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南京事(求支持,求月票)

發生在“僞周”的混亂,與大明完全沒有任何關係。甚至這樣的新聞都不會出現在報紙上,因爲對於大明來說,“僞周”是不存的。頂多只存在於朝廷官員的奏摺中,或者軍正司的公函中。

更何,興乾十七年七月的大明,朝野依然迴響着南京的爆炸。

這一場爆炸改變了許多事情,大明從南至北的火藥廠紛紛遷往遠郊,沒有任何人敢去承擔火藥廠爆炸後果。

當然,對於大明來說,南京火車站商埠地的爆炸,只是一個很快就會於報紙上消失的新聞。當新聞再一次出現,必定是以其案件告破收場。

而作爲巡檢署負責爆炸案的偵探,馬輝在過去的幾天中,可謂是不眠不休,幾乎每天都在琢磨着案件。

全城搜查仍然在繼續,無論是普通百姓亦或是王公勳貴,沒有任何人能躲得過大搜查。也就是在搜查的時候,又發生了幾起火災,若是在平常,這幾起火災是很正常的,畢竟城內外有許多建築都是木製建築。

但是在仔細翻看着案件的通報之後,馬輝隱約覺得的其中的一起火災,很有可能與爆炸案有聯繫。

“這一定是在滅口!”

看到其中一起火災中,有數人遇害的報告,馬輝立即作出了這個判斷。

之所以做出這個判斷,是因爲案情已經明朗了,現場的死者是附近的工人,他們是在那裡做工,沒有人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但是那裡的報酬不低。

甚至軍正司已經推測出了爆炸的原因,並不是人爲的破壞,而是因爲監工——湖邊的死者被殺後,工坊內的工人和過去一樣繼續製造火帽,卻不曾想導致了雷汞的意外爆炸。

而且現場發現的十幾萬個銅帽,也證明了這一推測。

也正因如此,現在案件的偵破改由軍正司主導,而也正因如此,馬輝也見識到了軍正司的力量——短短兩天內,超達三千名軍正從中都、浙江、湖北等聚集到南京,天羅地網式的搜查展開時,他們不斷的將一個個線索彙集在一起。

可……還是沒有發現那羣間諜,儘管軍正司查獲了兩夥間諜,但卻都和火帽無關。

儘管是軍正司主導,但並不意味着馬輝會放棄案件,其實,署也不會讓他放棄,競爭仍然在私下進行着。

“李飛,這個火災有問題,你過去查查,這幾個死者,死的太蹊蹺!”

在命令手下的偵探去調查火災後,馬輝卻在去火災現場的路上,直接去了火車站。

火車站,是南京最熱鬧的地方,其實,現在但凡是修有火車站的地方,都會形成一片熱鬧的商埠地,那些商埠地往往都是城中最熱鬧的所在。南京自然也不例外外。

夜幕籠罩下的南京火車站,燈火通明,人頭攢動,即便是在軍警的盤查,仍然依如過去一般熱鬧,頂多也就是百姓們在軍警盤查時,在心裡微微報怨上幾句,但是他們卻無一例外的選擇配合。

那場劇烈爆炸奪走了數十人的性命,以及隨之而來的沖天火光和蔽日濃煙,無可避免地在百萬以上南京市民的心頭留下了恐懼的陰影,所以,對此他們自然是配合的。

配合之外,當然難免有埋怨。畢竟在爆炸案之後,南京城內都集結有爲數可觀的軍隊以維持秩序,並且進行搜查,而且車站附近還備有全副武裝的騎兵隊,那些使用六響轉輪銃的騎兵隊,在這裡本身就是一種威懾,不是他們的六響轉輪銃,而是高頭大馬和腰間的馬刀。

在過去的幾天中,儘管沒有抓住與爆炸案有關的兇犯,但是一些地痞流氓卻得到了懲治——儘管其中一些人與巡捕有聯繫,但是在軍隊的面前,巡捕顯然不會暴露他們之間的聯繫,在過去的幾天中,已經有上千地痞流氓被關進了監獄,等待流放,一時間,南京頓時成了首善之區。

