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憂心(第二更,求支持)

永曆十六年五月的江南,已經盡顯江南的溼熱,對於此時江南的百姓來說,非但是江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百姓都已經換上了漢式的衣裳,甚至就連過去剃髮不如式的長沙等地,也有人悄悄的留起了頭髮,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只是在屋子裡穿着明式的衣裳,可到後來卻堂而皇之的穿着衣裳出現在街頭,甚至就連過去私藏都要砍頭的一統山河巾,也被人戴在了頭上,而相比於長沙等地百姓的試探,在江西,非但百姓們早就換上了漢家的衣裳,甚至就連那曾經剃盡的頭髮,這會也差不多已經長齊了,於街頭上游走,那還能見着絲毫清虜奴役的痕跡,若是說有的話,恐怕就是那南昌城外石碑,那花崗岩製成的石碑上銘刻着紀錄清虜屠殺的文章,當然,還有一塊漢奸碑,上面刻着江西籍漢奸的名字、籍貫,而這兩塊碑都是用於警示後世之人。

那碑位於官道兩側,離城不過裡許,而石碑建於涼亭之中,以免風吹雨打。而在這涼亭一旁又有老漢支起的茶攤,攤子不大,卻可供路人歇個腳、喝口茶。近晌午的時候,數乘數騎沿着官道而來,爲首的長者一身員外打扮,那長鬚員外瞧見這路邊的茶攤便說道。

“先在這裡歇個腳吧!”

雖說離城只有裡許,但是這員外顯然並不着急,他跳下馬後,便直接做到攤上,然後說道。

“來壺茶。”

對茶水,這員外似乎沒有要求,只是要了一壺最普通的茶,坐在茶攤涼棚下,在老漢上茶的時候,員外瞧見對面的亭子便問道。

“老丈,爲何你在這出生意,而不到對面,那裡正好有大樹能擋住陽光,總好過你在這邊支攤啊。”

對面亭子旁有數株大樹,大樹成蔭,天熱的時候,自然在那裡出生意更好一些。

“員外是外地人吧。”

老漢笑眯眯的說道。

“嗯,是從外地過來的。”

“員外你瞧這碑亭。”

老漢指着碑亭說道。

“這邊的碑亭是“江變紀略”說的是永曆三年清虜“徵南大將軍”譚泰屠城的事兒,記的是清虜如何殺我南昌二十萬百姓的事兒,真可謂是字字泣血,過往客商於此路過的時,觀此文,無不是泣不成聲。往往都會買些香火祭祀被殺百姓。”

老漢手指着亭外的紙灰,又指着茶攤旁邊的紙錢、香燭。

“員外若是有意,也可燒些紙錢來,保個平安。”

這人到是會做生意,居然連這生意都沒落下。員外略點下頭,於心底暗自尋思道。

“那對面呢?”

“對面!”

只見老漢搖頭嘆道。

“羞見外人啊,那上面刻的都是家在江西的漢奸,你說,好好的人不當,爲何偏偏當韃子的走狗,他們就沒見着韃子兵殺了多少漢人嗎?”

老漢說話的時候,甚至還憤憤不平的往那邊石碑的方向吐了口水。

“那漢奸碑在那,但凡是個人也不恥和漢奸碑呆在一起,老漢我就是再不明白世理,這個世理又豈不明白?”

瞧着老漢那副憤憤不平的模樣,只聽那員外說道。

“若是人人都不看那漢奸碑的話,只恐這漢奸碑也就沒有了警示後人的用處了。”

他這邊話聲不過剛落下,只聽那老漢說道。

“怎麼個沒用,誰不知道,那上面寫的是誰的名字,若是有同宗的名字,恐怕早就無臉見人了……”

對於老漢的話,員外只是微微一笑,然後便若有所思的瞧着那漢奸碑,隨後又是笑嘆口氣,然後一邊喝着茶,一邊與這老漢聊了起來。聊的倒也不是其它,而是聊着今年的收成,聊的是百姓的生活。

“其實,說到底,我們江西人能過了安生日子。還是多虧了張尚書,”

聊着聊着,那茶攤的老漢突然頗有些感嘆的說着。

“哦?這是爲何?”

