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訪商(第一更,求月票)

這一趟還真夠遠的,足足騎着馬跑了近一個時辰。

進了村朱明忠從馬上跳下來的時候,看着面前的這個宅院,瞧起來與江北的尋常大戶人家並沒有多少區別。

身爲江淮經略使的朱明忠之所以親自上門拜訪,倒不是因爲這家主人是前朝的遺民,曾有數人出仕。而是因爲這家人特殊的身份——樑家曾是海商,而且是江北少有的幾戶在清虜屠刀下倖存的海商,當然他們之所以倖存,是因他們家的另一重身份,是本地知名縉紳,且與當時主持淮安的清虜有舊誼。

對於登門拜訪遺民,朱明忠倒也不覺得有什麼,即便是鄭成功也是時而登門拜訪遺民邀其入幕,爲其出謀劃策,同時藉助其威望,收拾地方,洪承疇初入長沙的時候,也曾用一年的時間四處拜訪地方縉紳,即便是拒之門外,也未曾阻其拜訪之路。只不過,現在朱明忠所要邀請的並不是尋常的幕僚,而是請其和自己作一門生意。

恰在這時,樑府那緊閉的大門打開了,只見一個穿着深衣儒袍青年從門內走出來。

“經略大駕光臨,實是讓寒舍蓬蓽生輝,草民未曾遠迎,還請經略見諒。”

青年書生的那雙眼睛裡滿是歉意。

“實是因爲家父已經十餘年未曾出府,所以未曾出府相迎,還請經略見諒。”

書生的話語,讓朱明忠笑道。

“令尊身爲我淮安縉紳,朱某身爲江淮經略,理應登門拜訪,今日不請自來,還請見諒!”

在來之前,朱明忠就已經從石磊口中知道,這樑家原本有三子一女,雖說長子與次子皆對外言是死於“暴病”,可實際上卻是死於義軍之中,四個子女只剩下眼前的一子一女。

簡單的客氣之後,朱明忠便隨着青年書生一同進入了樑家的大宅。

在進宅之後,朱明忠看到這所宅院四四方方的,不像一般江南有錢人家的花園那樣亭臺樓閣的,倒像是北方的那種厚壁高牆的深宅內院,這一點許就是江北與江南的不同。

從前宅進入後宅的時候,想到那位樑老爺十餘年未曾出府,朱明忠的心中一動,笑問道∶

“樑老先生十餘年未曾出府,莫不是因爲未嘗剃髮?” WWW●ttκá n●C○

梁贊遲疑了一下,才說道∶

“公子目光如炬,正是如此。

他的回答,讓朱明忠略點下頭。心知這次恐怕是來對了。兩個兒子皆入抗清義軍,陣亡於戰場上,而他本人又是十餘年不曾剃髮,這樣的遺民自然不會拒絕自己的要求。

進入樑府的後宅,朱明忠便看到一位穿着灰布儒袍髮鬚皆白的老者正站於書房外,見到他時,便揖禮道。

“小民見過經略!”

不卑不亢的禮節和話語傳入朱明忠的耳中,讓他連禮道。

“見過老先生。”

“經略請!”

將朱明忠請入書房後,儘管表面上看起來頗爲客氣,但是樑天佑卻表現的有些疏遠,幾乎是從其進門之後,與其所談的不過僅只是如何寬待江北百姓。

“……江北百姓不比江南,江南自古爲魚米之鄉,素爲豐腴之地,而江北卻有黃淮爲害,百姓生活貧苦,且二十餘年來,江北郡縣疊罹兵燹,鄉間白骨青磷,荊棘千里,經略欲以江北爲基,北伐清虜,雖是爲國,然江北地貧民乏,又遭清虜十數年壓榨,百姓財力早就爲之耗盡,還需經略愛惜……”

樑天佑的話語落入朱明忠的耳中,讓他的心思一動,然後點頭贊同道,

“老先生所言極是,清虜治下予我漢人只是一味壓榨,脂膏強半供以豺狼,本官雖意北伐,可江北民力已乏,自不堪勞役,然軍需所需,又是事關北伐大事,本官,也是頗是爲難啊!”

在這一番感嘆之後,朱明忠又繼續說道。

“然江北百姓苦矣,本官焉能如清虜一般繼續加以盤剝,所以這軍需只得另闢蹊徑,以其它手段加以解決,目下,江北所持過不過只是兩淮鹽稅,但兩淮鹽稅因清虜查禁,所得不及過去之半,僅憑以鹽稅亦不能持久……”

雖說十幾年未曾出府,但是樑天佑仍然關注着外面的時事變化,自然知道朱明忠所言絕非虛言。

一方面是民力苦乏,一方面是財源不暢。如此一來,這經略使衙署自然是左右爲難。

“所以,經略意欲北伐,就非得開源不可!”