面對軍事暴力機關的強力,南京的地痞流氓無不是銷聲匿跡,而在城內巡邏的軍人們往往只能無所事事地巡邏,一巡邏就是一整天。

在馬輝來到火車站的時候,趙武同樣也來到了火車站,只不過與馬輝穿着制服不同,趙武穿着便裝過來的,他甚至特意化妝成了一個普通的商販,他的眼睛不時打量着過往的乘客。

在看到馬輝的時候,趙武明顯一愣,他沒想到在這會碰到他,而馬輝也是一樣,但兩人都沒有說話,甚至沒有看對方一眼,可卻仍然默契的配合着。穿着巡捕制服的馬輝偶爾的會盤查一下,他這一盤查,會把人無意中往趙武那裡趕過去。而趙武只需要注意到觀察那些人的舉動是否有異常就行。

突然,有一個人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個人在發現在前方有人盤查的時候,看似不經意的往趙武這邊走來了,但趙武仍然注意到,他的不經意顯然是刻意而爲。

“可能是這個人!”

趙武壓低草帽迎着路人便走了過去。

“來瞧瞧,全德樓書坊的春宮,名師手繪……”

這邊小聲叫賣的功夫,他不經意的間了那人一下,肩上掛着的袋子裡的書,頓時散了一地。

“丫怎麼走得路,沒長眼睛……”

趙武一開口就是滿嘴的京旗腔調。

“你丫……”

那人順口剛接腔,臉色就一變,就在他剛想要改口的時候,手臂一陣劇痛傳來的同時,下盤一起人便被直接撩倒在地上。還沒反應過來,鐐銬就把他給反銬上了。

“是他嗎?”

已經跑過來的馬輝連忙問道。

“沒錯,這小子用話一引,一嘴的旗人腔就出來了……”

“還是你有法子……”

嘴上這個恭維着,馬輝又說道。

“這下抓住了正主,咱們也能輕鬆輕鬆了。”

“輕鬆不了,回去後還得給這小子上大刑,不把東西給弄回來,誰都輕鬆不了……”

一把拉住那認了栽的間諜,趙武朝着城裡的方向看了眼,然後說道。

“不過,估計這城裡頭的兵總能撤下來一些,現在委實太有些擾民了。”

擾民,確實有那麼點擾民,其實何止是有點,簡直就是非常擾民,尤其是宮城一帶,數條道路直接封禁,直接禁止普通百姓通過。之所以戒備如此森嚴,倒不是因爲這是宮城,而是因爲晉王行在就在宮城旁。幾乎是在爆炸的當天上午,南京城內的晉王府,就是立即出現了大隊的官兵,附近的街坊也是直接戒嚴。

儘管戒備給附近的百姓造成了不便,但對於那位不過剛十七歲的晉王而言,卻壓根沒有任何反應,依如往常一樣,每天都有南京國子監的博士、教授爲他授課,當然那些博士、教授也不會告訴他,在來的時候,經過多少道盤查。

對於身爲晉王的朱和域而言,他每天除了聽博士、教授授課之外,還有恐怕就希望他們能夠推薦的一些人才。身爲晉國國君,除了一萬三千國兵軍戶之外,必須要儘可能的籠絡人才,只有如此,國家才能夠有所發展。

“其實大王若是有意招攬人才,大可不必讓我等推薦。”

梅文鼐笑看着大王說道。

“梅博士,若是沒有你們推薦,孤又該去何處網羅人才?”

儘管去年到南京之後,才第一次見到梅文鼐,但因爲少時其兄長梅文鼎曾當過他老師的關係,所以對其倒也算親近。

“陛下有沒有想過,到國子監或者南京的書院中讀書?”

梅文鼐反問道。

“去書院讀書?”

