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節 瘋狂

金英是佛教徒,自稱奉佛弟子。

白名鶴這種作法他沒有辦法說不對,三教合一的理論已經不是近幾年的事情了,而是南北朝時期,就已經開始有了三教合一的思想。

明朝的時候,這個三教合一的想法達到了一個小高峰,白名鶴此舉絕對會把三教合一推到一個極致,這件事情金英擋不住,也不敢擋。

大明儒家雖然自成一派,可許多人卻是信奉三清的。

佛家密宗其實與道門已經非常緊密了。佛教密宗之說多類道教,包括有道教所擅的服氣、服石、煉藥、外丹、符祭等方術,追求長生成仙,其與道教的淵源關係,可能早在善無畏、金剛智等人唐弘密之先。

麻煩,白名鶴非但不會有麻煩,還會得到儒、道,甚至佛教密宗的支持。

金英口中唸了一聲佛號,坐在那舍利前開始唸經,至於什麼時候搬走,搬到那個寺中,金英也沒有了主意,眼下只能任由白名鶴去鬧了。

從皇后這裡出來,杭貴妃那裡沒去成,因爲杭皇后也來到皇后這裡了。

不僅僅是杭貴妃,可以說整個皇宮之中但凡是有點身份的人都來了,就是大明皇帝也過來看了一眼。

皇后的宮中,唸佛聲高低起伏,宮裡信佛的都圍在這舍利旁邊。就是信道的,也過來拜了拜。

大明皇帝朱祁鈺是信道的,這東西他只是遠遠的看了一眼。連屋子都沒有進,對於他而言。所有的一切只要對他統治大明有利就是好東西,反之就消滅掉。

御花園之中,朱祁鈺問白名鶴:“此時你爲何沒有上奏本?”

“萬歲,臣上了。除了臣那一袋奏本之外,還有一個小筐,臣去了廣東這些日子,所作的事情都有了一份詳細的報告。什麼事情重要,什麼事情不重要。臣不敢妄言。所以都詳細的寫了交萬歲您備查,萬歲說什麼重要就是什麼重要。”

這個回答很多無賴,不過也沒有錯。

“這件事情,總體來說辦得不錯。就在新年當天搞一個儀式吧,這些事情宮內自然有安排,朕也藉機與民同樂。不過你不要出現了,聽大蔡來報。金英看你的眼神很不善呀。”朱祁鈺提到這事情倒是笑了。

白名鶴作了一個擦汗的動作,小聲說道:“臣啓萬歲,那筐記錄文書中。有編號一六七至一六九的,能否不讓金公公看到,我怕他殺了我。”

“是什麼?”朱祁鈺來了興趣。

“這個,臣搞了些小東西。換了些金子。但這件事情極爲機密知道的人不超過百人,也是福建藍將軍親自負責的。只是……”白名鶴小聲的彙報了,朱祁鈺驚呆了,身爲大明皇帝,聽過的奇事絕對不少。

可以說。身爲大明皇帝,見過的古怪官員也不少。見過聽過違禁的事情也不少。

可白名鶴所作的這件事情,朱祁鈺真的震驚了。

“來呀,擺架東廠!”朱祁鈺根本就沒有半點猶豫,立即傳了旨。

東廠聽說大明皇帝要來,趕緊把院子清掃了一翻。舒良親自在門口迎着,大明皇帝到了之後,只問了白名鶴一句:“那個倉庫?”

“是,是貨號九九九九的那一批次。”

貨號都有記錄,舒良一查就知道在那個倉庫裡了,這個貨號後面還有標註,是九把刀,屬於特別重要的貨物,不但用了東廠最結實的倉庫,四周還有人守着。

進倉庫的只有三個人,大明皇帝、白名鶴、舒良。就是蔡公公都給放在門外,大明皇帝特別下旨,讓蔡公公守後任何人也不許進來。

舒良與白名鶴合力打開編號爲四個九批次的幾隻箱子。

這些箱子上全是白名鶴印鑑按下的漆印封條,朱祁鈺看到這個後,心跳微微的加速了一些,他聽到白名鶴所說非常非常的震驚,可也想像不出白名鶴能把事情搞到什麼程度,只有親眼見到這纔會完全相信。