見樑天佑被引到了這個話題上,朱明忠便點頭說道。

“老先生所言極是,這開源實是本官經略江北第一要務,目下爲行以開源,我已經命人重開利國驛鐵礦,於利國驛設廠鍊鐵,並開以徐州煤礦,從而圖謀煤鐵之利。”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而言,他們並沒有看到煤鐵之中所貯藏暴利,但朱明忠很清楚,在燃料相對匱乏的城市之中,只要推廣煤炭的使用,就可以獲取超乎想象的暴利。

在朱明忠提到“煤鐵之利”之後,已經成功引起了這書房中樑家父子的性致,就連一向沈默寡言的梁贊也偶爾也會插上一句,不過父子兩人的建議大都侷限於時代,除了偶爾的一些開源的建議之外,他們的建議更多的節流,對此朱明忠只笑而不語,當然,他們同樣也對朱明忠用俘虜墾屯之舉大加讚賞。

“以數萬俘敵墾屯百萬畝,每歲可得軍糧數十萬石,如此墾屯之糧不費半分民力,經略此舉,可謂是一舉數得!既可令軍中不至缺糧,又可避免熟地荒廢,他日民力恢復之時,亦可將熟地交予百姓耕種,從而安以民心。”

面對他們對俘虜屯墾的讚揚,朱明忠只是微微一笑,並未在這個話題上談下去,儘管那幾萬俘虜屯墾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軍糧的問題,但是這並不是他此行的目的。

“這中原之地,屯墾只能緩一時之需,想要開拓財源,非得另闢蹊徑不可,延平王能以金廈兩處孤島與清虜對峙數年,所憑者即是赴海謀以商利!”

藉着樑天佑的話,將話題引入海上貿易的朱明忠,看着對方直接說道。

“而清江可由河入海,若能拓以海上商路,必可充實軍需!”

第108章 腹血(第三更,求月票)第239章 歸化民(求支持,求月票)第474章 出征英格蘭(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9章 師獻策(第二更,求支持)第536章 裕王府(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43章 使館(第一更,求支持)第237章 寄人籬下(求月票,求支持)第493章 無解的難題(爲新書求支持)第280章 皇家的基本盤(求支持,求月票)第51章 解憂(第一更,求支持)第40章 宗室(第三更,求支持)第222章 西安風雨(求支持,求月票)第131章 何人(第二更,求支持)第55章 鐵廠(第二更,求月票)第54章 中與洋(第一更,求月票)第540章 海州(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04章 阻止這一切第212章 探險家(第二更,求支持)第112章 奴隸(第二更,求支持)第337章 蘇丹的選擇(第二更,求支持)第25章 欽定(第一更,求支持)第16章 機會(第二更)第137章 以爲警(第一更,求支持)第526章 美好的未來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78章 勝局以定(求支持)第288章 刑罰(求月票,求支持)第342章 歸航 (第一更,求月票)第469章 同黨(新書發佈,求收藏,求推薦)第127章 皇與王(第二更,求支持)第302章 星星峽(第二更,求支持)第66章 危機(第二更,求月票)第311章 天子貴(第一更,求支持)第463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0章 錢師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4章 熱的血(第一更,求月票)第163章 煌言難言(第一更,求月票)第507章 這不是結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80章 他路(第二更,求支持)第46章 說說看(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145章 軍法(上架大爆發!求首訂、求支持!)第160章 騎兵(第一更,求支持)第292章 烈火情人(求支持,求月票)第170章 (第二更,元旦快樂,)第220章 騎兵(求支持,求月票)第64章 本心(第二更,求支持)第49章 投官(第一更,求月票)第527章 潛規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82章 區別(求支持,求月票)第281章 緬人心思(第一更,求月票)第56章 開啓時代(第一更,求月票)第103章 浮想(求支持)第182章 區別(求支持,求月票)第195章 遣明使(第一更,求支持)第181章 未來(第一更,求支持)第33章 亡國之相(第一更,求月票)第212章第19章 破滅(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9章 訪商(第一更,求月票)第199章 女子大學(第一更,求支持)第159章 報紙(第一更,求月票)第9章 遊必有方(第二更,求支持)第54章 廷宴(第二更,求支持)第47章 吃螃蟹(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98章 早晚有一天(求支持,求月票)第641章 吃定你了第5章 稅源(求支持,求月票)第310章 忠臣(第二更,求支持)第73章 君臣(第二更,求支持)第338章 兩面(第一更,求支持)第347章 武昌心思(第二更,求支持)第403章 尋親(求支持,求月票)第91章 奇襲(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0章 初相見(第二更,求月票)第51章 鳥銃(第一更,求月票)第49章 軍種(第一更,求月票)第247章 想家(求支持,求月票)第490章習慣了就好 (爲新書求支持)第385章 腹中肉(求月票,求支持)第210章 教化(第二更,求支持)第619章 煤荒第172章 未來的希望(第二更,求月票)第621章 發現大慶第400章 投資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420章 各人心思(求月票,求支持)第589章 沙漠之夜(願大家平安健康)第42章 兩面(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74章 出征英格蘭(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4章 淫威(今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88章 刑罰(求月票,求支持)第154章 身後事(第一更,求支持)第415章 王與將 (求支持,求月票)第54章 中與洋(第一更,求月票)第7章 弄巧成拙(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第319章 建議(求支持,求月票)第419章 在島上(求月票,求支持)第486章 僞軍(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03章 (第一更,求月票)第111章 選擇(第一更,求月票)第137章 以爲警(第一更,求支持)第34章 逃離(第二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