梅文鼐的建議讓朱和域眼前一亮,在12歲的時候,他曾經去過皇家學堂就讀,在那裡讀了四年的書,那四年,在他的記憶中應該是最開心的四年,在學堂中,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少年,沒有任何身份上的懸殊。

去年獲封就國後,最讓他鬱悶的,恐怕就是必須要離開皇家學堂。但他也知道,在那裡就讀以及結交的朋友,對他並不會有太多的幫助,那裡的學生都是勳貴的長子,他們要繼承父親的爵位,永遠不可能隨他一同去新夏,去晉國。

但是,若是普通的書院呢?

“梅博士是讓我到書院中,自己去結交朋友嗎?”

看着躍躍欲試的二皇子,晉國的國君,梅文鼐微笑道,

“結交朋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陛下要學會籠絡人才,畢竟,陛下或許可以賜土封建大王,但是將來晉國是否強盛,卻全賴大王能否善用人才,而這人才並非只是國吏,同樣也各行各業的人才,以大王之見,如若沒有我大明書院興盛,又豈有今日大明之興盛?”

梅文鼐的話讓朱和域深以爲然的贊同道。

“博士所言甚是,在孤年幼時,父皇就曾說道“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同樣也是強國之本,亦是百姓安居樂業的基礎,這國吏自有父皇、朝廷爲孤挑選,可創辦書院、傳播科學,卻要靠孤自己去做……”

對於普通人而言,無論是進入國子監或者書院,都需要經過一番嚴格的考試,但是對於身爲親王的朱和嘉來說,不過只是派府吏往其國子監送上一封信,幾天之後,一名叫石嘉的清河書院轉學生,就進入了南京國子監,這座南都最大的書院。

不過一個月後,不僅國子監的學生大都認識了石晉,就連同附近的幾所書院裡的學生,大抵上也都聽說過他的名字,倒不是因爲他出手闊綽,而是因爲他在微積分學上的造詣甚至不遜色大名鼎鼎的牛頓博士。

也正因如此,石晉幾乎立即收到了校內的數學、物理、化學、機械等學會的邀請,這些學會都是學生團體,在其中很容易結交一些人才,對於學會的邀請,朱和嘉當然不會拒絕,而在同他們通過學術研究打成一片的同時,他驚訝的發現一個事實——他的許多知識,遠遠領先於身邊的同學,甚至普通的博士、教授。

“怎麼會這樣?”

又一次,看着他們在那裡爭論着數學上的問題時,朱和嘉的眉頭緊鎖,他們討論的問題,在父皇的課堂上,早就已經有了答案,但是在這裡,甚至還只是一個假設。

儘管對於這一切有些不明所以,但是最後朱和域還是把原因歸於——父皇可以接觸到大明第一流的學者,通過與那些學者的交流,父皇可以掌握普通學者難以掌握的學識,並將其融會貫通。

總之,作爲兒子的自然可以爲父親尋找到足夠的理由,而超過普通學者許多的學識,也讓朱和域在國子監裡如魚得水,很快就結識了不少朋友,也正是通過那些協會,在他的小筆記本中,已經多出了上百個名字,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國子監內極爲出色的學生,而他們身份往往也都是家中的次子,換句話來說,就是有希望願意去晉國的人。

而朱和域本身也享受着在國子監中自由自在的感覺,在這裡沒有任何人把他當成皇子、大王,他只是石嘉,一個來自北直隸的普通青年。

“當初真應該早點來書院……”

行走在國子監內,朱和域的心裡這麼嘀咕着,儘管在皇家學堂也很自在,但是在那裡,皇子的身份使得其他在他面前永遠保持足夠的敬畏,而不像現在這樣,最近一段時間裡,這裡的一切給他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感覺,而這種感覺讓他有些爲之着迷,畢竟,這是他從不曾有過的感覺。

“等回頭,應該給父皇寫封信,皇子更應該去普通的書院,而不應該只是皇家學校。”

儘管皇家學校在某種程度上與書院沒有太多的區別,但是學生在那裡需要學習陸軍、學習海軍,他們甚至還需要根據選擇進攻陸海軍學校再次進修——貴族是需要服兵役的。

但是在朱和域看來,相比於皇家學校普通的書院更適合皇子。

“至少在這裡,他們可以爲自己的封國招攬一些人才。”

正當他的心裡這麼想着的時候,那邊一個抱着東西正在趕路青年見到他,便大聲說道。

“石晉,走,一起去學會,今天輪到我的展示了!”

