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萬象更新(一)

一大早起來,沈瑞便到院子裡練了一遍形意拳,身上越發舒展開來。經過一晚休息,長途跋涉帶的疲憊消散的差不多,剩下的就是對這五百年前古都的好奇。

如今京城,就是九城門內,就是後世二環裡的位置,還有南邊擴出來的半圈外城,總共面積不過六十多平方公里。

那就是說,如今京城,從東到西,不過十餘里路,從南到北則是二十來裡。

同後世擠了上千萬人口、城區面擴數十倍的京城相比,如今的京城精緻可愛,人口也不如後世稠密。

根據弘治初年的丁口統計,北直隸總人口數在三百四十萬,京城人口則佔到其中四分之一。

如今雖過去十年,可人口大概數應不會增減稍多。

京城區域劃分,是按照坊爲單位,每個坊裡有數條或是數十條大大小小的衚衕。

沈家所在宅邸,位於京城正東偏北方向,名爲仁壽坊,距離皇城根只隔着一個坊,在安定門大街東南角。

仁壽坊距離六部衙門並不算近,可也不算遠。好處就是距離國子監不算遠,附近住的也都是清貴人家,並不像城區東南片那樣都是王公府邸,豪奴如雲。

徐氏昨晚吩咐過,叫他們不必早起過去請安,等用了早飯再過去。

沈瑞約莫着時間差不多,不敢讓沈珏再睡,喚他起來梳洗。

食盒送來,冬喜帶人擺好,兄弟兩個落座。

顧及到他們都是南方長大,這粥品小食還是以南邊口味爲主,不過加了兩碟奶油小花捲。嬰兒拳頭大,看着暄暄軟軟。

就是沈珏這樣吃不慣麪食的,也覺得這點心味道好,兩人倒是吃了個於淨。

用完早飯,兩人便出了院子,便見沈琴、沈寶站在隔壁院子門口。

沈家七子入住客院,分住在沈宅主宅前頭東西跨院。

其中西跨院兩處,都是小小三合院,不過七八間屋子,挨着二老爺家,沈瑞、沈琴等四個年紀小的,兩人一處,分別住了;東跨院則是小小的兩進院,房舍也多些,沈全、沈珠、沈琳三人合住,還有一個鎖着的角門,可以直接通到外頭。

見沈瑞、沈珏出來,沈琴、沈寶便走過來。

“兩位哥哥是等瑞二哥與我?”沈珏好奇道。

沈琴“嘿嘿”笑道:“也不知全三哥、珠九哥他們去了上房沒有,我同寶哥怕去早了,擾了大伯與伯孃,又擔心去晚了不恭敬,便想着等你們出來一道過去。”

沈珏擺擺手道:“用的着這般小心,滄大叔與大嬸子又不是那等愛挑理的。”

話雖這樣說着,衆人也沒敢再耽擱,結伴往後院上房去了。

沈全、沈珠等人並不在,大老爺也不在。

徐氏招呼大家坐了,問了幾句起居可還適應,飲食可還對胃口之類的,云云。

衆人都起身答了,徐氏點點頭道:“莫要外道,有什麼不合心處,不管與伯孃開口。”又道:“你們雖多有兄弟長輩在京,可也不必着急出去,你們在京的幾位族兄聽說你們要來,早使人打聽着,今日上午都會過來。”

沈珏聞言,立時帶了歡喜。

沈瑞則是不免猶豫,天地君親師,他既到京城,就當先去拜會王家。今日臘月二十九,登門還情有可原,明天可就是除夕年夜,實不好登門。

年後的話,又隔的太久,有失恭敬。

“你們三位哥哥方纔已經來了,隨大老爺去了前院書房,你們幾個也去。”徐氏與衆人說完話,便叫了一個婢子,引他們去書房,又道:“瑞哥先留一步。”

待沈珏、沈琴等人出去,徐氏對沈瑞道:“你寫個帖子,一會兒伯孃安排人送到王侍郎宅,等你見了族兄們,再去拜會也不算遲。王侍郎家宅邸就在保太坊,離咱們家並不遠,只隔着一條馬路,就是步行,兩盞茶的功夫也到了。”