也要看一看,白名鶴有多瘋狂。

一隻紫檀木盒,一看這手藝就是宮內給白名鶴弄走的頂級工匠的手藝,然後將木盒打開,裡面是上等湖絲,配上了蘇繡鋪底,然後分成了十八個小格子,每個格子還有純金的底座,然後加上寶石鑲嵌。

最後,底座擺上擺着一粒珍珠。

看到這貨物的時候,舒良指着盒子,然後一臉驚訝的看着白名鶴,又指了指盒子。

“很吃驚,顯然你也不知道?”朱祁鈺語氣是壓抑着的平淡。

舒良趕緊回答:“奴只是知道,這個編號的貨物後面標註爲九把刀,這是最高護衛級別。貨物內容,這個編號的貨物名稱清單也是極爲機密,奴雖然有資格看,可這幾天忙着加固銀庫,卻沒來及詳細的看過這些清單。”

朱祁鈺擺了擺手,示意這種小事不必在意。

“你說!”朱祁鈺一指白名鶴。

白名鶴在回答之前,連續打開了六個盒子,全是成套裝的。

“萬歲,這六個品種。最便宜的一盒就是四菩薩的,藍將軍在倭島一盒兩石黃金。而且這不是有來賣的東西,這是用來請的。倭人貴族你敢有一點猶豫,就是心不誠。這一盒就會被別人請走,想要再來看一眼,沐浴齋戒七日。”

說到這裡,白名鶴嘆了一口氣:“後來我發現我錯了,這個價有些低了,他們的黃金成色不好,而且二千八百個大錢就可以換一兩黃金。還好藍將軍也發現在這個錯誤,及時的停手,所以只賣出了一百盒,收了三百石左右的黃金。”

“真狠!”朱祁鈺開口了。

能讓大明皇帝這樣評價的,白名鶴絕對是大明頭一人。

朱祁鈺又問道:“那麼,你下次準備怎麼賣。不對,是讓倭人怎麼請!”

“最便宜也要千萬大錢吧。我會把這個包裝弄的更好一些,我已經安排下去,用上好的木料製作九尺佛塔,要說咱們大明的木匠真不錯,他們可以製作出和真的一樣的塔,塔裡會製作成真的塔那樣,然後再加……”

白名鶴不斷的講着,自己這個包裝的技巧性,以及華麗性。

末了,朱祁鈺又問了一句:“白名鶴,此物價值幾何?”

“這個,珍珠的價格大約是包裝的百分之一,甚至可能再低些。這個,其實萬歲您聽臣言,寺裡許多木頭珠子其實也不值幾個銀子,只是大僧開光之後,就是百倍的價。我這個,怎麼也能找幾個大僧吧,他們總是要銀子修寺廟的。”

“金大監會殺了你的。”舒良實在忍不住來了一句。

朱祁鈺卻是爽朗的笑了:“所以,要保密呀。你真的是……”白名鶴都不知道如何形容白名鶴了。

白名鶴臉一紅,又從箱中拿出一本佛經來。

“萬歲,這個沒有寫到奏本里,這個估計流傳出去我肯定會被人幹掉。這是暹羅真正的有名氣大僧正的血墨佛經,這一本倭島那邊請去,我開價萬金,這一次放出去了十本,聽說還引發了一場不算小的戰爭。”

舒良都不知道應該如何形容了。

“萬金呀!就不不到七石黃金,倭人的金朕聽到彙報了,就是七成金,這就是五石黃金。朕給你打一個欠條,朕給皇后拿回去一本。”

白名鶴當場就給跪了:“萬歲,您還是打我的板子,或者貶官吧。”

“那麼,你說這佛經?”朱祁鈺彎着腰靠近白名鶴問着話。

“那一本,其實並不是一套。佛經也有許多種,但真正全的只有三套。萬歲還是拿一套走吧,一共十八本。其餘兩套全的臣打算換更多的金子,順便讓倭島進入戰國時代。”白名鶴趕緊交待着。

朱祁鈺搖着頭:“白名鶴,你老實交待,朕要聽實話。”

“四號箱內,七號小箱!”白名鶴趕緊回答。

舒良去把箱子打開,找到了那個小箱,裡面的東西打開一看,竟然是三清、八仙、福壽祿三仙。

大明皇帝朱祁鈺靠近看過,又看了看白名鶴:“白名鶴,你不是信道的嗎?”

