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回 秋季攻勢

遼海國民議事會,以及政務院、按察司、理問司的成立,徹底摒棄了故舊的行政方式,表面上看,遼海的最高官員仍然是巡撫,巡撫衙門及監軍道等,就只管理軍務。

議事會成立以後,通過了政務院及下屬各部的官員任命,基本還是維持了原狀,畢竟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走上正軌,運轉流暢。

李彥也知道,雖然這個議事會規避了朝廷的官僚系統,嚴格來說別人很難指責,不過肯定會有人關注,所以他必須轉移大家的視線,最佳的選擇無疑就是戰爭。

從天啓二年開始,復遼軍就與建奴陷入了對峙的狀態,處於戰略相持階段。

建奴數次組織大的攻勢,試圖打破這種相持,只不過每次都在明軍堅實的防守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後只能選擇對峙。

建奴從戰略進攻到戰略相持,明軍從一敗再敗,到穩固了防線,此消彼長之下,也可以看出雙方在戰爭潛力上的差

李彥一直在尋找等待一個好的機會,打破這種相持狀態下的平衡。

九月初,在國民議事會即將正式登上歷史舞臺的時候,秋收完之後的遼海兩鎮開始全面動員,動員主要是守備軍團,以及地方民兵,而主力軍團已經依照計劃開始展開。

這是一次遼海戰區與遼西協同起的攻勢,對於李彥來說,他需要這場戰事來轉移人們對遼海正在生的變革地關注。而對於孫承宗來說,他也需要這場戰事。來化解朝中的壓力。

雖然自從孫承宗天啓二年上任以來地兩年多時間裡,遼戰局勢可謂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又是正面地。

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裡,明軍沒有再像遼瀋、廣寧之戰那樣喪師失地,東江、遼南、寧錦三道防線固若金湯,多次挫敗建奴大軍的進攻。

不僅如此。遼戰雖然還是處於僵持對峙地狀況。不過四鎮十萬大軍就地籌餉。大大減少了對朝廷財政地消耗。可以說時至今日。遼東雖然依舊是大明朝野最爲關注地問題。但是其造成地負擔。與前幾年相比。僅僅只有一半左右。

然而就算如此。在黨爭日趨激烈地朝中。作爲東林黨實幹派地孫承宗。依然承受了反東林一派地詰責。隨着魏忠賢權力地日益膨脹。反東林與閹黨合流。朝中地形勢是越來越糟糕。孫承宗地境況也愈加困難。

當然。此次秋季攻勢地決策。最終還是建立在參謀部分析認可地基礎上。而並不是一次唯政治驅動地軍事行動。

參謀部認爲。遼戰雙方地軍事力量。在過去地三年中生了根本性地變化。雖然明軍四個鎮編練地精銳只有二十五個營頭。不到十萬人。與從前相比。並不佔有優勢。但這二十五個營。全部都是經過了嚴格訓練地新軍。其戰鬥力與往常不可同日而語。這從建奴幾次大舉入侵都沒有成功中就能夠看出。

雖然以現有地兵力和戰力。想要一下子收復遼東還不可能。但是也到了可以主動出擊地時候。而不必像從前一樣。總是龜縮防守。

以遼南、東江、遼西三鎮參謀共同推演地這次秋季攻勢作戰計劃。明軍將從這三個方向全線出擊。遼西將出動三個營。並調山海鎮地兩個營。一共是五個營。進攻廣寧、義州衛。然後配合覺華水營。推進到三岔河一線。威逼耀州、海州一線。

遼南鎮也是五營盡出,將後方的防守交給守備軍與戰士動員起來的民兵,這些兵進攻或者野戰或許不夠,但是依託城堡堅守,已經參加過許多次,想來不會有什麼問題。

遼南軍這次的進攻目標,先就是復州,至今在遼南軍中海保留着復州營的設置,而爲了遏制遼南的展,從天啓二年開始,建奴就在復州等地駐紮重兵,時時縱兵劫掠,不過並沒有討到好處,遼南軍也多次試圖攻擊,不過都未能取得徹底的勝利。

東江鎮將再次成爲主攻方向,在過去的幾年中,東江鎮就一直都是建奴的眼中釘,建奴曾經多次試圖進入朝鮮,消滅這支明軍武裝,幾戰之後,他們才現東江軍纔是他們見多的,最強悍的明軍,不僅沒能得到好處,最終還丟失了鎮江堡,讓明軍構建了鎮江、義州防線。

在秋季攻勢中,東江軍將出動五到七個營,他們的目標不僅是湯站堡、險山堡,還包括更北面的鳳凰城。

“這一次,我軍將動用十五到二十個營,七萬主力戰兵,同時從三個方向起進攻,使建奴尾不能相顧,”茅元儀對於這份出自於自己之手的作戰計劃,感到無比的自豪,此戰若是成果,他想必也要再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還是不能小看建奴的戰鬥力,”李彥笑了笑說道:“建奴和我們不同,他們不會去關心尾的,估計到了那個時候,他們肯定是集兵一處,攻我一路,這是非常危險的,要知道,無論是哪一路,我們的兵力都不算龐大,無法應對建奴主力的圍攻,參謀部覺得,建奴可能會選擇哪一路?”

