的強勢宰相,故而一時低頭無妨,但今日的申時行確實有些出人意料。

張鯨笑道:“聽聞幾位大人要親自提審咱家這不成器的乾兒子,故而就親自押着他來了,不知道他犯了什麼大罪?”

申時行笑着道:“不過問話而已。”

申時行對楊巍道:“既是張公公來了,我們繼續廷議,來人再搬一張椅子來。”

張鯨道:“不必了。”

說着張鯨坐在蕭玉的位上,蕭玉候在一旁。

這時候,張鯨看向張紳道:“一會問話,閣老問你什麼,你就答什麼,若有一句假話,咱家第一個饒不了你。”

張紳見位子上一排緋袍大僚,本是心底打鼓,但有了張鯨這句話,頓時腰桿挺了幾分。

申時行朝孫丕揚點了點頭。

但見孫丕揚上前道:“來人可是錦衣衛百戶張紳?”

“廢……”張紳本欲潑皮,但見正氣凜然的孫丕揚當下將下半字吞下去道,“小人是。”

“本官問你,爲何當初傳你多次不至?不將大理寺的牌票放在眼底嗎?”

面對孫丕揚的質問,張紳牙齒髮顫,心想聽聞這孫匹夫六親不認,我落到他手上是完了。

“爲何不說話?”孫丕揚厲喝。

“孫大人,你這麼說話將我乾兒子給嚇住了。”

衆大員都看向張鯨,但見張鯨好整以暇地笑了笑。

申時行沉默了一會道:“孫廷尉,不要爲難張紳。”

有了張鯨撐腰,實令張紳釋了口氣,卸去了肩頭千斤重擔。

張紳道:“回孫大人的話,我這幾日都在東廠辦事,哪裡有空……”

“張紳,你敢藐視大理寺牌票?”

張紳向張鯨拱手道:“大理寺牌票當然了得,但在下在東廠公幹,不知東廠督主的諭令比牌票如何?再說我今日不是來了嗎?”

孫丕揚問道:“本官問你本月十六,你是不是去了甄府?”

“哪個甄府?”

“連你的表姨夫姓甚名誰都不知道嗎?”

“哦,我記起來了,確實去過。”

“當時甄府姑爺林延壽在場嗎?”

……

孫丕揚與張紳你一言我一句,待問及張紳代張鯨向甄府索賄之事時,張紳卻一口否認。

“絕無此事,當日我就喝了酒就走,根本沒有提及此事。”

“這裡有甄府一家,以及林延壽口供作證!”

“那是爲了給林延壽脫罪!在下要向大理寺倒控甄家藐視律法,爲女婿洗罪!”

這時候張鯨發話了道:“孫大人,你說我乾兒子有罪,但口說無憑四個字,在座的都知道。但是這一萬兩千兩銀子卻是真的,是林延壽行賄都知監的高淮的,實證在此,無可抵賴,你不去查高淮,倒是查到我乾兒子身上作什麼?”

說到這裡,張鯨走到了臺階下三個大木箱子前,敲了敲道:“一萬兩千銀子,這林延潮一名四品官官俸幾何?要當一百年的官,才能湊齊這麼多銀子吧?”

“還行賄宮中權宦,還是皇上身邊的人?孫大人,罪證確鑿你不查,反而查到別人,你是不是有意包庇何人?或者爲人脫罪?”

張鯨走到孫丕揚面前,審視這位三品文臣。

孫丕揚挺直了腰桿道:“正是因爲涉及宮中兩位貴官,故而此案本官纔不得不慎!”

張鯨則厲色道:“慎重?何來慎重?斷案就應該從嚴從速,你身爲大理寺卿,第一個拿問的應該是翰林學士林延潮,然後由皇上處置都知監高淮。”

“這麼多年大臣,還要我教你斷案?難道這白花花的銀子,你看不懂嗎?難道銀子是假的嗎?”

說着張鯨從箱子裡抓了兩錠銀子在手,一把擲在孫丕揚的身上。

衆官員都是色變,張鯨也太跋扈了吧,居然敢如此侮辱一名三品大員,何況此人還是九卿。

這時陡然狂風大作,吹得午門廣場飛沙走石。

烏雲掠過,遮得天地無光。

疾風之下,孫丕揚將背重新挺直。

但見孫丕揚捂住胸口點點頭,一字一句滿是倔強地道:“張督公問得好!”

說完孫丕揚從地上撿起兩錠銀子道了一句:“公公請看!”

說完孫丕揚將兩錠銀子相互對砸。

驚人的一幕出現了,衆人但見這錠銀子居然裂了!

孫丕揚掰開銀子,但見裡面裹着乃是實鉛。

銀子是假的?

這一個念頭,同時在所有人腦子裡炸開。

張鯨色變,他不敢相信此事,拿起銀錠一掰,但見銀子掰作兩斷,銀子當中真是黑如墨的實鉛。

“這銀子真是假的?”張鯨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神色。

張紳絕望道:“不可能!”

