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安南(七)

安南現在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莫朝被南方的後黎朝打得只能據守高平一地,這還是在明朝的保護之下才能勉強守住高平的。

後黎朝又分爲南北兩部分,後黎朝皇帝是沒有實權的。北方的權臣是鄭氏,稱這鄭主,南方的權臣是阮氏,稱爲阮主。

本代的阮主名阮福源,十年前阮福源允許葡萄牙商人建立商業港口費福。在這時候開始從葡萄牙人手中購買歐洲的先進大炮,同時學習歐洲船舶的設計方法,隨着時光流逝,費福港成爲了西南太平洋的一個重要貿易港口,許多中國人、日本人、歐洲人和東南亞人來到費福港進行貿易。

崔呈秀聽說阮主也有大炮,心裡格登了一下,看來鄭吒所言不虛。本來他準備強硬一些,用火炮威脅阮主的,現在看來這條路行不通了。

他問道:“他們的火炮和我們的相比如何?”

王劍雄道:“這個我們只曾經隔得遠遠地看過他們試炮,最遠可以打到五百步左右。只有鐵彈和石彈,沒有鏈彈。”

崔呈秀這才點了點頭,既然都還只是實心彈,那就比明軍的裝備要差一些。他又問道:“我一路過來,並沒有看到安南的水軍,水軍在哪個港口?”

王劍雄笑道:“安南人不重視水軍,他們重視的是商船的建設,不過他們的商船也有些地方還不錯,至於炮船,在下現在並沒有發現有。”

崔呈秀又點了點頭,阮氏不論是順化還是會安,都靠近大海,既然安南水軍不怎麼樣,那真的要翻臉,倒是可以在海戰方面佔據優勢。

第二天崔呈秀北上到達順化,阮主熱情地接見了他。雙方見禮畢,崔呈秀道:“外臣剛從清化來,莫朝已經攻佔了清化,兩代鄭主皆已被擒。”

阮福源也是剛剛得到清化的消息,他憤憤說道:“鄭主囂張跋扈,應有此報,只是我黎朝皇帝竟然落入莫朝人之手,臣卻無能爲力,只能枉自嘆息,可恨,可恨。”

崔呈秀道:“黎皇對於莫朝人其實並無作用,而且莫朝人並不想對黎皇如何。如果阮主想要效忠黎皇,我大明可以從中說項,讓莫朝將黎皇交於阮主。”

阮福源大喜道:“如大明能幫我黎皇平安到達廣南,則阮家感激不盡。”

崔呈秀沉吟不語。阮福源自然知道其中意思,於是道:“阮氏願意奉大明爲正溯,三年一貢不顯敬意,願意一年一貢。”

崔呈秀心裡恨不得罵娘,朝貢這事擺明了是安南佔便宜,雖然現在明朝皇帝已經限制了屬國朝貢物的數量,但至少他們是不會吃虧的,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你特麼的將三年一貢改成年年進貢,還好象給了大明天大的面子似的,你是不是以爲大明還象以前一樣蠢。

他想了想說道:“一年一貢可以表示阮主的誠意,那每年貢十萬石大米,大明回禮一萬銀幣。”

阮福源道:“大明天朝上國,以禮治國,一直以來對朝貢者都善加撫慰,從來沒有過回禮低於朝貢之物之事。”

崔呈秀道:“朝貢是藩屬對宗主國或臣民對君主呈獻禮品。本來是無有回禮之說的。我大明仁慈,體念屬國物力艱難,所以纔有回禮之事。朝貢是屬國的忠心,如果竟然因爲回禮而朝貢,那又哪裡體現出朝貢的本意呢?”

阮福源想不到他竟然如此牙尖嘴利,但理在他那邊,倒是一時想不出反駁之詞。他旁邊的學士阮守境道:“進貢是藩屬國對宗主國敬獻禮品,可是難道有限定禮品爲何的道理嗎?”

崔呈秀答道:“敬獻禮品,當然是要有用的才行。就比如阮主稱爲佛主,如果要敬獻寺院,總不會以梳子來佈施,而是寺院所需的糧食香燭之類。我大明物產豐富,安南所有,我大明皆有,送之何益。只是這大米我大明較少,故而纔要你們進貢。這不是限定禮品,而是指點你們,應該獻什麼禮品纔會讓我朝滿意。這樣你們獻上了我們需要的禮品,不正是體現了進貢的意義嗎?”