第191章 長崎(第一更,求支持)第30章 楚藩(第一更,求支持)第361章 御駕親征(求支持,求月票)第592章 虧本生意第136章 倒賣(第一更,求月票)第67章 衙內(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98章 大進軍(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60章 征途(求支持,求月票)第78章 安南(第一更,求月票)第500章 未來的目標(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145章 高薪(第二更,求月票)第177章 高原上的青蛙(求支持)第268章 故地 (求支持,求月票)第470章 劫難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93章 荒年(第一更,求支持)第112章 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67章 君臣(第一更,求支持)第565章 帝國陰雲第13章 盛京(求支持,求月票)第237章 寄人籬下(求月票,求支持)第496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章 北方客(求支持,求月票)第108章 選擇(第二更,求支持)第53章 當世奇貨(第一更,求支持)第118章 向東(第二更,求支持)第122章 東北(第二更,求支持)第50章 以晉爲兵(第二更,求支持)第65章 路上(第二更,求支持)第488章 不列顛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60章 觀察(第二更,求月票)第413章 徵召(求月票,求支持)第55章 人性(第三更,求支持)第62章 鑄炮廠(第二更,求月票)第153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234章 熱的血(第一更,求月票)第283章 替罪羊(第一更,求月票)第331章 巴爾幹(第二更,求支持)第216章 主與奴(求支持,求月票)第219章 工廠(第一更,求月票)第140章 微服(第一更,求支持)第56章 攔截(第二更,求支持)第361章 獻城(第二更,求月票)第408章 商借(祝大家六一快樂!)第605章 全力以赴第57章 長幼(第二更,求支持)第28章 兩難(第二更,求支持)第537章 名聲大噪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98章 師徒(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8章 文廟(第一更,求支持)第590章 黑金之地第95章 招賢(第一更,求支持)第411章 家人(求月票,求支持)第90章 無憂(第二更,求支持)第35章 敲打(第二更、求推薦、求支持)第21章 南天門(第一更,求支持)第180章 去南京(第二更,求月票)第546章 破壞性的發明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31章 心機(第一更,求月票)第266章 新階層(祝大家元宵節快樂!)第454章 野心(求支持,求月票)第17章 主與幕(第二更,求支持)第416章 喪氣話(求月票,求支持)第172章 未來的希望(第二更,求月票)第438章 落魄 (求支持,求月票)第66章 練兵場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8章 決定(第一更,求月票)第255章 佔便宜(求月票)第382章 黃昏(求支持,求月票)第544章 超市選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76章 前奏(求月票,求支持)第128章 還京(第一更,求支持)第38章 天下(第一更,求支持)第299章 文明與野蠻 (求支持,求月票)第166章 東征(第一更,求支持)第246章 合流(下)(求支持,求月票)第406章 新王新相(求支持,求月票)第19章 風雪歸途(第一更,求支持)第103章 成功(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5章 兵油子(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章 舉義(第二更,求支持)第270章 第n滴血(求支持,求月票)第247章 (求月票,求支持)第565章 帝國陰雲第85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303章 (第一更,求月票)第132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374章 勝負(第二更,求月票)第128章 還京(第一更,求支持)第99章 范文程(第二更,求月票)第177章 高原上的青蛙(求支持)第382章 黃昏(求支持,求月票)第346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110章 人才(第二更,求支持)第316章 (第二更,求月票)第64章 絕不後撤(第二更,求月票)第116章 恩公與兄弟第407章 憤怒(求支持,求月票)第274章 帝王的無奈(求支持,求月票)第239章 歸化民(求支持,求月票)第73章 君臣(第二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