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節 馬骨可以有很多

聽白名鶴講完,哈密忠順王默默的點了點頭。

白名鶴又說道:“爲什麼沒有給你兵權,因爲你手下的士兵太弱,而且你的兵力不足以對抗瓦刺。就是土魯番也會讓你非常的爲難,不瞞你說本官這次西行就是要一次性解決瓦刺與土魯番的麻煩,你這裡的軍隊,會以三漢四蒙二回一雜組成,你要如何選擇。”

“可否容我……”忠順王沒說下去。

白名鶴也不想爲難他,無論是回去再想想也好,去和其他人商量一下也好。逼得太緊總不是一件好事,總是要給人留一些空間的。

忠順王告退了,沒有錯,就是告退。不是告辭。

面對白名鶴,他感覺到了無盡的壓力。以往只聽到許多關於白名鶴的傳聞,可真的見到之後,傳聞就是傳聞,只有真正見到才知道白名鶴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白名鶴沒有起身,也沒有半點打算送出門外的意思。

不是白名鶴擺譜,而是他要作給哈密的貴族看,擺出一種態度來。那就是,是哈密各部落需要大明,不是大明需要你們。

“大人,他們這是不臣之心!”王誠一臉的殺氣。

“不,他們只是絕望。因爲他們不是普通的百姓,因爲他們擁有過財富,權勢。雖然他們是在少數,可他們的一舉一動卻可以影響到這裡各族的百姓。傳話給候天賜,讓他再苦幾天,最多三五天再靠近哈密了。讓古將軍派人擋住路,別讓人發現候天賜人馬。”

“是!”王誠一抱拳出去安排了。

在對外無論是文鬥,還是武鬥。白名鶴的心計、狠辣、手段都是王誠所佩服的,正如金英與興安都說過的那話一樣。白名鶴是善在大明。狠在域外,比起那些只知道窩裡鬥,遇到外敵就成軟蛋的人強百倍。

忠順王離開之後,幾份正式請求覲見。

覲見這個詞僅限於對天子之禮,屬五禮之中的賓禮。最早的出處是在春秋時諸侯國秋見天子之禮,後引用爲普通人見天子之禮。

選擇覲見之禮。是因爲商人們認爲白名鶴來到這裡,應該是以使節或者是欽差的身份。這才選擇使用了覲見。白名鶴看到之後,命人將禮書打回,要求修改,並且聲明自己雖然有天子授專斷之權,但卻不是欽差。

商人們改了謁見之禮後,白名鶴這才允許他們入府。

不得不說,白名鶴對古禮越發的熟悉了,禮在大明是治天下之本。所以白名鶴不想有人在這些事情給自己作文章。

“白大人!”一位老者捧着一個錦盆單膝跪地將托盤高舉過頭。

“老人家快請起,我白名鶴不受長者禮。無論是官還是百姓,禮在心中就好,莫要跪!”白名鶴去扶,那老者很是感動。白名鶴這規矩可不是說說罷了的,而是實實在在的實施着,從來沒有誰證實過,白名鶴受過誰的跪拜大禮。

當然。過年的時候一羣小孩子磕頭拜年這不算。

老者起身,旁邊一人拿取了錦盤上的錦布。竟然是一盤半紅半綠的鮮棗。老者將托盤交給了身邊的人,然後用一把純銀小刀將一枚棗切開,用小銀盤捧到了白名鶴的面前。

以銀刀切棗,有毒自然會讓刀變色。

這些商人們考慮的很細,如果不這樣作的話,怕是白名鶴身邊的護衛都不允許白名鶴嘗這些棗。

不夠甜。至少沒有白名鶴吃過後世那極品的棗甜,可味道也非常的不錯。

“收成如何?”白名鶴只嚐了半粒棗,然後示意其餘的護衛也嚐嚐。那老者將托盤交給了其他人,這才說道:“以山東來的一位專門負責的農師以三十畝爲準測算過,今年這裡所有的棗樹最低也會有五萬石。小老兒的商號名下也會接近萬石了。”

“不錯,明年會更好。”

