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

時進五月,熱火朝天的夏收,終於結束了。

夏忙結束後的一個清晨,李家村的祠堂跟前鑼鼓喧天,爆竹聲聲。

農忙結束後,照着鄉下宗族的習慣,各家都要要挑個黃道吉日,在自家的祠堂裡頭祭祖,以祈求今年雨水豐盛,五穀豐登。

祭祖是漢人傳統,對祖先崇拜也是漢人最重要的習俗。按照傳統,祭祖儀式只讓族中的男子參加,女子不得參與。畢竟閨女總是要嫁人的,要隨夫家的姓,死後也是進夫家的墳地。雖然女人們不能參與祭祖,但村裡的女人們依舊會好奇地圍在外頭看熱鬧。

同往年一樣作爲族長的李老爺照例主持整個儀式。和往年的祭祀並沒有什麼區別,念下祭文,獻了三牲。村裡李家的男子,也跟着一同向祖宗牌位行三叩九拜大禮。

而與舊時祭祖相比,現在祭禮卻顯得有些莊重,當祭祖大典結束後,李家的男丁們並沒有就此散去,在人們都站在那的時候,有十二個青年默默的走向前排,他們有的人身邊還跟着一兩歲的男孩。

不知從那一年起,大明鄉間的祭祖比起舊地有多了一項活動——次子離家。

有明一代,鄉間的宗族勢力可謂是根深蒂固,同樣也是皇權於鄉間統治的基礎,鄉下百姓事事離不開宗族,甚至有族規大過國法的說法。

不過這一切,在興乾年後,慢慢的被瓦解了,而這種瓦解並不是官府的介入,而是宗族勢力的自然消退,這種消退與瓦解的根源,就是每年都有大量的年青壯丁“離家自立”。

“離家自立”並不是百姓所自願的,而是受迫於“長子繼承”,成年的次子必須要離家自立。

每年的夏忙之後,族中所有18歲以上的次子,都要在祠堂前參加“離家自立”的儀式,他們要向祖宗叩頭,要表示終生不敢忘記祖宗牌堂,即便是離家,也不會做讓祖宗蒙羞的事情。

當然,每每到了這個時候,無論是留家的長子也好,還是離家的次子也罷,都會抱頭痛哭,更有甚者會有長子痛哭不能自抑,人近崩潰,似乎不如此,就不能體現出兄友弟恭來。

人們選擇這一天是有他們的用意,在祖祠面前離家,可以讓祖宗作個見證,也好讓祖宗保佑離家的次子們在外一切順利。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人們已經習慣了這一切。

在祖宗牌位的面前,十二個將要離家的青年跪在那裡,向祖宗祈求保佑後,族長向他們一一送出了李家的堂牌,叮囑他們不要忘記本家,忘記祖宗。那些自立的年青人,接受堂牌時,也會發誓不敢讓宗族蒙羞。

如此種種之後,自然又是祭祖之後的大席,村中的男女老少都歡聚一堂,過去,這是家族的團結,而現在,這場盛宴卻又帶着幾分離別的憂愁。

對此,人們早已經習慣了,這麼一場盛宴中,那十二個即將離家的青年,總少不得多喝幾杯,與族中的長輩、族中的兄弟,席間難免會有人叮囑一番,最後,當宴席結束後,這些青年大都醉了。

當然在席間,人們也可以看到,這些將要離家的青年在喝醉時,那臉上的愁容。

背井離鄉事不易。

將來會是如何,誰也不知道。

這時候,同宗的長輩、兄弟往往也只是勸他們喝酒,可這酒又豈能掩飾得了他們內心的憂慮?而對於許多接近成年的男子而言,看着將要離開的同族時,想到自身,同樣也是難免一陣心憂。

這一場宴席,儘管許多人都醉了,但醉意中卻難掩各自的憂鬱。

此時,正在喝着酒的人並不知道,正當他們在那裡藉着酒精麻醉自己的心情時,李存義已經帶着去年剛娶進門的老婆,揹着兩個不大的包袱,登上了駛往上海縣的小船。

已經十八歲的他已不會再去關心李家村裡的事情了,除了包袱裡的那塊木製的李家堂牌之外,再沒有什麼能夠證明他與李家的關係。此刻他的腦中滿是對日後新生活的憧憬。

新生活會是什麼模樣?

