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節 眉縣王家

久違的南京城,這裡比白名鶴離開的時候還要繁華。

白名鶴的船到了南京碼頭之後,縱然是他的船都足足等了半個時辰纔有泊位。這位在南京的絕對特權階級都沒有泊位,可想南京的碼頭排的有多滿。

看着白名鶴的船在等泊位,原本那些急的罵街的商人們也消停了。

碼頭上,已經不是純粹的人力搬運了,無數的滑輪組展示着大明人的智慧。而碼頭上排成長隊,如螞蟻一樣的不斷上下船隻的搬運工,也在展示着倭人的堅持。

一石貨,下船就是二至十文錢。根據貨物的價值,易碎程度,包裝大小等。

有專門的行標,當然工頭也會和貨主有一翻討價還價的過程。

倭人個子低,可許多倭人一次扛得就是兩包麻絲,這至少也是一石半的重量,還有極個別的能扛起三包,按現代的重量計算,這超過一百公斤的重量了。

將貨物堆到馬車上,然後就有人扔一到兩塊牌子。

背貨的倭人將這特製的小鋼牌往腰上那帶子上一掛,大口的灌幾碗涼水後又開始排隊上船,準備搬下一次貨次。

“這些倭人還安份吧!”白名鶴問來接船的王誠。

王誠爲白名鶴烤好了雪茄笑着回答:“如果不是工坊招人活計多,怕是碼頭上都能打起來,這些倭人還真是拼命,從早幹到晚。這碼頭的記錄是倭人的。一個人一天掙了三百多文錢。”

說着,王誠指了指不遠處那個套着紅馬甲的。

這紅馬甲就是給這裡最出色搬運工的,難搬的大件易碎貨物。基本上都是給些力氣大,手法高明的人。縱然你要用吊纜,也是一個技術活,怎麼掛纜,怎麼扎貨都是一個講究。更何況沒有一把子力氣,都沒有辦法把貨從船倉弄到甲板上。

“工錢別拖欠,別讓人說咱大明欺負人!”

王誠應了一聲。也不必要去解釋,碼頭上的規矩很嚴。基本上工錢就是日結的,就算沒有現錢也是有存摺的,這東西就是當場有錢莊的人在這裡給劃賬的。

別看一個人一天就是一百多兩百文錢,僅倭人在這碼頭上就有二萬多人。

“福州那邊的事情你怎麼看!”白名鶴又問王誠。

王誠在耳邊抓了抓。低聲說道:“弄死,沒什麼可說的。”

“京城那邊也派人過來了,叫王誠過去。明面上大明的律條還是在的,王翱管事,其餘的你們辦。”說話間,船已經靠岸入了泊位。

侍女,行李什麼慢慢下船,白名鶴已經坐上馬車先一步回府了。

原本白名鶴想叫萬雪兒跟自己一起,萬雪兒卻說道:一個賤妾沒有必要讓白名鶴等。這不是自賤,而是大戶要有大戶的規矩。自己跟着一起回去,讓大夫人怎麼看!

話沒錯。可就是感覺冷了些。

回到府中,孫苑君帶着全府上下出來迎接,這也是大明的規矩,家主回來不迎接纔是失禮,孫苑君比萬雪兒更在意這些個貴族的規矩。

大戶就是大戶,和小門小戶一樣的話。那就是暴發戶,規矩就是規矩。

“姐夫。姐夫。聽說皇兄打你了。”懷玉很緊張的迎了上來。

“胡鬧,萬歲怎麼會打我,只是執行了家法,法不可廢!”白名鶴心說懷玉呀,你這張嘴要被人管一管了,這話你也敢亂說,讓人傳歪了去這不就是大麻煩了。

王誠倒是明白白名鶴的意思,笑着一旁解釋了一句:“大人不必擔心,萬歲親筆寫了書信給永清公主,信中稱讚大人識大體,知進退。”

白名鶴笑着在懷玉的腦袋上摸了摸,懷玉臉上一紅躲開了。

進了正屋,清荷作爲妾要過來磕頭的,這規矩不能免。之後白名鶴對孫苑君說道:“苑君,我的信你收到了吧!”

