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籌碼(第二更,求支持)

“從根本上解決銀荒的問題。?”

眉頭略微一跳,看着面前的史密斯,朱明忠基本上已經知道了答案。他的答案應該說非常簡單。

“其實大王現在於江北推行銀元券正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以大明的人口、面積而言,使用金銀貨幣總有它不方便的地方,比如攜帶上的不便,相比沉重的金銀幣,紙幣的攜帶極爲方便,商人在外經商,往往願意攜帶紙幣,而非金銀幣,就我所知,江淮銀行發行最大面額的定額本票,已經高達萬元,即便是大宗交易,也只需要區區幾張而已,可以貼身收藏。”

來到大明之後,最讓史密斯驚訝的恐怕就是紙幣,無論是等同於紙幣的定額本票或是後來的銀元券,完全顛覆了他的認識,隨後通過一番瞭解,知道中國已經有六百年使用紙幣的歷史,雖然無論是宋代或是元代紙幣都發生過嚴重通貨膨脹,甚至直接導致王朝有滅亡,而明朝政府面對紙幣引起的嚴重通貨膨脹確,不得不解禁白銀以緩和危機,但在史密斯看來,江北實施的銀元券與銀元並行的政策,只要得到嚴格的實施,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而在市場上,因爲銀元券的信用極高,所以百姓都樂意使用銀元券,根據江北各地銀行的統計,去年十二月份,存入銀行的款項65%爲銀元券或者定額本票,30%爲銀元,5%爲制錢,而今年五月份,銀元券存入量已經突破70%,我預計,未來幾年內,會穩定在80%左右,而在江北之外的南京,紙幣的存入量爲35%,在南昌爲37%,在武昌爲25%,既便是在廣州,也達到了10%,由此可見,市場對於江淮銀行的銀元券是認可的,當然,這種認可,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銀行千方百計的利用一切方法推行銀元券,二是在市場缺少白銀的情況下,銀元券自然會百姓接受,當然這種接受,有些迫不得已,甚至即便是江北之外的地方官府,也不得不認同銀元券,因爲我們的銀元券確實可以換到白銀……”

在史密斯用數據說明銀元券在江北之外正在被慢慢認同時,朱明忠的心底並沒有絲毫得意,儘管是他借鑑了後世的經驗,創造了這個以實物金銀作爲保障的銀本位。

“我們的銀元券之所以信用良好,是因爲其是與白銀爲基礎,與銀元可以自由兌換,兩者可以同時流通,而且紙幣發行量也比較少,也正是得益於充足的貨幣供應,使得江北的商業日益繁榮,商品交易量的逐漸增大,直接導致市場需要更多的貨幣,而目前江北的銀元券流通量日益增加,正是因爲這一原因。這也是銀荒產生的因素之一,如果我們不能極高應對,江北很有可能也會上演銀荒,畢竟,我們的銀元券發行量是有限的,而市場的需求卻在增加,現在,甚至在長沙,當地的大商人也不拒絕銀元券……”

作爲銀行副經理的史密斯,一直專注於研究那些數據,所以他很清楚,現在銀荒的局面並沒有得到解決,只是一定程度上的緩解,而隨着市場的繁榮,銀荒只會愈演愈烈。

“江南等地市場的繁榮,直接導致對貨幣的需求更大,儘管有大量的白銀流入江北,但是我們的鑄幣卻同樣向外流通,一開始是江南等地使用江北的銀元,在使用銀元的過程中,市場接受了銀元券作爲市場的補充,而相比於銀元券,在江北之外,人們更願意接受銀元,所以江北市場上券越來越少,銀元則不斷外流,業已發行的銀元券有7成是在江北,而鑄造銀元70%已經外流至各地,銀行的儲備金正在減少,一但發生擠兌,可以肯定的是,銀行很難兌付7000萬元的銀兩,而一但無法兌換,那麼,銀元券的信用,就極有可能毀於一旦,那怕只是一次擠兌無法兌換,其後果都有可能是災難性的!”

在說到“災難性”三字時,史密斯特意加重了語氣,唯恐大王無法理解一般,又強調道。

“因爲到時候消息會擴散,最終會影響到所有人的信心,銀元券的發行是建立在人們對銀行的信心上!一但沒有了信心,一切都會消失。”

“你擔心會有擠兌發生?”