“員外,您是見過世面的,就沒瞧見,這天下那裡不是在興兵,雖說北伐恢復中原是不錯,可到最後死的不還是尋常百姓嘛,若是說太平,恐怕這天下,也就是數江西太平了,打從張尚書入了南昌,便安穩一方百姓,讓百姓休養生息,那裡興過兵……”

老漢並沒有注意到,他的話落到員外的耳中,只讓他的臉色變得越發的難看起來,甚至就連一旁的隨從,臉色也跟着變得極爲難得。

“你這老漢胡言亂語什麼!”

旁邊的隨從話音落下的時候,那老漢卻在一旁嘆息道。

“哎,那裡有胡言亂語,多虧張尚書仁義,知道我們江西百姓的苦楚,所以纔不興兵,讓我們過上幾年的安生日子,只是如此一來,怕會惹皇上不高興,畢竟,尚書大人可是幾年都沒興兵伐虜了……”

“你……”

不等身邊的僕傭說話,那員外便制止了他,然後吩咐道。

“好了,把茶錢付了!”

說罷,員外便跳上了馬,在離開茶攤的時候,那臉色依然顯得很是難看。

“部堂,您不要聽那人胡言亂語……”

這騎在馬上的正是大明的兵部尚書張煌言,先前他一直在江西各地巡視,這纔回到南昌。這會他聽着下屬話,不待其把話說完,他便搖頭說道。

“張某確實有負皇上!”

說完這句話後,張煌言的神情顯得有些失落。

“想當初,張某人領萬餘人入江西,不過月餘便收復江西,形勢是何等之好,只可惜後來……”

“不還是因爲李子淵那賊子,把部堂所練精兵悉數帶走,才使得部堂無力伐虜嗎?”

對於下屬的回答,張煌言只是沉默着,儘管已經過去數年,但李子淵的背叛於他心中仍然是根刺,讓他每每想起都是一陣心痛。

楚王北伐……原本應該是他張煌言領兵北伐,克復中原,但是李子淵的背叛,非但讓他盡失麾下精兵,甚至就連北伐也成爲了泡影——九江在李子淵的治下,一下堵住了他麾下部隊北伐的道路,甚至,也正因如此,他只得暫時放下北伐的心思,一心安穩地方,雖然這兩年江西已經恢復了元氣,但是張煌言的心裡卻一直過不了那個坎。

“楚藩此次北伐,可謂是功在社稷,如今神京克復,張某人也算是不負朝廷了……”

自嘲式的言語從張煌言的口中道出之後,他的臉色依然帶着些焦慮。

“部堂,可是在擔心時局?”

作爲張煌言的幕僚,呂留良注意到他神色中的焦慮後,便試探着問道。

“嗯!”

下巴略點,張煌言朝着遠處看了眼,然後說道。

“如今北伐功成在際,天下局勢如此,實在不讓人心安啊!”

他口中的天下局勢,指的自然是淮、楚、閩、晉四藩掌握天下兵權、財賦的事實,與其它四藩不同,作爲兵部尚書的張煌言一直都恪守着臣子之禮,在四藩開幕府的時候,張煌言未開幕府,甚至直到現在,他只是大明的兵部尚書,只是屬理江西事務罷了,但是他卻無力改變大局。

“四藩掌握天下兵馬、財賦,且又各開幕府,如此,確實非國家之福。”

呂留良的話聲不大,只能讓兩人聽到。

“不過以在下看來,四藩雖強,卻也是互相牽制,若是今上能行以手段,想必亦可收兵權、財賦於朝廷,”

“關鍵要首先還駕京師,非如此,不能安天下!”

張煌言道出這句話之後,又往北方看去,然後說道。

“先前,我已修書一封與成仁,請其待京師克復後,送朝廷與皇上還駕京師,想來,他應該已經收到信了,只是成仁……”

話聲略微一頓,張煌言的腦海中又一次浮現出那個當初差點死於他刀下的青年。

“成仁此時之心,委實難料啊!畢竟……”

“畢竟,京師是楚藩克復,如此淮藩又豈會願將朝廷拱手相讓。”

作爲大明的臣子,呂留良自然是站在大明朝廷一方,對於四藩各開幕府,本就是早有微詞,畢竟於他看來,這並不是國家之福,同樣也不是百姓之福。尤其是淮藩還“挾天子”。

“成仁不是那種人,只是……”

斷然相信朱明忠絕不會把持朝廷的張煌言,話到嘴邊,卻又說道。

“只是,他不一定願意看到朝廷爲楚藩掌握,畢竟,李子淵……”

人品不佳啊!

