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回 天啓來信

“三娃,大哥對不起你,總旗沒了”

信寫得很直白,也很簡單,雖然沒有明說,李彥也能看出是有人從中作梗,這樣的事情,駱養性當然不敢在紙上寫明。

信的最後,駱養性提到另外那封信,說是京裡的一位公,對他的彈鎖很感興趣,也沒有明說這位公是誰,只讓他好好巴結,未來有好處。

看完駱養性完全口語化的信箋,李彥會心地笑了笑,這個便宜大哥不是二愣,沒有爲他那個“總旗”拼死力爭,雖說有些“不仗義”,卻避免了無謂的犧牲。

後面這封信,也寫得很口語化,還帶着幾分孩氣式的天真,自然就沒有那麼多避諱:“駱千戶說了彈鎖的樣,由校覺得和廣鎖差不多,肯定不如密碼鎖安全。”

由校?李彥覺得這個名字有些熟悉,很快想到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朱由檢。

由校?朱由校?那不就是崇禎的兄長,天啓皇帝朱由校麼?李彥被自己這個想嚇了一跳,駱養性說得不錯,果然是值得好好巴結的大人物。

連忙又低頭將手上的信箋細細讀了一遍,這個朱由校說到鎖的結構和設計,顯得很明瞭,應該仔細研究過,而且還提到他做過一把木質密碼鎖,覺得要比彈鎖更安全,可惜被他父親給砸了。

駱養性帶了六把彈鎖進京,並沒有多餘的樣品提供朱由校研究,朱由校顯得很遺憾:“可惜見不到彈鎖,駱千戶說會向你要一把,你會給嗎?”

給,當然給了,不僅給鎖,還要附送圖紙,李彥忍不住哈哈大笑,彈鎖本身並沒有多少秘密,隨便一個鎖匠打開外殼,就能看到裡面的結構,要弄懂也不難。

如果只是送出幾把鎖,就和未來的皇帝搭上關係,這筆生意無論怎麼看也是賺的,李彥心中想道。

李彥不是歷史學家,充其量只是喜歡看架空小說、在論壇中游蕩的愛好者,對於晚明的歷史算不上清楚,只知道大體的走向。

明熹宗朱由校算不上好皇帝,正是他在位期間,明朝漸漸滑向滅亡的深淵,作爲大明的皇帝,自然要擔負很大的責任。

李彥捏着下巴,尋思自己搭上朱由校以後,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和措施,不但讓自己獲益,也讓民族受益,自己再獲得更大的利益。

以前在網絡上,李彥是總顯得很激憤,如今穿越了,雖然也時常想到民族國家,不過更多時候想到的,卻是遵循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心路。

“三娃,你笑什麼呢”二丫手上拿着一疊紙,從裡間走出來,甜甜地笑道。

自從李彥說服二丫動手繪製圖案,小女孩臉上的笑容就越來越多,越來越甜。

李彥將信箋放好,向二丫招了招手:“二丫,是不是有作品了?快拿來看看。”

二丫雙手別在身後,小步向前挪動,小臉羞紅:“三娃,姐是胡亂畫的,畫得不好,你看了可不準笑”

“不笑,肯定不笑,再說我家二丫畫的東西,哪有不好的話說,”李彥笑着伸過手去,從身後抓住二丫的小手,將稿紙搶了過去。

不得不說,二丫似乎挺有繪畫才能,幾張紙上,清晰生動地畫出一些鎖的造型與圖案設計,比如傳統的如意、雞心、元寶、花的造型,以及福、祿、壽、喜、長命百歲、如意吉祥的字樣和祥雲圖案。

讓李彥眼前一亮的是幾把動物造型的鎖,一個猴託着蟠桃,大蝦張開鉗,還有公雞報曉,用簡潔的線條勾勒而成,有點像剪紙那種風格。

二丫雙手絞着帕巾,緊張地看着李彥,見他說話,突然搶着說道:“三娃,姐、姐用了好多的紙。”