“收到了,已經回絕謝家了,只說是萬歲親點了眉縣白氏。這是我考慮不周,我們家不適合與豪商結親的。收到夫君的信之後,就派人快馬送回關中了,估計就這兩天老夫也收到信了。”

事實上,信昨天就到了西安府,不僅是白家這邊收到了白名鶴的信。王家那裡也收到了王巹的信。

白名鶴和孫苑君聊天的時候,王巹的正室夫人也在眉縣家中接待白名鶴的奶奶,還有白名鶴的父母,以及大伯。

王巹的夫人年事已經高,連話都說不了幾句完整的,但她的出場代表着王家的態度。

真正負責接待的是王巹的長子正室,論輩份與白名鶴的奶奶是同輩,兩位老太太也是打過交待的,這些年白家與王家分支有身份的孩子結親,她們也會出面露個臉。

“咱們姐妹倆爲白王兩家證不了親,這會倒是自家孫兒了,卻都不知道要怎麼辦了。”王老夫人一拉着白老夫人的手,家長裡短的拉着話。這位老夫人出自關中柳氏,算起來還是白名鶴二伯正妻的姑姑呢。

“這六禮之事,也要來問一問老姐姐的意思,這才安心呀。”

六禮,一般是娶正妻纔會有的。

可當這男女身份都級爲特殊的時候,那怕是妾也要有這六禮,這是婆家對孃家身份的認可,如果是庶女那就未必,可這卻是王家的長子嫡曾孫女,放在王家也是掌上名珠,而且在關中也是名滿百里的天之驕女。

“嫁人作妾,那連詩經都背不全的野小子。”

王雨辰也是剛剛纔知道,家裡打算把她嫁出去,可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白名鶴。這個小時候還用泥巴弄污她新年新衣的白家小子,心中一百個不願意。

“這是那一年的事情了。”王母在一旁笑着:“好象是正統八年,還是七年。”

“是正統六年正月十三,河邊賞花燈的時候!還有正統九年七月初四,他下河抓魚,還順便來偷了我們王家菜園的甜瓜!還有……”王雨辰氣呼呼的說着,一條條的把兒時的記憶都講了出來。

王母笑的更是開心了:“這都十二年過去了,你還記得呀。”

“不嫁,不嫁,就是不嫁!而且……”王雨辰想到了孫苑君,這個比她大兩歲,小時候隨家人來過關中,而且還一起參加過詩畫會,處處比她強的美少女。四歲會背三字經,五歲會背百家姓,六歲能默寫千字文。

孫苑君帶給王雨辰的壓力很大。

嚴格來講,白起也是眉縣人,但到了這個時代白家的田產多在岐山縣內,所以大宅也建在岐山縣,因爲戶籍已經不在眉縣,所以也不可能自稱是岐山白氏,就叫作關中白氏。而白起廟堂還在眉縣境內。

白家與王家的田地,是以渭水相隔的。

兩家就領地內的河道,經常在一起聯手整修,一是防水患,二是整修碼頭。象上元節,中秋等這樣的節日,在當地也就是兩家最大,所以就依兩家相隔這段渭水搞燈會,各農戶趕集等等,不是北岸白家,就是南岸王家。

古時候的大族,如果沒有生死的大矛盾,基本上相處的還是很融洽的。

特別是王家爲書香門第,白名鶴還去王家的書院聽過學。王家儒學世家,自然知禮而謙遜。白家自知家世人望都不如王家,也帶着幾份謙卑,這讓兩家可以說百年來都關係融洽。而小孩子之間的打鬧,長輩們也只是一笑而之。

王雨辰還想鬧事!

王父進來,冷着臉:“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祖父從京城派人快馬送來消息,你和白名鶴的事情是萬歲點頭的,原本還有餘姚謝氏的嫡長女,萬歲親點我們王家,這是恩典。你如再鬧,家法不容!”

