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新學問(求支持,求月票)

時值盛夏,有如泥漿似的黃河水緩緩於河道中流淌着。這黃河河道,並不是黃河奪淮後的河道,而是宋代的故道。

實際上,所謂的宋代故道,早已荒廢多年,儘管數百年不曾修整過的河堤早已坍塌,而且曾經的河道里也是散佈着大小的水塘,其中不少土地已經開墾成良田。可在經過三年多的修整之後,這荒廢數百年的黃河河道,被重新挖深並在數年前隨着河堤上的一聲巨響,在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奪淮數百年的黃河重新回覆故道。

河水緩緩的沿着整治一新的河道流向渤海灣。

有了這次整治之後,這黃河,至少可以安穩400年,甚至更久,而在將來,等到水泥的成本下降之後,更爲堅實的大壩將取代這夯土壩。

置身於黃河南岸,身穿一襲淡色衣裳的朱濟世,正在河邊散後,他的身邊跟着十幾名文武官員模樣的人。後面更是簇擁着大隊的御林軍。黃河兩岸的田地裡長着大小不一的樹木以及半人深的雜草,偶爾的可以看到成羣的鳥兒於河草叢樹木間飛過。黃河兩岸5裡內的土地都荒蕪着,在五里之外,還有一道河壩,那是第二道河壩,儘管它的高度寬度遠不及第一道河壩,但卻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決堤後,再一次奪淮的可能。

也正因如此的,才使得往昔富饒的田野現在變得極爲荒涼,只有些許樹木以及鳥兒、野物。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這是朱明忠在黃河迴歸故道之後,第一次來到黃河邊,現在這條河終於不再爲害中原了。

之所以來到北直隸,是爲了詔見一名陣亡的士兵家屬。

“這錢,是我兒的命啊!”

又一次,老人絕望的哭嚎聲,在朱明忠的耳邊響起,

幾天前,一篇報道在大明上下引起了轟動,誰能想到,一個陣亡戰士的父親,傷痛欲絕的話語,會引起那麼大的轟動。

“這錢,是我兒的命啊!”

一句再簡單,再直白不過的話語,觸動了所有人的心靈,讓人們感受到了他的痛心,同樣也感受到了軍人的犧牲,讓那些享受着太平盛世的人們,看到了盛世的代價!

這就是太平盛世的代價!

爲了維持這個盛世,總有太多的軍人在默默無聞的付出,在犧牲,是他們的犧牲成就了這一切,成就了這個太平盛世。

儘管現在陝西之戰已經告一段落,雖然後世的新疆等地還沒有收復,甚至就連青海、西藏也不過只是表示臣服,還不是大明的領土。但是雲集的在陝西的部隊,已經開始進行調整了,蘭州至瓜洲之間原本雲集的近五萬西征大軍已經開始陸續撤退了,撤往西安。

他們將在西安就在修整,甚至許多軍人將會就地退役,他們將會在那裡領到屬於他們的功田,然後成爲在鄉軍人,爲國家戍邊……至少在這個時代,陝西是邊境。

至於陝西本地的絕大多數百姓,將會在未來的幾年內遷出陝西。

這既是爲了給軍人“騰地”,同樣也是治理黃河的需要。畢竟,千年來陝西的開墾已經超過土地承裁的極限了,需退耕還荒——只要封禁那裡的土地,大自然會幫助那裡的植被恢復。

至於新疆、青海以及西藏,明軍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待着時機的成熟,然後就能收復這些地盤,把那裡徹底納爲大明的行省。

現在置身於河壩上,腦海中卻總是會浮現出那個悲痛欲絕的父親。在這場戰爭中,有多少父親失去了自己的兒子?

只有區區數千人!

相比於歷史上的任何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的犧牲極爲有限,戰爭的代價是微乎其微的。

“哎,至少,可以讓世人知道,軍人的犧牲!”