這正解了沈瑞爲難,沈瑞道:“謝謝伯孃。”

徐氏也沒放他回去,早已吩咐婢子預備了筆墨上來。

沈瑞提起筆,稍作思量,便提筆寫了兩行字,最後署名:“不肖弟子瑞頓首拜”。

“瑞哥真是一手好字。”徐氏在旁,笑着讚道。

沈瑞忙道:“不過不丟醜罷了,不敢當伯孃誇讚。”

徐氏嘆氣道:“伯孃也不知到底是對是錯,王伯安確實有大才不假,可因其父緣故多爲朝中諸公壓制,留在京城恐難有所建樹。去了地方想要再回轉也是不易。除非朝中有甚大變動,否則王伯安另闢蹊徑,否則怕是宏圖難展。”

沈瑞聽了這繁華,心中詫異。

倒不是爲王守仁境遇,而是徐氏對朝局時事的瞭然於胸,還有這頗有前瞻性的預言。

王守仁後來宦海沉浮,還真是另闢蹊徑,以文官充武事,又趕上寧王造反,得以樹定國安邦之功

不過想想徐氏出身,又久居京城,是沈家當家主母,有點眼力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聽這話的意思,王守仁能收自己爲弟子,還有二房淵源在裡頭。

“伯孃,老師收侄兒爲弟子,可是伯孃請託了先生?”沈瑞問道。

徐氏搖頭道:“不是我,是你大伯。王侍郎與你大伯是好友,是你大伯聽說王伯安避居松江禪院,託了王侍郎,想要王伯安教導你一二。當時並未提及拜師收學生上。王伯安後來能收你做學生,還是因看重你資質的緣故。”

沈瑞一愣,訕訕道:“侄兒以爲是六族兄……”

徐氏點點頭道:“理哥確實也託了王伯安,只是王家小子憊懶,若不是王侍郎壓着,怕也不耐心仔細教你。”

那豈不是說,三年前二房就開始關注他,只是不知因何緣故,沒有露面。

這人情豈是好欠的?三年前他不過一九歲稚子,又素有頑劣之名。

徐氏說沒有提及拜師一事,可只要有了師生之實,即便不能列入門牆,以後按理也應視王守仁爲先生,奉王華爲師祖,狀元徒孫這光環,就可以借光。

即便王華在朝中被諸公壓制,不得入內閣,可對於沈瑞這個年紀來說,影響都不大。

那些大學士都是花甲古稀年紀,等沈瑞長大後入朝,他們也都換的差不多。

等到了那時,王華能入閣是好事,不能入朝也有滿朝門生故舊,可以爲關係網。可中間差了一輩,關係畢竟遠些;而王守仁這個老師,又因早年鋒芒外漏,爲人爲忌,實際上對於沈瑞在助力或許沒有那麼大。

因此,徐氏才說不知道當年請王守仁幫忙教導沈瑞到底是對是錯。

除非不走科舉仕途,否則師生關係,在仕途上亦是親族之外的最大臂助。

不過瞧着沈瑞如今模樣穩穩重重,一手好字也拿得出手,可見這拜見拜的還是好的。至於沈瑞早年頑劣之類的話,徐氏則是壓根不相信,孫氏是個明白人,怎麼可能將兒子教成不懂事的混小子。

待拜帖於了,徐氏拿住一張禮單,遞給沈瑞:“你初次上師門拜會,總不好空手,伯孃就越俎代庖,幫瑞哥預備,瑞哥看看是否需要添減。”

“勞煩伯孃破費……”徐氏準備的這般周全,沈瑞真有些不好意思。

既早知進京後要拜會王家,沈瑞自然也有準備。只是他預備的那些東西,同徐氏預備的這些相比,則顯得過於寒酸,拿不出手。

倒不是沈瑞吝嗇,實是以他的年歲與身份,能賣到的東西有限。

只是這禮單上除了文玩雅物,怎還有綾羅綢緞等一應女子用品,還有成對的陳設擺件之類?

沈瑞看着看着,瞪大眼睛,道:“伯孃,老師他……續娶了?”