阮福源想了一下道:“十萬石太多,最多五萬石。”

崔呈秀道:“阮主所據廣南,地廣而平,一年三熟,十萬石並不算多吧。”

阮福源道:“橫山一帶,並無水田可用。不過廣南每年擠出十萬石稻米倒也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之內,但我國運力有限,無法將十萬石稻米運到上國京城。”

崔呈秀笑道:“如果是這個原因倒是有辦法解決,貴國可在順化或者會安設一專用碼頭,讓我國船隻停泊,運輸之事,可全由我國船隻代勞。”

阮福源道:“碼頭倒是有,只是專用的意思是別國船隻不能停泊嗎?”

崔呈秀點頭。阮福源道:“那別國船隻怎麼辦?此議不可。我們在順化可以給你們一塊地方,你們出錢來修建碼頭,然後這個碼頭就可以只讓你國船隻停泊,以後所有朝貢的大米,都運到這個碼頭上就算是朝貢完成了。”

崔呈秀心裡樂開了花,他來時本來皇帝就和他說過,如果能夠租借一個地方就算不錯了,現在連錢也不用出,阮主就答應在順化給大明一塊地方,已經超過了皇帝的期望。他不敢答應太快,猶豫了一會才顯得有些不情願地說道:“那就先謝過阮主了。”

而阮福源之所以會答應劃一塊地方給大明建碼頭,是因爲在他看來,碼頭在順化,是大明出的錢,大明又不可能將碼頭搬走。大明在碼頭停泊船隻,總會要從順化購買取得一些基本的日用品之類的,這可是一筆不菲的收入。有賺無賠的事,何樂而不爲呢。

於是崔呈秀用還沒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黎神宗,換得了一年用一萬銀幣得到阮氏的十萬石稻米,而且在順化取得了一塊長兩裡,寬一里的地段來建造大明的專用碼頭。這筆交易,雙方都覺得自己賺了,所以大家都高高興興地簽訂了協議。

各種求,謝謝支持!阮主在阮福源之前姓阮,之後姓阮福。

第九十九章 遼東策略第一百零八章德川家光的決定第一百六十二章 聽證會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戰託木斯克第四十六章計劃有變,要守海州第六十一章 征途是大海第二十四章 沈有容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直隸平地運動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煥再次出場第五十章 機器的用途第十八章 冶煉鋼鐵第三十三章 功罪一體第三百零四章 甘州的回回第兩百一十章 收復河套(十五)第兩百三十五章 太子上學(八)第二十一章 紅丸案第三十八章 以血還血第五十六章 天不生夫子,萬古長如夜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要微服私訪第十八章 情濃第五章 哭太廟第一百四十七章 準備戰鬥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五十章 專利法頒佈第九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八章火器改革第二十三章 開花彈第一百四十九章 蘇祿求援第一百零五章備戰第六十七章 張家口第二十四章 秦良玉第六十四章大考試第七十三章廉政公署第一擊(二)第兩百八十九章 打開交流之門第兩百七十二章 西北局勢第七十五章 安南(十)第九十一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五)第兩百二十九章 太子上學(二)第兩百四十三章 對羅剎國的擔憂第四十九章 造幣機來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主宰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復河套(四)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明路橋與水運第五十章 機器的用途第四十八章李延庚第十九章 三觀不合(先更一千,下午三千)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的決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稅(七)第四十九章 印刷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準備突圍第一百五十章 意外收穫第五十八 北虜犯延安第兩百一十章 收復河套(十五)第兩百九十一章 小海金礦第一百一十八章建奴要攻覺華島第兩百九十六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二十二章 大明週報第七十六章臺灣第五十七章 小小粉絲第十五章 年前雜事第兩百四十章 近攻第五十三章 東林分裂第十七章 游擊戰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四十四章 一個國家,一個領袖第七十二章廉政公署第一擊第三百一十七章 說服察哈爾第兩百零二章 收復河套(七)第六章 檢舉箱第三百一十一章 卡斯銳利亞第兩百三十章 太子上學(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炸藥包第二十五章 廷推與五年計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遊西苑第六十九章蓄勢待發第十三章 寶珠的禮物第九十一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五)第八十二章進攻前的準備第兩百六十七章 賊不走空第四十九章近衛軍的初次失利第二十三章遷安新村第十八章選遼民入軍第四十六章 蘇州抗稅(二)第九十章初戰薩摩藩第三十四章再議收稅第兩百零六章 收復河套(十一)第一百零五章備戰第三百三十章 天倫之樂第三百零四章 甘州的回回引子(主角不會重用東林黨,更不會重用圓嘟嘟)第一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二十二章 茅元儀的妾室第一百八十章 查稅(六)第兩百二十三章 橡膠在大明的應用第七十六章 袁崇煥出場第三十二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一)第四十六章 馮夢龍第六十八章 安南(三)第十章 練新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