長嘆口氣,朱明忠把過多的情緒從心底甩了出去,身爲皇帝,他不應該被這樣的情緒左右,即便是同情,但……這種犧牲是值得的,對於國家而言,他們的犧牲是有價值的。

從黃河大壩上往河邊走去,一里地,走了好一會纔到地方,站在河邊,朱明忠看了一眼河水,然後說道。

“一個碗或者茶杯。”

隨後,朱明忠沒有假任何人的手,而是自己站在河邊,彎着腰取了一杯水。

“你們看這水……”

舉着玻璃杯,朱明忠回頭看着身後的朱大咸、錢磊以及幾名工部、戶部的官員,然後說道,

“這水像是什麼?”

“回陛下,水似泥漿。”

“陛下,自古以來,皆言黃河水一碗水,半碗泥,”

“那這泥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看着朱大咸、錢磊,朱明忠反問道。面對這兩個問題,他們兩人頓時變成了啞巴。

“回陛下,這黃河的泥沙,大抵上都來自陝西,陝西北部土地荒蕪,雨水侵蝕使得水土流失混入河中,最後匯入黃河,”

站出來主動解釋的是工部屯田員外郎朱章培,在歷史上,他應該在數年前死於“哭廟案”。不過,因爲鄭成功的北伐成功,讓歷史上的“哭廟案”消失於歷史中。

但這並不意味着沒有“哭廟案”,實際上,在興乾三年廢除科舉時,同樣也有“哭廟案”。

“哭廟”是蘇州一帶流傳已久的習俗。當地經濟發達,人文薈萃,來自殷實之家、讀書人成爲一股重要的社會監察力量,當官府有不法之事不當之舉,士子們每每聚集文廟,作《卷堂文》,向祖師爺孔聖人哭訴後,更召集民衆向上級官府申告,在明朝,人多勢衆的“哭廟”申告往往能令官府不敢小視而採納。但是在新朝老皇曆撞了南牆。在朝廷詔示天下廢除科舉時,蘇州同樣也上百名秀才“哭廟”,不過與另一個順治十八年的“哭廟案”導致包括十八名舉人、秀才在內的一百二十一人被殺不同。這一百九十多名秀才,被以“聚衆鬧事”爲由革除功名,流放海外。

對於此,人們或許驚訝於興乾朝的“嚴苛”,但是相比滿清的暴虐,已經讓他們長鬆了一口氣,畢竟,當初包括已經出仕的朱章培都以爲,那些人至少帶頭的會被斬首。

不過,也正是從那個時候,朝廷明確的告訴天下的讀書人,他們可以在報紙上發表文章表明意見,也可以通過正規渠道遞交請願書,但是想用“哭廟”申告的方式要脅官府,那是絕不可能接受的。即便是有理,也要先追究其違法行爲之後,再處置其它事物。

老皇曆在新朝是行不能的!

這一點,對於早在南京就已經重歸明廷的朱章培而言,自然很清楚,這同樣也是他以半百之齡,重新學習實學的原因,至少這“水土流失”就是一門新學問。不過,對於這門學問,顯然錢磊、朱大咸都是外行。

“朱章培,你繼續說……”

“臣遵旨。”

得到陛下的許可後,朱章培繼續說道。

“陛下,這“水土流失”是門新學,不過,雖是新學,也是古來有之……先秦時稱之爲“平治水土”……古之先賢對森林可以保持水土的認識很早就有這種觀念。……“知林,大君之宜。吉”;“禁林。貞吉”;“甘林。無枚林利;既憂之,無咎。”把禁止砍伐森林看作是“吉”的表現,把肆意破壞森林看成是“兇”的行爲。可見,古代先民們早就認識到森林植被具有調節小氣候、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的功能……”

朱章培的回答,讓朱明忠深以爲然的點着頭。雖然是穿越者,但是朱明忠卻不是那種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全才。在科學上當然有領先時代幾百年的知識,不過在一些學術上,他只能給予一些啓示,至於後繼的發展,還需要依賴這個時代的人們自己發展。就像“水土流失”一樣,自己提出一個理念,然後自然有這個時代的智者去證明,去研究,最終得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

“這陝西離此時豈止千里,況且這河裡泥沙如此之多,又怎麼可能是從陝西帶來的,此言實在是荒謬!”

