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木落歸本(三)

沈瑞、沈珏等人所在位置,距離官道十幾丈遠,眼見着碰上這般八卦,都不免有些好奇。

與沈珏、沈全兩個不同,沈瑞年後曾隨王守仁出去交際,對於京城官場上流傳的皇家與大臣八卦之類的也聽了不少,從這錦衣少年之前的稱呼,一下子想到一個人,那就是這次“京察”後告老還鄉的禮部尚書徐瓊。

徐瓊是景泰二年的舉人,元順初年的榜眼,到弘治年已經入仕四十餘年,經歷三朝。

有傳聞,弘治十二年的科舉舞弊案,就是徐瓊捅出來的。

大明朝職官志上,雖註明一部尚書只有一人,可實際各部尚書卻不止一人

有閣臣的加銜,還有各種恩封,加上南京禮部尚書,最多的時候達六人。

非進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內閣,而閣臣入閣前還要先入禮部。

徐瓊的資歷,本有機會入閣,卻是因爲人行事,爲文官所鄙。

在京城高層流傳範圍很廣的一則八卦,那就是成化末年,時任南京國子監祭酒的徐瓊在回京敘職時,納一監生之外室女爲妾。

此事不算稀奇,稀奇的是,這監生有一嫡長女被選爲太子妃。

雖說這則八卦,徐瓊從未公開承認過。昌國公去世前,徐瓊也始終在南京爲官,並未回京。

不過在昌國公去世後,原本在南京坐了十幾年冷板凳的徐瓊,確實是青雲直上,從侍郎到尚書,加太子少保,儼然要入閣的架勢。而且在幾次今上加恩外戚張家的封贈上,徐瓊都是站在今上這邊,支持對張家的重封。

弘治十二年的“科舉舞弊案”發生,被彈劾涉案的主考官禮部右侍郎程敏政受冤入獄,最後落得冤憤而死的下場後,徐瓊的聖寵也到頭了。

過後有消息傳出來,是徐瓊暗中指示給事中華昶彈劾主考官科舉舞弊。

程敏政亦是榜眼出身,只是比徐瓊年青十幾歲,在科舉仕途上晚了不少科,不過同仕途不順多年的徐瓊相比,雖也沉沉浮浮,不過日子要風光得意的多

程敏政十三歲以“神童”被薦入朝,奉旨入翰林院讀書,十九歲中解元,二十三歲中榜眼,曾直講東宮,與當今皇帝有師生之緣。

弘治元年,程敏政因性格耿直曾被人中傷致仕,弘治五年冤情得雪復官,從此一直是天子近臣。弘治十一年升禮部右侍郎,任《大明會典》副總裁,專掌內閣誥敕,這已經是穩穩要入閣的前奏。

雖說徐瓊爲尚書,程敏政只是禮部右侍郎,兩人中間還夾着一個同樣與今上有師生情分的禮部左侍郎王華,不過入閣可不講究官員品級與先來後到。

按照當時的聖眷,程敏政越過徐瓊與王華直接入閣,不無可能。

程敏政出身累世宦門,程敏政出自累世宦門,家族先祖出仕可以追溯到元朝,其父官至尚書,他自己少年進京後又拜在幾個大儒名士門下做學生,姻親故舊不能說滿朝,也不是徐瓊可比的。

雖說關於徐瓊陰害程敏政之事只是傳言,可無風不起浪。加上徐瓊素日爲人行事利益爲上,沒有文人風骨,這件事不管到底是不是他做的,這屎盆子都扣到他身上。

程敏政病故後,今上贈禮部尚書。其長子程瑾本是以祖武功授錦衣衛世襲百戶,在其父病故後,藉父遺恩升錦衣衛副千戶;幼子程堂,則恩蔭入國子監讀書。

雖說後來也有傳言牽扯到繼任的禮部右侍郎傅瀚身上,說是他惦記程敏政的位置,才使人陰害程敏政,不過誰會信呢?