“是,大人所言極是。今年又種下的,明年就可以結果。這裡非常適合棗樹生長,今年一畝在三百斤左右,明年估計最低也有三百八十斤。棗樹到十年期,可達千斤。一畝棗林收益頂得上二十畝糧田。”

這個數據不算小,不過白名鶴還有其他的想法。

“今天不提棗園的事情,你們安排一下這幾天本官想親自去看看。如果眼下鮮棗夠多的話,先給本官十萬斤。讓古將軍運去軍中,也給軍士們嚐嚐鮮。報個價,本官付給你們銀票。”

這老者有些爲難,如果白名鶴要他,他送上一些不是問題。

可十萬斤這個數量不少,讓他送太爲難了,可不送的話心裡又過意不去。

白名鶴也是成精的人,猜到了對方的心思:“這樣吧,三千五百兩。你的心意本官領了,再準備一千斤上好的鮮棗,過幾天京城那邊楊大人過來,你們作爲禮物本官收下。如何?”

“謝大人體諒。”這一句體諒,一來說的是白名鶴花銀子買,二來是白名鶴領了他們的情,這一千斤鮮棗作爲禮物,這所有的商號都會挑最好的給湊出來。必然是精品中的精品,這樣的話心意也算是送到了。

白名鶴又說道:“關於鹽田的事情,你們也總結一下,報給本官聽。今天先回吧!”

“是!小老兒告退!”老者拱手一禮,退後幾步出了白名鶴這屋子。

當天晚上,就有一百斤鮮棗送過來,白名鶴全部收下了。一百斤不過就是幾兩銀子,這是商家的心意,可以收下。就算大明廉政令之下,這樣的民禮也是在允許的範圍內的。

另一邊,忠順王回到自己的王宮,哈密這一帶可以說有身份的貴族都在這裡等着。忠順王也沒有隱藏什麼,把白名鶴的原話就給講了。這些貴族一下就炸鍋了,他們倒是不敢造反,因爲他們原本就是弱勢。

一位部落過萬人的首領大喊着:“汗王,白名鶴是人傑,和他作對的只有死路一條。他才二十歲,說句不恭敬的話,就算是天妒英才他也才二十歲,再掌權幾十年不成問題,有他在誰敢反大明!”

“也是這個道理呀,這位小白大人年齡不大,可卻是底氣十足,很顯然他手中有必有依仗。從大明京城傳來的消息中,他有大明皇帝的絕對支持,他的敵人沒死的也快死了,不用他動手,大明內部的敵人就被他的朋友打壓清除了。”忠順王也是考慮的很詳細,所以剛纔才原封不動的重複了白名鶴的話。

還是剛纔那位首領。

“不過,既然當我們是大明蒙古族人,那麼有句話我要問。大明那些小商人們,一個小小的商人,聽聞今年就有數萬兩銀子的收入,而我們呢……”

沒錯,他們就算部落裡有上萬人,可也不一定有一萬兩銀子的收益。

“如果,本汗說如果。小白大人能讓我們也有可以掙到許多銀子的產業呢。咱們這些部落的牧民可沒有漢人那麼聰明,那些工坊的手藝活能學會的人不多。”忠順說的是實情,牧民最擅長的還是放牧,不是作工。

靠體力作事的人掙不了大錢。

許多首領同時嘆了一口氣,真正掙錢的還是漢人呀。

“去年冬天的時候,我部落有些人去給漢人作工。”有個首領講起了故事,引得所有人都把視線轉到了他的身上。

“快下雪的時候,漢人給這些作工的人發了棉衣。這冬天自然是過得不錯,可開春之後呢,天氣慢慢的轉暖。這些人開始把棉衣內的棉花扯出來,每幾天就扯一些,到了夏天的時候,自然就變成單衣了,這不又到秋天了。”

聽完這個故事,多半的人都沉默了,因爲他們部落裡那些人的無知。

可有一位卻問:“這有什麼不對嗎?天氣熱了自然要讓衣服單薄一些的。”

忠順王當場就怒了:“被打壞腦袋的狼還知道吃肉,你腦袋沒被打也是隻知道吃屎!用漢人的話說,你就是滿腦袋塞滿了乾草的蠢貨!”

