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算舊賬的來了

戴春風道:“正是因爲如此,皇帝陛下才讓我們來討伐佛郎機人,而且強調,大明沒有棄民,所有的華人,天然便是大明國民,大明國民不管在哪裡,都不能被人欺負,如果被人欺負了,大明軍隊將會爲你們討回公道。”

那明人哭道:“爲什麼你們不早點來呀,早點來我哥哥侄兒就不會死了。”

戴春風道:“皇帝陛下說,對不起飄零在外的國民,我們確實來遲了。不過事有輕重緩急,建奴近在身側,那可是心腹之患,你應該明白不打垮建奴,我們沒有可能出兵海外。我們想要聯合呂宋人,將西班牙人全部趕出呂宋島。”

那明人驚異地說道:“聯合呂宋人,現在他們是和西班牙人一起欺負我們漢人的,你們怎麼能聯合他們呢?”

皇家海軍來呂宋之前,朱由校專門要求要聯合本地人,一起對付西班牙人。所以戴春風聽到這話更加驚異:“本地人竟然敢欺負你們?”

這就是朱由校和戴春風想當然了。萬曆朝時,大臣們認爲到海外討生活的人是自願棄祖宗之地,都將他們視爲棄民,根本不管他們的死活。而西班牙人來到呂宋後,爲了安撫本地人,便將矛頭指向華人,有意製造兩者之間的矛盾,使得本地人和華人形成了對立。

華人的勤勞是出了名的,而跑到呂宋來的華人頭腦一般都是比較靈活的。而呂宋這地方,自然條件好,隨便在地裡撒點什麼,就能有很好的收成,所以本地人比較懶惰,在西班牙人的慫恿下,有些本地人便將目光瞄上了華人,所以華人要受到西班牙人和本地人的雙重壓迫。

戴春風瞭解到這個情況後,想了想道:“這個可以放心,現在我們來了,先把佛郎機人趕走,本地人應該很容易對付,到時候華人便是這片土地上的高等人了。”

那明人道:“我們這邊有華人開的學堂,還組成了華人的互助社,本地人倒也不敢做得太過份,只是佛郎機人常常阻撓,限制我們學校的學生人數,我們卻沒有辦法。”

戴春風問道:“大哥叫什麼名字?可曾讀過書?”

那明人道:“軍爺,小的叫李大貴。曾經讀過三年私塾。”

戴春風道:“李大貴,我是軍事調查統計局的戴春風,現在我正式徵收你爲軍事調查統計局的調查員,你負責聯絡本地的華人,配合我大明皇家海軍的行動。”

李大貴滿臉迷茫地問道:“軍爺,這個什麼軍事什麼局的是幹什麼的?”

戴春風笑道:“是軍事調查統計局,是一個特殊的部門,專門做一些軍隊不會直接做的事,調查員是一種基礎職務,你放心,不會讓你當兵的,我們調查員是有報酬的。”

李大貴心裡有些糾結,中國人顯然是都喜歡當官的,他只是覺得這個調查員似乎不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官,不過他咬了咬牙道:“我願意加入。”

戴春風笑道:“你以後不會後悔今天的決定的。聯絡本地華人,特別是一些有身份在影響力的華人,向他們徵詢如何統治呂宋,收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然後歸納整理後交給我。張成禮,你負責協助李調查員。”

張成禮出列對着李大貴敬了個禮道:“請李調查員吩咐。”

戴春風笑道:“你們倆去吧,我還要去看總督投降呢。”

西班牙駐呂宋總督府,菲利普正在桂率真面前簽訂投降書。寫好以後,他對桂率真說道:“請允許我用自己的錢財贖回我自己。”

桂率真笑道:“你們失敗了,現在你們所有的錢財都是大明皇帝陛下的,所以你的這個請求是沒有用的。但是你可以去信讓你們西班牙國內拿錢來贖回你們,或者是用美洲來的白銀也可以。”

菲利普驚訝地問道:“你們竟然知道美洲?”