傅瀚是天子近臣,德行出衆,爲世人讚譽。即便之前他並未任六部實職,可早就掛了尚書銜,在皇上身邊充當顧問。

尚書去惦記侍郎的官職,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等到今年“京察”前,彈劾徐瓊的摺子就不是一份兩份;到了“京察”時,禮部查出來不妥當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兩件。

徐瓊這個禮部尚書,只能“告老還鄉”,接替其尚書職位的,正是傅瀚這個禮部右侍郎。

在皇帝與六部九卿心中,誰忠誰奸,已經有了評斷。

禮部尚書的更替比刑部要晚,是端午節後的事,徐瓊應該已經歸鄉了,只是不知還留沒留親眷在京。

那錦衣少年管建昌伯叫“二舅”,難道真的是徐瓊之子?

瞧着建昌伯的模樣,顯然是認識那少年的,不過卻沒有好臉色。

在那少年口呼“二舅”之後,建昌伯舉着鞭子,不知說了兩句什麼,便吩咐左右將那少年拖了下去。

那少年面露驚恐,卻因已經被堵了嘴巴,沒有繼續繼續開口。

接下來,昌國太夫人儀仗繼續前行,漸行漸遠。那拖着少年的幾個錦衣衛,則是拿着板子,在路旁“噼裡啪啦”地打起了板子。

也不知打了多少下,那些錦衣衛將那少年丟到那裡,呼嘯而去。

人羣也從各退避處出來,指着那被打的奄奄一息的錦衣少年指指點點。

沈全鬆了一口氣,道:“真是嚇人一跳,我開始還真以爲是太子微服……

沈珏則道:“這建昌伯還真是愛打人板子,上次沈珠是如此,眼下這少年也是如此”

沈全道:“我倒是覺得建昌伯的脾氣並非傳聞中那樣跋扈……即便使人打板子,也沒叫人打幾下……”說着,衝着官道那邊示意。

大家望過去,就見那錦衣少年搖搖晃晃起身,旁邊過來幾個小廝,將他扶着扶了。

這捱了板子還能起身,可見建昌伯真是手下留情了。

“咦?那不是楊表哥……”沈珏驚詫道。

沈瑞看出來,後出現的一個小胖子不是旁人,正是楊仲言。

之前官道兩側行人多時,他們兄弟站在樹下還不顯,如今行人散去大半,他們這裡也比較顯眼。

沈瑞等人認出楊仲言的時候,楊仲言顯然也看到他們這邊,同那錦衣少年說了兩句,就小跑着過來。

沈瑞等人不好於杵着,只好迎了過去。

“是二房三姑父後妻所出次子。”因沈全沒見過楊仲言,沈珏便低聲告訴了沈全一聲。

楊仲言頭上汗津津的,卻顧不得擦,望着衆人面帶驚喜道:“瑞表弟、珏表弟”

沈瑞與沈珏兩個也口稱“表哥”與他見過禮,沈瑞又介紹了沈全。

“原來是全三哥……”楊仲言也不見外,就順着沈瑞的稱呼叫起來。

沈全見他雖不及沈寶那麼胖,可也像個大阿福似的笑容可親,不禁心生好感。

眼見那錦衣少年帶了小廝長隨在不遠處等着,沈瑞便道:“楊表哥是不是有事?有事您先忙,左右我們又不是外人”

楊仲言回頭看了那錦衣少年兩眼,神情有些糾結,好一會兒方低聲解釋道:“那是徐五,禮部尚書徐瓊幼子。徐尚書致仕,恩蔭一子入監,就留了徐五在京。徐家是我家鄰居,今日徐尚書還鄉,家父衙門脫不開身,就囑咐大哥與我過來送行。送了人後,大哥先回城去了,徐五聽人提及昌國太夫人的坐船到了,說什麼也不肯走,方纔一個沒留意,就讓他跑過去了,真是叫人頭疼……鬧了這一出,也不好將這麻煩精介紹給全三哥與兩位表弟認識,我先送他回城,就不隨大家一道接二舅,明兒過去給二舅請安時,咱們兄弟再好好說話……

沈瑞等人自然無異議,與楊仲言別過,看着他與那錦衣少年上了馬車遠去

沈珏奇怪道:“尚書的公子管國舅叫‘二舅,,從哪裡能論上?這腦子莫不是壞掉了?”

關於徐瓊納昌國公庶女爲妾的傳聞,在京城官場流傳甚廣,沈珏、沈全總有一日也會聽到,沈瑞也沒什麼瞞的,就將聽來的八卦講了一遍。

沈全詫異道:“真沒想到,這一聲‘二舅,不是胡亂攀扯,竟然是有緣由的昌國公到底是怎麼想的?即便是外室女,也不能送人作妾啊皇后孃家竟然出來做妾的女兒,這叫什麼事?”

