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節 疑似天堂

那怕是聽出了白名鶴的聲音,那怕是已經得到可以起身的允許。莫龍依然不敢站起來,他只記得規矩之中有一句,任何人也不允許直視大明皇帝的眼睛,這是殺頭的死罪。他不敢擡頭,怕看到了大明皇帝的眼睛。

朱祁鈺很喜歡這個莫龍,因爲很直爽的一個人。

“陸期元,你帶莫龍在京城轉轉,有什麼喜歡就買下。一切花費由府中結賬。”白名鶴吩咐了一句後對莫龍說道:“莫龍你不用緊張,先在京城放鬆兩天。明天開始是三天大朝會,之後我帶你再入宮向萬歲請安!”

“莫,莫龍告退!”莫龍跪伏着退到了門口,一出了門就飛奔着逃掉了。

“朕很可怕嗎?”朱祁鈺指了指自己。

白名鶴聳聳肩膀:“萬歲是龍;龍是溫和寬仁的,但龍有逆鱗,爲護着大明百姓,龍一但發怒就會天地變色,山河顛覆。”

“你拍馬屁的本事越發的高了。”朱祁鈺有些不悅。

“那臣斗膽再進一言。”白名鶴語一變,如果不是于謙在這裡,白名鶴纔不會繞這麼一個圈子呢。在得到大明皇帝的允許之後,白名鶴說道:“有許多人都非常瞭解他的敵人,也瞭解他的朋友,但唯獨不瞭解自己。萬歲卻不知自己在百姓心中爲何,在百官心中爲何,在後妃心中爲何,在天下中爲何?”

于謙猛的就站了起來。

于謙這個反應讓大明皇帝有些吃驚。又想了想白名鶴的話,似乎會有趣事發生呀。

“於大人,下官心中有話想問!”

“你問。本官言無不盡!”于謙盯着白名鶴,兩人之間火力四射呀。英國公張懋年齡小,不代表人笨,立即找了一個藉口就逃了。他這一跑其餘的勳貴也全跑了,這裡很明顯就會成爲事非之地,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於大人,我大明眼下可以魏徵直言諫臣以身爲鏡、可有李靖這等儒帥一帥定軍、可有霍去病北征大漠、可有唐詩宋詞。我大明有什麼?只有館閣體嗎?”白名鶴越說越是激動,跳到了于謙面前:“下官想過。請周邊三百里的宿老每半年入宮一次,爲萬歲講民間的喜怒哀樂。可這些人,真的能說真話,敢說真話嗎?他們的真話會影響多少官員。會讓多少州府官員,京城官員害怕。他們的家在這裡,家人不會受到威脅嗎?或者說,這些人本身就是精心挑選出來專門說好話的。”

于謙把拳頭握的咯咯作響。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被白名鶴將軍了,而且一步將死。

“是呀,大明有什麼?文不能傳世,武功亦無大成。”朱祁鈺一副非常傷感的神情,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于謙看着白名鶴。一字一句說道:“沁園春,雪!”

“還看今朝!”白名鶴衝着朱祁鈺長身一禮。

于謙搖了搖頭。他不相信白名鶴,那首詞真正說的是誰。于謙隱隱有種感覺,不會是大明皇帝。無論是那一位皇帝。

更不會是白名鶴說自己,白名鶴雖瘋還沒有瘋到敢寫反詩的地步。

“白名鶴,你的獨孤九劍,果真是極高明的劍招!”于謙突然來了這麼一句,讓白名鶴多少有些意外。于謙怎麼會知道獨孤九劍,這消息也傳得太快了吧。自己在東廠講的故事,于謙怎麼就知道了。

于謙從懷中摸出一本小冊子:“一套五十冊。笑傲江湖。只是可惜沒有聽到配曲。”

“白拿我的,他們還想要配曲,讓他們去等吧!”白名鶴沒好氣的頂回了一句。

這一老一少兩個臣子看似在胡扯,可句句都深意,朱祁鈺也是思考之後才反應過來。于謙說的是今天廣場上的事情,白名鶴對胡濙這一手太黑了,或者說招數非常的高明的意思吧。而白名鶴卻在反駁,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憑什麼自己種樹讓別人摘果子。