眉頭略微一皺,朱明忠立即意識到江淮銀行的軟肋在什麼地方。儘管憑藉着發行紙幣,他通過江淮銀行獲得了大量的經濟利益,但是,紙幣是信用貨幣,一但信用受到衝擊,其後果自然是災難性的。

擠兌!

這正是以白銀爲基礎的銀元券最大的不足,因爲它的信用是建立在自由兌換上,所以只要有人一次拿着鉅額的銀元券,要求兌換,銀行無法立即兌換的話,就很有可能造成連鎖反應,在這個信息溝通不便的時代,任何謠言都有可能摧毀江淮銀行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譽,進而摧毀銀元券,一但銀元券的信用被摧毀,江北的經濟也勢必將遭受重創。

“大王,這是必然將會發生的事情,我們在南京、在杭州、在福州、在武昌、在廣州等等許多地方都開設有分行,這些銀行的存在,使得我們可以吸納當時的資金,讓我們的銀元券爲當地百姓所接納,在繁榮當地經濟的同時,我們獲得的利益也是難以想象的,但是,當地的掌權者也是我們的對競爭對手,在我離開清河的時候,新的閩王已經下令設立江南銀行,在武昌儘管沒有設立銀行,但是早在去年,他們就已經印製了銀兩券,爲了打敗競爭對手,他們自然會採用一切手段,把我們擠出當地的市場,從而讓自己的紙幣佔據市場,大王,這是不可避免的!”

或許,這正是明朝的官員學者與滿清官員學者最大的不同,與滿清用五十年纔開設第一家銀行不同,無論是南京也好、武昌也罷,甚至就是南昌、廣州,在看到江淮銀行在當地的經營所獲得的豐厚利潤後,都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他們不會永遠坐視錢利盡歸江淮,當地的銀行、銀元以及銀元券很快就會出現在市場上,這只是時間問題。

“這不是最根本原因!”

搖搖頭,眉頭緊鎖的朱明忠說道,

“金融上的競爭對手,孤並不擔心,真正讓人擔心的是政治上的對手,總有一天,我們會和他們發生政治上的衝突,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勢必會藉助一切手段來打壓我們,其中自然也包括經濟上的進攻,藉助擠兌打擊江淮券的信用,是其必然的選擇!”

史密斯的提醒,讓朱明忠看到了自身的軟肋之後,憑着從歷史上學到的一些金融知識,或者基於對晚清以及解放前民辦銀行、錢莊時有發生的擠兌現象。

“那麼你有什麼辦法應對這個問題嗎?”

“提高異地銀行的準備金!”

史密斯這才道出他的來意。

“爲了避免大規模的擠兌,我的想法是將南京、武昌等地的銀行準備金從100萬兩提高至300萬兩,甚至可以是500萬兩,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擠兌,但是僅僅只依靠銀行自身的力量很難做到,所以,我希望大王能夠同意將繳獲的白銀存入銀行,然後……”

“你這一招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朱明忠幾乎是不假思索拒絕道。

“估且不說其它,這麼銀子放到外地,本身就有欠考慮,一但我們和他們發生衝突,這筆銀子很有可能就會被他們劫走,而且,我們存五百萬,他們可以取六百萬,那怕是有十萬兩兌不出來,我們的信用也就完蛋了,人們不會問你是否已經兌換了500萬兩,只在乎沒有兌換的幾萬兩!”

在晚清至解放前的銀行史上,被類似的擠兌拖垮的銀行又豈止一家,一但發生擠兌,只有極少數的銀行有夠應對,但是還有一些銀行,他們根本不需要擔心擠兌,而百姓更是壓根就不擔心他們會付不出銀子,因爲百姓知道他們的銀子非常多!