“臣……”白名鶴一咬牙:“臣信的是華夏正宗,天子爲尊。”

朱祁鈺盯着跪伏在地上的白名鶴看了好一會,想到金英對白名鶴的評價後。微微的點了點頭:“華夏正宗這話,朕信。但天子爲尊這話,朕信你七成。起來吧!”

謝萬歲!白名鶴起身擦了一把汗。

“你有害怕嗎?你整這些事情估計你也沒有怕。別在朕面前裝這一副緊張的小人樣。舒良你將白名鶴這裡,所有的道教的全部沒收,由你親自看管。這些只能作來朕賞賜之物,白名鶴你敢換一兩銀子,朕就不放過你。”

“是!”舒良與白名鶴同時回答。

“還有,朕要天罡地煞的全套,什麼時候朕能看到?”

“萬歲,快的話明年年底,要想要極品,給臣兩年時間。這珍珠畢竟也是一點點的長大的,臣計算過,十八月是最佳的時間,再長的話未必好。還有可能長的圓了,就沒有形了。”白名鶴的話氣倒是沒有半點緊張。

第302節 定計李氏高麗第431節 王雨辰第210節 金礦第533節 保住幸福的生活第173節 那抄家吧!第228節 被逼出來的士兵教育體系第59節 史上最強的送行規格第617節 來談談第460節 同意西行第260節 回到合浦第487節 火車動土第279節 秘密私兵第449節 試探之戰第180節 封鎖廣州城第101節 重臣之死第253節 手握重權第424節 誰知我心第44節 媚臣白名鶴第193節 海中的霸主第580節 再往南……第279節 秘密私兵第123節 敢佔我白名鶴的便宜?第140節 有人告了白名鶴第192節 雙贏第463節 哈密可以富足的第368節 讓我們學會海戰第599節 穩定西南出海口第273節 兩宮皇太后第328節 玄武湖五島第448節 傲骨鐵軍第489節 海盜船上的秘密乘客第521節 白大神忽悠第71節 陰謀、陽謀!第109節 兩日不早朝第341節 古人的大智慧第65節 廕監憑引第66節 白名鶴大婚第207節 福州神話第118節 這一跪第214節 文化攻勢第465節 確實是美第318節 一個遊戲第137節 高府宴客第179節 混亂的廣州,混亂的人心第175節 胡愧第254節 白名鶴的鐵血領地第259節 紅果果的**第376節 皇宮殺機第416節 回到南京第513節 友善的大明人第359節 要打仗嗎?第292節 疑似天堂第426節 被迷了眼的小白第171節 前合浦縣令白大人第305節 黃金萬兩第136節 拉開戰幕第170節 白名鶴不是鐵人第152節 最狠的情誓第7節 天蠍座的女人是極品第385節 這纔是官場第287節 忠第564節 要麼,放縱一下?第432節 一副棺第597節 謝家千金第44節 媚臣白名鶴第269節 白名鶴的地位第314節 十二道請罪奏本第390節 文華殿閣第404節 萬雪兒醒了第479節 十個字的第一字第121節 你想如何利用本官第94節 暹羅王子第458節 白銀百萬兩第214節 文化攻勢第162節 不需要結果的投票第236節 毛將軍,你有種嗎?第341節 古人的大智慧第382節 有罪、無罪!第589節 特赦之下第242節 倭人的條件第609節 封建第363節 沙伽羅王第406節 心細如絲第166節 離京第447節 退不如戰第541節 教皇有麻煩第325節 寶刀未老第205節 小呂宋的採購清單第435節 廟算(一)第355節 金英退休了第593節 倭人的小秘密第131節 最貴的書第586節 多是普通百姓第327節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160節 金子呀!第324節 歷史沒有真相第411節 大明的市集第218節 致命的宴會第341節 古人的大智慧第14節 山谷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