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南蠻(第一更,求支持)

來自天朝!

如果來自天朝的是使節,那麼所引起的必定是轟動,無論是在任何地方。

但如果來的是天朝的大軍呢?

興乾四年的新年將過,不過只是將出正月,一隻龐大的船隊就悄無聲息的從廣州駛出途徑海口,直指紅河口。甚至都沒有經過什麼激烈的戰鬥,陸戰隊就奪取了河口越南人的要塞,然後艦隊就逆流而上,直指升龍府,也就是幾百年後河內,鄭氏安南的京城。

當安南人面對這支來自天朝的大軍時,瞬間就被明軍氣勢所震懾了,三十餘艘多槳炮船於紅河中航行,而在紅河兩岸,近兩萬明軍沿着河岸在艦隊的護衛下,沿河推進。一時間,紅河兩岸的氣氛好不緊張。然而明軍卻像是如入無人之境似的,完全無視於越南人的“嚴防死守”,大搖大擺地進行着自己的武裝遊行——此時,鄭主鄭柞正率領其大部分兵馬進入高平,再加上少量的人馬部署在南方,用於防備阮氏的進攻,現在升龍府完全是無兵駐守,也正因如此,明軍所過之處的安南地方官,無不是紛紛開城投降。

投降!

對於安南的官員來說,這並沒有任何心理壓力,畢竟,至少在名義上,他們是安南的官員,同樣也是大明的臣子,安南畢竟是接受大明的冊封,向天朝大軍敞開城門,這又有何罪。

“現在鄭柞在什麼地方?”

坐於艦上的白文選,又一次出言詢問道,在他的面前是高平來的莫敬寬,他是莫敬宇的弟弟,也是他們此次出兵安南的嚮導。

“回大王,那逆臣鄭柞目前正率鄭根、鄭棟、丁文左等部於邊境,試圖阻擋天朝大軍,可卻全不知道,侯爺用兵如神,會從海路直取升龍,待到升龍府一降,那逆臣鄭柞必定如喪家之犬一般!”

從去年鄭柞率領號稱十萬的安南大軍攻打高平,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奪下了高平。儘管已經獻出國土,莫敬宇只能棄城遁往雲南的鎮安州避難,等待着大明主持公正。而在此期間,鄭柞先後多次派出使節,都被趕了回去。面對大明不斷增派的兵力,鄭柞只得從南方再次調兵北上,以防備明軍的進攻。同時千方百計的想要與大明與得聯繫。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經過長時間的等待之後,在升龍府一帶兵力空虛時,作爲此次入越的總兵,白文選出兵了,這一路上自然是銳不可當。

當然,這並不是白文選的計劃,而是五軍都督府參謀部制定的作戰方案,從意識到海洋的重要性之後,尤其是在經歷過緬甸以及遼東之戰,海上取勝的經驗之後。對於大明來說,戰爭的模式已經發生了變化,戰爭是立體的。艦隊在任意時間,把陸軍送到任何一條海岸線上,或是沿海岸進攻,或是沿河進攻,而許多城市,往往都是沿河而建,這也爲他們的進攻提供了便利。

“喪家之犬……”

冷笑一聲,白文選冷哼道。

“越是如此,他就越會往升龍趕,通過中軍,把速度放慢些,讓姓鄭的有時候趕回來!”

作爲久經行伍的老將,白文選非常清楚,對於這樣喪家之犬,他們最害怕的是什麼,是失去自己的根基,而升龍府,就是鄭家的根基。

“大王,爲何不直取升龍府?大王,現在安南雖是鄭主主政,可升龍府中卻有黎主黎維祺,此人形同傀儡,天朝大軍如果兵抵升龍,他必定會投降天朝,然後大王就可以命其下旨各地,命各地投降天朝,這樣自然可以兵不血刃奪取安南。”

所謂的“黎主”其實就是後黎朝的“皇帝”,這關起門來稱的“永壽皇帝”,雖說於大明來說,不過只是個笑話,甚至就是在安南,這個“皇帝”也被權臣鄭家挾持近七十年,黎皇只負責臨朝聽政及接見使節,也就是“黎氏爲皇,鄭氏執政”,可即便是如此,對於在這裡,這個皇帝也是一個頗有用處的象徵。

象徵!

僅僅只是象徵!

“你不懂,不丟根骨頭給鄭柞,他又怎麼會拼命趕過來,要是沒有了這根骨頭,沒準,他就會領兵藏於深山之中,形同賊寇,如此,將來豈不讓我軍疲於奔命,整日奔走于山林,以平定賊寇?”