“建奴主力其實還是在遼瀋一帶,”茅元儀說道:“遼南距離遼陽最遠,鳳凰城又最近,所以最大的可能,建奴還是會在集齊大軍以後,主攻鳳凰城這一線,如果我軍攻勢兇猛,他們甚至可以放棄遼南,而在遼西只需要守住海州就行

“東江的實力最強,這次也會將最精銳的老三營拿出來,滅虜營在機動性上不比建奴差,選鋒等營的火力也極其強大,如果說一定要選擇一路與建奴主力死拼,那麼也只有東江鎮最爲合適,”李彥笑着說道:“何況東江鎮的兵力也最多,讓駱養性那個傢伙給我瞧好了,這次就看他們如何表現了,當然,其他兩個方向,我們也要做好準備,要是建奴會來,那麼就不能讓他討了便宜。”

大軍出征之前,李彥搞了個出征的儀式,邀請議事會的成員參加,軍隊暫時還不受議事會控制,具體的作戰計劃也不會透露,不過這樣的儀式,卻能夠讓大家感受到認同。

雖然不知道遼南軍將要做什麼,更不知道遼西、東江也會同時起,商人們都很看好遼南軍的前景,認爲遼南軍這一次將展示軍威,而這對遼海的政權,無疑是可靠的保障。

有一些商人甚至願意爲此捐贈,不過被李彥拒絕了,李彥當然不會無視商人們的熱情,但捐贈並不是最好的方式,李彥鼓勵他們去購買長期的戰爭債券,與捐贈一樣,可以支持軍事上的行動。

而在民間,已經習慣全面的動員,並不會因此感到緊張,守備軍和民兵都是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在過去的兩三年中,他們參加了多次城堡防守戰,已經駕輕就熟,他們很快有秩序地組成軍隊,進入防守位置,在建奴沒有出現的時候,進行軍事訓練,如果建奴真的繞開了主力,先來攻打,那麼他們將單獨承擔起城池守禦的重任。

雖然沒有人知道軍隊的作戰計劃,不過大家很快就知道,遼南軍這次是主動起進攻,而且不再是從前那種遊擊,而是出動了主力營。

遼海的百姓大多是在戰爭中流連失所的遼民,雖然遼南穩定的生活已經讓他們很滿意,不過他們還是想着什麼時候回到故土,在得知這次主動進攻的軍事行動以後,這種期盼就變得更加熱切。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在出徵儀式之後,華夏錢莊就開始代售遼海巡撫衙門出的最新一期戰爭債券,而認購的情況,也大大出了李彥的所料。

不僅是各地的商人,就連這兩年有了些餘錢的老百姓,也積極認購,有人在購買債券的時候,還不忘問上一句: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夠回遼東。

即便是不計算遠洋貿易的船隊,近海艦隊以及內海船隊的規模也足以承擔一次數千人的軍隊及其輜重的運輸。

遼南軍仍然採用老辦法,三個營分兩次在羊倌堡登6,然後迅包圍了復州城。

這兩年的初期,建奴在遼南駐紮了重兵,在沒有能夠佔到便宜,反而不斷遭到騷擾以後,駐軍的數量也不如從前多了,現在駐紮在復州的,也只有建奴正藍旗不到十個牛錄,也就是兩千多三千的兵力,加上漢軍也就是四千左右的兵力。

遼南軍的編制通常還是一個營兩哨長槍兵,兩哨火銃手,以及中軍的騎炮哨,在戰時,每個營差不多還要動員一個營的輔兵配合,由於輔兵主要就是運輸物資,使用牛馬以及大車,所以又叫車營,車營是小型編制,也就是一個營只有三個哨,而不是主力營的五個哨編制。

通過船隻的運輸,遼南軍一次就在羊倌堡登6了兩營戰兵共七千人,雖然復州的建奴大軍很快得到消息,想要出擊的時候,面對的已經是一字排開的千人方陣。(,如欲知後事如何,

第87回 水車用途第54回 三日製鎖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1回 騙子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247回 對手第19回 海外第98回 單車少年第207回 對策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4回 尋仇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23回 尾行第60回 分工合作第217回 攔街第32回 流言蜚語第208回 兵鋒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9回 海外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38回 驚天發現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42回 聞香教民第64回 簡易溫室第259回 班底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81回 酒樓開張第66回 效率第一第39章 滿城風雨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253回 變局第95回 廣而告之第217回 攔街第17回 美姬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250章 政黨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220回 激盪第90章 報紙發行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211回 進城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9回 炒 蛋第234回 輿論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225回 圖窮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215回 職守第64回 簡易溫室第73回 創業想法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50回 特務頭子第24回 休妻索娉第233回 憲政第216回 後路第23回 尾行第229回 放權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71回 初戰告捷第81回 酒樓開張第93回 天津東林第66回 木工作坊第258回 國士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6回 後 臺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28回 絕境第96回 招商大會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93回 天津東林第246回 盟友第2402回 格物院第255回 屠刀第104回 欲練兵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9回 海外第206回 計議第249回 私宴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97回 進軍京城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140回 戰略爭端序章選擇第37回 力量對比第104回 欲練兵第75回 滿城飛紙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182回 挫敗建奴