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哈薩克汗國屈服

西北的戰事進展緩慢,但是曹變蛟倒是進展迅速,終於打到了哈薩克汗國的首都阿拉木圖。

哈薩克汗國將重兵集結在阿拉木圖,這已經是最後的防線了,絕對不能有失。而阿拉木圖地勢險峻,即使明軍有火炮,也難以打破它的城牆,而曹變蛟自然不願意用人命堆積,所以雙方便在城裡城外僵持了起來。

圍城戰對於進攻方來說,是個很麻煩的事,因爲天氣冷下來後,在城外的帳蓬中是很難捱下來的,特別是對於來自明國的軍隊,雖然裝備中有足量的羽絨服和羽絨被,但那種冷,並不能僅僅靠衣被來抵抗。

所以在阿拉木圖的城外小山旁邊,曹變蛟帶領明軍建立了另外一座城——大明城。大明城主要用木材製成,在房間中建起了炕,這樣在寒冷的時候,房間裡在燒上炕後依舊是溫暖如春。

而準噶爾人則象是根本不受嚴寒的影響,他們用帳蓬就能夠抵抗冬天。不過曹變蛟在進了一回巴圖爾的大帳,而被裡面的氣味趕出來後,再也不願意進入瓦刺人的帳蓬。

明瓦聯軍沒有能力將整個阿拉木圖團團圍住,但是哈薩克汗國的人也沒有辦法將他們趕跑,從而各種農業和商業活動都沒有辦法正常開展。這讓哈薩克汗國的人很惱火。

哈薩克汗國沒有辦法,只能派人來與明瓦聯軍談判。曹變蛟與巴圖爾商量後,覺得總這樣圍下去得不償失,在請示了國內後,便決定與哈薩克汗國進行談判。

大明朝廷派出了李德林作爲談判代表,前住哈薩克汗國去進行談判。李德林得到總參謀部指示,一來就咄咄逼人地要哈薩克汗國割地賠款。哈薩克人雖然連戰皆敗,但首都安然無恙,心裡倒是有些底氣,割地可以,賠款那是沒門的事。

李德林正中下懷,便與哈薩克汗國協定,原準噶爾部的土地全部歸還,而新劃出從溫泉城到鐵克利的一大塊地方爲大明所有。因爲現在大明沒有辦法移民到這裡,所以這塊被命名爲西寧府的地方暫時由準噶爾人代管。而哈薩克汗國同意在與羅剎國的邊界處,允許明人自由通過。

這樣的結果雙方都很滿意,巴圖爾收復了準噶爾的土地,使得他在部落中的威望進一步升高,而且大明的這塊飛地暫時由準噶爾部代管,其實便和是準噶爾部的地方一樣。而哈薩克汗國只是把吞併的準噶爾地盤還回來,再搭上一塊並沒有什麼產出的土地,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大明得到了一塊地名義上的所有權,看起來是最划不來的,但李德林卻非常高興。因爲大明看重的便是名義,這塊地現在讓準噶爾部代管,到時要收回的時候,說不定就會有糾紛產生,那便有多了一個征服準噶爾部的藉口了。

曹變蛟的部隊接到的命令是在鐵克利先進行休整,修建一個軍事堡壘,然後在天氣變暖和後,繼續向北,北海軍區的部隊匯合。

李德林向曹變蛟通報了北海軍區現在的形勢,曹變蛟聽說明軍已經打到了北海西邊幾千裡的地方,心裡急得不行,生怕功勞都被別人搶完了。

李德林笑道:“聽皇帝陛下說,這北邊的地方大得很,最後要一直打到歐洲,功勞是立不完的。而且總參謀部里正在討論,將佔領的地方用帶兵將領的名字命名,很快我們就可以看到有個地方叫變蛟城了。”

曹變蛟笑着點了點頭,他心頭火熱,他知道總參謀部的計劃是從兩路進攻,他便是南路的主帥,叔叔是北路的主帥,到時候如果兩座城以叔侄倆的名字命名,那曹家的祖宗只怕都會笑醒。

李德林又說道:“盧學士說了,你這邊主要就是要穩,不要讓哈薩克汗國倒向羅剎國。一個堡壘一個堡壘地修過去,保證糧食的供應,即使一時不利也能夠保證後路無憂。皇帝陛下準備在十年內拿下這塊比大明本土還要大的地盤,總參謀部信心還沒有那麼足,只有鐵路修到的地方,才能讓我們實施有效的治理,按照施工情況來看,沒有干擾的施工,至少也要十幾年才能修到烏拉爾山。”

曹變蛟道:“我們出了哈薩克汗國國境後,便可以隨意選擇方向進攻是嗎?”

