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兄弟齊心(三)

瀋海口中所說,正是長房長孫沈棟,因要應童生試,並沒有隨着父親去任上。之前得到消息,沈棟已經過了縣試、府試,成爲童生,就等着院試了。

沈棟可不單單的是沈氏子孫,嫡支嫡長身份,也是沈家未來的族長。雖之前聽管家說了劫掠人口之事,可沈理也沒想到會發生在長房嫡支身上。這是沈家防衛最多的地方,這裡都不太平,那其他各房損失也不會少。可眼見長房大宅並無入侵痕跡,這沈棟的被劫就另有隱情。

“珺二弟呢?”沈理道。

瀋海聽到次子之名,止了哭聲,臉上帶了恨意:“該死的趙顯忠,不思追寇撫民,竟是一心要栽贓沈家!珺兒、三房的沈玲、五房的沈琦都讓他以‘通倭’爲名拘拿了,如今就關在府衙大牢中!”

沈全“騰”的一聲站起來,激動道:“‘通倭’?我二哥‘通倭’?荒謬!我二哥怎麼可能會‘通倭’?這罪名是打哪裡論的?”

瀋海恨恨道:“不過是欲加之罪罷了!真要‘通倭’的話,也不會妻兒都丟了,如今不知生死。”

噩耗一個連着一個,沈全帶了顫音道:“不知生死?我二嫂與孩子們也被劫走了?”

瀋海搖頭道:“具體內情,我也不知,卻曉得不是倭寇進城那天的事。根據知府衙門那邊傳來的消息,是懷疑你二哥里通倭寇,將你二嫂與孩子以進香的名義主動送去給倭寇爲人質。”

“這是什麼道理?”沈全已經滿臉怒意,道:“我要去衙門,看看這位知府大人到底因了什麼會有如此荒謬的結論?”

瀋海帶了幾分激動,起身道:“好,好,老夫也隨你去。既是六郎回來了,看他趙顯忠這次還如何將沈家拒之門外!”

沈理皺眉道:“全三弟,稍安勿躁!”

沈全難以冷靜,剛想開口反駁,沈瑞低聲道:“既是回來,不差這一時半刻,三哥且聽六哥安排。”

沈全才長吁了口氣,強逼自己冷靜下來,耷拉着腦袋道:“好,我聽六族兄的!”

倒是瀋海,越發激動,對着沈理道:“六郎,都這個時候,你可不能束手旁觀了!我曉得早年九太爺不公,委屈了你們母子,可到底一筆寫不出兩個沈字,如今可不是計較的時候。”

沈理皺眉道:“我若是旁觀,就不會走這一糟,只是沒頭沒腦,總不能稀裡糊塗就去找趙知府。沈琦既是因如此罪名被拘拿,那沈珺、沈玲兩個是因何罪名?”

“沈玲如今也算獨當一面,將一間布莊打理的井井有條,去三月更是接了一單大生意,直接賣了兩千因庫房淋雨黴變的匹布去,竟是半點沒有損失,按照正價賣出去。卻是沒想到,那批布是倭寇所購,有人認出引倭寇在街上燒搶的,就是沈玲年前招待過好幾日的大客戶,告到了衙門。倭寇身上穿的,正是沈玲布莊賣出去的黴布。就算沈玲否認,可人證、物證都在,說他不知那客戶底細,也成爲推脫之詞!”瀋海搖頭嘆息道。

四月底賣布,五月底倭寇上岸,這一環一環的,怎麼聽着都不是偶然。

可是沈玲不是隨沈洲在南京嗎?什麼時候回了松江?

沈瑞問道:“玲二哥之前不是專心學業,在南京國子監坐監嗎?”

三房二老爺庶子沈玲,本在京城任掌櫃,後來在沈洲身邊侍奉,之前去了江西,去年又去了南京。就是沈玲的婚姻大事,都是沈洲做主,娶的是縣令之女何氏。等到了南京,沈洲見他一心向學,可因小時候耽擱了,功名無望,就爲他納捐,得了個監生之名,依舊留他們夫婦在身邊打理庶務。

瀋海皺眉道:“玲哥兒是個好的,可誰讓是庶出,就算是一心上進,遇到糊塗的嫡母也沒有辦法。本是在南京好好的,可讓沈涌家的以重病爲名,騙了回來,布坊裡那批發黴布匹,也是沈涌家的孃家人惹的官司,卻將麻煩都推到玲哥兒身上。之前賣布的時候,半句好話都沒,權當玲哥兒是應該的,如今玲哥兒惹了官司,就上串下跳,攛掇着沈涌將沈玲除名,生怕受了牽連。”

沈理敲了敲茶几,道:“那沈珺呢?可是也有什麼不當之處落在外人眼中?”