一路上,置身於搖搖晃晃的烏蓬船上,懷揣着對未來的嚮往,李存義與娘子一樣沿着江南縱橫交錯的河道,來到了松江府轄下的上海縣。“買不盡松江布,收不盡魏塘紗”,儘管現在機紗、機布已經取代了土布、土紗,但是松江仍然是大明最重要的布匹產地,這裡的數百家布廠,每年生產數千萬匹棉布,不僅供應着大明,同樣也大量出口至海外。而松江府的上海縣不但是重要的棉布產地,而且還憑藉着沿江優勢,成爲松江布最主要的輸出港。每年來自各地的船隻,源源不斷的從這裡將松江布運往世界各地。

這也是李存義來上海的原因——這裡既是一個繁華熱鬧的港口城市,也是一座雲集着數十家紗廠、布廠的工業城市,所以,在這裡有許多的工作機會,或許李存義只有18歲,但是通過報紙,他知道,在這裡遠比在老家更容易找到工作。

“小喜,你就放心吧,等到了上海,咱們肯定能過上好日子的!”

又一次,在搖擺的烏蓬船上,李存義安慰着身邊的娘子。

無業無產的次子娶妻並不容易,因爲法律規定次子離家,要先爲其娶妻,所以不知多少人家,往往都是爲其買上個海外女婢了事,但也有人爲千方百計爲兒子娶房媳婦。

“嗯。”

儘管小喜點着頭,可是眼睛中依然帶着對未來的擔心,只有十六歲的她,並不知道未來在那裡。甚至第一次聽說上海,也是在男人的口中聽說的。

終於,烏蓬船到了上海,江中停滿了各種船隻,儘管只是一座江邊小城,但是這裡與李家村等傳統村鎮迥然不同的世界。岸上的工廠間,一座座高聳的煙囪噴吐着煤煙,蒸汽機驅動着紗機、織布機,爲工廠主創造着數之不盡的財富。

所有的一切,對於初來乍到的李存義兩口子而言都是陌生的。

“小喜,你拉住我的手,可不能跑丟了?這裡人這麼多……”

揹着包袱的李存義,緊張的昂着頭,手拉着娘子的手,小心翼翼打量着碼頭周圍,一幢幢樓宇,很是高大,這些樓宇在老家是看不到的,即便是社學的掛圖上,也很少見,可是在這裡,卻一座挨着一座。

剛纔在小舢板上時,他就已經看到了,樓宇前方臨江的碼頭上,到處都是忙碌着的勞力,他們將一包包貨物扛上船,或者從船上搬下來。

“小喜,你瞧,那裡就是碼頭,我聽說在碼頭上幹活的時候,一天能掙至少二錢銀子,幹個五六天,就夠買一石米了,好好幹活的話,一個月掙上六七兩銀子,那是穩當的!”

說罷,將包袱背在身上,李存義一邊走,一邊指着遠處的煙囪說道。

“你看,那些大煙囪,就是紗廠或者布廠,到裡頭做工,一個月的工錢也有好幾兩銀子,咱們兩,一年至少能掙一百兩銀子,就是種上幾十畝地,也掙不了這麼多銀子……”

如同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們一樣,對於未來,李存義充滿了期待,同樣也充滿了計劃,似乎在他看來,只要努力幹活,美好的生活就在他的眼前,而且生活本應該如此。

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只要他們認真幹活,總會得到回報,每年都有數十萬像李存義一樣的年青人,從鄉下來到城市,最終在陌生的城市中紮根落戶。

對於相公的話,小喜只是點着頭,她的眼睛中帶着惶恐,神情也顯得有些不安。

陌生的地方,總會讓人感覺有些害怕。

初來上海的兩人,默默的在街上走着,儘管對於上海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但很快他們就安頓了下來,租了一間房子,而且很快李存義就找到了一份工作,儘管只是在碼頭上出力氣,但這份工作卻讓他能夠兌現當初的諾言,能夠讓小喜不愁吃喝。

這天,在碼頭上幹完一天的活後,拿着剛領到的不到三錢的工錢,正準備在回家的路上買上幾斤米的李存義,看到許多人都圍在碼頭外的告示欄裡。正

“你瞧,你瞧,官府招人哪!”

“招人?招啥人?”