桂率真嗤笑道:“你們這些蠻子都知道,爲什麼我們會不知道?真是好笑。”

菲利普想到既然有葡萄牙人在明軍中,那明軍知道美洲也就很容易想明白了。既然明軍不讓他用在馬尼拉的錢財來贖身,那就只能去信國內讓人來贖了。

桂率真道:“所有的西班牙人都只能呆在馬尼拉軍營裡,所有武器都必須交出,如果有私藏武器或者任何挑釁大明皇家海軍的行爲,大明皇家海軍都有權當場擊斃。總督先生可以派一艘船回去拿錢,當然,你也可以叫來西班牙軍隊,如果你想讓更多的西班牙人送死的話。”

海軍陸戰隊迅速地接管了總督府和軍營的防務,收繳了所有的西班牙人的武器。然後將所有的西班牙人都趕到了軍營中看管起來。而總督府則換了牌子,上面寫着大明呂宋臨時辦事處。

呂宋臨時辦事處是由楊景辰負責的,他是禮部侍郎,曾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算得上朱由校的心腹。他帶來了吏員學堂和師範學堂的三十名志願者,又有皇家海軍和軍事調查統計局的協助,雄心勃勃地想在呂宋行那開拓疆土之事。

李大貴帶着張成禮來到馬尼拉唯一的一所華人學堂,華人互助社也在這個學堂裡面。李大貴讓張成禮在外面等着,輕手輕腳地走到山長房間外面,敲了敲門。

裡面傳出一個溫和的聲音:“進來。”李大貴輕輕地推門進去,先作揖道:“楊先生好。”

楊先生大約四十多歲,神情嚴肅卻又不會讓人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覺。他笑笑道:“原來是大貴呀,今天不是聚會的日子,怎麼跑來找我呀。”

李大貴道:“楊先生,剛纔外面海上發生了炮戰,您一點都不知道嗎?”

楊先生嘆了一口氣道:“是不是佛郎機人又在搞什麼演習?我們在呂宋,便是人爲刀殂,我爲魚肉。看熱鬧而已,有什麼意思?”

李大貴道:“楊先生,不是演習,是大明軍隊打到呂宋島來了,說是要找佛郎機人算萬曆三十一年和萬曆三十七年的舊賬。”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九十三章 大難來時各自飛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七十三章 安南(八)第十八章 再驅東林第三百四十二章 還有這麼窮的地方?第四十六章 蘇州抗稅(二)第七章白蓮教亂第七十章談判(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議院(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季攻勢的失敗第三百二十三章 激戰第八章 一邊倒的戰事第六十二章 初遇海盜第三百零二章 溫泉城第兩百一十二章 收復河套(十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來援第七十九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一百二十八章 來援第一百三十九章 戴春風的演講第一百四十一章 貧窮是萬惡之源第一百四十二章 實地考察第六十六章開學演講第三十五章近衛軍回京第四十一章 新紀年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撫民的失敗第七十章 “八大皇商”第十七章 由之知之第七十九章 問話熊廷弼(感謝第一護法朕躬欽處軍國事支持)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國有必伸之理第三十章 兵器局的講話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寧願對你不好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區第一百一十八章建奴要攻覺華島第一百七十一章 路通天下(一)第兩百八十八章 底定中南半島第一百七十五章 查稅(一)第四十八章蘇州抗稅(四)第一百零四章談判第二十章 大喪事第二十九章 鉛筆第兩百九十章 向小海而來第兩百六十二章 追擊林丹汗第兩百八十三章 東枝第三十四章再議收稅第兩百一十六章 殷地安(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河店第三百四十八章 佔領鄂木斯克第四章 移宮案餘波第一百六十二章 聽證會第兩百二十一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中)第三百五十五章 鐵道連通兩洋第一百零四章 糧食方面的新問題第九十六章海灣之戰第二十章 火車火車第兩百四十章 近攻第兩百三十九章 遠交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復河套(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國有必伸之理第二十二章 大明週報第兩百五十八章 拍賣開採權第六十七章南海有事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第兩百二十六章 《兒童保護法》(下)第六十六章 玻璃鏡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袋鼠和黑人第四章 平定西南(謝謝各位支持!還有一章專門感謝第一盟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菸草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家科學基金會第六十五章天子門生第一百四十七章 準備戰鬥第四十四章 一個國家,一個領袖第二十三章 開花彈第七十七章 捕鯨第一百六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十二章 經撫之爭第五十七章海州撤退第五十一章 專利第一案(一)第兩百四十二章 林丹汗的決定第二十三章 京營現狀第三百六十二章 歐洲方略第兩百三十一章 太子上學(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稅(七)第七章朱徐再會第一百八十七章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第三百一十一章 卡斯銳利亞第十章備忘與進展第六十八章要錢不要官的滿桂第三十三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二)第五十二章 大明皇家銀行(二)第三十九章遼東開發公司第一百六十二章 聽證會第三百三十章 天倫之樂第七十四章 安南(九)第三百四十六章 化龍城第八十一章 想法的改變第兩百四十八章 對蒙古策略第十九章 三觀不合(先更一千,下午三千)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曆法實施第兩百七十六章 金洲和渤泥第五章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