錢磊有些不敢置信的說道。

“中游地區的土地利用形式以及植被覆蓋狀況,仍然是導致黃河下游河道淤積乃至決溢改道的重要因素之一,並不能因爲否定其直接觸發作用而稍加忽視。”

面對閣輔的反駁,朱章培毫不客氣的回答道。

“況且,這並非是猜測之言,而是有清河書院的研究證明!”

“哦?那陝西不過剛剛收復,書院又是如何證明的?”

對於他們爭論,朱明忠並沒有說什麼,畢竟他知道朱章培說的是事實,畢竟後世的科學研究已經證明了這一切。不過,對於書院如何證明的這一切,他同樣有些好奇。

“回錢閣輔,不知閣輔對從崇禎三年起大旱是否有印象?”

崇禎三年起大旱!

怎麼可能沒有印象!

但凡是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又怎麼可能沒有印象,崇禎大旱。這是中國近五百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範圍最廣、災情最重的一次旱災,赤地千里,江河斷流,井泉涸竭,野絕青草,禾盡枯,餓殍遍野,人相食。

他們之所以能記住那一切,並不是因爲陝西持續幾年的無雨導致的人相食,也不是因爲那裡的餓殍遍野,而是因爲李自成,因爲西匪,因爲“甲申天變”,因爲陝西出來的百萬流寇。

正是那百萬流寇,讓先皇丟了性命,就連漢人的江山也險些丟給了滿清,讓滿清拾了便宜。甚至,就連他們的家人,友人,也是或直接或間接的因爲西匪而死,如果沒有西匪,滿清怎麼可能入得了關?他們的家人、朋友又怎麼可能死於滿清的屠刀之下。

很多時候,人們總是能夠記住悲慘的事情。即便是現在想起來,他們也是心有感傷,這是許多人的痛腳,而現在卻讓人直接這麼問,那神情自然變得不太自然。

見錢磊面色冰冷的點點頭,朱章培繼續說道。

“可能是當時大家都只看到旱災,卻沒有看到黃河水當年清了不少,按漕運衙門以及沿河官府的地誌記載,河中泥沙驟減。而對應陝西的等地的氣候來看,是因類陝西接連數年皆是乾旱少雨雪的情況,而按史志記載,若是河中泥沙增加,數月前,陝西各地必定連降暴雨……”

隨後朱章培繼續在那裡解釋着什麼是“水土保持”,什麼是“植被對土壤的涵養能力”,諸如此類的科學名詞,對於錢磊等人來說是新鮮的,甚至對於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來說,也是新鮮的,畢竟,這是一個新興學科。甚至於,到最後朱章培還拿起水作了一個試驗,一盆水倒在沒有植被的土上,那水衝着土到了河裡,若是有植被,水卻被吸到地裡。

截然不同的兩個結果,着實讓錢磊、朱大咸看呆了眼,良久,朱大咸才說道。

“哦,臣好像想起來了,在清河書院,好像有一個試驗室,就是專門進行這個試驗的,好像……”

看着陛下,朱大咸恭維道。

“那個試驗室,就是陛下資助的,如此弄清楚了這黃河河中的泥沙從那裡來的,將來,只需要在陝西大種樹木,豈不就可以保持水土,這黃河水豈不就變清了?”

黃河水清,聖人出!

突然,朱大咸似乎明白爲什麼,陛下會設立這個試驗室,也明白了,爲什麼陛下對於陝西移民的事情,那麼的固執了。

歸根結底,這對於陛下而言是百利而無一害!所以陛下才會堅持到現在。沒有做出任何讓步。

“種樹?水清?”