忠順王發火,好幾個人慶幸自己沒開口。可他們依然不明白錯在那裡了。

(這個故事是真實存在的,出自那裡就不講了,違禁!)

還好有人出來解釋:“漢人也有窮人,但他們會把棉衣保存的很好,然後換成單衣,到了來年冬天再穿上棉衣的。”

剛纔講故事的首領苦笑着搖了搖頭:“這故事還有後半段,開春之後有些工坊的漢人又發了春衣,那麼棉衣就可以換下來了。然後大多數人都把棉衣換了酒喝。一件棉衣值幾大桶酒,而他們只換了幾瓶。”

“漢人的一件棉衣能穿好幾年,所以今年不發棉衣。有些人已經準備去鬧事了,這件事情要鬧起來的話,我們還要臉嗎?”這位首領講完之後,苦笑着搖了搖頭。

忠順王也無語了,這些混了些。

“說這些話就一個意思,我們就算是想成爲大明人,就這樣的一堆又一堆的蠢貨們。早晚都是個麻煩。”另一位首領似乎也有着比這個更誇張的故事,不過眼下倒不是講故事的時候,是要討論是不是完全的成爲大明的一部分。

白名鶴這邊,也聽到了這個故事,畢竟這裡也有東廠安排的人。

白名鶴的評論倒很簡單:“蠢不怕,可以全軍事化管理。那天穿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時候吃飯什麼的,規矩定嚴一些就行了。我們必須慢慢的接受,引導他們。這是要給其餘各少數民族作一個好的開頭,只當是千金買馬骨了!”

第99節 白大土豪第595節 反覆無常的盟友第155節 三問石亨第169節 磨刀霍霍第260節 回到合浦第502節 來支雪茄第552節 舉國之力第600節 星月計劃第254節 白名鶴的鐵血領地第561節 出海口第33節 大明第一才子第93節 峴港第64節 鬥米恩、擔米仇!第501節 聖令-拜占庭復國第299節 超重量級副手第114節 撫軍令第208節 福州的椰子產業鏈第323節 公主發火第313節 還我河山第205節 小呂宋的採購清單第518節 沒有最瘋狂!第92節 兩座城第150節 俠之大義第606節 一枚銀幣第599節 穩定西南出海口第108節 天津衛的夜警第529節 明商第235節 永清長公主第95節 給部下買點糧第85節 下官算學優秀第452節 決戰前的測算第488節 水師動第292節 疑似天堂第212節 論臣第15節 聰明的政治白癡第442節 突襲,再突襲!第446節 虛地第162節 不需要結果的投票第193節 海中的霸主第265節 大明亡國之災第92節 兩座城第401節 女人的狠辣第185節 大人物第426節 被迷了眼的小白第472節 皇帝坐客白府第54節 這是真正的捧殺第565節 很豐盛的晚餐第436節 廟算(二)第206節 淡巴菰第219節 超越大明智慧的圈套第371節 又一支新股第328節 白老師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572節 倭島小亂第621節 分家第261節 述職艦隊第541節 教皇有麻煩第205節 小呂宋的採購清單第265節 大明亡國之災第388節 精兵想法第419節 大明朝的腳第5節 交惡的原因第187節 這就是爲了刺激第514節 兩個港口第83節 又一條新產業第515節 誰纔是大海的主人第62節 關中白英蘭第173節 那抄家吧!第410節 二十萬…斤!第446節 虛地第353節 玩命的遊戲第62節 關中白英蘭第459節 一戰成名第257節 合浦最大的秘密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48節 死的是超級名人第355節 金英退休了第504節 不一樣的路第17節 夜裡的御書房第58節 老師第555節 最寬大的特赦令第324節 南京六部第4節 是誰爲難誰?第34節 這他孃的是火柴?第471節 升官破財第389節 大明皇帝的欠條第324節 歷史沒有真相第426節 被迷了眼的小白第547節 關於高麗的奏本第343節 智慧無價第608節 織田家的狂喜第202節 這個公主是陰謀第622節 真的要離開了第574節 小善大惡第180節 封鎖廣州城第265節 大明亡國之災第466節 晚宴第513節 友善的大明人第113節 非戰之罪第155節 三問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