于謙這時突然想到一件事情:“關於胡大人所提到的生絲司,難道你打算反悔。”

“我沒有反悔,只要這邊有能幹的,清廉的官員。我可不願意價值數千萬兩銀子的生絲,變的和鹽一樣。”白名鶴寸步不讓。

朱祁鈺聽明白了,也搞清這所有的事情了。

這件事情說到底還是胡濙不地道,無論你理由多好,多麼一心爲公。別人這樹剛剛栽下,你就來數着樹葉來分果子了。

這件事情你胡濙不是對白名鶴下手,而是在對大明水師上下動手。

看來,這官場上還真的很有趣。

“現在什麼時辰了,這廣場上差不多朕也要再過去轉轉了。”朱祁鈺打斷了白名鶴與于謙的爭論,現在兩個人明顯都有些不冷靜了。不過敢當着自己這個大明皇帝的面爭論,也證明了他們不是爲私心而爭的。

大明皇帝朱祁鈺繼續去享受他的名君遊戲了。

白名鶴跟着出了門,還是躲在廣場的東北角,還是站在那棵樹下。

“你喜歡這樹?”于謙準備和白名鶴繼續談下去。

“不,因爲這裡回家可以少走幾步!”白名鶴回答之後,指了指廣場之上:“於大人,您不如猜測一下,江大人準備幹什麼?”

于謙順着白名鶴的手指看了過去,江淵正在向着大明皇帝走去。

接受了萬民朝拜之後,朱祁鈺又講了一段很感人的話,與民同樂之類的。

當大明皇帝轉身往回走的時候,江淵被允許覲見。

“成見,臣獻書。”

江淵的隨從捧上一隻錦盒,江淵這時說道:“臣的恩師認爲,聖人言是教導我等,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吸取新的知識。爲萬民造福,引導百姓向善纔是正統。新的絲機、新的織機,更大的船,更好的種植技術,這些都是聖人言下,我等應學之術。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斷的學習可才更進一步,而不是固步自封!”

江淵的聲音很大,沒有扯着嗓子喊,卻是很運足了氣。

于謙已經從最初站的位置向前走了足有一百步,就是爲了聽清江淵在說什麼。而白名鶴自然也跟着過來了。

聽完江淵的話,于謙問白名鶴:“這是你在背後?”

“不,我不會鼓動學術上的變化,一切應該水道渠成。我所作的,也只是眼下我認爲,應該讓萬歲批一筆銀子,爲江淵建一座新的學園。”

于謙相信白名鶴沒有胡說。

那隻能證明,江淵非常會選擇時機,在胡濙的純清流被狠狠的打擊之後,他的海納百川流派或許有出頭的機會了,所以他選擇出來獻書。

于謙又看了看白名鶴,也快速的走了上去。朱祁鈺揮手示意于謙可以上前來。

“萬歲臣以爲我儒家主流是嚴以律已,克守本份。天地君親師、仁義禮智信、書劍算御樂、家國天下興。”于謙的流派是實用派,特別是要求儒生不能再只會讀書,而且應該習武,練劍,會騎馬。下馬可治國,上馬可平天下。

“臣以爲,以律治國方爲上策,那些盜匪走徒,連字都不認識。說什麼聖人言感化天下,臣以爲是自欺欺人。”

“臣以爲……”

這個變化白名鶴沒有想到,大明皇帝朱祁鈺也沒有想到。不過這樣的結果卻是讓他很歡喜的,朝堂之上任何時候一家獨大都是非常危險的,左右也要講一個平衡。只要忠於大明,這些許變化還是允許的。

白名鶴這個時候也跑了上來:“臣以爲,勇者用其威、智者用其詐、愚者用其力、怯者用其慎。長者以爲棟樑、短者以爲拱角。所有人都有其可用之處,所以沒有必要把什麼……。”白名鶴沒說完,就已經有三個人指着白名鶴的鼻子。“白名鶴,你代表那一流派?”