骨頭……

提及骨頭的時候,身爲大明鞏昌郡王的白文選所想到的並不是鄭柞,而是自己,此戰之後,他麾下的人馬,就會被打散分予大明諸王補充其府衛,而他這個鞏昌郡王的將來,又在那呢?

於一國爲臣,這就是他的歸宿,這個歸宿對於他來說,未償不是大明給他的骨頭。其實,白文選並非沒有其它的選擇,只不過相比於交出兵馬,前往京師,他更願意往藩國之中,至少於那裡,作國家中流砥柱的他,不需要擔心爲他人謀害,況且……他是爲桂王的大臣。

就是一根骨頭啊!

這根骨頭不僅讓他願意叼咬他,就連李來亨聽說也接受了,甚至還自請去除了王號,無非就是爲了生存罷了!

現在,白文選只是把另一根骨頭丟給了鄭柞,剩下的只要讓他追着就行……

正像白文選計劃中的一般,幾乎是在得知明軍沒有從雲南或者廣西打進來,而是改從紅河口攻入大越的消息,身處高平的鄭柞就立即命令侄子鄭棟率領三萬人馬趕回升龍府,隨後又親自率領大軍南下,完全不顧剛剛奪取的高平。

“明人狡猾!”

在往升龍府趕回的中處,鄭柞憤恨不平的說道。

“我屢屢派的使節求見黔國公,可是皆被黔國公驅趕,他們根本無意與我大越安好!現在明人更是趁我等領兵於高平時,意圖攻取升龍,滅我根本,實要是可恨至極!”

如果現在有選擇的話,鄭柞恐怕連腸子都悔青了,畢竟,當初他之所以選擇出兵高平,一來是爲了懲戒莫家,奪取高平統一越北,至於這二來,就是想借此與大明取得聯繫,自從接受了滿清的冊封之後,於大明的眼中,大越就是亂臣賊子。儘管他屢次派出貢使,但是貢使屢屢於被趕了回來。

以小事大,總是要百般謹慎,當初他也沒有想到,滿清會敗亡的那麼快,如果不是因爲滿清入主中國,他又怎麼可能有會接受滿清的冊封?

也正因如此,他纔會選擇出兵高平,就是想要通過攻打被大明冊封的高平,然後與明朝取得聯繫,那時候他的算盤打的很好,只要一打高平,莫敬宇必定會向大明求救,到時候,明朝就會派遣使節過來,正好順勢請求進貢,請求大明的冊封。當然,他壓根就沒有想過趁機取代黎家,從他的高祖自任“都元帥總國政尚父平安王”,就掌握大越官吏任免、徵稅、抽丁、治民等權,地位世襲,人稱“鄭主”,到他這裡已經傳了第五代,與大越皇帝又有何區別?

“父親,當時,爲何北朝不願納我爲臣?難道僅僅只是因爲父親曾接受清人的冊封?”

跟在父親的身邊,騎在馬上的鄭根有些不解的問道,他很難理解明朝的舉動,於他的口明朝,變成了北朝,即便是國力弱小,也不妨礙他自稱南朝,就像他們對待老撾真臘等地“蠻夷”自稱爲“漢”一般。

“現在北朝皇帝,不同於歷代北朝皇帝,他雖說出於皇家,可卻也是起於草莽,此次出兵我大越,難道……”

難道是想效仿永樂?想要奪我大越國土?

“不會啊,現在他們還沒有解決清虜,爲何會如此狂妄,居然意圖吞併我南朝?”

儘管非常清楚大越不過只相當於大明一省,但是仍不妨礙鄭柞自稱“南朝”,自從交趾於唐朝分離中國之中,同樣傳習儒學的他們就於南方繼承了中國的華夷之辯,以華夏自居,更是對真臘等國建立了他的“朝貢體系”。這也是他們自稱“漢”以及“南朝”的原因。

當然,因爲曾被大明狠狠的收拾過一頓,也就是關起門來在自家稱王稱霸罷了,對於明朝來說,仍然只是明朝委任的土官,不過只是在幾年前,黎氏才被永曆冊封爲安南王。

“父親,此次北朝發兵數萬犯沿河北上,意圖直取升龍府,如果讓他們奪了升龍府,到時候其必定會以永壽帝爲傀儡,令我大越各城太守投降,所以孩兒以爲,不如……”

壓低話聲,鄭根悄聲說道。

“斬草除根,趁升龍還在我們鄭家之後,誅盡黎家之人,如此,自然可絕後患!否則,萬一要是黎維祺與北朝勾結,只恐怕必將爲我鄭家之患!”