王雨辰一下就哭了,一直被寵在手上的她什麼時候受過這樣的重話。

“莫哭,咱們多要些彩禮,讓那白名鶴給你多準備些首飾。”

“我要東海大珠,我要南海十三聖珠!”王雨辰大叫着。

“沒出息的丫頭!”王父也看出來了,女兒是明白事理的,知道皇命不可違。不過聽到女兒的哭鬧,笑着說道:“那東海大珠與十三聖珠在白馬閣,根本算不得寶物。”王父說完,從袖子中拿出一隻小盒:“麗苑公主託人帶給你的。”

說完,王父打眼色讓自己的夫人再勸一勸王雨辰,別再鬧。

給人作妾,也要看給什麼人作妾呀。

王雨辰一看父親出去立即就不哭了,伸手搶過那隻盒子,打開一看給嚇住了。在大明誰見過金色的珍珠,每一粒都是寶珠的級別。

“這是呂宋金珠!”王夫人倒是有見識,不愧是望族正妻。

這級別的珍珠,百倍重量的黃金都買不到,根本就是有價無貨的寶物。

“兒贈予母親了。”王雨辰把那盒子全都塞到了母親手上,王母推辭,王雨辰卻說道:“反正你們把我給賣了,白名鶴既然買了我,我就問白名鶴再要一盒就是了。”

用賣這個詞,自然就是女兒家的氣話了。

前院還是談彩禮的事情,這是婆家給孃家的臉面,無論關係如何,這一方面都絕對不能省下的。白銀十萬兩,這在普通人家已經是巨資了,可在白名鶴的賬本上,這連零頭都算不上了。

王家收了白家,價值至少十幾萬兩的彩禮,可陪嫁的也至少十萬兩的嫁妝。()

第179節 混亂的廣州,混亂的人心第394節 此女姓李第596節 緬北開戰了第325節 寶刀未老第493節 仁愛島第77節 忍第177節 金傑赴京第199節 見不得光的重寶第25節 京城南之荷第376節 皇宮殺機第379節 只是個小白臉第480節 單流往復式第373節 大明的天上人間第327節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519節 一個新的口號第391節 一隻蘿蔔第327節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159節 柳炒鋼第256節 大明的賦稅第326節 可憐的大明宗室第167節 廣州清暉園第178節 廣州罷市第490節 懂得怎麼作強盜嗎第60節 白福收徒第102節 爲大明,請助一臂之力第248節 夫人的智慧第51節 一文錢的血案第399節 白名鶴遇刺第115節 正直無私第114節 撫軍令第616節 君臨天下第542節 魏國公駕臨地中海第132節 一塊巨大的肥肉第300節 排場第503節 洪流第427節 一個半真的謊言第116節 天恩浩蕩第91節 三萬石糞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394節 此女姓李第392節 穿絲綢的高麗女子第296節 新年慶典第84節 廉州衛第9節 士不交宦第184節 開堂第一審第115節 正直無私第311節 友好鄰邦第176節 有喜是大事件第466節 晚宴第328節 玄武湖五島第515節 誰纔是大海的主人第554節 高麗之亂第210節 金礦第178節 廣州罷市第538節 走出去第233節 絕秘第446節 虛地第147節 人心本善第80節 七日之約第227節 拳拳之心第386節 白名鶴暈倒了第151節 只有永恆的利益第302節 定計李氏高麗第188節 白名鶴的白日夢第452節 決戰前的測算第151節 只有永恆的利益第282節 改制大明水師第611節 皇帝親征第525節 小小的葡萄牙第33節 大明第一才子第234節 逼婚第283節 各有秘密第74節 初見趙弟第12節 名臣于謙到訪第58節 老師第226節 百鍊宗開山第343節 智慧無價第325節 寶刀未老第327節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385節 這纔是官場第124節 沒有絲綢了!第194節 湛盧出鞘第397節 遼東來使第253節 手握重權第243節 白名鶴的又一計第58節 老師第27節 京城南之荷,敗!第168節 宣大動員令第105節 就要讓你去猜!第453節 分兵第499節 峴港邊市第434節 精米五百萬第468節 東天山都督第423節 放開雙腳第343節 智慧無價第28節 六百里加急在路上第517節 雅典港第121節 你想如何利用本官第12節 名臣于謙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