“政治家!”白名鶴笑呵呵的回了一句後,罵聲一片。

于謙無奈搖了搖頭。

“白名鶴不是儒生,那怕他這次講得有理也一樣不是儒生。我只是知道,一個狀元未必能夠管好一段河務。”江淵認爲純詩文寫得好是最無用的人。

白名鶴逃了,他就是來攪局的。

成功的激化了各流派的矛盾之後,白名鶴躲得遠遠的,完全成爲了一個看熱鬧的人。

聽說胡濙又吐血了。

不是因爲廣場上各流派的理論,而是他最信任的弟子楊寧,竟然也有一套他完全不知道的學說。講的是以禮治天下,以禮行天下。用現代的話來說,楊寧這套理論已經與那套以律定天下相似。

區別就是,以律定天下,就是靠着刑罰來讓百姓守規矩。

楊寧的理論卻是希望以德感化天下,而讓百姓守規矩。這已經嚴重的背離胡濙的理論,胡濙認爲,只要心中有聖人言,就可以感化周圍的人,然後周圍的人再繼續感化周圍的人,只需要堅持,就中以讓整個大明受到感化,不需要再專門去教育誰。

胡濙的理論就是氣場論。

次日大朝會,文官們開足了馬力,準備在大朝會上宣傳自己的理論,希望可以代替胡濙與三楊原本那種忽悠加夢想蠢忠心作法。()

第525節 小小的葡萄牙第58節 老師第10節 汾酒還是杏花村第538節 走出去第61節 回到白家第599節 穩定西南出海口第46節 關中白氏第423節 放開雙腳第195節 血光之災?第264節 臣爲萬歲算三筆賬第529節 明商第449節 試探之戰第565節 很豐盛的晚餐第142節 白府一個連的鋼牙第67節 洞房花燭夜第438節 大明天音營第555節 最寬大的特赦令第326節 厚厚的一本子第387節 臉皮不夠厚呀!第514節 兩個港口第198節 又見黑幕第354節 士爲知已者死第559節 佈局五年的結果第78節 白名鶴的愛妻手工第141節 織機決定工業第520節 我在他的懷抱中第398節 當野人遇到白名鶴第282節 改制大明水師第582節 回港修整第568節 中華之氣節第393節 萬雪兒進京了第363節 沙伽羅王第264節 臣爲萬歲算三筆賬第367節 湛盧出鞘第491節 淡馬錫第541節 教皇有麻煩第563節 航向,倭京都第164節 都心滿意足第367節 湛盧出鞘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93節 峴港第580節 再往南……第343節 智慧無價第425節 南京莫愁湖第618節 混亂的歐洲,得利的白名鶴第306節 楊寧赴漢陽第177節 金傑赴京第157節 開罵的不一定是敵人第269節 白名鶴的地位第300節 排場第471節 升官破財第621節 分家第471節 升官破財第251節 第一次巡視領地第200節 欲加之罪第359節 要打仗嗎?第83節 又一條新產業第416節 回到南京第567節 孔府之亂第15節 聰明的政治白癡第63節 最實在的受益者第125節 關門,放狗!第238節 屠戮(二)第446節 虛地第571節 織田家要瘋了第424節 誰知我心第132節 一塊巨大的肥肉第491節 淡馬錫第192節 雙贏第486節 絕密調令第355節 金英退休了第310節 中興之王第553節 民族二字第133節 人心不會知足第535節 遠洋艦隊回來了第315節 白名鶴論道第353節 玩命的遊戲第395節 心難靜第45節 京城暗戰開始第484節 大明蒸汽船第271節 議賞第78節 白名鶴的愛妻手工第151節 只有永恆的利益第622節 真的要離開了第561節 出海口第267節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441節 小試牛刀第252節 百里鹽田第55節 白名鶴的大殺招第81節 海禁的機會第548節 回家第276節 銅臭是什麼味第270節 大明皇帝也是年輕人第450節 焰葬第24節 白名鶴二拒寫詩第435節 廟算(一)第362節 興奮的人們第371節 又一支新股第608節 織田家的狂喜第252節 百里鹽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