沈珏也訝然:“皇后娘娘的姊妹,竟然是妾室……”

沈瑞道:“確實是不可思議不過有傳聞,昌國太夫人有房夫人之風……

沈珏想了想道:“即便徐尚書當年是納妾,後來也該正位了……總不能讓皇后的親妹子一直做妾……”

沈全道:“那倒是未必瞧着建昌伯的模樣,明顯是不認這門親戚……皇后娘娘是天子正嫡,有個妾扶正的妹子算甚?這是叫天下人尊崇正統,還是怎地?要是這張氏妾一直居側室,流言只是流言,要是真的扶正了出來交際,姊妹之間難免有相像之處,皇后娘娘與張家的名聲還要不要……”

沈瑞點點頭道:“全哥說的正是。這徐瓊雖早在弘治初年就喪了髮妻,不過一直沒有續娶,也沒有扶正……”

沈珏道:“方纔那位徐五公子的架勢,可是鐵了心要認外家的……這樣鬧騰幾回,不知張家人會怎麼應對?”

換做庶民百姓,這般挑釁皇親國戚的權威,說不得一頓板子就送了性命。

徐五是尚書公子,又恩蔭留京入國子監讀書,張家人想要下死手,還真要掂量掂量。

今上是仁君,待張家這般親厚。要是張家冷血無情、六親不認,那今上會怎麼看待張家?

第五百一十二章 血淚盈襟(二)第二百九十章 白龍魚服(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多方角力(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風洗塵(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褏然舉首(四)第三十八章 臘盡春回(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鶺鴒在原(二)第三百一十章 收因種果(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至親骨肉(五)第六百十二章 鳳凰于飛(十一)第五百三十章 各方匯聚(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變將生(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百年歸壽(四)250加更第四百三十九章 頂門立戶(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金針暗渡(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鳥飛魚躍(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引蛇出洞(一)第二百零九章 如意算盤(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兩姓之好(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以羣分(二)第647章 星河明淡(九)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雲路始(五)第656章 田月桑時(四)第五百章 別有用心(五)第四百一十章 秋來風疾(六)200加更第九十二章 有女懷春(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倦鳥知還(三)第663章 向海而生(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頭角崢嶸(二)第四百九十章 引蛇出洞(六)第五百四十七 明鏡高懸(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頭角崢嶸(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接風洗塵(四)第四百二十章 桂子飄香(三)第二百一十章 如意算盤(六)第四百三十八章 頂門立戶(四)第一百零一章 羊狠狼貪(四)第七十五章 過路財神(二)第682章 覆手爲雨(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抽絲剝繭(四)第六百零九章 鳳凰于飛(八)第三百九十二章 歸去來兮(五)第五百三十九章 漸生嫌隙(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金針暗渡(二)第四百零八章 秋來風疾(四)150加更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聞大名(四)第626章 晚來風急(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較長絜短(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接風洗塵(六)第四章 歲暮天寒(四)第六十八章人心不足(一)第六百十五章 鳳凰于飛(十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一)第九十六章 名士風流(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多方角力(九)第663章 向海而生(四)第四百九十章 引蛇出洞(六)第六百十三章 鳳凰于飛(十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端倪可察(二)第656章 田月桑時(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恩甚怨生(三)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第二百零一章 塵埃落定(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作之合(五)第四百零六章 秋來風疾(二)第695章 克紹箕裘(五)第六百十三章 鳳凰于飛(十二)第七十九章 一悲一喜(一)第四十八章 善始善終(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至親骨肉(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高飛遠走(四)第三十七章 景星鳳凰(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夙世冤家(四)第二百七十九 雙桂聯芳(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方匯聚(一)第二章 歲暮天寒(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疾風勁草(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第五百零七章 廬山真面(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變將生(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四)第679章 花明柳暗(三)第三百五十章 倦鳥知還(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來風疾(七)第三百九十七章 分煙析產(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陷(四)第九十二章 有女懷春(四)第669章 第六百六十九 疾風勁草(一)第二百零七章 如意算盤(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萬象更新(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以羣分(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變將生(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