“想要阻止他們不去擠兌,沒有任何可能,現在,他們或許還沒有意識我們金融軟肋,但是很快,他們就會認識到這一點,到時候,再去阻止他們就已經晚了,或者說,想要準備好銀子應對擠兌,也沒有任何可能,從來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大王的解釋,讓史密斯明白了自己的誤區,即便是準備的再充足,也不可能阻擋別人去嘗試。

“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去嘗試,這是不可避免的,防賊?不可能日防夜防,想要阻止他們擠兌,必須要從根本上打消他們的這個念頭……”

在房間內邁着步子,朱明忠的眉頭緊蹙,心底無數個念頭冒了出來,突然,他的眼前一亮,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歷史上就有着類似的法子可以用上一用。

“嗯,孤有一個辦法可以試上一試!”

說完這句話,朱明忠便擡頭問道。

“你從海州來的時候,“齊國”號服役了嗎?”

第74章 浮思(求推薦、求收藏)第2章 死中求活(求推薦、求收藏)第209章 無可阻擋(第一更,求支持)第213章 軍心(第一更,求月票)第134章 南歸(第一更,求月票)第44章 深山歸途(第二更,求支持)第13章第116章 夜襲(求推薦,求收藏)第176章 往他處(第二更,求支持)第133章 誓不休(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74章 帝王的無奈(求支持,求月票)第14章 圍城(第一更,求月票)第233章 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530章 晶體管(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11章 磐石(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68章 決心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86章 宿遷血戰(一)第116章 恩公與兄弟第135章 往何去(第二更,求月票)第115章 解決之道(第三更,求月票)第261章 不同(求月票,求支持)第389章 破敵(第一更,求月票)第267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332章 不會忘記(第一更,求支持)第176章 勝利者的得意第19章 驚變(第一更,求支持)第308章 獻策(第二更,求支持)第60章 不適(第二更,求月票)第146章 人心何收(第二更!今天大爆發!)第112章 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36章 倒賣(第一更,求月票)第254章 競賽(求支持,求月票)第380章 間隙(求支持,求月票)第76章 棄我昔時筆(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4章 淫威(今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4章 選擇(第一更,求支持)第96章 帝心 (第二更,求支持)第324章 換裝(第二更,求支持)第26章 手中有糧(第二更,求支持)第247章 想家(求支持,求月票)第110章 主與奴(第二更,求月票)第215章 等過年(求支持)第133章 人去(第二更,求支持)第107章 新時代(第一更,求支持)第126章 新大陸(第一更,求支持)第178章 邊疆(求支持,求月票)第609章 免疫學第548章爲了全人類第29章 耕戰復活(第一更,求支持)第68章 競爭(第二更,求支持)第89章 鐵牆(第一更,求月票)第71章 夜話(第一更,求月票)第170章 師徒(第二更,求月票)第324章 換裝(第二更,求支持)第184章 歡宴(第二更,求月票)第561章 外面的世界第62章 江上(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3章 誤打誤撞(第三更,求支持)第121章 在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85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321章 師徒(第一更,求支持)第107章 情形(第一更,求支持)第371章 人心(求月票,求支持)第309章 爲主分憂(第一更,求支持)第167章 太后(第一更,求月票)第103章 血岸(第一更,求支持)第69章 實驗田(第二更,求月票)第312章 君臣(第二更,求支持)第387章 南下(求支持,求月票)第359章 君臣(求支持,求月票)第303章 選擇(求月票,求支持)第214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00章 關心(第二更,求支持)第125章 心憂(第二更,求月票)第380章 間隙(求支持,求月票)第179章 潛入(第一更,求支持)第156章 穿越者的福利(第一更,求月票)第287章 來與去(求支持,求月票)第46章 說說看(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543章 青黴素(新書上架,求首訂)第48章 新軍制(第三更,求月票)第388章 鐵人戰象(第二更,求月票)第30章 甲兵(第二更,求支持)第499章 大戰(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54章 歷史遺產(第二更,求支持)第259章 私掠(第一更,求月票)第40章 宗室(第三更,求支持)第38章第339章 造船(第二更,求支持)第261章 不同(求月票,求支持)第267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230章 應戰(第一更,求月票)第633章 豐碑第95章 羽翼(第一更,求支持)第233章 灼熱(第二更,求月票)第318章 現世報(第二更,求月票)第347章 武昌心思(第二更,求支持)第310章 忠臣(第二更,求支持)第370章 說客 (求月票,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