雖說同樣深知李子淵人品極差,由其控制京師,到底是福是禍,張煌言並不清楚,但另一方面他卻知道,對大明來說這卻是最好的選擇。

“雖李子淵人品不曾可靠,可目下,京師由其把持,總是好過爲他人把持,非如此,天下不能安定……”

作爲兵部尚書的張煌言很清楚,四藩看似強大,實際上,一直都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如此,朝廷纔有機會互相牽制。也正因如此,纔不需要擔心四藩行不臣之事,只是,在另一方面,現在他卻不得不去考慮另一個可能——朱明忠拒絕皇上還朝京師。若是如此,那可就當真是不臣了!

注意到部堂神色中的無奈還有那欲發而未發的嘆息,呂留良便試探着問道。

“部堂,您是不是在擔心淮心會行以不臣?”

第179章 潛入(第一更,求支持)第280章 心亂(第二更,求月票)第424章 父罪子負(求月票,求支持)第571章 金礦第108章 腹血(第三更,求月票)第96章 得勝(第一更,求月票)第405章 驚訝(求支持,求月票)第537章 名聲大噪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34章 大新聞(求支持,求月票)第458章 紮根 (求支持,求月票)第31章 死覲(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269章 成果(求月票)第438章 落魄 (求支持,求月票)第70章 靜夜(第三更,求月票)第205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555章 第二次(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14章 天意(求推薦、求收藏)第48章 莫氏(第三更,求支持)第333章 誤打誤撞(第三更,求支持)第154章 身後事(第一更,求支持)第39章 裁與屯(第二更,求支持)第340章 鴨綠江(第一更求月票)第36章 名義(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7章 休園(第一更,求月票)第336章 喜事(第三更,求支持)第655章 老祖宗第141章 功高蓋主者(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2章 人不同(第一更,求支持)第382章 黃昏(求支持,求月票)第151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17章 主與幕(第二更,求支持)第575章 雞蛋碰石頭第155章 新籌碼(第二更,求月票)第70章 豬圈般的歐洲(第一更,求支持)第299章 文明與野蠻 (求支持,求月票)第227章 選擇(求支持,求月票)第123章 你也配姓朱(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55章 佔便宜(求月票)第352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100章 歸化(第二更,求支持)第129章 新約克(第二更,求支持)第451章第35章 敲打(第二更、求推薦、求支持)第182章 恢復(第二更,求支持)第171章 稅賦(第一更,求月票)第62章 鑄炮廠(第二更,求月票)第127章 相搏(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87章 蒸汽時代(第一更,求支持)第40章 鹽民苦(第一更,求月票)第656章 從核平到和平第195章 家人(第一更,求月票)第312章 奴才之間(第二更,求月票)第157章 父子(第二更,求支持)第505章 野蠻與文明(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22章 利益至上第627章 憤怒的武威公第176章 回家(第二更,求月票)第233章 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654章 綁架第338章 投親(第一更,求月票)第428章 讀書人(求月票,求支持)第533章 新機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29章 王憂第339章 薩拉丁(第二更,求支持)第274章 緬甸(求月票,求支持)第68章 貨幣的戰爭(第一更,求月票)第149章 南下(第二更,求支持)第1章 史上最悲劇的穿越(新書發佈,求支持、求推薦)第103章 土鹽(第一更,求月票)第77章 忠義營(第一更)第46章 謀略(第二更,求支持)第25章 焚城(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4章 精神天朝人(求支持,求月票)第153章 投名狀(第二更,求支持)第364章 陷阱(求支持,求月票)第171章 民官君(第一更,求支持)第242章 西出陽關(求支持,求月票)第140章 米券之變(第一更,求月票)第59章 黃河兩岸第263章 奴才與主子(求月票)第286章 土司之法(求月票,求支持)第131章 對比(第二更,求支持)第47章 新營新兵(第二更,求月票)第239章 歸化民(求支持,求月票)第380章 奴才們(第二更,求支持)第118章 福臨去(求支持,求月票)第72章 血債第166章 東征(第一更,求支持)第277章 沐國公(求月票)第655章 老祖宗第107章 施恩(第二更,求月票)第73章 白髮紅顏(求推薦、求收藏)第215章 變化(第一更,求月票)第185章 新發明(第一更,求支持)第617章 建議第429章 罪臣(求支持,求月票)第155章 根本(第二更,求支持)第145章 外交(第一更,求支持)第75章 新武器(求推薦、求收藏)第152章 鋒芒所指(第三更,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