過去,沒有人干涉的時候,世代黎皇爲了保命,只能聽由鄭家的擺佈,現在明軍來了,黎家的人還會那麼老實嗎?

兒子的建議讓鄭柞猶豫片刻,弒君,對於鄭柞來說,並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畢竟在接過平安王的王位時,父親就曾經有過交待,時機成熟時可以取爾代之。

現在的時機或許不成熟,但如果黎家與明朝勾結,那鄭家可就全完了!

“嗯……”

沉吟一聲,鄭柞並沒有反對可也沒有贊同,而是對兒子吩咐道。

“傳令下去加快行軍速度,我們要趕在他們之前返回升龍,萬萬不能讓皇帝落入明人手中!”

第333章 蘇伊士(第二更,求支持)第306章 立場(求支持,求月票)第274章 帝王的無奈(求支持,求月票)第54章 中與洋(第一更,求月票)第86章 宿遷血戰(一)第26章 手中有糧(第二更,求支持)第593章 生意第361章 御駕親征(求支持,求月票)第12章 藩王(第一更,求支持)第224章 巷戰(求支持,求月票)第65章 何爲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30章 迎接(第一更,求支持)第254章 競賽(求支持,求月票)第2章 長亭外(求月票,求支持)第239章 變數(第一更,求月票)第286章 土司之法(求月票,求支持)第117章 重啓(第一更,求支持)第34章 逃離(第二更,求支持)第154章 盆地(第一更,求月票)第387章 破城(第一更,求月票)第162章 各人心(第二更,求月票)第301章 人心不足(求月票,求支持)第124章 去遠方(第一更,求支持)第83章 昭忠祠(第一更,求支持)第346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273章 皇儲(求支持,求月票)第590章 黑金之地第568章 皇家與國家第65章 曙光(第一更,求月票)第180章 新憂(第二更,求支持)第379章 不同(求支持,求月票)第74章 入夷(第一更,求支持)第7章 選擇(第二更,求支持)第297章 西岸(求支持,求月票)第80章 殺無赦(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2章 商人(第二更,求月票)第377章 十八子(第一更,求月票)第1章 家臣(第二更,求月票)第269章 成果(求月票)第564章 未來第183章 唯我獨尊(求支持,求月票)第410章第572章 遍地黃金第196章 通海裕國(第二更,求月票)第8章 西安事(求支持,求月票)第652章 穿越時空的禮物第114章第52章 窺見(第二更,求月票)第4章 啓程(第二更,求月票)第417章 絕望(求月票,求支持)第415章 王與將 (求支持,求月票)第50章 以晉爲兵(第二更,求支持)第50章 紅線(第二更,求月票)第172章 未來的希望(第二更,求月票)第143章 空口(第二更,求支持)第332章 不會忘記(第一更,求支持)第335章 嫁娶(第二更,求支持)第246章 合流(下)(求支持,求月票)第189章 箱館的選擇(第一更,求支持)第347章 法老王的後裔 (第一更,求支持)第61章 遼東(第一更,求支持)第372章第85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142章 莫臥兒(第二更,求支持)第601章 驚變第369章 託孤(祝大家端午安康!)第154章 尊王攘夷(第一更,求支持)第603章 驚變第356章 開封(五一雙倍月票,求票)第228章 征途(第一更,求月票)第72章 紅豆山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11章 “小”的好處第26章 王逝(第二更,求月票)第36章 名義(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0章 傳統(求支持)第48章 天地不收,我收(第二更,求支持)第369章 託孤(祝大家端午安康!)第427章 好事(求月票,求支持)第50章 以晉爲兵(第二更,求支持)第372章第2章 北方客(求支持,求月票)第274章 緬甸(求月票,求支持)第189章 箱館的選擇(第一更,求支持)第129章 新約克(第二更,求支持)第360章 天有道(求支持,求月票)第557章 獵物 (新書求支持)第367章 忠烈祠(第二更,求月票)第417章 助力(求支持,求月票)第559章 大明的飛機來襲第51章 鳥銃(第一更,求月票)第228章 行軍(求支持,求月票)第278章 無用(求支持,求月票)第326章 放心(求支持,求月票)第73章 金融(第一更,求支持)第186章 故人心(第二更,求月票)第183章 扶持(第二更,求支持)第46章 說說看(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360章 自保(第一更,求月票)第40章 鹽民苦(第一更,求月票)第301章 向西(第一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