頓時張紳搶到了木箱子邊,連掰數個,裡面都是實鉛,他又將銀子朝木箱上砸去口中喃喃地道:“銀子怎麼是假的,怎麼是假的?”

但見孫丕揚轉過身來,面對諸位大員道:“諸位,這確實是僞銀,裡面都是實鉛。三個箱子都是如此。”

張鯨額頭汗水滴落,他感覺有一個很大的陰謀,一個很大的局在等着自己。

這時候蕭玉來到箱子向張鯨道:“不可能,老祖宗,方纔我與諸公都驗看過了,這銀子是真的,戶部尚書,戶部尚書宋大人,你方纔看過的不是?”

宋纁則點點頭道:“方纔那錠確實是真銀,但爲何突然變成假銀,這我就不知了。”

孫丕揚道:“宋大人,方纔那錠確實是實銀,這箱子表面本來也放了幾錠真銀用以瞞天過海!”

蕭玉目光一亮道:“好個孫丕揚,你居然敢陷害老祖宗?對了,是你將銀子調包了?真銀換上假銀?”

孫丕揚搖了搖頭道:“本官哪裡有這本事,這銀子一收繳刑部即刻查封,然後移交至大理寺,這刑部,大理寺的封條,你不是都看過了嗎?方纔確認無誤了嗎?”

“那你如何知道銀子是假的?你驗看過說明你偷偷拆開封條?”蕭玉急道。

孫丕揚道:“問得好,此事來龍去脈,本官也是昨日方纔得知,從一開始林學士就沒有想行賄,他覺得張紳藉助此事來陷害於他,故而他讓其兄長林延壽用僞銀替作真銀運去。”

“果真這三箱子銀子被查封,所以僞銀即證實了他的清白。昨日林延壽將此事告知了本官,請本官將張紳拿下,但張紳身在於東廠,本官自知憑着一己之力無法拿人,就今日在百官面前作了一個局請張紳到此。”

張鯨,張紳都是面色如土。

刑部尚書李世達道:“原來如此,不過孫廷尉犯事斷案講究實據,你說林府設計請君入甕,除了這三箱子僞銀,還有沒有其他實據?”

“當然有,列位若是沒錯,第三個箱子底下有一封控狀!”

孫丕揚示意下,衆人將箱子裡僞銀取出,果真從箱子底部找到了一封狀紙。

狀紙早就在箱子裡,裡將事情來龍去脈說的一清二楚,將張紳提出要甄家拿兩萬銀行賄張鯨之事說得清清楚楚。

若是林延潮真的行賄張鯨,根本不會在箱子裡藏着這一封狀紙,而且在事發前就寫好。

今日之事到此,已是真相大白。

“張紳,到了此刻,你還有什麼話好說?是否有人指使的?”孫丕揚質問道。

張紳轉過頭顫聲道:“乾爹救我!我是冤枉的!”

張鯨目光轉了轉,突然上前一腳將張紳踢開罵道:“你自己作了這樣見不得人的事,還敢推到咱家身上,方纔咱家是怎麼說的,出了如此之事咱家第一個饒不了你!”

張紳知道此刻供出張鯨就是一個死字,當下他道:“乾爹,是他們作局要害我,我從沒有說過這話,我也沒有向甄家要錢啊!”

孫丕揚上前道:“元輔,先將這張紳收押,將此案問一個水落石出!”

張鯨橫了孫丕揚一眼。

申時行看了一眼張鯨然後道:“先將張紳押下去!還有這些東西。”

衆官員將場上的東西搬個乾乾淨淨。

張鯨拂袖欲走,申時行卻道:“張公公,請留步!”

申時行此刻掌握了全局,張鯨只能聽命站在一旁。

這時候申時行起身走到衆官員面前,目光一一掃視後道:“此案暫交大理寺,其實今日將張紳叫來,最重要的不是斷案,而是還給一位官員的清白!”

“官員的名聲猶如白璧,絲毫之瑕疵就猶如損壞了美玉。”

“故而朝廷爵人第一事,持身要正!所幸我們今日沒有因爲片面之言,而否定了一名堪任的官員,爲國家挽回了一名人才,爲朝廷舉才留下了餘地,也爲歷代以來的會推之制留下了顏面!”

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六百一十三章 告御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九百三十一章 坐而論道五百七十二章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中了(二更)七百零五章 託付一千二十一章 暗訪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第兩百二十五章 鎮場詩(第一更)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首席五百六十六章 無恥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九百一十八章 懟河督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五百七十九章 論點八百五十二章 苦心人天不負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九百零三章 無需解釋七百三十三章 保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了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大員第十七章 成爲弟子了(第一更)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大隱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第四百一十四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問舍(一更)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第四十四章 林誠以的推薦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一千三百六十章 石星的彈劾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四百九十一章 欺世盜名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一千六十四章 計策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同受彈劾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院試(二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大忽悠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第四百三十二章 吾有所得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八百零一章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答書友問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五百五十五章 臺階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啓的辦法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七百一十章 奏對(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府試報名(第二更)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兩更合一更)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