怎麼在之前的信中,沒提過王守仁提及此事?還是他覺得除了學問功課,朝政報復,這等家事私事不願與學生提起?

只是身爲弟子,要是老師真續娶,沈瑞身爲弟子,還正應爲老師預備一份新婚賀禮。

徐氏笑着搖頭道:“不是你老師續娶,是王侍郎今春娶了繼室。”

沈瑞默默,王伯安都將而立之年,王華年歲聽說在五旬開外,這個年紀娶繼室……還真是一枝梨花壓海棠。

不過五十多歲的鰥夫,又是侍郎官,續娶正常,不續娶纔不正常。

“侍郎府那邊人口也簡單,除了你師祖與新進門的師祖母外,還有你老師與他上一任繼母所出的一個妹子,其他人都不必理會。”說到這裡,又想起自家,徐氏便道:“咱們家人口也不多,你大伯與我早年爲了求子擡舉過幾個侍妾姨娘,到底未能如願,後來便也絕了念想。那幾個侍妾通房,便也讓他大伯遣嫁;你二伯那裡,除了你二伯母,還有兩妾室,都是良家子出身,一個是玉姐生母,還有一個雖沒有開懷,這幾年也頗得你二伯看重,不過妾就是妾,上不得檯面,也沒資格湊到你跟前,心裡曉得就行了,無需理會;你三叔那裡,因他身子骨不好,打小都是叫他修身養性、清淡着過來,除了你三嬸,並未另納內寵……”

第675章 山重水複(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紅衣使者(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風得意(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近朱者赤(三)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三十七章 景星鳳凰(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風得意(三)第641章 星河明淡(三)二百二十八章 未雨綢繆(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人心鬼蜮(九)(二合一)第685章 朱闕牙璋(三)第三百六十章 端倪可察(五)第四百四十五章 小人之道(一)(求月票)第六百零五章 鳳凰于飛(四)第689章 克紹箕裘(一)第二百七十章 有心無力(二)第二十六章 素車白馬(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至親骨肉(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事在蕭牆(五)第三章 歲暮天寒(三)第一百零七章 東道主(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恩甚怨生(一)第二百四十章 天作之合(三)第六十七章蜚短流長(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貞元會合(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較長絜短(一)二百二十八章 未雨綢繆(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一)第一百零八章 東道主(二)第二百零三章 塵埃落定(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以羣分(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引蛇出洞(二)第一百二十章 高飛遠走(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迴腸九轉(四)第六百零五章 鳳凰于飛(四)第五十章 雁南燕北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蕭牆(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百年歸壽(四)250加更第五百八十八章 鶺鴒在原第678章 花明柳暗(二)第642章 星河明淡(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變將生(一)第一百一十四章薈萃一堂(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利之所在(三)第一百三十章 順水行舟(四)第629章 晚來風急(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萬象更新(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頭角崢嶸(二)第七十六章 過路財神(三)第九十二章 有女懷春(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風得意(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多方角力(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樂往哀來(二)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第三百零六章 種因收果(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金榜題名(二)第685章 朱闕牙璋(三)第二百零四章 塵埃落定(六)第三百九十九章 分煙析產(六)第四百二十一章桂子飄香(四)第六百零三章 鳳凰于飛(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抽絲剝繭(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端倪可察(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六)第四百七十七章 兄弟齊心(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八章 靈前孝子 (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頭角崢嶸(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紅衣使者(五)第五百八十三章 多方角力(九)第三百七十五章 紅衣使者(五)第一六百十一章 鳳凰于飛(十)第五百零二章 順藤摸瓜(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褏然舉首(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提兼祧(三)第681章 覆手爲雨(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氏分宗(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風得意(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五)第二百九十一章白龍魚服(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時來運轉(六)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變將生(四)第二百零一章 塵埃落定(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脈香菸(二)第一百零六章 風波再起(五)第四百九十九章 別有用心(四)第一百九十章 春風得意(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元復始(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歸壽(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事在蕭牆(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鶺鴒在原(二)第三百章 慈母之心(六)第二百一十章 如意算盤(六)第三百六十八章 桃李之教(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雙喜臨門(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添油熾薪(三)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