李彥看出二丫非常緊張,對她笑了笑:“二丫,不要緊張,你畫得很好呢,明個就讓徐洪照着這些做。”

“真的嗎?”二丫有些不敢相信,兩彎小月牙瞪得大大的。

“當然是真的”李彥微笑着點了點頭。

實際上,二丫雖然畫得不錯,卻不瞭解彈鎖的結構,很多地方都有些想當然,那些造型根本不能照着做,必須進行調整。

至於那些圖案,也是太過於平常。

不過,李彥不在乎,反正彈鎖目前只此一家,他說好那就是好。再說真的要做,也會結合加工的難度,事先進行調整。

包有才急匆匆來到門外,手上提着一大包東西:“少爺,你要的東西都買來了。”

李彥連忙讓包有才將東西拿進來,笑着對二丫說道:“等我給你看樣好東西,你就不用擔心浪費紙了。”

包有才將沉甸甸的口袋放到地上,將幾支筆狀物捧到李彥面前:“少爺,這個就是棗心筆。”

李彥拿起一支棗心筆,竹做成的筆桿,前端是一小塊鉛黑色的物事,手指捏住一扳就掉落下來,大概有棗核大小。

李彥又拿起另外一支,在紙上隨手畫出幾道灰色的線條,看着與鉛筆的效果類似。

用鑰匙將先前掉落的那塊“筆頭”壓碎,灰黑色的粉末捻在指間細膩光滑。

“不錯,就是這個,也是用石墨做出來的?”李彥彈了彈手上的墨粉,棗心筆也好、鉛粉筆也好,這個東西差不多就是古代的鉛筆了。

包有才連忙笑着彎了彎身:“少爺說得不錯,這個棗心筆,據說就是用石墨與粘土混在一起做成的。”

“袋裡裝的就是石墨?走,先拿去工場弄弄看,”李彥和二丫說了一下,便帶着包有才和石墨去了工場。

棗心筆雖然也是用石墨做成,而且已經有後世鉛筆的雛形,不過它的“筆芯”只有棗核大小的一塊,使用起來極不方便,只能用來繪製簡單、粗大的線條。

李彥的想,自然是將石墨塊做成石墨條,將棗心筆做成長芯鉛筆。

——————————

PS:抱槧懷鉛,槧[qiàn]:古代備寫用的木板;鉛:鉛粉筆。二者皆古代記錄文具的用具。

PS:友情推薦田盛公的《逐鹿崇禎末年》,號:1203369,

獻策孫傳庭,殲滅農民軍於潼關。

殺清兵,力斬貝勒,揚名天下。

爲小卒,鞭笞當紅太監。爲天下,杵多疑皇帝。爲紅顏,率三千虎賁破闖王數萬大軍。

興水利,搞屯田,護一方百姓。搞海貿,殺洋人,富甲一方。

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230回 內閣第18回 論兵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3回 大官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82回 誰更霸道第207回 對策第240回 商稅第119回 農業問題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87回 水車用途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213回 交鋒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209回 抵京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227回 身死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72回 不如創業第252回 風雪夜第216回 後路第260回 新內閣第98回 單車少年第70回 展銷大會第29回 施恩第235回 言論第5回 單挑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12回 小 弟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66回 效率第一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53回 鎮撫要人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251回 風起第244回 水利第99回 京城發展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64回 簡易溫室第9回 炒 蛋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85回 是男是女第50回 特務頭子第75回 滿城飛紙第93回 天津東林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260回 新內閣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252回 風雪夜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15回 裝腔作勢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244回 水利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51回 當堂論辯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44回 大殺四方第31回 訓練家丁第57回 測量工具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56回 精密製造第14回 去青樓第85回 是男是女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244回 水利第76回 輿論力量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214回 問罪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29回 施恩第69回 路遇老農第95回 廣而告之第238回 工商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43回 長槍直刺第231回 立憲第71回 皇孫來訪第207回 對策第164回 旅順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