瀋海帶了幾分尷尬道:“倒不算是無妄之災,也是他自己惹的口舌官司。棟哥兒過了府試後,珺兒曾在酒後與朋友抱怨過,說是自己被兄長壓制了小半輩子,只盼着棟哥兒院試失利,省得以後又壓着桐哥兒。對於他大哥,也有幾句埋怨。等到倭寇進城,搶了三房、四房、七房、八房、九房,反而沒有動最富裕的長房、五房,自是顯得蹊蹺,珺兒的酒後之言,就成了證詞。加上棟哥兒在宅子裡不明不白的失蹤,別說是外人,就是族人們,也都揣測起來。”

沈桐是沈珺長子,沈珺這般抱怨,雖是自私了些,可也並不稀奇。身爲次子,沈珺將長子的責任都盡了,可軍民有別,對於兄長一家的風光新有不忿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要是沈家一個子弟入獄,推上個“通倭”的罪名,還能說是人心難測,可是有一有二有三,就顯得詭異了。更不要說沈玲賣布是去年三月,沈珺醉酒是四月裡,要不是有心人,也不會專門記得這兩件事。至於沈琦送妻兒上香,沈棟在自家祖宅被悄無聲息劫走,都不是外人能知曉的消息。

瀋海與沈全是身在局中,關心則亂,沈理與沈瑞兄弟兩個卻是旁觀澤清。看來沈氏一族中,確實有人“通倭”,且對族親多有惡意,纔會一房也沒有落下,除了被搶得,就是被陷害問罪的。世人都將宗族視爲根本,到底是多大仇怨,這會這樣環環相扣的設局。

沈理看到沈瑞,想起一事道:“會不會與沈琰兄弟兩個有關係?”

當年沈琰、沈琇兄弟兩個鬧騰着要歸宗之事,纔過去幾年。因爲徐氏拒絕,族中即便看好兄弟兩人,也沒有鬆口讓兄弟兩個歸宗,使得兄弟兩人不能完成父祖遺命,要是暗恨沈家也不奇怪。

沈瑞並不贊同這個猜測:“他們兄弟兩個如今在南京,身上又都有功名,前途正好,怎麼會如此鼠目寸光?”

瀋海點頭道:“老夫先前也琢磨過,到底是何人設計此事,原本是懷疑賀家,兩家毗鄰而居,下人們互通有無也是尋常,可眼見連珺兒都牽連進去,就曉得不好。可沈家向來與人爲善,就算得罪人,也不過是哪個房頭之事,如此一房不剩的受牽連,這仇怨就不是一家一戶的事。不過賀家那邊也未必清白就是,在衙門作證沈玲勾結倭寇的,就是賀家鋪子裡的掌櫃。”

沈理沉思片刻道:“既是家家有損,哪個房頭有人員傷亡,哪個房頭財產損失大些?又是哪個房頭與賀家有往來?”

瀋海嘆氣道:“八房老太爺年歲到了,本就臥牀,受了驚擾,當晚就走了;九房太爺護着孫子,胳膊上捱了一刀,如今還躺着,也折了兩個下人;六房新婦年初才進門,被那些畜生拉走,榕哥兒被暴打一頓,雖是性命無礙,可臉上落了疤,看着駭人;三房與四房損失最大,三房幾家旺鋪都被搶光,搶不走的也被放火了;四房裡沒有主人在,僕人死了兩個,庫房的鎖被砸了,賀氏的嫁妝與存銀都被搶光。至於與賀家往來,長房、三房、四房都與賀家有姻親,人情走動少不得。四房當家人在揚州,旁枝皆無,三房因之前賣布的事情,與賀家翻臉,早已不相往來;論起親密來,自然是舅甥最親,倒是我們這房與賀家勾結的嫌疑最重,如今族人心也散了,六房、九房更是視長房爲罪魁禍首!”