“殖邊,去西北殖邊。”

“乖乖,你瞧這上面寫的,往新疆殖邊移民,官府除補貼路費外,分配土地200畝,五年免稅……”

咋吧着嘴,李存義連連驚歎道。儘管早就知道移民能夠分到土地,但是在看到可以分200畝地時,仍然讓他驚訝不已。

“新疆,那也太遠了吧,聽說比陝西還往西去幾千裡呢。”

一旁有人盯着告示說道。

“新疆再遠,還能有南洋遠,坐火車,也就是半個月的功夫?”

盯着告示,李存義自言自語道。

“沒準去那裡,也是個機會。”

他旁邊立即有人伸了伸下巴說道。

“那也比不上南洋啊,在南洋咱們種的是稻,吃的是米,到了新疆,能種稻吃米嗎?”

第111章 選擇(第一更,求月票)第180章 去南京(第二更,求月票)第67章 開源(第三更,求月票)第153章 雞籠(第二更,求月票)第12章 河口(第二更,求支持)第414章 忠孝兩全(求月票,求支持)第639章 新的機遇第125章 心憂(第二更,求月票)第610章 崇高的目標第93章 功臣(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80章 間隙(求支持,求月票)第324章 換裝(第二更,求支持)第19章 破滅(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98章 師徒(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章 耕戰復活(第一更,求支持)第44章 淫威(今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89章 沙漠之夜(願大家平安健康)第115章 入侵(第一更,求支持)第89章 愛兵如子(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5章 名士(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1章 傳國(第一更,求支持)第375章 人才(汶川十年祭!)第306章 立場(求支持,求月票)第395章 凌雲(求支持,求月票)第562章 打開日本國門第424章 父罪子負(求月票,求支持)第458章 紮根 (求支持,求月票)第57章 初戰(第一更,求月票)第560章 驚駭的日本人第200章 長沙(第二更,求支持)第18章 各取所需(第一更,求支持)第281章 緬人心思(第一更,求月票)第289章 鐵石(求月票,求支持)第18章 文廟(第一更,求支持)第547章 皇家晚宴(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07章 皇太子的鐵腕第139章 戲子(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2章 西出陽關(求支持,求月票)第543章 青黴素(新書上架,求首訂)第457章 教化(求支持,求月票)第83章 母女(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56章 國相(求支持,求月票)第464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66章 鷹旗下 (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391章 無名 (求支持,求月票)第48章 天地不收,我收(第二更,求支持)第78章 見血(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1章 豪奪(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4章 私心(求支持,求月票)第385章 奉先殿 (求支持,求月票)第370章 說客 (求月票,求支持)第284章 (求月票,求支持)第66章 危機(第二更,求月票)第181章 身滅(求支持)第206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5章 機會(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84章 鄭家人(第二更,求月票)第6章 夕陽(第二更,求月票)第574章 解決問題的關鍵第83章 人與奴(第一更,求月票)第299章 文明與野蠻 (求支持,求月票)第112章 奴隸(第二更,求支持)第233章 灼熱(第二更,求月票)第88章 君王(第二更,求支持)第376章 太原(汶川十年祭)第346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152章 選擇(第一更,求月票)第144章 內患(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9章 小國的野心(第一更,求支持)第15章 初相見(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8章 文與武(第一更,求支持)第88章 動若移牆(第三更,求月票)第10章 漕運總督(第一更,求支持)第384章 鄭家人(第二更,求月票)第238章 名聲 (求支持,求月票)第43章 練兵 (明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4章 哥薩克(第一更,求支持)第218章 前奏(求支持,求月票)第273章 皇儲(求支持,求月票)第111章 磐石(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94章 日子(求支持,求月票)第272章 造幣廠(求月票)第484章 唯一(祖國萬歲!)第452章第146章 人心何收(第二更!今天大爆發!)第138章 難得清淨 (第二更,求支持)第264章 印象(求月票,求支持)第301章 向西(第一更,求月票)第110章 人才(第二更,求支持)第166章 百官相(第二更,求月票)第424章 (求支持,月票)第262章 超越時代(求月票,求支持)第13章第214章 講武堂(第二更,求月票)第187章 蒸汽時代(第一更,求支持)第198章 改革(第二更,求月票)第341章 少年彼得的煩惱(第二更,求支持)第329章 不缺(求支持,求月票)第447章第19章 驚變(第一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