搖搖頭,朱明忠看着黃河,先是沉默片刻,然後說道。

“先秦時,渭河北盡是原始森林、草原,而今盡是耕地,當地水土流失嚴重,土地貧瘠非常,來北直隸前,你們不是與朕一同在陝西看過呢?那裡現在是什麼情況,你們就沒有看到嗎?”

第86章 宿遷血戰(一)第200章 長沙(第二更,求支持)第381章 決斷(第二更,求月票)第4章 啓程(第二更,求月票)第83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148章 人心難測(第五更,求首訂,求支持)第57章 拜師(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48章爲了全人類第89章 第89章 爲臣(第一更,求支持)第468章 決心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89章 第89章 爲臣(第一更,求支持)第100章 不信中原不姓朱(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6章 倒賣(第一更,求月票)第22章 歸路所指(第一更求支持)第360章 自保(第一更,求月票)第86章 宿遷血戰(一)第304章(第二更,求支持)第301章 人心不足(求月票,求支持)第226章 義士 (新年大吉)第21章 江陰城下(第一更)第215章 變化(第一更,求月票)第258章 事業的起步(求月票)第195章 家人(第一更,求月票)第274章 緬甸(求月票,求支持)第466章 鷹旗下 (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327章 文明(求支持,求月票)第11章 不遺後世憂(第一更,求月票)第158章 滅國(第一更,求支持)第65章 路上(第二更,求支持)第44章 淫威(今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4章 入夷(第一更,求支持)第15章 退路絕(第二更,求支持)第164章 解決問題(第二更,求月票)第338章 投親(第一更,求月票)第551章 帝國危機(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70章 劫難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09章 民之憂第80章 出兵(第一更,求月票)第293章 黃粱夢滅(求月票,求支持)第456章 銀行家的選擇(求支持,求月票)第285章 土官與國公(求月票,求支持)第64章 絕不後撤(第二更,求月票)第269章 襲擊(求支持,求月票)第19章 兵臨城下(第二更,求支持)第53章 當世奇貨(第一更,求支持)第151章 琉璃(第二更,求月票)第33章 毛遂自薦(第二更,求推薦、求支持)第413章 徵召(求月票,求支持)第177章 高原上的青蛙(求支持)第120章 姐妹(求推薦、求收藏)第316章 謀略(第二更,求支持)第87章 刀與首(第一更,求支持)第387章 破城(第一更,求月票)第163章 關內(第一更,求月票)第118章 獻策(第三更,求月票)第154章 心思各異(第二更,求訂閱)第444章第144章 有何不可(第二更,求支持)第254章 競賽(求支持,求月票)第526章 美好的未來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80章 全勝第96章 去海(第二更,求支持)第80章 殺無赦(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7章 武昌心思(第二更,求支持)第94章 消乏(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章 宮內(第二更,求支持)第89章 愛兵如子(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0章 鴨綠江(第一更求月票)第289章 鐵石(求月票,求支持)第453章第357章 職責(求支持,求月票)第262章 超越時代(求月票,求支持)第408章 人心盡失 (求支持,求月票)第539章 噴氣實驗室(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50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106章 錯亂(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1章 何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70章 (第二更,元旦快樂,)第224章 基隆(求月票,求支持)第34章 逃離(第二更,求支持)第372章第159章 人心亂(求票,求支持)第551章 帝國危機(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05章 忠臣之忠(求支持)第367章 忠烈祠(第二更,求月票)第11章 靈動(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12章 奴隸(第二更,求支持)第45章 大同之世(第三更,求支持)第430章 各人所需(第一更,求月票)第171章 職責(求支持,求月票)第157章 決心(第二更,求支持)第189章 箱館的選擇(第一更,求支持)第121章 援軍(求推薦、求收藏)第73章 金融(第一更,求支持)第485章 赫伯特的選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60章 征途(求支持,求月票)第325章 家族利益(第二更,求支持)第30章第547章 皇家晚宴(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22章 點歪的科技 (新書發佈,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