說到這裡,瀋海對沈瑞道:“已經往揚州送信,告知你源叔父此事,本以爲他會回來清點家業,可是沒想到他只打發管家回來,說是不好因私廢公,至於你源嬸子,有妊在身,就將四房的事情都託了長房。”

話是說的好聽,可不過是府學教授,能有什麼忙的?說到底沈源不過是擔心,怕松江倭亂復起,才安心避在外頭。就是讓管家帶回的信中,也只是提到四房產業,對於族人生死安危,竟是一字不問。

早先因沈理爲沈瑞張目,二房又強硬過繼四房唯一的嫡子,瀋海對於沈源這位族兄弟還有幾分同情,覺得二房過於強勢,也害的自己折了幼子,可眼見沈家大禍臨頭,沈源卻一味自保,也使得瀋海心冷。

四房對與沈瑞來說,不過都是浮雲,沈瑞也就聽一句罷了。自打孫氏病故,知府夫人受了遺命,爲沈瑾、沈瑞分了孫氏嫁妝,加上孫氏生前坑了四房一把,四房就成了空殼子。後來攢下的金銀,不是沈源厚着臉皮侵奪的沈瑾產業所得就是在揚州貪墨所得,被搶了也是活該。至於小賀氏,雖折了嫁妝,可有了兒女傍身,又有孃家在,還有沈瑾這個登科爲狀元的繼子,總會有人奉養。

第十七章 前塵影事(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多方角力(四)第675章 山重水複(三)第四百五十九章 事在蕭牆(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未雨綢繆(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貞元會合(五)(第二更)第635章 緱山鶴飛(五)第四百五十一章 金榜題名(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風雲際會(一)第八十七章 今朝酒醉(五)第五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威莫測(一)第一百零九章 東道主(三)第六百零八章 鳳凰于飛(七)第五十一章 春華秋實第三百零二章 改過遷善(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迴腸九轉(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之道(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歸去來兮(四)求保底月票第五百七十三章 人心鬼蜮(十一)(二合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開誠佈公(五)第三百零四章 改惡遷善(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接風洗塵(三)第647章 星河明淡(九)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榜題名(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添油熾薪(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歸壽(六)第四百二十章 桂子飄香(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風洗塵(二)第三百零七章 種因收果(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順水行舟(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作之合(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迴腸九轉(三)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第二十章 前塵影事(五)第五百一十九章 螳螂捕蟬(四)第四百九十六章 別有用心(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接風洗塵(七)第二百八十二章 雙桂聯芳(四)第二十章 前塵影事(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至親骨肉(三)第十九章 前塵影事(四)第五百一十章 廬山真面(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青雲路始(一)第五十八章玉軟花柔(四)第十七章 前塵影事(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風玉露(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小人之道(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桂子飄香(六)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六十七章蜚短流長(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有心無力(一)第688章 朱闕牙璋(六)第五百一十一章 血淚盈襟(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方匯聚(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榜題名(四)第665章 向海而生(六)第三百六十一章 真僞莫辨(一)第六百零八章 鳳凰于飛(七)第二百七十八章 恩甚怨生(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高飛遠走(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山高水長(四)第九十八章 羊狠狼貪(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作之合(五)第676章 山重水複(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順水行舟(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脈香菸(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順水行舟(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姓之好(一)第634章 緱山鶴飛(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較長絜短(四)第五百零八章 廬山真面(三)第三百九十章 歸去來兮(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抽絲剝繭(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桂子飄香(七)第七十二章 人心不足(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雲路始(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端倪可察(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小人之道(一)(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二章 同室操戈(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恩甚怨生(五)第五百八十章 多方角力(六)第三零八章收因種果(三)(2合1求月票)第645章 星河明淡(七)第五百八十二章 多方角力(八)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木落歸本(三)第四百九十章 引蛇出洞(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恩甚怨生(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沈氏分宗(九)(二合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飛遠走(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未雨綢繆(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歸去來兮(一)第四百零五章 秋來風疾(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迴腸九轉(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歸去來兮(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脈香菸(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鳥飛魚躍(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初提兼祧(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