李德林道:“總參謀部的意思,儘量選擇向北,先和北海軍區進行匯合,你到時便屬於北海軍區了,我知道你不願意向北,不想在你叔叔手下幹事。”

曹變蛟道:“我不想讓人說閒話,好象我靠我叔叔才升上來的。其實我叔叔對我比對其他人要嚴得多,還恨不得壓我的功勞。”

李德林道:“曹將軍也是不想讓人多說話,再說憑你想要積功升職那還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對了,這次來時聽說你嬸嬸已經給你說好了一門親事,聽說是大長公主的親戚。”

曹變蛟面色大變:“這事我叔叔知道嗎?”

李德林笑道:“你嬸嬸不得你叔叔點頭,如何敢自作主張。你擔心些什麼,陛下是從來不猜忌近衛軍的。”

曹變蛟道:“這樣會讓人說閒話的,顯得我們曹家攀附權貴,說出去不大好聽。”

李德林笑道:“說什麼呢,現在你們曹家纔是權貴好吧。不過是長公主夫家的親戚,長公主家也只是一個軍區將軍,和你叔叔不過平級,而且現在哪個軍區能夠比得上北海軍區,國內各方面的資源都在向北海傾斜,十幾年以內,這種趨勢不會改變。到時只怕多的是人要攀附你們呢。”

曹變蛟搖搖頭道:“我叔叔和我說過,我們曹家人要單純,不要想些有的沒的,先把仗打好,到四海無戰事時,便解甲歸田,悠遊林下去也。”

李德林道:“其實現在各大軍區的將軍都差不多,因爲都是天子近臣,明白皇帝對於文武的看法。到時只有戰爭打完了,大都會和曹將軍一樣的選擇。不過變蛟,你覺得這世界上的仗打得完嗎?”

曹變蛟想了想道:“打得所有國家都不敢還手,自然就沒有仗打了。”

李德林大笑道:“說得好,那讓我們一起努力,將所有國家打得不敢還手。”

第兩百八十四章 夜戰驚魂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家科學基金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培高田地法第九十五章打下鹿兒島第兩百七十章 嚴峻刑法第十七章 由之知之第三百零九章 北海將軍曹文詔第四十七章 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第七十七章遼東大敗第八十一章朝鮮政變第四十七章撤海州遼民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明路橋與水運第七十六章 糧食問題第八章 進展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五章 錦衣衛第四十三章 國文院與講武堂第三百一十一章 卡斯銳利亞第八十章 法學院的講話第三十八章 以血還血第三十八章 商業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十八章 再驅東林第三百二十六章 票擬第兩百九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三章兵仗局第三十二章 經撫之爭第七十五章淡水和雞籠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直隸平地運動第六十二章兵器的進化第一百二十七章 農部第八十三章初戰平戶第二十一章 對袁崇煥的安排第一百八十章 查稅(六)第七十七章顏思齊的野望第六十八章 安南(三)第五十二章 大明皇家銀行(二)第兩百五十章 漢人不得爲奴第兩百零二章 收復河套(七)第兩百七十章 嚴峻刑法第一百章 多鐸進京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也不能凌駕法律之上第五十五章奴酋的自卑第八十章 天啓二年的殿試一百零二章養廉銀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人永遠正確第七十七章 捕鯨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想改變東林第二十五章 東江清兵第二十一章 對袁崇煥的安排第三十六章 東林應對第六十九章蓄勢待發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結局(中)第三十五章近衛軍回京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復河套(三)第兩百七十五章 攻下舊港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戰託木斯克第一百四十六章 華人哭不如外族哭第八十五章 孫得功之死第一百七十六章 查稅(二)第兩百二十二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下)第兩百五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的僱傭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長子繼承製第兩百八十九章 打開交流之門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龍江將軍第兩百四十三章 對羅剎國的擔憂第五十六章 天不生夫子,萬古長如夜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撫民的失敗第兩百五十二章 攻佔雅庫茨克第一百二十八章 來援第一百七十四章 路通天下(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算舊賬的來了第五十二章 專利第一案(二)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幣制第三十八章 以血還血第兩百四十五章 林丹汗的和平第七十二章 安南(七)第兩百一十章 收復河套(十五)第五十三章 帶路黨引起的思考第九十二章協從軍第三百四十八章 佔領鄂木斯克第一百七十章 《鐵路法》第九章 一月平教亂第四十一章 新紀年第兩百七十九章 雲南備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還有這麼窮的地方?第三十九章 常識課本的爭論第六章 熊廷弼的第一次下臺第兩百九十九 科舉與文化第兩百三十二章 太子上學(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第兩百二十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上)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與教育第十九章 三觀不合(先更一千,下午三千)第兩百五十二章 攻佔雅庫茨克第一百六十八章 溝通鬆遼第兩百八十一章 東籲第一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城會議第四十三章怕痛不怕死的金應魁第六十八章商量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